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俞莹芳 唐辉毅 周守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观察在一定的麻醉深度下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120例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40(C1组和T1组)、BIS 40~60(C2组和T2组... 目的观察在一定的麻醉深度下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120例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40(C1组和T1组)、BIS 40~60(C2组和T2组)及BIS〉60(C3组和T3组),稳定15 min后观察患者对指令的反应,然后给患者听10 min录音。患者完全清醒2 h后检测其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结果BIS〈40和40~60的患者未对指令作出反应;BIS〉60以后,患者对指令作出反应时Pa潜伏期平均值为20.12 ms。所有患者未检测出外显记忆。T1组未检测到内隐记忆的存在,T2组中有6个患者检测出内隐记忆;T3组有9个患者检测出内隐记忆。有内隐记忆的患者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idlatency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MLAEP)波形类似于清醒状态,Pa潜伏期在基础值上延长〈15 ms。结论随着麻醉深度逐渐加深,MLAEP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减小。Na、Pa潜伏期显著延长的患者,意识和认知功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意识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Line自动回归模式指数分析对意识状态的监测作用
2
作者 陈仲清 陈辉 +2 位作者 傅卫军 杨翃 王瑞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594-1595,共2页
听觉诱发电位(AEP)分析用于监测病人麻醉术中的意识水平是近年来有关麻醉深度方面研究的焦点。近几年有关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AEP)的研究尤为突出[1-2]。MLAEP的A-Line自动回归模式(ARX)指数(AAI)是一种AEP的自动回归分析模式... 听觉诱发电位(AEP)分析用于监测病人麻醉术中的意识水平是近年来有关麻醉深度方面研究的焦点。近几年有关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AEP)的研究尤为突出[1-2]。MLAEP的A-Line自动回归模式(ARX)指数(AAI)是一种AEP的自动回归分析模式计算得出的指数[3-5]。目前已由丹麦Danmeter公司制成A-Line AEP监测仪。本文通过对临床病人使用镇静催眠药后MLAEP ARX指数与意识程度的关系观察分析,就MLAEP的ARX指数分析对意识状态的监测作用作一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回归分析 意识状态 指数分析 监测仪 MLAEP 镇静催眠药 麻醉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碱对浅全麻患者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3
作者 魏晓冬 詹丽英 罗志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研究麻黄碱对浅全麻患者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middle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MLAEP)的影响 ,以评价麻黄碱对麻醉深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 10例ASA分级Ⅰ -Ⅱ级择期行胃、胆囊手术的患者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N2 O -O2 浅... 目的 研究麻黄碱对浅全麻患者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middle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MLAEP)的影响 ,以评价麻黄碱对麻醉深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 10例ASA分级Ⅰ -Ⅱ级择期行胃、胆囊手术的患者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N2 O -O2 浅全麻。在硬膜外阻滞成功 ,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平稳后、手术开始前 ,静脉注射0 .1%麻黄碱 0 .15mg/kg。在注射前、注射后 3min、10min三个时相观察患者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及平均动脉压 (MBP)的变化 ;监测MLAEP ,测量并记录Nb和P1潜伏期的数值。结果 静脉注射麻黄碱后 3min和10min ,患者HR、SBP、DBP、MBP均升高 ,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Nb和P1潜伏期均缩短 ,与注射前相比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静脉注射麻黄碱可减浅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潜伏期 听觉诱发电位 麻醉深度 浅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听觉皮层诱发电位P1-N1-P2波的特性研究
4
作者 杨崇灵 唐菲 +3 位作者 钟旻璇 郭维维 吕萍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3-957,共5页
目的建立小型猪听觉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检测方法,分析正常听力小型猪P1-N1-P2波形特点.方法选用正常听力雄性小型猪4头,在麻醉状态下予以短纯音刺激,记录CAEP P1-N1-P2波形,并分析其潜伏期及幅值.结... 目的建立小型猪听觉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检测方法,分析正常听力小型猪P1-N1-P2波形特点.方法选用正常听力雄性小型猪4头,在麻醉状态下予以短纯音刺激,记录CAEP P1-N1-P2波形,并分析其潜伏期及幅值.结果4头(8耳)小型猪均记录到CAEP P1-N1-P2波,检出率100%,P1波潜伏期平均为(45.13±14.07)ms,N1波潜伏期平均为(96.00±10.72)ms,P2波潜伏期平均为(135.13±13.95)ms,P1-N1平均幅值(2.21±1.04)μV,N1-P2平均幅值(1.37±0.37)μV.结论小型猪的CAEP可反映小型猪听皮层功能,P1-N1-P2波与人类相似;小型猪有望作为听皮层功能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听皮层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 P1-N1-P2 潜伏期 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中潜伏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斯纯 周卓妍 +4 位作者 周丽丽 王彦平 郑辉 姚平 何剑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6-709,共4页
