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处理对中短波红外干燥红枣时间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文敏 彭星星 +2 位作者 马婷 杨泽龙 徐怀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80,共7页
为提高红枣干燥品质,减少干燥时间,以干燥时间为响应值,响应面优化得到红枣中短波红外干燥前超声处理条件为:频率40 k Hz、时间40 min、功率350 W。最优超声处理后中短波红外干燥红枣至其干基含水率约为40%时所需干燥时间为9.55 h;未超... 为提高红枣干燥品质,减少干燥时间,以干燥时间为响应值,响应面优化得到红枣中短波红外干燥前超声处理条件为:频率40 k Hz、时间40 min、功率350 W。最优超声处理后中短波红外干燥红枣至其干基含水率约为40%时所需干燥时间为9.55 h;未超声处理中短波红外干燥需13.33 h;传统热风干燥需17.13 h。扫描电镜观察红枣果皮,超声处理40 min使果皮表面产生大量裂缝,表皮层变薄,仅38.8μm,表皮层和亚表皮层易分离,利于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显著缩短中短波红外干燥时间。红枣超声处理后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干制品品质显著优于未超声处理红外干燥,极显著优于传统热风干燥。最优超声处理条件结合中短波红外干燥,所得干制品在3种处理方式中总VC、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糖酸比最高,色泽最优,能耗最少,是适合红枣干燥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处理 中短波红外干燥 红枣 时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中短波红外干燥动力学拟合及品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悦 陈芹芹 +4 位作者 毕金峰 吴昕烨 周沫 李斌 毕延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3,共7页
为了提高草莓干燥效率及产品品质,将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应用于草莓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温度(60、70、80和90℃)和不同干燥功率(675、1125、1575和2025 W)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和品质变化。草莓中短波红外干燥属于降速干燥过程,干燥速度快... 为了提高草莓干燥效率及产品品质,将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应用于草莓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温度(60、70、80和90℃)和不同干燥功率(675、1125、1575和2025 W)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和品质变化。草莓中短波红外干燥属于降速干燥过程,干燥速度快,且干燥温度较干燥功率影响显著;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范围为0.607×10^-9-2.126×10^-9m^2/s,草莓中短波红外干燥的活化能Ea为39.54 k J/mol;通过模型拟合,表明最适合描述草莓中短波红外干燥的模型为Page模型。在干燥温度70℃,干燥功率1 125 W,干燥时间190 min下,草莓产品的色泽较好,复水比为3.59,硬度为3 128.01 N,VC的含量达到了259.93 mg/100 g,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23 mg/100 g,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为2.79 mg/100 g,草莓的综合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中短波红外干燥 模型拟合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的试验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洪彩 张慜 王兆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8-705,共8页
为了高效地得到高品质的干香菇,研究了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对香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与热风干燥的方法相比较,比较两种干燥方法对香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短波长红外干燥条件下,干燥前期,菌褶向上放置比菌盖向上放置的干燥速... 为了高效地得到高品质的干香菇,研究了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对香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与热风干燥的方法相比较,比较两种干燥方法对香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短波长红外干燥条件下,干燥前期,菌褶向上放置比菌盖向上放置的干燥速率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辐照距离的减小,风速的增加,装载系数的减小,干燥时间逐渐降低;此外,中短波红外干燥的香菇的感官品质和化学品质均优于热风干燥后的香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中短波红外干燥 热风干燥 干燥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水梨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和品质变化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唐璐璐 易建勇 +3 位作者 毕金峰 陈芹芹 侯旭杰 刘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9,155,共7页
为了提高丰水梨片的品质,缩短其干燥时间,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研究丰水梨在不同温度、辐射功率、辐照距离下的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以及不同干燥条件对丰水梨片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梨片在备干燥条件下的整个干燥过程... 为了提高丰水梨片的品质,缩短其干燥时间,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研究丰水梨在不同温度、辐射功率、辐照距离下的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以及不同干燥条件对丰水梨片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梨片在备干燥条件下的整个干燥过程中属于降速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范围为8.6226×10^(-10)~2.2077×10^(-9)m^2/s,其中干燥温度对丰水梨片干燥影响最大。干燥温度65℃、辐射距离120 mm、辐射功率1350 W时干制品的感官品质较优,干基含水率为0.1048 g/g,L值为62.70,△E值为7.10,脆度为4.6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短波红外干燥 温度 辐射距离 辐射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鲜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建福 汪少芸 林梅西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2-57,共6页
