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化修剪草与污水厂污泥混合中温厌氧消化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谢经良 沈晓南 唐学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对城市绿化修剪草与污水厂污泥消化联合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了10%,20%,30%,40%和50%共5个修剪草与污泥的干基投加比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修剪草投加量的增加污泥消化系统的产气率亦随之增加,当修剪草投加比例为50%时,消化系统... 对城市绿化修剪草与污水厂污泥消化联合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了10%,20%,30%,40%和50%共5个修剪草与污泥的干基投加比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修剪草投加量的增加污泥消化系统的产气率亦随之增加,当修剪草投加比例为50%时,消化系统产气率可达348L/kg.TS,与不加修剪草相比,产气率增幅达到30%,修剪草与污水厂污泥消化联合处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修剪草 污泥 中温消化 产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垃圾组分中温厌氧消化产甲烷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东 孙永明 +2 位作者 袁振宏 孔晓英 张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5-390,共6页
以土豆、生菜、瘦肉和花生油为原料,采用批式中温厌氧消化产甲烷实验,研究了城市生活有机垃圾中淀粉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和脂类4种典型组分的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利用修正Gompertz方程对累积产甲烷量进行拟合,并对厌氧降解过程用一... 以土豆、生菜、瘦肉和花生油为原料,采用批式中温厌氧消化产甲烷实验,研究了城市生活有机垃圾中淀粉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和脂类4种典型组分的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利用修正Gompertz方程对累积产甲烷量进行拟合,并对厌氧降解过程用一级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豆、生菜、瘦肉和花生油的最终甲烷产量为260.1、145.7、258.4和757.2mL·gVS^(-1),延滞期分别为0、1.3、1.6和13.1d,累积甲烷产量达到最终甲烷产量8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7.2、9.6、8.1和59.7d,可生物降解度分别为74%、31%、51%和85%。从厌氧消化过程中液相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气相的氢气浓度以及pH监测结果表明,所有厌氧消化过程均没有中间产物的积累,适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土豆、生菜、瘦肉和花生油的厌氧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183、0.147、0.190和0.020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垃圾 厌氧消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渣水热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靳红梅 杜静 +3 位作者 郭瑞华 奚永兰 叶小梅 黄红英 《中国沼气》 2018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探明沼渣水热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该研究以190℃水热炭化制备的猪粪沼渣水热炭(H-190)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发酵实验,探讨H-190添加对猪粪中温(37℃)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S=4.0%的猪粪中温厌氧消化系统... 为探明沼渣水热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该研究以190℃水热炭化制备的猪粪沼渣水热炭(H-190)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发酵实验,探讨H-190添加对猪粪中温(37℃)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S=4.0%的猪粪中温厌氧消化系统中,添加H-190后系统的平均产气量和产甲烷量分别为313.07和191.35 m L·g^(-1)VS,较纯猪粪处理提高了29.81%和26.22%;而TS=8%的体系中,添加H-190后,二者分别为233.59和145.00 mL·g^(-1)VS,较纯猪粪处理提高了12.08%和13.39%。添加H-190可提高TS=4%猪粪中温厌氧发酵系统的消化效率,缩短厌氧消化的延滞期,但对TS=8.0%的系统则相反。沼渣水热炭优良的表面特性是缓解猪粪厌氧消化过程中中间代谢物质的抑制、促进微生物间的电子传递、提高系统消化产气和产甲烷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对养殖场粪污厌氧消化高效处理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水热炭 厌氧消化 猪粪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伏苓 黎瑞华 +2 位作者 张德鹏 马美玲 蔡琳晖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22-624,共3页