目的 :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中潜伏期反应 (MLR)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BAEP和MLR ,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步降低大鼠体温 ,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 ,体温每降低 1℃测试 1次BAE... 目的 :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中潜伏期反应 (MLR)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BAEP和MLR ,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步降低大鼠体温 ,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 ,体温每降低 1℃测试 1次BAEP和MLR ,观察波峰潜伏期 (PL)和波幅的变化及各波消失的临界体温。结果 :随体温逐渐降低 (36℃ - 2 2℃ ) ,BAEP和MLR各波PL逐步延长 ;BAEPⅠ、Ⅱ、Ⅳ 3主波和MLRN1、P32主波的波幅在体温过低至 2 6℃以下时方先后出现显著降低 ;BAEP和MLR各波在体温 19℃ - 2 1℃全部消失 ,且两者同步消失。结论 :体温过低对大鼠BAEP和MLR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反应 低温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正常人的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会 郑剑 +1 位作者 杨小萍 朱广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索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long latency response,ALR)潜伏期、波幅与声刺激强度间的关系和特点,并探讨其在听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46名听力正常人(92耳)进行ALR测试,予受试者从70、50、30、20至10 dB nHL 5个声刺激强... 目的探索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long latency response,ALR)潜伏期、波幅与声刺激强度间的关系和特点,并探讨其在听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46名听力正常人(92耳)进行ALR测试,予受试者从70、50、30、20至10 dB nHL 5个声刺激强度顺序诱发ALR波形,标记N_1波、P_2波,得出三个观察指标(N_1波及P_2波潜伏期、N_1-P_2波幅)的数值。分析观察三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及频率差异性。结果 46名听力正常人(92耳)ALR波形的引出率均为100%。随着声刺激的降低,ALR的N_1波、P_2波潜伏期延长,N_1-P_2波幅降低。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ALR是一项稳定的检测技术。ALR的N_1波、P_2波潜伏期及N_1-P_2波幅与声刺激强度间的关系对ALR应用于听阈评估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诱发电位 听觉 潜伏期 正常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双频指数预测全麻中内隐记忆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俞莹芳 周守静 郭起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外科麻醉深度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预测内隐记忆的价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3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T组)术中反复听8个双字词,时间为10 min,病人清醒后2 h作... 目的探讨在外科麻醉深度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预测内隐记忆的价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3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T组)术中反复听8个双字词,时间为10 min,病人清醒后2 h作记忆测试;对照组(C组)术中听海浪声.T组根据测试结果再分为击中目标词病人(T1组)和未击中目标词病人(T2组),作BIS与MLAEP中Na、Pa潜伏期和Na至Pa的波幅(ANa-Pa)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均无外显记忆.C组19例中有3例击中目标词5个,T组20例中有8例击中目标词16个(P<0.05).与T1组比较,T2组MLAEP中Na、Pa潜伏期显著延长,ANa-Pa显著变小(P<0.05),而BIS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内隐记忆未受到抑制的病人比较,内隐记忆形成被抑制的病人MLAEP明显被抑制,Na、Pa潜伏期显著延长,ANa-Pa显著减小,而BIS无明显变化.因此,MLAEP预测术中听觉刺激的内隐记忆的作用优于B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全身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脑电双频指数 内隐记忆 预测 价值 全麻 MLAEP 显著延长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罗国万 胡礼宏 韩新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4-766,共3页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的应用。方法:3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AI监测组(A组)和BIS监测组(B组),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术中唤醒。观察各组麻醉前(T0)、唤醒前...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的应用。方法:3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AI监测组(A组)和BIS监测组(B组),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术中唤醒。观察各组麻醉前(T0)、唤醒前即刻(T1)、对指令有反应(T2)和加深麻醉后(T3)各时间点MBP、HR、BIS、AAI值和唤醒时间以及唤醒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施行术中唤醒,两组MBP和HR在T2时显著升高(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唤醒时间、唤醒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唤醒期间A组AAI值和B组BIS值在T2时最高。结论:两组患者成功施行术中唤醒,组间唤醒时间、唤醒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BIS可安全应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可以有效预测患者能否按照指令反应,对唤醒起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脑电双频谱指数 神经外科 麻醉 唤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与靶控输注在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桂龙 张兴梅 +3 位作者 郑文泽 曹慧茹 沈卫红 王冬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78,共2页
