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相位参考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天鹏 路伟涛 +4 位作者 陈略 韩松涛 王美 谢剑锋 唐歌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2,共6页
由于探测距离远,火星探测任务对干涉测量具有很强的精度需求。首先描述了相位参考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原理,介绍了弧段内干涉相时延解模糊方法,阐述了弧段之间相互参考解算干涉相时延流程,给出了... 由于探测距离远,火星探测任务对干涉测量具有很强的精度需求。首先描述了相位参考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原理,介绍了弧段内干涉相时延解模糊方法,阐述了弧段之间相互参考解算干涉相时延流程,给出了测量误差分析,并利用中国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针对射电源对1633+38和1641+399开展了相位参考VLBI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消除模糊度后,相位参考时延精度优于0.1ns。这为提高中国未来深空探测器角位置精度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深空探测 相位参考时延 群时延辅助的相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长短基线的干涉图解缠错误自动改正
2
作者 刘莹 吴宏安 +1 位作者 张永红 康永辉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因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的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自然灾害监测和环境管理等领域。然而,受地表失相干、干涉条纹密集等因素影响,InSAR...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因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的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自然灾害监测和环境管理等领域。然而,受地表失相干、干涉条纹密集等因素影响,InSAR数据处理关键的步骤——干涉图相位解缠常出现错误,进而影响高程反演和地表形变监测精度。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长短基线干涉相位闭合环的解缠错误自动探测与改正方法,并利用湖南省-江西省高植被覆盖区的Sentinel-1雷达影像开展了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改正干涉相位解缠错误,这对InSAR技术提升高程反演和形变监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相位解缠错误改正 长短基线 闭合相位 相位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干涉相位的基线估计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唐晓青 向茂生 吴一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95-2799,共5页
该文研究了基于干涉相位的基线估计方法,对原有基于干涉相位傅里叶变换的算法从4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精确计算干涉相位瞬时频率的方法;指出了干涉相位样本区域分布原则,能够有效改善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时方程的病态性;提出了能... 该文研究了基于干涉相位的基线估计方法,对原有基于干涉相位傅里叶变换的算法从4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精确计算干涉相位瞬时频率的方法;指出了干涉相位样本区域分布原则,能够有效改善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时方程的病态性;提出了能够有效剔除干涉相位噪声较大及地形变化剧烈区域对估计精度影响的定量化样本区域选取准则;通过计算差分干涉相位迭代求解优化估计精度。利用改进算法对双天线干涉和重轨干涉数据进行了基线估计,结果表明该文算法相比原有算法鲁棒性和精度都大大提高,适合机载重轨干涉SAR的基线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SAR 基线估计 干涉相位 机载重轨SAR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天线组阵辅助的连线干涉测量载波相位解模糊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强 侯孝民 +1 位作者 高亢 焦义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6-1021,共6页
针对航天器初始轨道精度无法满足连线干涉测量(CEI)载波相位解模糊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短基线天线阵辅助的解模糊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载波相位模糊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方向角、不同基线长度条件下解模糊对轨道预报精度的最低要求... 针对航天器初始轨道精度无法满足连线干涉测量(CEI)载波相位解模糊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短基线天线阵辅助的解模糊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载波相位模糊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方向角、不同基线长度条件下解模糊对轨道预报精度的最低要求,对具有代表性的1 km短基线天线阵在主站测距加两基线方向角(Rlm)体制下的定位精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方向角越大,该方法的无模糊基线长度扩展能力越强。最后给出了达到最优测角精度的基线长度设置和解模糊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线干涉测量 天线组阵 基线 相位模糊 Rlm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线组合求解深空航天器载波相位模糊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欢 李海涛 +2 位作者 陈少伍 徐得珍 董光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7-953,共7页