采用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处理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结果表明,污泥可在较短的停留时间(296 h,产酸相30 h,产甲烷相266 h),较高的有机负荷(约2.65 kg VS/m3.d)下稳定运行,系统VS去除率38.87%,pH≈7.5,产气速率6.33 L/L.d,单位VS产气率3.00 ... 采用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处理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结果表明,污泥可在较短的停留时间(296 h,产酸相30 h,产甲烷相266 h),较高的有机负荷(约2.65 kg VS/m3.d)下稳定运行,系统VS去除率38.87%,pH≈7.5,产气速率6.33 L/L.d,单位VS产气率3.00 L/g。与单相厌氧消化处理结果对比,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停留时间可减少一半,而污泥有机负荷提高2倍,且有机物的去除率大,处理效果好,稳定性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产气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两相厌氧消化 单相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的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文哲 陈静 +1 位作者 刘玉 肖本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53-4861,共9页
厌氧消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泥、有机废水、城市有机垃圾、养殖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由于其具有在实现有机废弃物处理的同时产生甲烷燃料,剩余物还可以作为肥料使用的优点,全球各地已建立了许多大规模的厌氧消化工厂。温... 厌氧消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泥、有机废水、城市有机垃圾、养殖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由于其具有在实现有机废弃物处理的同时产生甲烷燃料,剩余物还可以作为肥料使用的优点,全球各地已建立了许多大规模的厌氧消化工厂。温度是影响厌氧消化的重要因素,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是目前常采用的两种工艺,二者各有优劣,但是我国存在对高温厌氧消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中温厌氧消化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对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及比较两种工艺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重点从运行参数、有机物降解率、系统稳定性、产沼气性能、消化污泥特性(包括脱水性能、起泡潜力和病原菌含量)和微生物特性等运行性能、厌氧消化模型、经济效益和应用现状等方面对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对厌氧消化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 废物处理 再生能源 运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有益菌对奶牛粪便中温厌氧消化体系稳定性和指示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翠平 柴同杰 +3 位作者 张红双 姚美玲 李晓霞 段会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83-1189,共7页
本文研究了添加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对奶牛粪便中温(35℃)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体系稳定性和指示菌(粪大肠菌群、产气荚膜梭菌、厌氧菌和需氧菌)存活情况的影响。通过采用1L抽滤瓶作为消化罐,置于恒温箱内35℃模... 本文研究了添加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对奶牛粪便中温(35℃)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体系稳定性和指示菌(粪大肠菌群、产气荚膜梭菌、厌氧菌和需氧菌)存活情况的影响。通过采用1L抽滤瓶作为消化罐,置于恒温箱内35℃模拟中温厌氧消化。检测厌氧消化过程中粪大肠菌群、产气荚膜梭菌、厌氧菌和需氧菌数量的变化,同时对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NH4+-N含量和pH值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厌氧消化体系中添加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对整个消化过程中VFA含量、NH4+-N含量和p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可提高酸化阶段丁酸和乙酸的产量,降低丙酸的产量,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稳定的厌氧消化体系。添加的微生物可以显著促进粪大肠菌群数量的减少(P<0.05),但对产气荚膜梭菌、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数量并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试验结果表明,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在厌氧消化处理畜禽排泄物过程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推广价值,其实际应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厌氧消化 有益微生物 指示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度类型及浓度对剩余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明明 李夕耀 +2 位作者 李璐凯 彭永臻 张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54-1960,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碱度物质(Na_2CO_3、KHCO_3、NaHCO_3)和浓度范围(2000,3000,4000mg/L)(以CaCO_3计)对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采用了密封的半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批次试验.综合反应器运行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碱度类型... 为了探究不同碱度物质(Na_2CO_3、KHCO_3、NaHCO_3)和浓度范围(2000,3000,4000mg/L)(以CaCO_3计)对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采用了密封的半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批次试验.