为确定海鲜菇的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了干燥温度(333,343,353,363 K)和辐照距离(10,12,14,16 cm)对海鲜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利用7种常见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对干燥数据进行拟合,确定海鲜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动力学... 为确定海鲜菇的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了干燥温度(333,343,353,363 K)和辐照距离(10,12,14,16 cm)对海鲜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利用7种常见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对干燥数据进行拟合,确定海鲜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动力学、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海鲜菇的中短波红外干燥效果影响较大,辐照距离影响较小,降速阶段为海鲜菇的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的主要阶段。Page模型更适合用于描述海鲜菇的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且干燥动力学预测曲线与实验值均拟合较好。海鲜菇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着辐照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海鲜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的活化能E a为65.27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鲜菇 中短波红外干燥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处理对红枣中短波红外干燥动力学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坤华 李佳美 +4 位作者 彭飞 刘昱迪 马琦 李梅 徐怀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123,共7页
为缩短红枣干燥时间、提高红枣干燥品质,将射频技术(radio frequency,RF)应用于红枣干燥前处理,运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在不同干燥温度(50、60、70℃)下干燥红枣,研究RF处理红枣的干燥动力学及品质特性,并选取8个常用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 为缩短红枣干燥时间、提高红枣干燥品质,将射频技术(radio frequency,RF)应用于红枣干燥前处理,运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在不同干燥温度(50、60、70℃)下干燥红枣,研究RF处理红枣的干燥动力学及品质特性,并选取8个常用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出最适于RF处理后红枣中短波红外干燥的数学干燥模型。结果表明:RF处理组红枣的干燥时间较未处理组红枣缩短了21.2%~29.3%,水分有效扩散系数提高了16.7%~49.6%,干燥活化能降低了13.13%;比较各数学模型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卡方值,发现Weibull distributio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可用于描述、预测RF处理后红枣的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经RF处理后干燥的红枣较未处理红枣色差值降低了19.3%~31.4%,总酚含量提高了14.9%~19.1%,环磷酸腺苷含量提高了27.5%~31.9%。与未处理红枣相比,RF处理红枣的干燥效率高,干燥后产品质量好,表明RF处理是一种优良的红枣干燥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射频处理 中短波红外干燥 干燥动力学 品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短波红外干燥对桑葚干燥特性、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启玲 王庆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5,共7页
为探究中短波红外干燥对桑葚干燥特性、能耗、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新鲜桑葚在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50、60、70℃)进行中短波红外干制,以相同干燥温度条件下(50、60、70℃)的热风干燥为对照,探究不同干燥条件下桑葚的干燥特性... 为探究中短波红外干燥对桑葚干燥特性、能耗、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新鲜桑葚在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50、60、70℃)进行中短波红外干制,以相同干燥温度条件下(50、60、70℃)的热风干燥为对照,探究不同干燥条件下桑葚的干燥特性、能耗、单体酚类物质、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总花色苷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并建立桑果中短波红外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中短波红外干燥能够显著(P<0.05)提高桑果的干制效率(50℃下干燥效率提高55.7%,60℃下干燥效率提高46.1%,70℃干燥效率提高33.3%),Weibull分布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桑果在不同干燥温度下的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且桑果经中短波红外干燥后能耗较低。干制后桑果共检测出12种酚类物质,其中绿原酸、芦丁、儿茶素为主要的酚类物质。相比传统的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效率高,且干燥后桑葚的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总花色苷含量较高,总酚含量为463.1~568.8 mg/100 g;总黄酮含量为312.6~402.6 mg/100 g;维生素C含量为30.1~37.8 mg/100 g;总花色苷含量为153.6~195.6 mg/100 g。且与热风干燥相比桑果经中短波红外干燥后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P<0.05)(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热风干燥提高了32.8%~42.6%;铁离子还原能力较热风干燥提高21.1%~34.1%)。中短波红外干燥桑果干燥效率较高,能耗较低,干制品品质较好,故中短波红外干燥是一种优良的桑果干燥方式,可为桑果干制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中短波红外干燥 干燥特性 桑果品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胡萝卜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陈瑞娟 毕金峰 +4 位作者 陈芹芹 刘璇 吴昕烨 周沫 周禹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53,共6页
