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德钦—中甸—大具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与地貌表现
被引量:
37
1
作者
常祖峰
张艳凤
+1 位作者
李鉴林
臧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根据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重点论述了德钦-中旬-大具断裂的几何展布、运动性质和最新活动时代.该断裂多处断错了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地层,具明显的右旋走滑兼正断性质,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为1.7 ~2.0 mm/a,垂...
根据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重点论述了德钦-中旬-大具断裂的几何展布、运动性质和最新活动时代.该断裂多处断错了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地层,具明显的右旋走滑兼正断性质,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为1.7 ~2.0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6~0.7 mm/a.该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西北边缘的一条重要的NW向走滑断裂,它与金沙江断裂带一起,共同构成了川滇菱形块体西北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
断裂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德钦—
中甸—大具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中甸—大具断裂上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
被引量:
5
2
作者
程理
苏刚
+3 位作者
李光涛
尹功明
吴昊
余建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7-809,共13页
中甸—大具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总体走向310°—320°。近年来我们对该断裂进行了1:5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发现了断裂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其中,在丽江大具盆地内(金沙江右岸)沿断裂新发现一处典型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
中甸—大具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总体走向310°—320°。近年来我们对该断裂进行了1:5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发现了断裂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其中,在丽江大具盆地内(金沙江右岸)沿断裂新发现一处典型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600m,宽120m左右,主要表现为地表挤压鼓包、挤压垄脊、张裂缝、挤压阶区等,呈NW走向,与中甸—大具断裂走向基本一致。野外工作中,我们详细记录和测量了地表破裂的破裂样式、破裂规模和相关定量数据,利用旋翼无人机测绘了地表破裂带的形态和展布,获得了高精度DEM,分析了地表破裂表现出的运动性质。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地表破裂的形成时代、归属、震级大小,简要分析了其发震断层。新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中甸—大具断裂活动特征、古地震及地震危险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甸—大具断裂
地表破裂
挤压鼓包
右旋走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3年川滇交界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的重新定位、震源机制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
22
3
作者
吴微微
龙锋
+5 位作者
杨建思
梁明剑
苏金蓉
魏娅玲
吴朋
卢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4-1596,共13页
2013年8月28日和31日四川得荣县与云南德钦县、香格里拉县交界地区分别发生MS5.2和MS5.9地震.这两次主震连同截至2013年12月31日发生的589次M≥1.5余震,构成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该序列的震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隅横断山脉的三江构造...
2013年8月28日和31日四川得荣县与云南德钦县、香格里拉县交界地区分别发生MS5.2和MS5.9地震.这两次主震连同截至2013年12月31日发生的589次M≥1.5余震,构成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该序列的震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隅横断山脉的三江构造带地区,地处川滇菱形块体西边界,当地有多组交错的活动断裂.为了了解这一震群序列的震源构造特征以及震区的构造动力环境,我们利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建立了分区速度结构模型;使用Loc3D(川滇走时表定位软件)重新测定该震群序列中10次MS〉4.0地震的位置,利用双差法对该序列中的更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同时,采用地震矩张量的时间域反演方法获得10次MS〉4.0地震震源机制的矩张量解.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NW向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中段7~15km深度的基底层,整个序列的震源分布长度约17km,横向宽度约7km;震源分布在横剖面表现为负花状构造的断裂带内,其中,NE倾向的主干活动断裂及其北东侧一条SW倾向的次级断裂分别控制该负花状构造的两个侧边.本研究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解显示:该序列所有MS〉4.0地震均是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中段在近S-N向—NNE-SSW向拉张作用下的正断层作用的结果,右旋走滑作用并不明显.这与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右旋走滑为主、正断倾滑为辅—并不吻合.这种不一致可能暗示震区的现今构造运动与以往有所不同,为进一步研究青藏亚板块东南隅与缅甸亚板块以及印度板块交界地区的现今构造动力学提出了问题与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解
德钦—
中甸—大具断裂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钦—中甸—大具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与地貌表现
被引量:
37
1
作者
常祖峰
张艳凤
李鉴林
臧阳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云南大学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108001)资助
文摘
根据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重点论述了德钦-中旬-大具断裂的几何展布、运动性质和最新活动时代.该断裂多处断错了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地层,具明显的右旋走滑兼正断性质,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为1.7 ~2.0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6~0.7 mm/a.该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西北边缘的一条重要的NW向走滑断裂,它与金沙江断裂带一起,共同构成了川滇菱形块体西北边界.