近年来一些脑功能区手术尝试最大限度地在唤醒麻醉下切除病灶,麻醉医师常根据麻醉方法及经验估计患者的苏醒时间,需反复呼唤直至患者对指令产生正确反应。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能够鉴别意识... 近年来一些脑功能区手术尝试最大限度地在唤醒麻醉下切除病灶,麻醉医师常根据麻醉方法及经验估计患者的苏醒时间,需反复呼唤直至患者对指令产生正确反应。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能够鉴别意识的存在和消失,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能准确地预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我们将AAI监测和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术中唤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监测设备 唤醒 神经外科 靶控输注 应用 麻醉方法 脑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程序设计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欧 冯焕清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1-903,913,共4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神经学和听力学有着重要价值。利用遗传程序设计(GP)研究BAEP的Ⅴ峰潜伏期,Ⅴ峰和Ⅰ、Ⅲ峰波幅比值与刺激声强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模型的自动获取,以指导临床应用。除基本的遗传操作外,GP方法采用迁移式模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神经学和听力学有着重要价值。利用遗传程序设计(GP)研究BAEP的Ⅴ峰潜伏期,Ⅴ峰和Ⅰ、Ⅲ峰波幅比值与刺激声强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模型的自动获取,以指导临床应用。除基本的遗传操作外,GP方法采用迁移式模型,通过复杂度惩罚控制算法树膨胀。实测数据的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拟合误差较小,性能优于传统GP方法和最小二乘法。这种定量分析将有益于BAEP的临床检测和相关病变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遗传程序设计 潜伏期 波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动脉系统脑卒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盛昌 徐桂芝 +1 位作者 瞿治平 许梅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78-179,共2页
本文报道8例椎基动脉系统脑卒中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联系临床和CT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 BAEP测试方法和正常数值参阅作者以前有关报道,确定BAEP异常主要根据波峰缺失和峰间期(IPL)延长,IPL包括Ⅰ—Ⅲ、Ⅲ-Ⅴ和Ⅰ—Ⅴ,凡&... 本文报道8例椎基动脉系统脑卒中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联系临床和CT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 BAEP测试方法和正常数值参阅作者以前有关报道,确定BAEP异常主要根据波峰缺失和峰间期(IPL)延长,IPL包括Ⅰ—Ⅲ、Ⅲ-Ⅴ和Ⅰ—Ⅴ,凡>X+2.5SD者属轻度,>3SD为明显,Ⅴ/Ⅰ波幅比值<0.5时为Ⅴ波低波幅。 结果 一、BAEP异常表现 附表列出8例病人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系统 BAEP 桥脑出血 脑卒 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曲线拟合与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曼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声觉器官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生物电,反映了相应感觉通路及神经元群的活动,可用作听力阈值的客观判断,以及对多种耳疾和脑部病变作出诊断,因而成为当今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脑...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声觉器官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生物电,反映了相应感觉通路及神经元群的活动,可用作听力阈值的客观判断,以及对多种耳疾和脑部病变作出诊断,因而成为当今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L)与刺激声强(I)之间关系曲线的作用及其拟合建模,回归算法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听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曲线拟合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卫民 陈仰昆 +1 位作者 袁伟杰 李润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 发作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的观察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滨 田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诱导期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血流动力学变化 麻醉状态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评估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发育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兴龙 王春芳 +3 位作者 张平 郑烨贤 毛忠瑶 刘爱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的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P1波潜伏期的发展规律,评估不同年龄段植入人工耳蜗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的发育。方法以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50例(植入年龄15~66月...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的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P1波潜伏期的发展规律,评估不同年龄段植入人工耳蜗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的发育。