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艳 李星 +4 位作者 魏甲明 付云枫 陈宋璇 王玮玮 刘召波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可以高效、清洁地与可再生能源进行耦合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量转化装置,但是存在长期运行性能衰减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所在。本文简要介绍了SOEC...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可以高效、清洁地与可再生能源进行耦合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量转化装置,但是存在长期运行性能衰减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所在。本文简要介绍了SOEC的发展历程、类别及其组成和运行原理;详细阐述了该项技术的优、缺点及运行成本;重点对SOEC性能衰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SOEC的组成、运行模式、连接板材料及运行条件等是造成性能衰减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论文和专利数量分析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认为虽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展较为成熟,但迫于目前环境需求,为了充分利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SOEC制氢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必然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SOEC性能的稳定及低成本制备是该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 制氢技术 电解池性能 制备成本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储能电池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对称电极结构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电解水制氢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陆玉正 王军 +2 位作者 蒋川 杨嵩 张耀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7-242,共6页
该文基于传统阳极-电解质-阴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对称电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电解质材料Ce_(0.8)Sm_(0.2)O_(1.9)-Na_2CO_3(NSDC)以及选择与之兼容性良好的电极材料Ni_(0.8)... 该文基于传统阳极-电解质-阴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对称电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电解质材料Ce_(0.8)Sm_(0.2)O_(1.9)-Na_2CO_3(NSDC)以及选择与之兼容性良好的电极材料Ni_(0.8)Co_(0.15)Al_(0.05)LiO_(2-δ)(NCAL)。该文利用X射线衍射法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NSDC粉体材料也为萤石型结构,其粒子大小范围约为30~80 nm。基于制备的电解质材料和电极材料,进一步制备了具有对称电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单电池。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池模式,单电池具有良好的制氢性能。互换电极后,仍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充分说明,该电解池具有良好的结构对称性。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与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耦合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压力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基底及负载型电解质薄膜的研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阎景旺 董永来 +1 位作者 于春英 江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04-814,共11页
在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电解质材料La0.9Sr0.1Ga0.8Mg0.2O3-δ(LSGM)的基础上,研制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GM+NiO阳极基底;考察了阳极基底孔隙率、孔径分布及电导率随组成变化的规律;研究了阳... 在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电解质材料La0.9Sr0.1Ga0.8Mg0.2O3-δ(LSGM)的基础上,研制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GM+NiO阳极基底;考察了阳极基底孔隙率、孔径分布及电导率随组成变化的规律;研究了阳极基底组成、微观结构、制备工艺等对负载型LSGM电解质薄膜成膜过程及质量的影响和负载型电解质薄膜在还原气氛中的结构稳定性;采用湿化学物理方法及等静压烧结工艺成功地制备出了厚度为20~50μm的负载型致密LSGM电解质薄膜.研究表明;NiO含量为60%的阳极基底具有适宜的烧结收缩率、孔隙率与孔径分布,且比表面积与比孔容积均较大,适合作为SOFC的阳极.随着NiO含量的增加,还原后阳极基底的电导率有所增大.其中低NiO含量的阳极基底在还原后的初生态,其电导率在交变信号的诱导下发生弛豫现象而迅速增大,并由离子导电性转变为金属导电性.而高NiO含量的阳极基底,其还原后的电导率随测量时间的延长变化很小,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金属导电的性质.采用无约束烧结程序制备的负载型LSGM电解质薄膜,表面为粗大的片状晶粒,还原后在晶界处产生裂纹.而采用等静压烧结程序制备的负载型LSGM电解质薄膜,表面为细小、形状规则的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 燃料电池 阳极基底 负载型电解质薄膜 LSGM 性能 电解质材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LaGaO_3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松丽 刘文西 +1 位作者 郭瑞松 陈玉如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2-56,共5页
叙述了掺杂LaGaO3 (LSGM )作为优良的中温SOFC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在 80 0℃左右 ,10 -16≤PO2 ≤ 10 5Pa氧分压范围内 ,LSGM几乎是单纯的氧离子导体 ,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σ大于或等于0 1S/cm ,而且长期保持稳定。在LSGM中掺杂少量低价... 叙述了掺杂LaGaO3 (LSGM )作为优良的中温SOFC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在 80 0℃左右 ,10 -16≤PO2 ≤ 10 5Pa氧分压范围内 ,LSGM几乎是单纯的氧离子导体 ,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σ大于或等于0 1S/cm ,而且长期保持稳定。在LSGM中掺杂少量低价金属阳离子 ,可望提高LSGM的电导率。LSGM存在的主要问题是Ga的蒸发。LSGM粉末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3种 :固态反应法、尿素法和Sol gel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LAGAO3 固体 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解 电导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La_(1.6)Sr_(0.4)NiO_4-Ce_(0.9)Gd_(0.1)O_(1.9)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强 范勇 +4 位作者 孙丽萍 赵辉 霍丽华 高山 Jean-Claude Grenier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0-304,共5页
