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古亚洲到古太平洋构造格局转换过程中的壳-幔解耦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丽云
陈鑫
王瑜
高洪雷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出处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51,共2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2213)资助的成果。
-
文摘
中国东部中生代由于经历了重要的构造格局转换,即从古亚洲构造体制到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由近东西向构造转变为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并且伴随着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和盆地形成,从而成为研究构造格局转换过程中的壳-幔作用和动力学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东部华北地区中生代的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和深部结构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华北和整个东部地区从东西向构造转变为北东向构造时的解析,讨论了从古亚洲到古太平洋构造格局转换过程中的壳-幔解耦机制。本文提出中国东部构造格局转换的开始发生在中—晚侏罗世,在陆缘辽东半岛到华北内陆发育大量同构造岩浆流动成因的深成侵入花岗质岩体,同时中—上地壳因南东-北西向的挤压形成了不同地带的断层、褶皱和韧性剪切带,然而深层克拉通基底构造保持原有的变质片麻理等的方向不变,也就是基底和盖层间发育有拆离带,结合下地壳的同构造岩浆流动,表现为地壳的层间滑脱与解耦;同时间的地幔物质上涌所导致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以及可能的地幔物质的从东向西的水平流动,破坏了壳-幔之间原有的平衡,导致壳-幔物质解耦。
-
关键词
中生代构造变形
岩浆作用
构造格局转换
壳-幔解耦
-
Keywords
Mesozoic deformation
magmatism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crust-mantle decoupling
-
分类号
P534.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8.11
[天文地球—岩石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