综合反应器运行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碱度类型中Na_2CO_3能推进水解酸化过程,而在产气减量方面Na HCO_3表现更为突出,说明在调节系统碱度时,Na_2CO_3更易促进水解酸化这一限速阶段,而Na HCO_3能使水解酸化细菌与产甲烷菌之间保持平衡,保证甲烷产量;在不同Na HCO_3浓度情况下,增加投加碱度的浓度使水解能力增强,相应会导致脱水性能恶化,而系统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过量碱度将使得系统产气和减量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碱度 厌氧消化 水解酸化细菌 产甲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厌氧消化对猪、奶牛粪中腐殖质含量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娄梦函 朱燕云 +5 位作者 朱宁 李冰青 孔祥平 葛继文 杜静 靳红梅 《中国沼气》 2020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阐明畜禽粪便厌氧消化后腐殖质的特性,文章以猪粪和奶牛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进料总固体(TS)为4%和8%条件下中温35℃±1℃厌氧消化后物料中腐殖质含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温厌氧消化后猪粪和奶牛粪的总腐殖质(HS)和富里... 为阐明畜禽粪便厌氧消化后腐殖质的特性,文章以猪粪和奶牛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进料总固体(TS)为4%和8%条件下中温35℃±1℃厌氧消化后物料中腐殖质含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温厌氧消化后猪粪和奶牛粪的总腐殖质(HS)和富里酸(FA)含量均显著(p<0.01)降低;胡敏酸(HA)含量在发酵猪粪中显著(p<0.01)降低,而在发酵奶牛粪中无显著性变化。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果发现,猪粪消化残留物中糖类占比增多,脂肪族、酚类、蛋白质化合物占比减少,而奶牛粪发酵后多糖类物质占比减少,脂肪族、脂质、酚类化合物占比增加。芳香族化合物仅在高浓度猪粪中温厌氧消化后有少量被分解。该研究为畜禽粪便消化残留物后续的合理利用及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奶牛粪 厌氧消化 腐殖质 含量及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污泥含固率的高温微好氧-中温厌氧消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戴雅 程洁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为探讨城市污泥高温微好氧-厌氧两级消化耦合工艺(TAD-MAD)中CH_4产气情况,考察了不同污泥含固率条件下TADMAD工艺中的p H、总碱度、VSS去除率、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沼气产量以及沼气中CH_4含量,并与中温厌氧消化工艺(MAD)进行对... 为探讨城市污泥高温微好氧-厌氧两级消化耦合工艺(TAD-MAD)中CH_4产气情况,考察了不同污泥含固率条件下TADMAD工艺中的p H、总碱度、VSS去除率、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沼气产量以及沼气中CH_4含量,并与中温厌氧消化工艺(MAD)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未调节污泥初始p H的条件下,在消化过程中污泥p H能维持在6.5~7.8之间,适宜甲烷菌生长。TAD-MAD工艺中高温微好氧消化2 d,VFA含量大幅度增加,最高为8 524.70 mg/L,有利于后续中温厌氧消化产甲烷。TAD-MAD工艺系统中累积单位VSS甲烷产气量和CH_4含量均高于MAD工艺。TAD-MAD工艺最佳进泥TSS为7.12%,污泥经过24 d的消化,VSS去除率能达到40%,而MAD的VSS去除率仅为35.12%。TAD-MAD工艺累积单位VSS甲烷产气量为116.56 m L/g VSS,超过MAD的85.72 m L/g VSS。且TAD-MAD工艺产甲烷持续时间较MAD工艺长,CH_4含量总体高于MAD工艺,表明TAD-MAD工艺在VSS去除、甲烷产气量和甲烷含量方面均优于MAD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甲烷 自热式高微好氧消化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热碱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慧敏 秦卫华 +2 位作者 李中林 顾琪 戴晓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7,共7页
基于超声联合热碱破解污泥最佳工艺参数,对预处理污泥进行半连续式中温厌氧消化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污泥日产甲烷量是原泥的1. 94倍,达234 mL·d^(-1)。运用修正的冈珀兹模型进行累计甲烷产量动力学分析,发现预处理污泥和原泥累... 基于超声联合热碱破解污泥最佳工艺参数,对预处理污泥进行半连续式中温厌氧消化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污泥日产甲烷量是原泥的1. 94倍,达234 mL·d^(-1)。运用修正的冈珀兹模型进行累计甲烷产量动力学分析,发现预处理污泥和原泥累计产甲烷曲线与修正的冈珀兹模型拟合系数R2分别达0. 998和0. 993。预处理污泥的动力学参数如下:最大累计产气量达5 376. 4 mL,最大产甲烷速率达394. 8 mL·d^(-1),细菌产甲烷的延迟时间为2. 8 d。预处理污泥的甲烷转化率为82. 17%。从有机物浓度变化来看,厌氧消化期间预处理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浓度均远高于原泥,最大值分别是原泥的2. 09、3. 94和3. 95倍。预处理污泥在预处理阶段和厌氧消化阶段的总悬浮物和挥发性悬浮物去除率分别达54. 9%和61. 8%。超声联合热碱预处理不仅能促进污泥有机质破解,还能提高破解有机质的生物可利用性,极大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联合热碱 厌氧消化 修正的冈珀兹模型 溶解性有机质 挥发性悬浮物(VSS)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氮的转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波 蒲贵兵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77-81,共5页
