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建玲 庞振山 +5 位作者 程志中 陈辉 张晓飞 贾儒雅 俞炳 牟妮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0,共27页
我国金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立足国内,寻找并探明一批大型金矿床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是我国金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寻找其隐伏矿和深部矿成为当前矿产勘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 我国金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立足国内,寻找并探明一批大型金矿床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是我国金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寻找其隐伏矿和深部矿成为当前矿产勘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以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核心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该类型金矿床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指导隐伏矿和深部矿金资源勘查取得突破。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分为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两个亚类,广泛发育于陆块区和造山带中,赋矿围岩多种多样,成矿时代广泛,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本文厘定了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质体为中酸性侵入体,与矿床(体)呈现出空间上相依(1~5km)、时间上相近(10Myr)、成因上相关的内在成生联系和时空配置关系。成矿构造属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复合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有断裂、硅钙面、岩溶构造及岩体侵入接触带、爆破角砾岩体及水压裂隙等;矿化样式受成矿结构面控制,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层状、脉状、块状及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作用早阶段温度可达450℃左右,形成强度不等的钾长石化、钠长石化或铁白云石化;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250℃左右,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Au和Ag共伴生,同时伴生少量Pb、Zn、Cu等,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而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作用主阶段温度低于250℃,Au和As、Sb共伴生,Ag含量低,常见毒砂和辉锑矿等矿物,成矿作用早阶段蚀变则主要为硅化,有的为次生石英岩化。金的沉淀富集机制包括流体的沸腾、混合和交代等机制。成矿作用中心位于岩体外接触带2~3km和接触带之内,由浅部到深部形成“上脉下层”的二元结构模式,脉状矿体具有侧伏延深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我们重新厘定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金矿床类型,在深部发现新的矿体样式,拓宽了深部找矿空间,提升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的认识水平,带动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金矿找矿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岩浆金矿 成矿地质体 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找矿预测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铜牛井热液脉型铜、钼、金矿床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1 位作者 张鑫 岳书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铜牛井热液(充填)脉型铜、钼、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样品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134.77±0.70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92±0.76Ma,最小视年龄为133.10±1.87Ma,三个年龄值在误差...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铜牛井热液(充填)脉型铜、钼、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样品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134.77±0.70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92±0.76Ma,最小视年龄为133.10±1.87Ma,三个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十分接近,以等时线年龄(130.92±0.76Ma)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铜牛井热液脉型矿床与同一矿田中夕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成矿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可能为一连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成矿时代 金矿 安徽 岩浆作用 铜矿 钼矿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成因与成矿背景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存柱 徐明芳 +6 位作者 刘长纯 张苍江 郑大贺 李国郡 金忠宝 许帅农 王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4,共16页
吉林省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是一座大型金矿床,位于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西北约2 km处。为了揭示该矿床成因和成矿地质背景,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矿物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 吉林省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是一座大型金矿床,位于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西北约2 km处。为了揭示该矿床成因和成矿地质背景,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矿物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是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获得均一温度为218.7~347.8℃,流体盐度为3.33%~14.57%,密度为0.69~0.89 g/cm^(3),成矿深度<1.4 km;流体包裹体的δ^(18)O H_(2)O为5.23‰~9.50‰、δD为-83.8‰~-111.1‰,δ^(34)S为-8.25‰~-2.00‰,^(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分别为16.7210~18.4898、15.3400~15.6230、36.4880~38.3730。