关键词
活动
断裂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德钦—
中甸—大具断裂
Keywords
active fault
Late-Quaternary
slip rate
Deqin-Zhongdian-Daju Fault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中甸—大具断裂上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
被引量:
5
2
作者
程理
苏刚
李光涛
尹功明
吴昊
余建强
机构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7-80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185)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108001)资助.
文摘
中甸—大具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总体走向310°—320°。近年来我们对该断裂进行了1:5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发现了断裂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其中,在丽江大具盆地内(金沙江右岸)沿断裂新发现一处典型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600m,宽120m左右,主要表现为地表挤压鼓包、挤压垄脊、张裂缝、挤压阶区等,呈NW走向,与中甸—大具断裂走向基本一致。野外工作中,我们详细记录和测量了地表破裂的破裂样式、破裂规模和相关定量数据,利用旋翼无人机测绘了地表破裂带的形态和展布,获得了高精度DEM,分析了地表破裂表现出的运动性质。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地表破裂的形成时代、归属、震级大小,简要分析了其发震断层。新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中甸—大具断裂活动特征、古地震及地震危险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中甸—大具断裂
地表破裂
挤压鼓包
右旋走滑
Keywords
Zhongdian—Daju Fault
surface rupture
mole track
right—lateral slip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年川滇交界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的重新定位、震源机制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
22
3
作者
吴微微
龙锋
杨建思
梁明剑
苏金蓉
魏娅玲
吴朋
卢婷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4-1596,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14年度"测震台网青年骨干培养专项"(20140321
20140320)
2013年度四川省地震局科技专项(LY1314)联合资助
文摘
2013年8月28日和31日四川得荣县与云南德钦县、香格里拉县交界地区分别发生MS5.2和MS5.9地震.这两次主震连同截至2013年12月31日发生的589次M≥1.5余震,构成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该序列的震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隅横断山脉的三江构造带地区,地处川滇菱形块体西边界,当地有多组交错的活动断裂.为了了解这一震群序列的震源构造特征以及震区的构造动力环境,我们利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建立了分区速度结构模型;使用Loc3D(川滇走时表定位软件)重新测定该震群序列中10次MS〉4.0地震的位置,利用双差法对该序列中的更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同时,采用地震矩张量的时间域反演方法获得10次MS〉4.0地震震源机制的矩张量解.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NW向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中段7~15km深度的基底层,整个序列的震源分布长度约17km,横向宽度约7km;震源分布在横剖面表现为负花状构造的断裂带内,其中,NE倾向的主干活动断裂及其北东侧一条SW倾向的次级断裂分别控制该负花状构造的两个侧边.本研究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解显示:该序列所有MS〉4.0地震均是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中段在近S-N向—NNE-SSW向拉张作用下的正断层作用的结果,右旋走滑作用并不明显.这与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右旋走滑为主、正断倾滑为辅—并不吻合.这种不一致可能暗示震区的现今构造运动与以往有所不同,为进一步研究青藏亚板块东南隅与缅甸亚板块以及印度板块交界地区的现今构造动力学提出了问题与线索.
关键词
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解
德钦—
中甸—大具断裂
发震构造
Keywords
Shangrila-Dêrong swarm sequence
Relocation
Focal mechanism
Dêqên-Zhongdian-Daju fault
Seismogenic structur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德钦—中甸—大具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与地貌表现
常祖峰
张艳凤
李鉴林
臧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中甸—大具断裂上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
程理
苏刚
李光涛
尹功明
吴昊
余建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3年川滇交界香格里拉—得荣震群序列的重新定位、震源机制及发震构造
吴微微
龙锋
杨建思
梁明剑
苏金蓉
魏娅玲
吴朋
卢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