通过间歇实验,研究了35℃下生活垃圾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中氮(N)的转化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厌氧消化中:(1)氮以有机氮(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和无机氮(NH3-N、NH4+-N、NO3--N、NO2--N、N2)的形式存在,且随着消化过程的进行,各种形... 通过间歇实验,研究了35℃下生活垃圾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中氮(N)的转化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厌氧消化中:(1)氮以有机氮(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和无机氮(NH3-N、NH4+-N、NO3--N、NO2--N、N2)的形式存在,且随着消化过程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氮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2)存在着氮的硝化与反硝化反应及相关的硝化菌群和反硝化菌群;(3)氮的行为方式对厌氧消化过程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pH值、氧化还原电位及产甲烷菌的影响上;(4)可能存在着氮循环并形成氮的三阶段(好氧、氨化、耗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厌氧消化 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汁生产废弃烂果的产甲烷能力及厌氧消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清艺 贺延龄 +1 位作者 杨树成 舒敦涛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共5页
为了有效处理苹果汁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碳氮比(C/N=51.4)和低碱度的固体废弃物烂苹果,该研究采用序批式和连续式发酵工艺,评估烂苹果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并考察了氮源、碱度的添加和回流工艺对反应体系稳定和产甲烷效率的影响。... 为了有效处理苹果汁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碳氮比(C/N=51.4)和低碱度的固体废弃物烂苹果,该研究采用序批式和连续式发酵工艺,评估烂苹果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并考察了氮源、碱度的添加和回流工艺对反应体系稳定和产甲烷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烂果的比甲烷产率可到达472.1 m L·g^(-1)VS。添加40 mg·g^(-1)TSNH_4Cl和50 mg·g^(-1)TS Na_2CO_3可以补充厌氧消化反应中消耗的碱度和氮源,提高反应体系的缓冲能力,并分别提升比甲烷产率11.6%和1.2%。消化污泥的上层固体的回流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实现资源和能量的回收利用,负荷为1.6 g TS·L^(-1)d^(-1)时烂果的比甲烷产率可以达到398.0 m L·g^(-1)VS,提高22.3%,烂苹果中89.9%的能量能以甲烷的形式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生产 中温消化 比产甲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接触消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淀粉废水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佘宗莲 田由芸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352-358,共7页
实验采用厌氧接触消化技术,分别在中温(32℃)和自然温度条件下处理淀粉厂的高浓度废水。结果表明,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原水不调pH(原水pH为4.0~4.9)直接进反应器,容积负荷最高达5.06kgC... 实验采用厌氧接触消化技术,分别在中温(32℃)和自然温度条件下处理淀粉厂的高浓度废水。结果表明,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原水不调pH(原水pH为4.0~4.9)直接进反应器,容积负荷最高达5.06kgCODcr/m3·d,进水CODcr平均11.604×103mg/l,出水CODcr平均1.778×103mg/l,CODcr去除率达85.8%,出水pH提高到6.4~7.0。采用自然温度消化,当气温大于24℃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接触消化 淀粉废水 中温消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叶菜类蔬菜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品晶 胡洁 +2 位作者 吕凡 诸一殊 邵立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7-212,共6页
通过叶菜类蔬菜垃圾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比较了含固率(3%、5%、7%)和接种比(1.5、2.5、3.5)对产甲烷效果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实验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产甲烷反应迟滞期,平均日产甲烷速率越快.经过... 通过叶菜类蔬菜垃圾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比较了含固率(3%、5%、7%)和接种比(1.5、2.5、3.5)对产甲烷效果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实验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产甲烷反应迟滞期,平均日产甲烷速率越快.经过52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5的工况中,平均日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9.5mL/(gVS·d),日最大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49.8mL/(gVS·d),最早进入快速产甲烷期.当接种比为3.5时,随着含固率的升高,产甲烷速率下降,迟滞期延长,但单位底物累计产甲烷量增大,含固率7%时单位底物累计净产甲烷量为481mL/gVS.而当接种比为1.5时,含固率为5%和7%的工况均无法启动甲烷化反应,含固率为3%的工况的产气迟滞期达15d.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抑制甲烷化反应的启动,迟滞期随着液相中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当有机酸浓度低于1260mg/L,甲烷化反应没有明显的迟滞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类蔬菜垃圾 厌氧消化 含固率 接种比 产甲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和林可霉素对有机物厌氧消化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何品晶 管冬兴 +2 位作者 吴铎 吕凡 邵立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89-1394,共6页