针对深空航天器高精度定位需求,提出多基线组合求解载波相位模糊方法,获得比群时延更精确的相时延,极大地提高无线电干涉测量精度。首先建立多基线组合求解载波相位模糊的数学模型,推导该方法对长短基线组合的约束条件。然后利用美国甚... 针对深空航天器高精度定位需求,提出多基线组合求解载波相位模糊方法,获得比群时延更精确的相时延,极大地提高无线电干涉测量精度。首先建立多基线组合求解载波相位模糊的数学模型,推导该方法对长短基线组合的约束条件。然后利用美国甚长基线阵(VLBA)对本文方法进行仿真校验,结果表明航天器定位精度可以达到纳弧度量级。最后结合我国已有干涉测量网,分析在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中采用多基线组合测量载波相时延的可行性,给出满足方法约束的站址选择建议,可为我国深空导航无线电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深空测控网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 载波相位模糊度 深空导航 无线电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单组CEI基线对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杰 黄金 潘玲 《海洋测绘》 2010年第4期5-7,15,共4页
短基线相位干涉测量是一种被动测角卫星定轨跟踪方法,测量精度高。利用该方法采用单组正交双基线对静地卫星的定轨精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别采用物理延长东西基线和东西基线阵列两种方法来考察对卫星定轨精度的改进情况。仿真结果表明... 短基线相位干涉测量是一种被动测角卫星定轨跟踪方法,测量精度高。利用该方法采用单组正交双基线对静地卫星的定轨精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别采用物理延长东西基线和东西基线阵列两种方法来考察对卫星定轨精度的改进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物理延长东西基线可以显著提高定轨精度;若星下点与跟踪网相距较远,则东西向基线阵列可显著提高定轨精度,且该方法对我国北斗卫星群的整体定轨效果很好,能进行几十米级的定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干涉测量 静地卫星 精密定轨 基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宽带测向系统中天线阵列基线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勤波 刘志强 马红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涉仪的测向精度,增强对宽带信号的适应能力和扩展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论述了在工作频率范围和测向精度约束下如何设置天线阵列基线的问题,得到了系统测向不模糊的条件和测向角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BLUE)解。仿真实例表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涉仪的测向精度,增强对宽带信号的适应能力和扩展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论述了在工作频率范围和测向精度约束下如何设置天线阵列基线的问题,得到了系统测向不模糊的条件和测向角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BLUE)解。仿真实例表明,该结论正确,并可以指导数字化宽带测向系统整体设计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测向系统 干涉 天线阵列基线 相位测量 解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I的航天器交会对接段的轨道监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杰 杜兰 +1 位作者 黄金 潘玲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30,共7页
文章探讨了CEI技术在飞船交会对接远程导引段的实时监控的能力,采用单一绝对滤波器的方案进行实时轨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滤波稳定后固定模糊度的方法可以提高轨道的滤波解精度,相对轨道位置精度可达十米级,速度精度可达厘米每秒级... 文章探讨了CEI技术在飞船交会对接远程导引段的实时监控的能力,采用单一绝对滤波器的方案进行实时轨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滤波稳定后固定模糊度的方法可以提高轨道的滤波解精度,相对轨道位置精度可达十米级,速度精度可达厘米每秒级,满足远程导引段的精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短基线相位干涉测量 交会对接 整周模糊度 扩展卡尔曼滤波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深空导航定位的新型DOR信标 被引量:2
9
作者 甘江英 舒逢春 +3 位作者 吴亚军 童锋贤 郭绍光 吴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8,共8页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是深空探测器导航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深空探测器的VLBI观测通常采用差分单程测距(DOR)信标和双差单程测距(Delta-DOR)测量体制,精确地测量深空探测器相对于河外射电源的角距。相位杂散是影响Delta-DOR测量精度...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是深空探测器导航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深空探测器的VLBI观测通常采用差分单程测距(DOR)信标和双差单程测距(Delta-DOR)测量体制,精确地测量深空探测器相对于河外射电源的角距。相位杂散是影响Delta-DOR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针对这项误差研究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噪声调制方式的新型DOR信标(PN-DOR),开展了信标的设计实现,从时域和频域角度分析了Gold码带宽及多项式、整形滤波系数和DOR信号调制指数的优化方法。PN-DOR信标可有效削弱相位杂散效应,提高Delta-DOR测量精度,满足中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高精度导航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双差单程测距(Delta-DOR) DOR信标 相位杂散 深空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