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科院海洋所研发出智慧渔业平台“智慧大脑”提高水产养殖效率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文 徐承旭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3期173-173,共1页
对养殖户来说,养殖池的溶解氧、水温等信息直接关系鱼虾的生存;而对消费者来说,如果能知道自己购买的水产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吃起来就更放心。这一切,如今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的智慧渔业平台上就能实现。
关键词 中科院海洋所 水产品 养殖效率 智慧 平台 渔业 研发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等在贝类基因组演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被引量:1
2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2期119-119,共1页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课题组主导,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等共同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以The hard clam genome reveals massive expans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inhibitors o...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课题组主导,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等共同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以The hard clam genome reveals massive expans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inhibitors of apoptosis in Bivalvia为题,在线发表在BMC Biology上。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全基因组精细参考图谱的绘制,揭示了双壳纲贝类凋亡抑制因子IAP基因大规模扩张与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海洋所 美国杜克大学 凋亡抑制因子 分化现象 美国罗格斯大学 双壳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专家谈黄海浒苔绿潮成因
3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2,共1页
浒苔已连续第5年现身黄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逢少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对于漂浮浒苔原初形成地点和成因仍没有最终明确的结论。
关键词 中科院海洋所 成因 浒苔 黄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专家 记者采访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测出牡蛎基因全序列
4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4-324,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华大基因、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等多家单位完成的牡蛎对潮问带逆境适应机制的研究成果9月20日被《自然》(Nature)杂志以长篇论文形式在线发表。
关键词 中科院海洋所 基因 牡蛎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全序列 《自然》 研究成果 适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60年十大重要科技成果发布
5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2-312,共1页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投票遴选出的建所60年十大重要科技成果正式发布。第一项为鱼类胚胎发育机理及核移植技术;第二项为大型藻类人工栽培原理与技术;第三项为贝类引种、育苗与良种培育;第四项为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投票遴选出的建所60年十大重要科技成果正式发布。第一项为鱼类胚胎发育机理及核移植技术;第二项为大型藻类人工栽培原理与技术;第三项为贝类引种、育苗与良种培育;第四项为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第五项为对虾人工繁育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海洋所 科技成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核移植技术 栽培原理 人工繁育 学术委员会 发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成功构建栉孔扇贝物理图谱
6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4,共1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相建海研究员所领导的团队在海水养殖动物的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员张晓军博士等成功构建了栉孔扇贝物理图谱,这是我国海水养殖动物的第一个物理图谱。
关键词 物理图谱 栉孔扇贝 中科院海洋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水养殖动物 重点实验室 海洋生物 突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在红球藻虾青素资源开发研究中取得进展
7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第1期56-56,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团队在红球藻虾青素资源开发领域取得进展,发现无氧呼吸糖酵解(EMP)、有氧呼吸三羧酸循环(TCA)、戊糖磷酸途径(PPP)和线粒体呼吸交替氧化酶途径(AOX)等多种非光依赖型代谢途径都对红球藻虾...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团队在红球藻虾青素资源开发领域取得进展,发现无氧呼吸糖酵解(EMP)、有氧呼吸三羧酸循环(TCA)、戊糖磷酸途径(PPP)和线粒体呼吸交替氧化酶途径(AOX)等多种非光依赖型代谢途径都对红球藻虾青素的合成积累产生重要调节作用。相关成果以3篇研究论文形式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氧化酶 红球藻 中科院海洋所 戊糖磷酸途径 三羧酸循环 论文形式 虾青素 无氧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构建凡纳滨对虾遗传图谱
8
《当代水产》 2016年第4期27-27,共1页
3月28日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组探查分析,成功构建全球标记密度最高的对虾遗传连锁图谱。据悉,凡纳滨对虾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和杂合度比例均很高,其高复杂出监管函。3月29日,中水渔... 3月28日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组探查分析,成功构建全球标记密度最高的对虾遗传连锁图谱。据悉,凡纳滨对虾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和杂合度比例均很高,其高复杂出监管函。3月29日,中水渔业又公告称,收到了北京证监局发来的责令整改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中科院海洋所 遗传图谱 遗传连锁图谱 海洋研究所 基因组 测序技术 标记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构建凡纳滨对虾遗传图谱
9
作者 徐承旭 《水产科技情报》 2016年第3期162-163,共2页
日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组探查分析,成功构建了全球标记密度最高的对虾遗传连锁图谱。凡纳滨对虾是我国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对虾,也是世界单一种类产值最高的水产养殖对象,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中科院海洋所 遗传图谱 遗传连锁图谱 养殖对象 海洋研究所 测序技术 标记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破题工厂化循环水养对虾 填补国内大规模循环水对虾养殖空白
10
《水产科技情报》 2019年第4期186-186,共1页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企业共同完成的“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填补了国内大规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空白。项目组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历时1年半,攻克矩形养殖池高...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企业共同完成的“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填补了国内大规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空白。项目组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历时1年半,攻克矩形养殖池高效集污、死虾及虾壳自动收集、生物氧化塔量化设计与过程调控等难题,首创间歇式回水和变流高效排污技术和装备。通过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创制与改进,实现了凡纳滨对虾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中科院海洋所 对虾养殖 凡纳滨对虾 海洋研究所 产学研结合 生物氧化塔 联合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破译海参基因组