上述特征揭示其为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演化过程发生与围岩的水岩交换,晚阶段有大气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获得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年龄((192.7±1.6)Ma)和区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该矿床为与深成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适值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的活动大陆边缘造山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流体包裹体 H-O-S-Pb同位素 锆石U-PB定年 成矿地质环境 二道甸子金矿 岩浆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古日格金矿床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4
作者 刘琦 丁成武 +2 位作者 戴盼 赵彬朝 王路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0-462,共13页
图古日格金矿床地处兴蒙造山带西段宝音图隆起区域。为了查明图古日格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本次对矿床的碳氧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测试结果显示:Ⅱ阶段青色方解石的碳同位素δ^(13) C_(V-PDB)平均值为-8.85‰,氧同位素δ^(18) O_(V-S... 图古日格金矿床地处兴蒙造山带西段宝音图隆起区域。为了查明图古日格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本次对矿床的碳氧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测试结果显示:Ⅱ阶段青色方解石的碳同位素δ^(13) C_(V-PDB)平均值为-8.85‰,氧同位素δ^(18) O_(V-SMOW)平均值为11.65‰;Ⅲ阶段土黄色方解石的碳同位素δ^(13) C_(V-PDB)平均值为-6.78‰,氧同位素δ^(18) O_(V-SMOW)平均值为20.98‰,显示出由贫到富的δ^(13) C和δ^(18) O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所分析的方解石是两个成矿阶段的产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矿床形成的不同阶段中成矿流体的来源和组成有所差异,Ⅱ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水,Ⅲ阶段成矿流体为来自岩浆水的热液流体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的交换。通过对比宝音图群与区域地层的C-O同位素组成,发现宝音图群具有明显亏损氧同位素的特征,也指示成矿过程中热液流体与围岩发生了水岩反应。根据水岩反应理论模拟可知,成矿流体的可溶性碳主要以HCO_(3)^(-)的形式存在。同时,成矿流体δ^(13) C、δ^(18) O值分别为-9.2‰,8‰,表明Ⅲ阶段初始流体来源于岩浆,演化过程中与围岩中的海相碳酸盐岩发生水岩反应。结合矿床地质、矿物共生组合以及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认为图古日格金矿床具有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古日格金矿 方解石 碳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 岩浆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中-晚三叠世区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井国正 王晓云 +6 位作者 张志强 何俊江 张里斌 王凤林 刘颜 石文杰 谭俊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111,共23页
东昆仑成矿带在早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一系列脉状金矿床、脉状银铅锌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但这些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尚不清楚。东昆仑东段以其多样的矿床类型为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想场... 东昆仑成矿带在早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一系列脉状金矿床、脉状银铅锌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但这些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尚不清楚。东昆仑东段以其多样的矿床类型为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在总结归纳东昆仑东段主要类型矿床时空分布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各类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构造背景及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探讨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东段各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晚三叠世(240~220 Ma),均是东昆仑古特提斯陆陆碰撞及后碰撞伸展作用的产物。此外,区内及外围东昆北地体中的各类矿床均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且与该时期广泛发育的深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不同类型的矿化可能是该岩浆-热液系统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巴颜喀拉板块深俯冲及板块断离诱发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及随后的大规模岩浆-流体活动,富含金属挥发分的岩浆热液与上地壳的岩石和流体发生交代和流体混合,最终形成区内巨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基于该成矿系统,东昆仑东段具有寻找多类型共生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斑岩-矽卡岩 成因联系 岩浆-成矿系统 找矿方向 东昆仑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岩金矿床中自然金粒度分布的某些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姚敬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52-154,共3页