分别采用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胡萝卜进行干燥制粉,对4种胡萝卜粉的品质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粉的色泽中a*值和复水能力的表现为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微波干燥>... 分别采用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胡萝卜进行干燥制粉,对4种胡萝卜粉的品质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粉的色泽中a*值和复水能力的表现为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经过4种干燥方式制备的胡萝卜粉吸油能力无明显差异;中短波红外干燥的胡萝卜粉总糖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真空干燥的胡萝卜粉VC含量最高;综合来看,中短波红外干燥胡萝卜粉品质优良,适宜于进行胡萝卜粉加工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中短波红外干燥 真空微波干燥 真空干燥 胡萝卜粉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胡萝卜粉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瑞娟 毕金峰 +4 位作者 陈芹芹 刘璇 吴昕烨 周沫 周禹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0-76,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胡萝卜鲜样及四种不同干燥胡萝卜粉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鲜样的主要芳香成分为萜烯类,包括石竹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等并以石竹烯为主。...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胡萝卜鲜样及四种不同干燥胡萝卜粉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鲜样的主要芳香成分为萜烯类,包括石竹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等并以石竹烯为主。胡萝卜经过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以及真空干燥后萜烯类物质损失较多,新生成了醛类、酮类及其他化合物。真空冷干燥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鲜样胡萝卜的香气组分,同时酯类物质含量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粉 热风干燥 中短波红外干燥 真空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丰水梨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璐璐 易建勇 +3 位作者 毕金峰 侯旭杰 周林燕 吴昕烨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71-2179,共9页
为优化丰水梨脆片的干燥工艺,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55、65、75、85、95℃)下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真空干燥对丰水梨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以色泽、硬度和脆度作为指标评价干燥条件对丰水梨片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干燥温... 为优化丰水梨脆片的干燥工艺,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55、65、75、85、95℃)下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真空干燥对丰水梨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以色泽、硬度和脆度作为指标评价干燥条件对丰水梨片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干燥温度下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干燥速率最快,干燥时间最短。对建立的5种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对比,Pag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丰水梨片的干燥过程。丰水梨片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真空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4.55×10-10~9.18×10-10、8.62×10-10~2.21×10-9和4.36×10-10~1.33×10-9m2·s-1,活化能分别为17.62、24.84和27.86 k J·mol-1。此外,65℃条件下中短波红外干燥后的丰水梨片具有更好的色泽、硬度和脆度(L值为62.70,ΔE值为7.10,硬度为973.14 g,脆度为4.67 mm)。本研究结果为丰水梨中不同干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水梨 中短波红外干燥 数学模型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南美白对虾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雅文 刘佳晨 +3 位作者 李艾靑 高月 励建荣 李学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4-81,共8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南美白对虾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中短波红外干燥(mediumshort wave infrared drying,MSWID)和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后南美白对虾的干燥特性、色泽、质构特性、水分分布、虾青素含量、抗...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南美白对虾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中短波红外干燥(mediumshort wave infrared drying,MSWID)和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后南美白对虾的干燥特性、色泽、质构特性、水分分布、虾青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南美白对虾水分含量逐渐减小,70℃下MSWID比HAD时间缩短16.67%,且色泽更加鲜亮。南美白对虾的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显著提高(P<0.05),但温度对弹性无显著影响(P>0.05)。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MSWID的水分迁移速率高于HAD。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MSWID组南美白对虾肌纤维组织较HAD组更加疏松多孔。两种干燥方式下,随温度升高,南美白对虾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β-折叠相对含量均先降低后升高。MSWID组南美白对虾的虾青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比相同温度下HAD组低。综合比较MSWID和HAD处理后的南美白对虾品质,结果表明MSWID优于HAD,因此MSWID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南美白对虾干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中短波红外干燥 干燥特性 微观结构 虾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制方式对鲜食枣脆片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沈静 杜若曦 +2 位作者 魏婷 冀晓龙 王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1-137,共7页
