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对中碳脂肪酸生产的加强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强 郑艳宁 +3 位作者 姜兴林 刘东杰 秦文 咸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1-135,共5页
通过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过量表达来自加州月桂(Umbellulana california)的硫酯酶基因BTE,极大地加强了大肠杆菌中碳脂肪酸(MCFAs)的生产。并对MCFAs在大肠杆菌胞内外的分布,以及是否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磷脂组成产生影响等进... 通过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过量表达来自加州月桂(Umbellulana california)的硫酯酶基因BTE,极大地加强了大肠杆菌中碳脂肪酸(MCFAs)的生产。并对MCFAs在大肠杆菌胞内外的分布,以及是否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磷脂组成产生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产生的MCFAs绝大部分存在于大肠杆菌细胞内,且未对其细胞膜磷脂组成产生明显影响。为了继续提高MCFAs的产量,又进一步对大肠杆菌进行了代谢工程改造,通过结合表达乙酰-CoA羧化酶(ACCase),优化硫酯酶的表达水平等,最终获得了188.9mg/L的总MCFAs产量,并且产生的MCFAs的比例高达85%以上,实现了MCFAs的高特异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脂肪酸 大肠杆菌 硫酯酶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夏秋瑜 赵松林 +4 位作者 李从发 李瑞 李枚秋 陈华 何雪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0-153,共4页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是一种天然油脂的改性产品,综述了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定义、来源、理化性质及代谢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其性质、应用、制备及其安全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用椰子油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前景进行了...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是一种天然油脂的改性产品,综述了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定义、来源、理化性质及代谢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其性质、应用、制备及其安全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用椰子油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甘油三酯 椰子油 性质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碱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哲灵 邹强 +2 位作者 聂蓉蓉 龙俊敏 张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3,共5页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合成工艺。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5 h、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2∶1、催化剂用量4.5%,该条件下酯化率为87.5%,所得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酸值(KOH)、皂化值(KOH)、碘值(I)、熔点分别为1.86 mg/g1、48.4 mg/g、2.9 g/100 g、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聚甘油 固体碱 脂肪酸聚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兴艳 刘爽 尚永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66-370,共5页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一种高效消化吸收的结构脂质和控制脂肪吸收的低能油脂,不仅能够控制肥胖和降低血清胆固醇,还能够抑制或限制组织中的胆固醇沉积物。与普通植物油脂相比,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代谢途径使其具...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一种高效消化吸收的结构脂质和控制脂肪吸收的低能油脂,不仅能够控制肥胖和降低血清胆固醇,还能够抑制或限制组织中的胆固醇沉积物。与普通植物油脂相比,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代谢途径使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生理功能。本文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理化性质、制备、代谢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以期为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在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甘油三酯 制备 代谢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链脂肪酸单甘酯制取及其在医药品中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国志 毕直棣 《粮食与油脂》 2001年第12期3-5,共3页
以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为基础进一步精制的中碳链脂肪酸单甘酯,由于它具有对胆甾醇 等高熔点化合物可大量溶解的性质,以及特有的抗菌性和对直肠吸收的促进作用,在医药 品方面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关键词 脂肪酸单甘酯 胆甾醇 抗菌作用 脂质衍生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堃 王挥 +1 位作者 赵松林 陈卫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5,共4页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是一种天然油脂的改性产品,因其具有消化吸收快,能量易释放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营养、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理化性质和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高效合成...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是一种天然油脂的改性产品,因其具有消化吸收快,能量易释放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营养、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理化性质和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高效合成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甘油三酯 理化性质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制备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汶静 宗爱珍 +5 位作者 李子松 王爱月 干昭波 黄凤洪 贾敏 徐同成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97-105,共9页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具有降低体重、调节脂代谢、缓解疲劳等功效,其常温下为液态,为方便其在食品领域应用,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复配壁材比例、壁材添加量...