以含高蛋白质和抗生素的林可霉素生产残渣产沼利用为背景,通过中温厌氧消化批式实验,研究不同的氨氮浓度(300~4500 mg·L-1)和林可霉素浓度(0~100 mg·L-1)对含氮含抗生素类生物质废物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的抑制作用。结... 以含高蛋白质和抗生素的林可霉素生产残渣产沼利用为背景,通过中温厌氧消化批式实验,研究不同的氨氮浓度(300~4500 mg·L-1)和林可霉素浓度(0~100 mg·L-1)对含氮含抗生素类生物质废物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氨氮和林可霉素浓度均与累积产甲烷量显著负相关。经过240 h的培养,氨氮和林可霉素对厌氧消化产甲烷量的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1445 mg·L-1和35 mg·L-1;游离氨的EC50在27~28 mg·L-1之间。在25 mg·L-1林可霉素存在下,氨氮对厌氧消化的抑制趋势和抑制程度并未明显改变,说明氨氮的抑制作用独立于林可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菌渣 氨氮 林可霉素 高蛋白质类废物 厌氧消化 抑制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莉平 伏苓 +3 位作者 张格红 方晞 陈君昌 韩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3-217,共5页
为了完善污泥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优化运行设计参数,对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了中温两相厌氧消化与中温单相厌氧消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产酸相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5 d,产甲烷相HRT为11.10 d,当污泥投配率8%,有机负荷&... 为了完善污泥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优化运行设计参数,对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了中温两相厌氧消化与中温单相厌氧消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产酸相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5 d,产甲烷相HRT为11.10 d,当污泥投配率8%,有机负荷>2.0 kg/(m3.d)时,化学需氧量(COD)与挥发性固体(VS)的去除率分别为42.7%和33.6%。在相同有机负荷下,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VS和COD去除率、产气量、产气速率以及分解单位VS的产气量均高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而出泥VFA含量小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两相厌氧消化 单相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丽君 马向伟 +3 位作者 王永生 都的箭 吴晴 熊蒂程 《中国沼气》 2022年第1期18-23,共6页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学强化初沉污泥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降解率较普通初沉污泥有显著提升,且中温厌氧消化工况较高温厌氧消化工况高。其中,化学强化初沉污泥20 mg·L^(-1)Fe^(3+)组在中温厌氧消化工况下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降解率较普通初沉污泥分别提高了49.6%,10.9%;在高温厌氧消化工况下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降解率较普通初沉污泥分别提高了25.3%,7.8%。因此,化学强化初沉污泥适宜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强化初沉污泥 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 产甲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振家 王太平 +1 位作者 张虹 张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利用UASB反应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浓度淀粉废水 ,在COD容积负荷保持在 10kg/ (m3 ·d)时 ,COD去除率可达到 90 %以上。试验结果还充分证明 。
关键词 试验研究 UASB反应器 淀粉废水 中温消化 微量元素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厌氧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艳茹 杨景亮 +1 位作者 罗晓 沈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74-77,共4页
研究了工业规模两级 UASB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茶多酚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 ,将一级高温 UASB与一级中温 UASB反应器串联 ,系统出水水质最佳。当系统 ρ(进水 COD) 2 1 0 0 7~ 2 5 772 mg/L,有机负荷 (以 COD计 ) 8.... 研究了工业规模两级 UASB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茶多酚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 ,将一级高温 UASB与一级中温 UASB反应器串联 ,系统出水水质最佳。当系统 ρ(进水 COD) 2 1 0 0 7~ 2 5 772 mg/L,有机负荷 (以 COD计 ) 8.2 kg/( m3·d)左右 ,系统 ρ(出水 COD)可降低到 1 5 6 8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 UASB反应器 茶多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