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听觉注意特征提取与识别
1
作者 蒋本聪 王力 +3 位作者 邹采荣 胡晓 汪家冬 梁瑞宇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9-1544,共6页
针对目前研究听觉注意的实验范式采用电极数量较多,且使用P3电位诱发时间比较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听觉诱发中潜伏期反应(MLR)的实验范式。首先在注意与非注意两种状态下诱发出相应的MLR,再分别计算MLR的能量、方差、面积、AR模型系... 针对目前研究听觉注意的实验范式采用电极数量较多,且使用P3电位诱发时间比较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听觉诱发中潜伏期反应(MLR)的实验范式。首先在注意与非注意两种状态下诱发出相应的MLR,再分别计算MLR的能量、方差、面积、AR模型系数和波形峰值作为特征值。最后,通过模式识别算法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8位受试者以人工神经网络(ANN)为分类器的平均正确率可达到77.2%,本范式对于大部分受试者的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 听觉注意 潜伏期反应 AR模型系数 模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与人工耳蜗植入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斌 曹克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及言语能力恢复与中枢听皮质功能密切相关,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可反映中枢初级听觉皮层的功能状态。本文综述了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的起源,声刺激和电刺激,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意义,并讨论其与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及言语能力恢复与中枢听皮质功能密切相关,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可反映中枢初级听觉皮层的功能状态。本文综述了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的起源,声刺激和电刺激,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意义,并讨论其与人工耳蜗植入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物(Cochlear Implants) 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ion) 听觉潜伏期诱发电位(auditory middle latency EVOKED potentials) 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重塑中时间因素对人工耳蜗植入后电诱发中潜伏期反应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鲁兆毅 潘滔 +1 位作者 王宇 马芙蓉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 对影响人工耳蜗植入后电诱发中潜伏期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middle latency response,EMLR)的时间因素,包括植入时年龄、植入后时间及现年龄等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听觉重塑过程中不同时间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46例2008年... 目的 对影响人工耳蜗植入后电诱发中潜伏期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middle latency response,EMLR)的时间因素,包括植入时年龄、植入后时间及现年龄等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听觉重塑过程中不同时间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46例2008年~2014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在术后进行EMLR测试。比较语前聋儿童与语后聋成人EMLR的差异,以及语前聋儿童中现年龄、植入时年龄及植入后时间等因素对EMLR的影响。结果 语前聋儿童EML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潜伏期普遍较成人组长,各波间幅值普遍较成人组大,其中Po、Na、Pa、Nb及Pb波潜伏期,PoNa、NaPa及PaNb波间潜伏期,PoNa、NaPa、PaNb及NbPb波间幅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语前聋儿童中,Pa、Nb波潜伏期及NaPa波间期与现年龄及植入后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植入时年龄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EMLR在语前聋儿童与语后聋成人存在较显著差异,对于语前聋儿童,较大的年龄、较长的植入时间、较小的植入年龄对应更为成熟的EMLR波形,提示上述因素在听觉重塑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潜伏期反应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秦晓云 窦长武 +2 位作者 富春雨 张占普 吴柒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3期45-46,51,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监测,比较两组的预后评估价值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真阳性及真阴性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假阳性及假阴性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敏感性及特异性,增加评估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脑电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曲线拟合与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万曼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声觉器官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生物电,反映了相应感觉通路及神经元群的活动,可用作听力阈值的客观判断,以及对多种耳疾和脑部病变作出诊断,因而成为当今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脑...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声觉器官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生物电,反映了相应感觉通路及神经元群的活动,可用作听力阈值的客观判断,以及对多种耳疾和脑部病变作出诊断,因而成为当今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L)与刺激声强(I)之间关系曲线的作用及其拟合建模,回归算法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听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曲线拟合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开宇 梁守礼 +2 位作者 张亚杰 朱认真 盛彦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后循环缺血(P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脑电图室2008~2012年PCI患者96例(PCI组)的BAEP检查结果,并与同期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PCI组患者Ⅰ、Ⅲ、Ⅴ波的...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后循环缺血(P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脑电图室2008~2012年PCI患者96例(PCI组)的BAEP检查结果,并与同期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PCI组患者Ⅰ、Ⅲ、Ⅴ波的平均潜伏期(PL)分别为(1.80±0.22)、(3.92±0.29)、(6.12±0.26)ms,Ⅰ~Ⅲ和Ⅲ~Ⅴ波平均峰间潜伏期(IPL)分别为(2.16±0.39)ms和(2.23±0.21)ms;健康对照组Ⅰ、Ⅲ、Ⅴ波平均PL分别为(1.75±0.20)、(3.79±0.25)、(5.98±0.23)ms,Ⅰ~Ⅲ和Ⅲ~Ⅴ波平均IPL分别为(2.19±0.30)ms和(1.67±0.19)ms。