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脂质——中碳链甘油酯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春涛 王兴国 +1 位作者 金青哲 刘元法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68,共4页
利用固载的磷钨酸作催化剂,对中碳链脂肪酸和甘油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和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的用量为甘油质量的4%,反应体系的温度为初温140℃,终温160℃,残压10k... 利用固载的磷钨酸作催化剂,对中碳链脂肪酸和甘油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和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的用量为甘油质量的4%,反应体系的温度为初温140℃,终温160℃,残压10kPa,酸醇摩尔比为3.1∶1.反应时间为1.5h,最终酯化率可达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 中碳链甘油酯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中碳链甘油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康群 支佩红 +2 位作者 沈霞 宋美娜 潘秋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366-367,共2页
进行自制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合成中碳链甘油酯试验,讨论其适宜的合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用固体超强酸SO42-/AxBy催化合成中碳链甘油酯效果显著,当反应时间为5 h、温度180℃、催化剂剂量为0.7%时催化效果最佳,得到的中碳链甘油酯的酸... 进行自制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合成中碳链甘油酯试验,讨论其适宜的合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用固体超强酸SO42-/AxBy催化合成中碳链甘油酯效果显著,当反应时间为5 h、温度180℃、催化剂剂量为0.7%时催化效果最佳,得到的中碳链甘油酯的酸值为0.56 mg KOH/g,产品为无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链甘油酯 催化合成 固体超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和甘油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 被引量:6
3
作者 曾哲灵 高道龙 +4 位作者 龙俊敏 王慧林 邹强 孔令圆 GONG Deming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加酶量、醇油摩尔比、反应初始加水量、反应温度对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10 mL)与甘... 采用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加酶量、醇油摩尔比、反应初始加水量、反应温度对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10 mL)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7℃,加酶量220 mg,醇油摩尔比4.3∶1,反应初始加水量35μL,反应时间30 h。在此反应条件下,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的含量为53.4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甘油 甘油酯 胰脂肪酶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碱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哲灵 邹强 +2 位作者 聂蓉蓉 龙俊敏 张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3,共5页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合成工艺。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5 h、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2∶1、催化剂用量4.5%,该条件下酯化率为87.5%,所得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酸值(KOH)、皂化值(KOH)、碘值(I)、熔点分别为1.86 mg/g1、48.4 mg/g、2.9 g/100 g、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甘油 固体碱 脂肪酸聚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环路反应器制备中碳链三甘油酯的新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史修启 孙永强 +1 位作者 杨卉艳 张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83,共4页
分别采用喷射式环路反应器工艺和搅拌釜式工艺,以辛葵酸和甘油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中碳链三甘油酯,从反应进程、产品色泽、能源及氮气消耗、产品后处理、产品质量等方面对两种生产工艺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 分别采用喷射式环路反应器工艺和搅拌釜式工艺,以辛葵酸和甘油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中碳链三甘油酯,从反应进程、产品色泽、能源及氮气消耗、产品后处理、产品质量等方面对两种生产工艺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0℃,n(辛葵酸)∶n(甘油)=3.2∶1,催化剂用量为辛葵酸质量的0.25%条件下,与搅拌釜式反应工艺相比,采用喷射式环路反应器反应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产品色泽好、能源及氮气消耗量低、反应过程对环境无污染、产品羟值低等优点,喷射式环路反应器工艺可完全替代搅拌釜式工艺用于制备中碳链三甘油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环路反应器工艺 搅拌釜式工艺 辛葵酸 甘油 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酶法制备MLM型结构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琳媛 刘萍 +1 位作者 刘莉 孙君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6,共4页
比较不同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率100 W,超声工作/间歇方式5 s/10 s,间歇分次超声2次,辛酸结合率在反应产物甘三酯中达到最高。固定化脂肪酶... 比较不同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率100 W,超声工作/间歇方式5 s/10 s,间歇分次超声2次,辛酸结合率在反应产物甘三酯中达到最高。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在以上反应体系中重复使用10次,其酯交换酶活力降低50%。短时间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固定化脂肪酶 大豆油 脂肪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