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具有降低体重、调节脂代谢、缓解疲劳等功效,其常温下为液态,为方便其在食品领域应用,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复配壁材比例、壁材添加量、芯壁比、乳化剂添加量、复配乳化剂比例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配方,并测定制备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配方为乳清蛋白:菊粉3∶1(w/w)、乳化剂添加量0.4 g/100 mL、芯壁比1∶1(w/w)、复配壁材(乳清蛋白和菊粉)添加量14 g/100 mL、复配乳化剂(单甘酯∶羧甲基纤维素钠)1∶1(w/w),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5%,具有良好流动性、分散性及溶解性,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4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甘油三酯 菊粉 微胶囊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制备优化及性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汶静 宗爱珍 +5 位作者 李子松 王爱月 干昭波 杜方岭 贾敏 徐同成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166,共9页
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温度、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喷雾干燥进样速度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中... 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温度、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喷雾干燥进样速度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及粒度分析仪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进行结构及性质分析,并进行贮藏稳定性及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61.0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00℃,喷雾干燥进样速度15.00 m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6.25%;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呈表面较光滑椭球状,其结构完整、粒径大小均一,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溶解性、热稳定性;经过氧化动力学分析,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模型,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释放率可达84.53%,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微胶囊化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由液态转化为固体粉末方便加工运输,提高贮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同时在胃肠道中达到缓释的效果,拓宽其在食品工业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甘油三酯 微胶囊 喷雾干燥 理化性质 体外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煎炸时间与煎炸温度对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夏季亮 陈玎玎 吴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81,共6页
研究了煎炸时间和煎炸温度对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煎炸温度的升高与煎炸时间的延长都能导致花生油中的中碳链脂肪酸、奇数碳链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同时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在煎炸温度为150、180、210℃下... 研究了煎炸时间和煎炸温度对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煎炸温度的升高与煎炸时间的延长都能导致花生油中的中碳链脂肪酸、奇数碳链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同时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在煎炸温度为150、180、210℃下,煎炸32 h后,花生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未煎炸花生油中的15.41%增加至25.69%、28.71%、35.86%,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未煎炸花生油中的44.75%增加至51.60%、52.82%、50.6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从未煎炸花生油中的39.81%下降至18.90%、14.10%、9.81%,相对不饱和度分别从未煎炸花生油中的5.49下降至2.74、2.33、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 花生油 脂肪酸 奇数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相对不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游惠明 杨金德 +5 位作者 康永武 李建民 范辉华 苏良佺 尤龙辉 曾桂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01,共4页
为探明不同种源地香叶树作为油料树种的开发价值,采集了全国6省20县市的香叶树果实,对香叶树全果、果肉及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ward法对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油脂肪酸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叶树全果、果肉以... 为探明不同种源地香叶树作为油料树种的开发价值,采集了全国6省20县市的香叶树果实,对香叶树全果、果肉及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ward法对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油脂肪酸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叶树全果、果肉以及籽的平均油脂含量分别为43.31%、42.38%及46.12%;全果油脂肪酸组成以月桂酸、油酸和癸酸为主;果肉油以油酸和棕榈酸为主;而籽油则以月桂酸和癸酸为主,月桂酸含量为53.20%~70.30%,月桂酸和癸酸总含量达76.40%~90.10%;聚类分析将不同种源地香叶树分为3大类,云南省、贵州省及广西的香叶树属低月桂酸类型,福建省、江西省及湖南省的香叶树属中高月桂酸型。香叶树可作为生产中碳链脂肪酸的新晋树种,福建省的香叶树籽油脂含量高,且籽油中月桂酸含量高,作为中碳链脂肪酸的原料地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籽 油脂 脂肪酸 脂肪酸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保健功能的甘油脂肪酸酯
11
作者 肖付刚 刘钟栋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3年第z1期319-325,共7页
本文将具有保健功能的甘油脂肪酸酯分为甘三酯、甘二酯、甘一酯(单甘酯)分别加以详细介绍.文中所述物质既有正处于实验阶段或已工业化生产的产品,也有作者预测的尚未出现的物质.