PCI组患者Ⅲ、Ⅴ波PL和Ⅲ~Ⅴ波IPL长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Ⅲ、Ⅴ波PL和Ⅲ~Ⅴ波IPL大于健康对照组2.5个标准差;PCI组患者中,BAEP异常84例,异常率为87.5%,主要异常表现为Ⅲ、Ⅴ波PL和Ⅲ~Ⅴ波IPL延长,(Ⅲ~Ⅴ)/(Ⅰ~Ⅲ)的IPL比值〉1,表现以脑干型为主(45/96,46.8%),高于内耳型(20/96,20.8%)和混合型(31/96,32.2%)。结论 BAEP检查能灵敏地检测出PCI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异常,可对PCI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峰间潜伏期 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中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纯西 包梅芳 +4 位作者 刘俊 何海波 张芬芬 杜建龙 张寒冰 《安徽医学》 2007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复合 异丙酚靶控输注 咪唑安定 麻醉深度 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哲 许莹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在小儿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0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的患儿,年龄28 d~6岁,按照镇静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对照组采用10%水合氯醛镇静,患儿熟睡后由家长...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在小儿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0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的患儿,年龄28 d~6岁,按照镇静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对照组采用10%水合氯醛镇静,患儿熟睡后由家长抱至脑干测听室。记录ABR 70 d Bn HL刺激时的Ⅰ、Ⅲ、Ⅴ波的位置及潜伏期,并与ABR潜伏期正常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Ⅰ波延长4耳,Ⅲ波延长5耳,Ⅴ波延长4耳,余77耳均正常;观察组Ⅰ波延长3耳,Ⅲ波延长4耳,Ⅴ波延长2耳,余79耳均正常。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可用于小儿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潜伏期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卢芹芳 樊慧苏 +1 位作者 钭志萍 周娇妹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1期1156-1156,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电位分析 胆红素毒性脑病 血清总胆红素 胆红素水平 智力发育迟缓 临床意义 胆红素脑病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对人体大脑听觉诱发电位晚成分的影响
10
作者 魏景汉 汤慈美 《心理学报》 1982年第2期246-252,共7页
本工作在尽量减少其它对注意过程可能发生影响的心理因素的实验条件下,于同一组被试同时研究了选择性注意与实验次序对人体大脑听觉诱发电位晚成份的影响。观察到:选择性注意使N_1波与P_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增高;P_3波波幅增高。先试组N_... 本工作在尽量减少其它对注意过程可能发生影响的心理因素的实验条件下,于同一组被试同时研究了选择性注意与实验次序对人体大脑听觉诱发电位晚成份的影响。观察到:选择性注意使N_1波与P_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增高;P_3波波幅增高。先试组N_1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增高;P_2、N_2、P_3波波幅增高。实验中观察到一些不符合刺激强度规律的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注意 实验方法 听觉诱发电位 选择性注意 波幅 诱发电位晚成分 大脑 潜伏期延长 实验条件 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分析建模、验证与算法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东风 万曼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6-91,共6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声觉器官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生物电,反映了相应感觉通路及神经元群的活动,可用作听力阈值的客观判断,也可对多种耳疾和脑部病变作出诊断,因而成为当今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介绍了脑...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声觉器官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生物电,反映了相应感觉通路及神经元群的活动,可用作听力阈值的客观判断,也可对多种耳疾和脑部病变作出诊断,因而成为当今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介绍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L)与刺激声强(I)之间关系曲线的作用,及其拟合建模和回归算法优化,还用实测数据对选定的拟合曲线模型进行了回归方差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听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曲线拟合 听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对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12
作者 宋剑乔 严火荣 胡贤麟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2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复合全麻 麻醉深度 硬膜外腔阻滞 听觉诱发电位 AA 伤害性刺激 创造 手段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谢玉贵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临床应用 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敏感指标 脑干功能 诊断手段 睡眠状态 BAEP 昏迷病人 神经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照观察
14
作者 邵亚琴 潘道明 《四川精神卫生》 1992年第4期269-271,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听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幻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中潜伏期反应的听觉注意特征提取与识别
15
作者 徐梦圆 邹采荣 +2 位作者 梁瑞宇 王力 王青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37,共6页
通过提取单电极中潜伏期反应(MLR)的特征差异,研究并实现了正常个体听觉注意与非注意2种状态的识别.首先,对MLR信号进行小波滤波、阈值去伪迹、相干平均等预处理;然后,分析了MLR在2种状态下的成分波差异,并将Na,Pa,Nb波的幅值与能量、... 通过提取单电极中潜伏期反应(MLR)的特征差异,研究并实现了正常个体听觉注意与非注意2种状态的识别.首先,对MLR信号进行小波滤波、阈值去伪迹、相干平均等预处理;然后,分析了MLR在2种状态下的成分波差异,并将Na,Pa,Nb波的幅值与能量、面积、C0复杂度、AR模型系数等传统特征组合成为新的特征向量;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在传统特征向量和新特征向量下进行目标识别.8位被试的实验结果显示,在2种不同状态下,被试的Na,Pa,Nb波幅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潜伏期并无差异.ANN作为分类器时,新特征向量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可达85.7%.由此可见,利用单电极中潜伏期反应区分听觉注意与非注意状态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注意 潜伏期反应 单电极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诱发中潜伏期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文琦 王林娥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45-349,共5页