自然金(包括银金矿)是我国岩金矿床中最主要的金矿物。研究金的粒度分布对于推断矿床形成条件,指导矿石选冶都有重要意义。金的粒度分布是评价矿床的问题之一。我们根据国内123个主要岩金矿自然金粒度测试数锯,对金的粒度分布类型、变... 自然金(包括银金矿)是我国岩金矿床中最主要的金矿物。研究金的粒度分布对于推断矿床形成条件,指导矿石选冶都有重要意义。金的粒度分布是评价矿床的问题之一。我们根据国内123个主要岩金矿自然金粒度测试数锯,对金的粒度分布类型、变化特征与矿床成因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获得了某些新的认识。1.矿床中自然金粒度分布类型及变化矿床中自然金粒度分布的普遍特征是粒度范围很大,但主要粒级相对集中。同一个矿区中金的粒度至少横跨2—3个数量级,有的达4至6个数量级。例如团结沟金矿既发现次显微金(d=0.05μm),又出现粒度大于1mm 的明金,两者相差2×10~4倍。另一方面每一个矿床都存在一个主要粒度范围,这一范围具有一定的成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自然金 粒度分布 明金 粒度范围 形成 次火山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型脉状金矿床成矿深度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柏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石英脉金矿 成矿深度 地层岩石 太古宙 活动 岩浆活动 时代 第三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双庙关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因
8
作者 汪兴韦 刘嘉 +6 位作者 李红梅 朱金 欧阳佳岑 刘晓阳 于永顺 杜文洋 付乐兵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9-592,共14页
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是大别造山带中部新发现的金多金属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研究基础上,将成矿过程分为S1、S2、S3和S4四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 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是大别造山带中部新发现的金多金属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研究基础上,将成矿过程分为S1、S2、S3和S4四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金银碲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其中S3为主成矿阶段。四个成矿阶段的石英中发育富液两相(WL型)、富气两相(WV型)、含CO_(2)三相(C型)和含子矿物多相(S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分别为226~445、234~422、258~392和152~215℃,盐度分别为2.8%~17.6%、2.9%~11.9%、1.9%~14.2%和1.2%~9.1%NaCl_(eqv),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中-低温、中-低盐度和低密度的H_(2)O-CO_(2)-NaCl体系流体。S3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D_(V-SMOW)值为-89.3‰~-75.9‰,δ^(18)O_(H_(2)O)值为4.77‰~8.01‰;S2和S3阶段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数据δ^(34)S值为-3.6‰~1.6‰,指示成矿流体具有深源岩浆流体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双庙关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流体的不混溶作用是金沉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流体包裹体 岩浆 金矿 双庙关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白云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31
9
作者 郝立波 赵昕 赵玉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2-451,共10页
白云金矿床是辽东地区的一个大型金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白云金矿床的氢、氧、硫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中δ^(18)OV-SMOW值变化范围为13.5‰15.9‰,δD_(V-SMOW)为-107... 白云金矿床是辽东地区的一个大型金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白云金矿床的氢、氧、硫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中δ^(18)OV-SMOW值变化范围为13.5‰15.9‰,δD_(V-SMOW)为-107‰-83‰,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_(V-CDT)为-8.3‰2.9‰,以富轻硫和贫重硫为特征,与辽河群围岩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_(V-CDT)为7.0‰18.7‰)有明显差异;矿石中方解石的碳同位素δ^(13)C_(V-PDB)为-2.2‰-0.4‰,类似于火成碳酸岩或地幔包体来源的碳同位素特征,也与辽河群大理岩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成矿元素特征对比也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辽河群没有必然联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白云金矿床是与深部岩浆流体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白云金矿 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岩浆金矿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兴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镝 和志军 +4 位作者 刘悟辉 刘忠法 刘清泉 郑明弘 徐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3-838,共6页
针对与义兴寨金矿找矿勘查密切相关的关键控矿因素,进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含矿构造力学性质以及含金矿脉产出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成矿在空间分布上与矿... 针对与义兴寨金矿找矿勘查密切相关的关键控矿因素,进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含矿构造力学性质以及含金矿脉产出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成矿在空间分布上与矿区南部超浅成相酸性岩关系最为密切;构造是成矿最重要的因素,控制了岩浆的侵入及其成矿岩体和矿体的形成和就位;地层则主要充当成矿期浅部领域内发育各种脆性控矿构造的良好围岩,以及在含矿流体的运移、聚集和定位过程中,充当良好的隔挡层。矿床成因属于典型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兴寨金矿 石英脉 控矿因素 超浅成相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大水金矿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海卿 贾慧敏 +4 位作者 胡彦强 丁瑞颖 马佳虹 张江苏 史文全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29-530,共2页
