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晚中生代岩浆岩继承锆石U-Pb年代学:源区属性及构造意义
谢成龙
陈娟
刘友勤
朱晓超
牛漫兰
向必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2
中国东部中生代晚期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成矿特征与金-多金属矿田勘查
张宝林
吕古贤
沈晓丽
汤贺军
张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3
太行山-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中生代侵入岩Nd、Sr、Pb同位素特征及物质来源探讨
蔡剑辉
阎国翰
肖成东
王关玉
牟保磊
张任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2
4
钦杭结合带(东段)晚中生代挤压-伸展构造的岩浆活动与成矿记录
毛建仁
叶海敏
厉子龙
刘凯
邱瑞昭
胡逸州
赵希林
周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5
5
胶北隆起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
张田
张岳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5
6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控矿特征
赵俊宏
杨人毅
吕古贤
赵延朋
康铁锁
陈晓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7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中生代岩浆-构造-钼成矿地质事件序列的初步框架
刘翠
邓晋福
许立权
张昱
赵寒冬
孔维琼
李宁
罗照华
白立兵
赵国春
苏尚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7
8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蚌埠隆起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内变形记录与构造意义
宋利宏
朱光
赵田
林少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4
9
龙门山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带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黄永健
张成江
汪云亮
刘树根
王国芝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1
10
大兴安岭—燕山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俯冲作用关系
邵济安
刘福田
陈辉
韩庆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45
11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周新华
张国辉
杨进辉
陈文寄
孙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4
12
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
毛建仁
叶海敏
赵希林
胡青
刘凯
杨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13
中国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生代陆内活化成矿机制
黄超文
张术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14
华北燕山带:构造、埃达克质岩浆活动与地壳演化(英文)
Gregory A. DAVIS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6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California 90089-0740 USA
Department of Geology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 100083, 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
47
15
太行山构造岩浆带K-Ar法同位素年龄分析
罗照华
邓晋福
李玉文
曹永清
赵海玲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6
18
16
95Ma是华南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转折点吗?——来自浙闽典型花岗岩体的证据
高秦
丁嘉林
张延青
周鹏
曾志杰
厉子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17
环太平洋中国东南大陆边缘构造-岩浆作用的独特性
陶奎元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
1
18
初论安徽沿江地区成矿系统的深部构造-岩浆控制
吴言昌
曹奋扬
常印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
47
19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与区域成矿背景分析
宋传中
张华
任升莲
李加好
Lin Shoufa
涂文传
张妍
王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7
20
东海中段钓鱼岛隆起的内部结构与演化
李珂迪
李春峰
姚泽伟
陶天生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