人工耳蜗植入已开展多年,目前仍无可靠的方法评估脑干以上听觉通路的功能。电刺激诱发中潜伏期反应是一种以电刺激为诱发形式的听觉诱发电位,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康复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旨在介绍其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 人工耳蜗植入已开展多年,目前仍无可靠的方法评估脑干以上听觉通路的功能。电刺激诱发中潜伏期反应是一种以电刺激为诱发形式的听觉诱发电位,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康复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旨在介绍其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潜伏期反应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听觉处理障碍电生理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申敏 王晓翠 孙喜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中枢听觉处理(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CA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输入信号的感受处理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潜在的神经生物活动并由此产生听觉电生理电位的过程,如果该过程受阻,就会产生中枢听觉处理障碍[(Central) Auditory... 中枢听觉处理(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CA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输入信号的感受处理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潜在的神经生物活动并由此产生听觉电生理电位的过程,如果该过程受阻,就会产生中枢听觉处理障碍[(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C)APD][1,2]。目前,(C)APD的诊断方法分为两类:行为测试和电生理测试。电生理测试较少受到言语、记忆、注意力等干扰,是能够提供声学信号在整个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传导、整合等相关客观信息的强有力工具[3],在评估听觉中枢处理障碍中具有临床价值[4]。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AAA)颁布的《(C)APD儿童和成人诊断、治疗和处理临床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当存在以下潜在的临床指征时,应采取电生理测试做进一步的评估:①行为评估不能清晰揭示障碍的模式;②行为测试的结果不完整、无法下定论或受某些变量(如受试者的注意、动机、认知状态)干扰;③小龄儿童由于其年龄原因不能采用行为测试进行综合评估;④疑似神经系统病变,需要进行医学随访;⑤需要了解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机能失调的位点信息,且需综合行为评估揭示个体(C)APD的清晰模式;⑥被评估者的母语不适合做行为评估。用于(C)APD评估的测试主要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iddle latency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MAEP)、长潜伏听觉诱发电位(long-latency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LAEP)如P1-N1-P2波、P300、失匹配负波(the mismatch negativity,MMN)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测试方法在(C)AP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并阐明需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其临床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神经系统 听觉电生理 听觉处理 测试方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神经系统 临床工作指南 行为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诱发脑电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烈平 牛秦洲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针对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的特点,利用信号和噪声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分解尺度上的不同特性来滤除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信号中的EEG强噪声成份,重构出真实的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信号。通过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技术,可... 针对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的特点,利用信号和噪声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分解尺度上的不同特性来滤除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信号中的EEG强噪声成份,重构出真实的中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信号。通过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信号,为信号特征选取提供可靠的特征分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模极大值 潜伏期听觉诱发脑电 奇异性 噪声 信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年人言语声刺激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晖 陈鱼 +5 位作者 王巍 陈太生 梁瑞敏 陈晨 张静平 林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9期515-517,524,共4页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成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to speech sounds,s-ABR)各波的电生理特性。方法以40 ms时程复合语音/da/为刺激声,诱发40名母语为汉语的健听成人(男性20名,女性20名)的s-ABR,分析s-ABR各波...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成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to speech sounds,s-ABR)各波的电生理特性。方法以40 ms时程复合语音/da/为刺激声,诱发40名母语为汉语的健听成人(男性20名,女性20名)的s-ABR,分析s-ABR各波的引出率,潜伏期与受试者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S-ABR引出的7个反应波形中,女性受试者V、A波潜伏期较男性短(V波t=-3.601,P=0.001;A波t=-2.829,P=0.007),其余各波潜伏期受性别影响小;各波潜伏期受年龄影响较小;各波振幅受性别及年龄影响较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BR各波稳定性较好,是研究听觉言语处理机制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声刺激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成年人 潜伏期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性精神障碍
2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5期167-168,共2页
0219013 酒精中毒高危男性听觉诱发电位P3a缺乏/Hada M//Biol Psychiatry.-2001,49(8).-726~738 北精情0219014 原发酒精依赖患者的睡眠和胆碱能快速眼动睡眠诱导试验的特点/GannH//Biol Psychiatry.-2001,50(5).-383~390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听觉诱发电位 酒精依赖 酒精 快速眼动睡眠 精神障碍 胆碱能 高危 毒性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