11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6期340-340,共1页
10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Biology在线刊发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课题组和相建海、李富花研究员课题组主导,天津生物芯片技术公司、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等单位合作,
关键词 中科院海洋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因组 海参 破译 国际学术期刊 生物芯片技术 课题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海洋所“脊尾白虾新品种培育”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12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1期52-52,共1页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及启东市庆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脊尾白虾新品种"科海红1号"顺利通过全国水产良种委员会组织的现场审查。脊尾白虾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增养殖品种之一,到2016年底,全国养殖面...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及启东市庆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脊尾白虾新品种"科海红1号"顺利通过全国水产良种委员会组织的现场审查。脊尾白虾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增养殖品种之一,到2016年底,全国养殖面积已达60余万亩,产量约为10万吨。但随着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种质退化、良种缺乏等问题也越发突出,开展具有优良性状的脊尾白虾新品系研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海洋所 新品种培育 脊尾白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水产良种 养殖面积 水产研究所 现场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系列”海带在山东省长岛试养成功
13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75,共1页
最近,由中科院海洋所和山东省长岛县水产研究所组成的“中科系列”海带联合实验小组,对实验品种进行了实验情况评估和经济性测定。结果显示,在长岛两处海域试养的“中科系列”海带新品种,具有个体长、体宽、色深、无病害等特点,其... 最近,由中科院海洋所和山东省长岛县水产研究所组成的“中科系列”海带联合实验小组,对实验品种进行了实验情况评估和经济性测定。结果显示,在长岛两处海域试养的“中科系列”海带新品种,具有个体长、体宽、色深、无病害等特点,其生长情况明显优于荣成等地的同类实验,为下步长岛海带养殖品种的优化改良和推广养殖提供了新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岛县 山东省 海带 试养 中科院海洋所 养殖品种 水产研究所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中国(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圆满落幕
14
《中国船检》 2016年第10期84-84,共1页
9月28日,为期三天的2016中国(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会吸引了一大批重要涉海企业及机构参展,包括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30多家国字号科研院... 9月28日,为期三天的2016中国(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会吸引了一大批重要涉海企业及机构参展,包括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30多家国字号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齐聚青岛,以及安徽科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玖的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展览会 国际海洋 智能科技 中科院海洋所 海洋科学 国字号 贸易促进会 技术国家 海洋科技 海洋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的工业化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婉珠 芮汉明 张玲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08A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工业化应用 海带 褐藻多糖硫酸酯 中科院海洋所 环境污染问题 生产成本 工业发展 甘露醇 提取物 褐藻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毒农作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16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3-263,共1页
由中科院海洋所李鹏程研究员等人完成的一种新型低毒农作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0410050480.9)。
关键词 国家发明专利 制备方法 杀菌剂 农作物 低毒 中科院海洋所 专利授权 专利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良种选育与健康养殖取得阶段性进展
17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51-151,共1页
日前,由中科院海洋所和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刺参良种选育与健康养殖”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项目已建设完成海珍品繁育实验车间800m^2,建设了42个3m^3、24个12m^3的育苗池和配水设施.并于进行了耐高温刺参良种... 日前,由中科院海洋所和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刺参良种选育与健康养殖”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项目已建设完成海珍品繁育实验车间800m^2,建设了42个3m^3、24个12m^3的育苗池和配水设施.并于进行了耐高温刺参良种培育、不同家系选育生产实验.已生产苗种300余万粒;建设了水质分析文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各1个;创制的50个浅海近岸海珍礁正在进行对比实验.包括不同颜色对比、不同间距对比、不同波纹板放置方式对比以及添加微量元素不同含量对比等实验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养殖 良种选育 刺参 中科院海洋所 生产实验 生物实验室 海洋科技 良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工厂化养殖成套设备与无公害养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18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3-93,共1页
最近,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刘鹰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工厂化海水养殖成套设备与无公害养殖技术”研讨会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召开,来自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所、水科院渔业机械... 最近,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刘鹰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工厂化海水养殖成套设备与无公害养殖技术”研讨会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召开,来自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所、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课题参加单位的29位科技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成套设备 海水工厂化养殖 黄海水产研究所 国家“863”计划 中科院海洋所 工厂化海水养殖 海洋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四项科研项目顺利通过鉴定
19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科研项目 鉴定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科技大学 中科院海洋所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能源将走出实验室
20
作者 宋业恒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43-43,共1页
藻类具有分布广泛、油脂含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微藻能源产业被认为是集能源生产、固碳减排与农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布局以生物能源生产为目标的微藻能源研究。以中科院海洋所、... 藻类具有分布广泛、油脂含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微藻能源产业被认为是集能源生产、固碳减排与农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布局以生物能源生产为目标的微藻能源研究。以中科院海洋所、过程工程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清华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产 藻类 实验室 环境适应能力 中科院海洋所 生物能源 “十一五” 油脂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