0引言 近年来,一些具有电子和氧离子混合传导特性的类钙钛矿型A2BO4复合氧化物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材料。这类材料一般属于K2NiF4结构,是由ABO3钙钛矿结构层与AO岩盐层相互交叠而成的层状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独特的电化... 0引言 近年来,一些具有电子和氧离子混合传导特性的类钙钛矿型A2BO4复合氧化物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材料。这类材料一般属于K2NiF4结构,是由ABO3钙钛矿结构层与AO岩盐层相互交叠而成的层状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独特的电化学性能以及较高的氧化、还原等催化活性.其在新材料开发方面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旧。研究表明,用不同价态的离子调变A位可以达到控制B位过渡金属离子的价态和氧化物的非化学计量氧量的目的。这种结构的材料具有二维特征,从而使该类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到目前为止.有关这类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气体催化活性的报道较多.而将其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同传统的钙钛矿型ABO,氧化物LSM和LSCF电极材料相比较,A2BO4复合氧化物在热化学性能、电化学性能以及氧的扩散和表面交换能力等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势.这些都预示着该类材料是一种潜在的中温固体氧化物(IT-SOFC)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复合阴极 LSN-C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La_(2-x)Sr_xNiO_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强 范勇 +1 位作者 赵辉 霍丽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5-2030,共6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2-xSrxNiO4(简称LSN,x=0.0、0.2、0.4、0.6、0.8),利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0.9Gd0.1O1.9(CGO)在1100℃烧结时不发生反...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2-xSrxNiO4(简称LSN,x=0.0、0.2、0.4、0.6、0.8),利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0.9Gd0.1O1.9(CGO)在1100℃烧结时不发生反应,且烧结2h后,二者之间可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交流阻抗谱技术对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极上发生的电荷迁移反应,其中La1.6Sr0.4NiO4电极在空气中700℃下的极化电阻为2.93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SN阴极材料 电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封接玻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罗凌虹 余辉 黄祖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21,共9页
封接玻璃是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主要组成部分,封接玻璃应同时具有适宜的热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与电池元件有良好的粘合能力,防止SOFC在运行过程中气体的泄漏,并保证玻璃在IT-SOFC工作温度及氧化气氛或燃料气氛下... 封接玻璃是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主要组成部分,封接玻璃应同时具有适宜的热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与电池元件有良好的粘合能力,防止SOFC在运行过程中气体的泄漏,并保证玻璃在IT-SOFC工作温度及氧化气氛或燃料气氛下长期运行的热稳定性和封接玻璃与其它电池元件之间的界面稳定性。本文综述了关于IT-SOFC封接玻璃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从玻璃特性和封接玻璃与元件之间的界面反应的角度,讨论封接玻璃的组分-结构-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当前IT-SOFC封接玻璃研究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封接玻璃 玻璃特性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淑红 崔崑 +1 位作者 肖建中 谢光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介绍了制备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薄膜的各种工艺方法及制备中温单电池(PEN)的复合工艺。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材料 电解质材料 制备工艺 电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红燕 森维 +1 位作者 易中周 鲁顺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4-1199,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固体电解质材料、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方面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解质材料 阳极材料 阴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r_(1.2)Sr_(0.8)NiO_4阴极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俊芳 程继贵 +2 位作者 樊玉萌 王睿 高建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9,共5页