方法以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50例(植入年龄15~66月,平均38.7±15.2月,其中小于42月龄者27例,大于42月龄者23例)和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听力儿童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500、1000、2000、4000 Hz四种频率的短纯音(tone burst,TB)刺激声分别对受试者进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并对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进行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或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eam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MAIS)评分,比较两组P1波潜伏期,对P1波潜伏期和IT-MAIS/MA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听力儿童四种不同频率短纯音刺激记录的CAEP P1波潜伏期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0.01);42月龄前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P1波潜伏期与正常听力儿童无统计学差异(P>0.05);42月龄以后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P1波潜伏期较正常儿童显著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CAEP P1波潜伏期与IT-MAIS/MAIS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不同频率TB刺激声下的P1波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于42月龄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发育较正常听力儿童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人工耳蜗植入 语前聋 P1波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电位预测重症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时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淑英 宿英英 +3 位作者 张艳 赵红 庞英 刘祎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944-949,共6页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最佳时机。方法以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2分并经头部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幕上大面积梗死或大容积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最佳时机。方法以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2分并经头部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幕上大面积梗死或大容积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于发病后第1~3和4~7天行GCS评分、SLSEP和BAEP检查;并于发病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估预后,分析发病后不同时间窗预测指标(GCS评分、SLSEP和BAEP)与预后评估指标(m RS评分)之间的关联性和预测准确性。结果(1)关联性分析:发病第1~3天,GCS评分、SLSEP和BAEP与m RS评分之间无关联性(均P〉0.05);发病第4~7天,SLSEP和BAEP与m RS之间存在关联性(均P〈0.01,C〉0.400)。(2)预后预测准确性分析:发病第4~7天,SLSEP和BAEPⅤ波预测灵敏度为85.71%~97.62%、BAEP特异度为80.00%~90.00%,各项预测指标阳性预测值达89.13%~96.88%、SLSEP阴性预测值为83.33%~85.71%,其中SLSEP和BAEP预测准确度均达临床预期,尤以SLSEP最佳(88.46%~90.38%)。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病第4~7天SLSEP和BAEP预测不良预后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预后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电位监测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初步应用(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德智 吴赞艺 +3 位作者 余良宏 王晨阳 林章雅 兰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7-493,共7页
背景近年来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取得很大的进步,然而颅内动脉瘤手术仍然存在众多并发症。多种术中特定手术操作造成的大脑功能区缺血与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有关。为进一步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脑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必... 背景近年来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取得很大的进步,然而颅内动脉瘤手术仍然存在众多并发症。多种术中特定手术操作造成的大脑功能区缺血与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有关。为进一步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脑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在术中对相应脑血管供血区域的缺血性损伤进行实时的监测。我们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s)、体感诱发电位(SSEPs)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监测,提高术中诱发电位(EPs)信号改变对特定手术步骤导致脑缺血的敏感性,并研究它们与术后神经功能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06年8月对我院25例采用显微手术的动脉瘤患者联合应用MEPs、SSEPs和BAEPs进行术中监测。对22例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单纯行SSEPs监测4例,行MEPs及SSEPs监测18例,对3例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同时监测MEPs、SSEPs及BAEPs,将术中监测结果与术后神经功能作前瞻性观察研究。①SSEPs监测:记录及刺激电极均采用皮下针电极。监测上肢SSEPs时,按国际脑电学会制定(10-20)系统,参考电极放在Fz,记录电极放在C3’、C4’和双侧Erb点,分别记录双侧皮质电位和外周电位。刺激电极放在腕部左右正中神经,刺激强度为15-25 mA,刺激间期0.2 ms,刺激频率3.1 Hz,波带通50~300 Hz,分析时间50 ms。监测下肢SSEPs时,记录电极置于Cz和双侧胭窝,分别记录双侧皮质电位和胭窝电位。刺激电极放在内踝部左右胫后神经,刺激强度为20-30 mA,记录参数与上肢SSEPs监测相同。术中主要观察手术侧皮质电位(上肢为N20波,下肢为P37波)。所有波形均以麻醉后40 min SSEPs的值为标准,警报标准为波幅降低大于基线的50%或潜伏期延长10%。②MEPs监测:采用外接电刺激器(Digitimer D 185 stimulator),刺激电极采用螺旋塞电极,记录电极采用皮下针电极。刺激电极放在C3/C4或C1/C2前1-2 cm,阴极放在对侧相应的地方。刺激采用恒流经颅连续短串电刺激:5个单相方波,阳极刺激,持续时间300μs,刺激间隔2 ms(重复频率500 Hz),最大刺激电压600 V。记录从双侧肱二头肌、拇短展肌、胫前肌和拇展肌诱发的肌源性MEPs。警报标准为肌原性MEPs波幅消失。采用四联刺激肌肉收缩试验(TOF)监测神经肌肉反应活动。③BAEPs监测:记录电极采用皮下针电极,置于两侧乳突。参考电极置于头顶(Cz)。耳道插入式短声刺激。11.1 Hz疏密波,100 dBnHL级,对侧耳道60 dBnHL白噪音掩蔽。