大水金矿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甘肃省玛曲县境内发现的大型金矿床,其矿田远景储量超过百吨,是金矿勘查重要靶区。大水金矿矿化特征独特,矿石类型较多,控矿因素复杂;矿床研究者对其成因认识观点不一,其中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岩溶型(李亚东1994... 大水金矿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甘肃省玛曲县境内发现的大型金矿床,其矿田远景储量超过百吨,是金矿勘查重要靶区。大水金矿矿化特征独特,矿石类型较多,控矿因素复杂;矿床研究者对其成因认识观点不一,其中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岩溶型(李亚东1994)、卡林型(张复新,1998);卡林型-类卡林型(陈衍景,2004)、与岩浆热液有关的蚀变岩型(闫升好,200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金矿 岩浆 卡林 岩浆活动 岩浆 锆石 控矿因素 西倾山 金矿 矿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大白阳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及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陶利鑫 甄世民 +3 位作者 白海军 王江 王大钊 查钟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82-1598,共17页
大白阳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地区,为一中型金矿床。矿床产于太古宇桑干群化家营组和涧沟河组变质地层中,受区内断裂和褶皱控制,金矿脉总体走向北北西。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黄铁... 大白阳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地区,为一中型金矿床。矿床产于太古宇桑干群化家营组和涧沟河组变质地层中,受区内断裂和褶皱控制,金矿脉总体走向北北西。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金、银金矿及少量碲化物。矿床的成矿期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硫酸盐阶段。矿床硫化物的δ^34SV-CDT为-16.2‰^-10.5‰,为高氧逸度成矿流体所致;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6.762~17.293、^207Pb/^204Pb=15.350~15.463、208Pb/^204Pb=36.777~37.328,与区内岩浆岩Pb同位素组成一致。黄铁矿微量元素低,主要赋存于黄铁矿晶格中。黄铁矿中低的Co、Ni质量分数表明,黄铁矿从岩浆流体中沉淀。桑干群斜长角闪岩在蚀变过程中为流体提供部分成矿物质,为矿源层之一。大白阳金矿床属于与岩浆有关的热液矿床,其形成经历了泥盆纪金的初始矿化和侏罗纪—白垩纪的叠加成矿,由此也导致了张宣地区大量金矿床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阳金矿 S-Pb同位素 黄铁矿微量 岩浆金矿 华北克拉通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矿田189号矿床流体包裹体与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楠 王玭 +5 位作者 陈衍景 许强伟 方京 周振菊 闫建明 邓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8-574,共17页
河南祁雨沟金矿田189号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赋矿岩石为侵位于太华超群斜长角闪片麻岩的似斑状花岗岩。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将流体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主要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磁... 河南祁雨沟金矿田189号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赋矿岩石为侵位于太华超群斜长角闪片麻岩的似斑状花岗岩。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将流体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主要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磁铁矿(Ⅰ)、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Ⅱ)、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金银碲化物(Ⅲ)和石英-碳酸盐(Ⅳ)。石英中发育4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纯CO2包裹体、CO2-H2O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其中,纯CO2包裹体仅在Ⅰ阶段发育。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从Ⅰ阶段380~475℃,经Ⅱ、Ⅲ阶段330~379℃和214~337℃,到Ⅳ阶段110~209℃,逐步降低;包裹体盐度最高值从Ⅰ阶段45.8%~57.9%NaCleqv,经Ⅱ、Ⅲ阶段28.1%~47.0%NaCleqv,到Ⅳ阶段0.5%~9.9%NaCleqv,也呈降低的趋势。据CO2-H2O包裹体估算Ⅰ、Ⅱ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29~70 MPa和24~42 MPa,推测的成矿深度约为2.9 km。因此,祁雨沟189号矿床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富CO2的特征,为浆控高温热液系统的斑岩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流体包裹体 岩浆 祁雨沟189号矿 斑岩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龙头沟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14
作者 寸小妮 薛玉山 +1 位作者 王瑜亮 刘新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64-77,共14页
龙头沟金矿是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一处中型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通过对Ⅰ-1号和Ⅳ-1号主矿体的黄铁矿晶形及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黄铁矿晶形较为简单,以五角十二面体占比最高,总体上晶形出现率... 龙头沟金矿是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一处中型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通过对Ⅰ-1号和Ⅳ-1号主矿体的黄铁矿晶形及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黄铁矿晶形较为简单,以五角十二面体占比最高,总体上晶形出现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五角十二面体、聚形、立方体和八面体;1 160 m中段矿化最强,其次为1 080 m中段,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载金性优于其他晶形;黄铁矿的S含量为52.71%~67.80%,平均值为55.79%,Fe含量为28.66%~45.33%,平均值为42.43%,总体为富硫亏铁型;Co/Ni比值介于1.38~13.33之间,平均值为2.88,Se含量约为4×10^(-4),S/Se比值介于0.76×10^(3)~5.39×10^(3)之间,表明龙头沟金矿为岩浆热液成因;晶形得分数X和D值分别为0~-13.33、0.652~1.089,基本位于矿体中下部位。结合地表矿体出露和剥蚀情况,认为深度仍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尤其是主矿区155线以东1 080 m中段下部和矿区以西香沟地区仍有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晶形特征 成分标 找矿预测 岩浆金矿 龙头沟金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