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江中游河谷地带灌草多样性与气候、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套日嘎娜 冯柘菡 +1 位作者 周金龙 杨东升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22-333,共12页
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灌木与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该区植物群落特征及数量关系,从而揭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植物群落类型及与环境的关系。采用典型取样法,在沿河谷地带进行实地勘测后取样方,分析灌草多样性与气候、地形因子... 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灌木与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该区植物群落特征及数量关系,从而揭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植物群落类型及与环境的关系。采用典型取样法,在沿河谷地带进行实地勘测后取样方,分析灌草多样性与气候、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灌木层中,最高月均气温(ATmax)对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均匀度3项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随着海拔(ASL)和太阳辐射(TSL)的上升,均呈负相关;而随着年平均降水量(MAP)的上升,呈现正相关。在全年0℃以上积温(EAT)的影响下,呈现出随着积温降低,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在草本层中最高月均气温(ATmax)、年温差(AAT)、坡度(SLP)对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均不显著。随着全年0℃以上积温(EAT)、海拔(ASL)和太阳辐射(TSL)的上升,多样性指数均有下降的趋势,物种多样性降低,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年平均降水量(MAP)的影响下,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出显著正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相关性不显著。最低月均温(ATmin)对Pielou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灌草层中,降水、温度都尤为重要,物种多样性在降水400~1000 mm区间种数较多,分布均匀,完整性好;而随着温度的影响多样性先上升后下降,达到一定界定后种群数量变少,多样性下降。因此,雅江中游河谷地带物种对水分的需求程度与温度条件的适配性依然是在因地制宜选择物种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 灌草多样性 气候因子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小菊 强巴克珠 +3 位作者 韩彦刚 郝文渊 罗大庆 屈兴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84-2793,共10页
为揭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物种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样方调查法对研究区开展植物群落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结合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系统分析了物种组成、群落类型... 为揭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物种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样方调查法对研究区开展植物群落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结合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系统分析了物种组成、群落类型和影响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38个样地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85种,隶属于47科118属,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豆科为优势科;TWINSPAN分类将植物群落分成17个群丛类型;样地CCA排序表明海拔解释了群落格局变化5.8%,年降水量解释了5.5%,温度解释了4.8%;26个优势种和次优势种的CCA排序结果的分布特征与各群丛的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综上,海拔是影响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保护和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 群落分类 排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区域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21
3
作者 袁磊 沈渭寿 +3 位作者 李海东 张慧 邹长新 孙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1-305,共5页
以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中游河谷区域为研究区,运用RS和GIS技术,对近18a(1990—2008年)来该区域风沙化土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8年雅江中游河岸及山坡风沙化土地面积增长5267hm2,目前总面积达81842hm2,其中1990—2... 以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中游河谷区域为研究区,运用RS和GIS技术,对近18a(1990—2008年)来该区域风沙化土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8年雅江中游河岸及山坡风沙化土地面积增长5267hm2,目前总面积达81842hm2,其中1990—2000年增长3085hm2,年均增长308hm2;2000—2008年增长2182hm2,年均增长273hm2,与前10a相比有所下降。风力吹蚀作用是河谷地区风沙化土地发展、蔓延的主要驱动因素。2000年以后降水量的增加以及雅江日喀则和山南段开展的大规模人工造林是风沙化土地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 风沙化土地 演变趋势 遥感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砂生槐种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志民 赵文智 李志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5-722,共8页
对西藏特有豆科灌木砂生槐种子库特征研究表明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阶地天然砂生槐种群种子库平均密度变化于 6 .8~ 2 5 .2粒 /m2 。相距 1 0 0 km以上的地区、相隔 1 0 0 m以上的样地以及 2 0 cm× 2 0 cm的连续小样方间种子库密... 对西藏特有豆科灌木砂生槐种子库特征研究表明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阶地天然砂生槐种群种子库平均密度变化于 6 .8~ 2 5 .2粒 /m2 。相距 1 0 0 km以上的地区、相隔 1 0 0 m以上的样地以及 2 0 cm× 2 0 cm的连续小样方间种子库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地区的种子库密度的变异 4倍左右 ,而样地间的变异 3倍左右 ,但样地内小样方间的变异则更大 ,在调查的 90 0个小样方中 ,种子库密度为 0、2 5、5 0、75、1 0 0粒 /m2 分别占 6 3%、2 6 %、8%、2 %、1 % ,种子库密度大于 1 2 5粒 /m2 不足 1 %。地区、样地和小样方尺度上的方差分别为总方差的 3% ,2 1 .2 %和 75 .8%。种子库中种子主要集中在地表 ,占 70 %左右 ,0~ 2 cm土层占 1 7.9% ,2~ 5 cm占 1 1 .9% ,5 cm以下基本没有种子存在。在地形较平坦的相对封闭的丘间低地 ,风力、流水和重力对种群的干扰相对较轻 ,可以近似地视为无干扰生境。在这种生境砂生槐种群发育较好 ,以 2 0 cm× 2 0 cm的小样方为单元 ,85 %的小样方都有种子分布。风、流水和重力都不同程度地搬运砂生槐种子 ,其中风力搬运的距离一般在 6 m左右 ,重力搬运的距离一般在 1 0 m左右。流水搬运的距离因地形、水流强度而变化较大。风力和重力搬运的距离虽然相对较短 ,但为流水的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雅鲁藏布江 中游河谷 砂生槐种群 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