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牡1号杨苗期生长性状评价
1
作者 邹威 王庆斌 +2 位作者 陶双勇 杜人杰 魏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370-11371,共2页
[目的]评价中牡1号杨苗期遗传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选择不同地点,对中牡1号杨苗期生长性状、抗性性状及叶面形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中牡1号杨主要生长性状苗高、地径和胸径较对照小黑杨分别提高25.63%、33.58%和66.18%;锈病指... [目的]评价中牡1号杨苗期遗传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选择不同地点,对中牡1号杨苗期生长性状、抗性性状及叶面形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中牡1号杨主要生长性状苗高、地径和胸径较对照小黑杨分别提高25.63%、33.58%和66.18%;锈病指数及黑斑病指数较小黑杨分别降低43.24%和59.05%;单株叶面积较小黑杨提高154.17%。不同地点间多重比较结果以海林市旧街乡杨林村最好,品种间多重比较结果以中牡1号杨最好。[结论]为中牡1号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牡1号杨 苗期 性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牡1号杨苗期生长动态规律分析
2
作者 李淑玲 陆莹 胡元森 《林业勘查设计》 2008年第2期79-81,共3页
以选育出的杨树新品种中牡1号杨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扦插苗C1-1、C2-1苗高及地径年生长规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在0.9871以上,并以此将中牡1号杨扦插苗C1-1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速生期苗高及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 以选育出的杨树新品种中牡1号杨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扦插苗C1-1、C2-1苗高及地径年生长规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在0.9871以上,并以此将中牡1号杨扦插苗C1-1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速生期苗高及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分别为65.5%、64.2%,高于小黑杨;C2-1苗分为3个时期。并对不同苗龄型各个时期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牡1号杨 苗期 生长 动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牡1号杨生长评价及生长进程
3
作者 蒋衍龙 王庆斌 +1 位作者 邹威 陶双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1-32,共2页
通过对中牡1号杨不同区域栽培试验,评价其生长性状和抗性性状,中牡1号杨不同地点不同林龄材积生长量较小黑杨提高32.43%~150.46%。中牡1号杨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4~9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9~15年,根据生长曲线变化趋势,估... 通过对中牡1号杨不同区域栽培试验,评价其生长性状和抗性性状,中牡1号杨不同地点不同林龄材积生长量较小黑杨提高32.43%~150.46%。中牡1号杨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4~9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9~15年,根据生长曲线变化趋势,估计18年左右达到数量成熟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牡1号杨 生长评价 生长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地膜覆盖以育兼造试验
4
作者 邹威 杨风渭 +1 位作者 陶双勇 王庆斌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6期29-30,共2页
杨树地膜覆盖以育兼造,中牡1号杨苗高和胸径分别较裸地提高34.76%和21.57%,树高和胸径分别较植苗造林提高45.26%和53.57%,每公顷降低造林成本1066.40元。
关键词 地膜覆盖 以育兼造 中牡1号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