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参乌胶囊对亨廷顿病大鼠模型运动功能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如意 张兰 +2 位作者 李林 王辉 叶翠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9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缺陷在亨廷顿病 (HD)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复方参乌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 6组 ,每组 10只。模型组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抑制剂 3 硝基丙酸 ( 3 NPA) 2 0mg/kg隔日腹腔注射 1次 ,共 2 0天 ;参乌胶囊用... 目的探讨线粒体缺陷在亨廷顿病 (HD)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复方参乌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 6组 ,每组 10只。模型组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抑制剂 3 硝基丙酸 ( 3 NPA) 2 0mg/kg隔日腹腔注射 1次 ,共 2 0天 ;参乌胶囊用药组根据剂量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从造模前 5天开始给予参乌胶囊 0 45 g/kg、0 9g/kg、1 8g/kg ,每日 1次 ,共 2 5天 ;氟哌啶醇组 :造模的同时给予氟哌啶醇 ,起始剂量为 10 μg/ 10 0g体重 ,以后隔日递增 10 μg/ 10 0 g体重 ,至 10 0 μg/ 10 0 g体重 ;正常对照组 ( 9只 ) ,隔日腹腔注射与模型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蒸馏水灌胃。旷场分析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模型的中枢兴奋状态及空间认知能力 ,攀网实验检测动物肌力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分别测定各组动物纹状体中多巴胺 (DA)、其代谢产物二羟基苯乙酸 (DOPAC)及 5 羟色胺 ( 5 HT)的含量。结果旷场分析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理毛次数、站立次数、跨格次数分别减少 74 6 9% ,6 4 46 % ,5 3 0 6 %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参乌胶囊用药组较模型组理毛次数增加了 6 8% (P <0 0 1) ;攀网实验中 ,各组动物攀附时间无差异 ;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DA、DOPAC和 5 HT的含量明显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参乌胶囊 大鼠 运动功能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 亨廷顿病 中知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