通过对微波真空冷冻干燥(microwave vacuum freeze drying,MVFD)、微波真空膨化(microwave vacuum puffing,MVP)、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和中短波红外干燥(short-and medium-wave infrared drying,ID)4种鲜食枣脆片的... 通过对微波真空冷冻干燥(microwave vacuum freeze drying,MVFD)、微波真空膨化(microwave vacuum puffing,MVP)、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和中短波红外干燥(short-and medium-wave infrared drying,ID)4种鲜食枣脆片的香气成分的分析,明确干制方式对鲜食枣脆片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4种干制鲜食枣脆片中鉴定出70种香味物质,包括醇类、酸类、醛类、酯类、酮类、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共7类成分,其中酸类物质29种,是VFD、MVFD和MVP枣脆片中主要的香气成分,醛类物质31种,是ID枣脆片中主要的香味物质,不同干制方式制得的枣脆片香气品质差异很大。对7类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香气品质评价模型,得出MVP鲜食枣脆片的综合得分最高,其香气品质最佳,其次是VFD、MVFD,均优于ID,为鲜食枣的干制加工提供了技术依据。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鲜食枣脆片香气品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枣脆片 微波真空冷冻干燥 微波真空膨化 中短波红外干燥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豇豆泡菜预处理工艺优化及贮藏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梁莉 杜阿如娜 +4 位作者 马涛 陈芳 廖小军 胡小松 宋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6-251,共6页
选择不同漂烫条件及护色液浓度优化豇豆护色保脆的工艺条件,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对豇豆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研究干燥过程中不同辐射温度、辐射功率和辐射距离对豇豆干燥特性的影响,确定豇豆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工艺参数并探讨豇豆泡菜半... 选择不同漂烫条件及护色液浓度优化豇豆护色保脆的工艺条件,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技术对豇豆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研究干燥过程中不同辐射温度、辐射功率和辐射距离对豇豆干燥特性的影响,确定豇豆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工艺参数并探讨豇豆泡菜半干制品干燥水分临界点,并对豇豆半干制品贮藏期品质及泡制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乳酸钙溶液(20 g/L)浸泡和热烫处理(90℃,1 min)能有效防止豇豆在贮藏期间的变色和软化问题;豇豆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工艺参数为辐射温度70℃、辐射功率900 W、辐射距离10 cm、辐射时间50 min,干燥水分临界点为70%;豇豆半干制品贮藏4周后,菌落总数为4.4×10~3 CFU/g,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报告小于3 MPN/g,样品的微生物安全性良好;通过复水比可确定较适宜的复水条件为20℃处理3 h;综合泡制后品质指标得到豇豆半干制品的最适泡制方式为泡菜水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泡菜 低盐贮藏 中短波红外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冬枣粉芳香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禹含 毕金峰 +4 位作者 陈芹芹 刘璇 吴昕烨 周沫 陈瑞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8,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测定了中短波红外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冬枣粉在超微粉碎后芳香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中短波红外干燥普通粉碎枣粉中检测到38种芳香成分,超微粉碎枣粉中检测到44种芳香成分;从变...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测定了中短波红外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冬枣粉在超微粉碎后芳香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中短波红外干燥普通粉碎枣粉中检测到38种芳香成分,超微粉碎枣粉中检测到44种芳香成分;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普通粉碎枣粉中检测到35种芳香成分,超微粉碎枣粉中检测到51种芳香成分。枣粉在超微粉碎后,酚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烷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有明显增加;酯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粉 超微粉碎 中短波红外干燥 变温压差膨化干燥 芳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干制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武兴菲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3期125-129,135,共6页
为探究红枣在干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选用新疆和田大枣为试材,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方式对其进行干制处理,测定其在干燥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褐变度的变化,并鉴定酶促褐变的底物。结果表明:随着干... 为探究红枣在干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选用新疆和田大枣为试材,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方式对其进行干制处理,测定其在干燥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褐变度的变化,并鉴定酶促褐变的底物。结果表明: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枣果褐变度不断提高,总酚、总黄酮含量不断下降;枣果中共鉴定出11种酚类物质,其中芦丁、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是其主要酚类物质,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是枣果的酶促褐变底物,儿茶素是最主要的酶促褐变底物;干制过程中枣果的褐变度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儿茶素、表儿茶素、绿原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总酚、总黄酮参与了枣果褐变的进程。研究结果为红枣干燥过程品质调控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中短波红外干燥 酚类物质 褐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