关键词 保健 功能 甘油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T重构脂质及其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志宏 魏振承 +2 位作者 池建伟 张名位 张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8-60,共3页
MCT重构脂质是一种改性的甘油三酯 ,其甘油结构骨架特定位置上包含中碳链脂肪酸、长碳链脂肪酸和特殊脂肪酸 ,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MCT重构脂质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和酶工程进行生产。MCT重构脂质在临床营养品中有广泛... MCT重构脂质是一种改性的甘油三酯 ,其甘油结构骨架特定位置上包含中碳链脂肪酸、长碳链脂肪酸和特殊脂肪酸 ,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MCT重构脂质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和酶工程进行生产。MCT重构脂质在临床营养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临床营养 MCT 甘油三酯 生理功能 重构 特定 化学工程 改性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湘洲 周军 +1 位作者 任腾 杨国恩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8,共5页
由于山苍子核仁油的经济价值高,根据山苍子加工剩余物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优化了山苍子加工剩余物中核仁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60~90℃)为溶剂回流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得到最优化工艺为原料粒径小于0.150 mm、... 由于山苍子核仁油的经济价值高,根据山苍子加工剩余物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优化了山苍子加工剩余物中核仁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60~90℃)为溶剂回流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得到最优化工艺为原料粒径小于0.150 mm、提取温度80℃、料液比(m原料∶V石油醚)1∶14(g∶m L)、提取时间2.0 h下的核仁油得率26.69%。发现石油醚回流提取技术适用于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具有产物得率高、色泽浅,且溶剂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进一步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山苍子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2.46%,不饱和脂肪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25.70%,脂肪酸中月桂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9.53%。碳数居于10~12之间的中碳链脂肪酸占68.18%。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山苍子核仁油是一种颇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油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核仁油 提取 化学组成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酶法制备MLM型结构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琳媛 刘萍 +1 位作者 刘莉 孙君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6,共4页
比较不同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率100 W,超声工作/间歇方式5 s/10 s,间歇分次超声2次,辛酸结合率在反应产物甘三酯中达到最高。固定化脂肪酶... 比较不同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率100 W,超声工作/间歇方式5 s/10 s,间歇分次超声2次,辛酸结合率在反应产物甘三酯中达到最高。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在以上反应体系中重复使用10次,其酯交换酶活力降低50%。短时间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固定化脂肪 大豆油 脂肪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酯交换制备MLM型结构脂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宏黎 杨天奎 牟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2,共4页
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大豆油和辛酸(C8∶0)、癸酸(C10∶0)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MLM型结构脂。辛酸、癸酸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时,癸酸在产品中的含量比辛酸高并且反应速率快;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反应同其... 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大豆油和辛酸(C8∶0)、癸酸(C10∶0)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MLM型结构脂。辛酸、癸酸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时,癸酸在产品中的含量比辛酸高并且反应速率快;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反应同其分别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没有区别,因此选择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在目标产品(27%C8∶0和10%C10∶0)的基础上,探讨了辛酸与癸酸摩尔比、底物摩尔比(酸与大豆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及Lipozyme RM IM添加量(基于底物总质量)对酯交换产品中辛酸、癸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脂肪酶可重复利用次数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辛酸与癸酸摩尔比4∶1,底物摩尔比6∶1,反应温度55℃,Lipozyme RM IM添加量7%;在此条件下达到目标产品要求的反应时间仅需4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利用该酶反应了12批次(每批次为24 h)后,结果仍可达到目标产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 大豆油 LIPOZYME RM IM脂肪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精炼MCT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春涛 王兴国 卢灿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研究了二级分子蒸馏法精炼MCT的工艺方法。通过进料量、压力、温度的控制得到了纯度为 97%的MCT。其最佳的操作条件为 :一级分子蒸馏进料量 1.6L/h ,温度 10 5~ 110℃ ,压力 10Pa ;二级分子蒸馏进料量 1.2L/h ,温度 2 0 0~ 2 10℃ ,压... 研究了二级分子蒸馏法精炼MCT的工艺方法。通过进料量、压力、温度的控制得到了纯度为 97%的MCT。其最佳的操作条件为 :一级分子蒸馏进料量 1.6L/h ,温度 10 5~ 110℃ ,压力 10Pa ;二级分子蒸馏进料量 1.2L/h ,温度 2 0 0~ 2 10℃ ,压力 1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精炼 脂肪酸甘三酯 物理精炼 油脂 酸偏甘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油脂-结构脂质 被引量:23
17
作者 乔国平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2002年第9期33-36,共4页
结构脂质是天然脂质经过改性的产品,它所包含短碳链脂肪酸、中碳链脂肪酸、和长碳链 脂肪酸,特殊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特定的位置决定了其具有特殊的生理 功能和营养价值。结构脂质可通过化学法和酶法进行生产。
关键词 功能性油脂 结构脂质 脂肪酸 定义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