波带通30-1 500 Hz,分析时间15 ms,叠加1 000次。警报标准为V波潜伏期延长大于0.8 ms或波幅降低大于基线的50%。麻醉维持采用异丙芬、芬太尼、异氟醚、N2O和万可松,控制吸入性麻醉剂和肌松药的用量。结果对载瘤动脉临时阻断、载瘤及临近重要血管的误夹、过度脑牵拉、血管痉挛或小穿支血管损害等术中事件引起的脑缺血, MEPs5/21、SSEPs5/25、BAEPs1/3出现异常。3例术后出现新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中,术中均有MEPs异常,而SSEPs仅1例异常。术中EPs未出现异常的病例,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通过本组初步研究,笔者认为MEPs监测对于运动系统缺血性损伤的敏感性优于SSEPs监测,术中EPs信号改变与术后神经功能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关联性,而稳定的EPs联合监测有助于预测健全的感觉运动功能,并且保证足够的远端侧支血流量,允许术者安全地完成潜在危险性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运动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神经根减压手术前、后及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晖 贺斌 +1 位作者 赵瑛 HK WONG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8-229,共2页
观察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减压手术中 DSEP改善程度与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对 2 2例经 CT或 MRI检查证实的腰骶神经根压迫症患者 ,在术前及术后 9周 (8~ 10周 )进行临床随访检查。结果减压手术中 DSEP的波幅增高 ,术后临床症... 观察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减压手术中 DSEP改善程度与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对 2 2例经 CT或 MRI检查证实的腰骶神经根压迫症患者 ,在术前及术后 9周 (8~ 10周 )进行临床随访检查。结果减压手术中 DSEP的波幅增高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P<0 .0 1) ;术后 DSEP波幅较术前增高 (P<0 .0 5 ,P<0 .0 1) ;潜伏期缩短 (P<0 .0 5 ,P<0 .0 1)。分析认为 ,脊神经根减压手术前 DSEP变化与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呈正相关 ;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神经根病变 监测 手术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波幅 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宁 何斯纯 陈中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成分(FC-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慢成分(SC-BAEP)和听觉中潜伏期反应(MLR)的异常变化。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17只)和两个实验组(T1和T2组,各17只)。T1组和T2组大鼠于7...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成分(FC-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慢成分(SC-BAEP)和听觉中潜伏期反应(MLR)的异常变化。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17只)和两个实验组(T1和T2组,各17只)。T1组和T2组大鼠于7和10日龄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建模,累积剂量分别为90和120 mg/kg,C组大鼠于7日龄和10日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对照组和实验组10日龄大鼠腹腔注射6 h后随机抽出7只断头取血检测血清胆红素;其余大鼠分别于12、14、17和20日龄检测FC-BAEP、SC-BAEP和MLR。结果:T1和T2组10日龄大鼠腹腔注射6h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T1组和T2组大鼠FC-BAEP和SC-BAEP延迟出现;T1和T2组17、20日龄大鼠FC-BAEP除Ⅱ-ⅣIPL外,各波PL和IPL均显著延长,且T2组17日龄大鼠FC-BAEP各波PL均较T1组显著延长;T1和T2组17、20日龄大鼠SC-BAEP的PL显著延长,且T2组17日龄大鼠SC-BAEP的PL较T1组显著延长;T1和T2组17、20日龄大鼠MLR各波PL和IPL显著延长,除Pa-Pb IPL外,T2组大鼠MLR各波PL和IPL较T1组显著延长。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FC-BAEP、SC-BAEP和MLR基本呈同步一致的异常变化,SC-BAEP和MLR也是早期监测胆红素诱发的听力和脑损伤的客观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大鼠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成分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慢成分 潜伏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系与普通系学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玉珍 赵敬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69,共3页
为探讨体育运动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指标影响的规律,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对体育系学生(n=119)及普通系学生(n=50)的BAEP进行了记录分析并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体育系学生左右耳BAEPⅢ波及V波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 为探讨体育运动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指标影响的规律,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对体育系学生(n=119)及普通系学生(n=50)的BAEP进行了记录分析并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体育系学生左右耳BAEPⅢ波及V波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普通系学生(P<0.05);左右耳BAEPⅠ-Ⅲ波及Ⅰ-Ⅴ波的峰间期较普通系学生明显延长(P<0.05);体育系与普通系学生左右耳BAEPⅠ波、Ⅱ波的潜伏期以及Ⅰ-Ⅲ波的峰间期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育系学生左右耳听觉反应时明显短于普通系学生(P<0.01)。表明体育运动可使BAEPⅢ波和Ⅴ波的潜伏期及Ⅰ-Ⅲ波和Ⅰ-Ⅴ波的峰间期显著延长,说明长期的体育运动可提高上橄榄体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使上传至大脑的听觉信息更加准确、清晰,大脑皮层对传入的听觉信号能更加及时、快捷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期 听觉反应时 BAEP 体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