以相应的氧化物粉末和盐为原料,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出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Pr1.2Sr0.8NiO4(PSNO)阴极原料粉体,并制备出了烧结体试样.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所合成粉体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热膨胀仪和四端... 以相应的氧化物粉末和盐为原料,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出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Pr1.2Sr0.8NiO4(PSNO)阴极原料粉体,并制备出了烧结体试样.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所合成粉体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热膨胀仪和四端子法对PSNO烧结体试样的热膨胀系数和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该阴极材料与Sm0.2Ce0.8O1.9(SCO)电解质材料的电化学阻抗谱(EIS)进行了测试分析.以SCO作电解质,分别以NiO/SCO和PSNO作阳极和阴极材料,制备出固体氧化物燃料单电池,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在1050℃以上煅烧前驱体,可以获得具有K2NiF4结构的PSNO粉体.所制备的PS-NO烧结体试样在200-800℃间的热膨胀系数约为12×10-6K-1,在450℃下的电导率约为155S·cm-1,在400-800℃,平均电导活化能为0.034eV.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在700℃下PSNO阴极和SCO电解质间的比表面阻抗(ASR)为0.37Ω·cm2,而Ni-SCO/SCO/PSNO单电池的比表面阻抗为0.61Ω·cm2;所制备的SOFC单电池在800℃下的输出功率为288mW·cm-2,开路电压为0.75V.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SNO材料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为优良的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PSNO阴极材料 甘氨酸-硝酸盐法 热膨胀系数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m_(2-x)Ce_xCuO_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丽萍 霍丽华 +1 位作者 赵辉 Christophe Pijolat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45-1549,共5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Sm_(2-x)CexCuO_4(SCC,x=0.0 ̄0.25)。利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_(0.9)Gd_(0.1)O_(1.9)(CGO)在1000℃...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Sm_(2-x)CexCuO_4(SCC,x=0.0 ̄0.25)。利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_(0.9)Gd_(0.1)O_(1.9)(CGO)在1000℃烧结时不发生反应;且烧结2h后,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利用交流阻抗和直流极化技术对电极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随着Ce掺杂量的增加,极化电阻逐渐减小;Sm1.8Ce_(0.2)CuO_4在空气中的极化电阻最小,750℃为0.37Ω·cm^2;氧分压测试结果显示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极上发生的电荷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 阴极材料 Sm2-xCexCuO4 电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_(1.6)Sr_(0.4)Ni_(1-x)Cu_xO_4阴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强 赵辉 +1 位作者 江瑞 郭力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65-2070,共6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6Sr0.4Ni1-xCuxO4(x=0.2,0.4,0.6,0.8),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固体电解质Ce0.9Gd0.1O1.95(CGO)在1...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6Sr0.4Ni1-xCuxO4(x=0.2,0.4,0.6,0.8),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固体电解质Ce0.9Gd0.1O1.95(CGO)在1000℃烧结时不发生化学反应,且烧结4h后,二者之间可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对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Cu离子掺杂量(x)为0.6时,La1.6Sr0.4Ni0.4Cu0.6O4阴极具有最小的极化电阻,在空气中当测试温度为750℃时,极化电阻为0.35Ω·cm2.在不同氧分压条件下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电极上的两个氧还原反应主要包含氧离子从三相界面向电解质CGO转移的过程和电荷的迁移过程,其中电荷的迁移过程为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La1.6Sr0.4Ni0.4Cu0.6O4电极在空气中700℃和阴极电流密度为45mA·cm-2时,阴极过电位为45mV.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La1.6Sr0.4Ni1-xCuxO4材料是一种电化学性能较为优良的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a1.6Sr0.4Ni1-xCuxO4 阴极材料 甘氨酸-硝酸盐法 电化学性能: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绍荣 陈文霞 +3 位作者 温廷琏 曹佳弟 吕之奕 王大千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9-362,共4页
 采用流延法制备Ni/YSZ阳极支撑体 YSZ电解质复合膜素坯.经等静压,共烧结而得到的复合膜,其YSZ电解质层的厚度在1530μm之间,面积大于100cm2.再将由柠檬酸盐法合成的Ce0.8Sm0.2O1.9(CSO)和固相法合成的La0.6Sr0.4CoO3(LSCO)相继沉积到...  采用流延法制备Ni/YSZ阳极支撑体 YSZ电解质复合膜素坯.经等静压,共烧结而得到的复合膜,其YSZ电解质层的厚度在1530μm之间,面积大于100cm2.再将由柠檬酸盐法合成的Ce0.8Sm0.2O1.9(CSO)和固相法合成的La0.6Sr0.4CoO3(LSCO)相继沉积到YSZ膜上形成有CSO中间层的复合阴极,从而构成Ni/YSZ/CSO/LSCO的中温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单体)电池,其中Ni/YSZ为阳极,CSO是中间层,LSCO为阴极.以H2作燃料气,O2为氧化气,850℃下,该单电池开路电压达1.1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0.2W/cm2.本文还对该单电池复数阻抗谱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复数阻抗谱 流延法 制备 YSZ电解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体系材料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荣辉 马文会 +2 位作者 王华 杨斌 戴永年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电解质材料La1-xSrxGa1-yMgyO3-δ(LSGM)和阳极材料La1-xSrxCr1-yMnyO3-δ(LSCM),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阴极材料La1-xSrxFe1-yCoyO3-δ(LSF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交流阻抗、直流四探针法等技术... 采用固相法合成电解质材料La1-xSrxGa1-yMgyO3-δ(LSGM)和阳极材料La1-xSrxCr1-yMnyO3-δ(LSCM),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阴极材料La1-xSrxFe1-yCoyO3-δ(LSF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交流阻抗、直流四探针法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在1450℃和1480℃下烧结24h均得到了单一相的LSGM;在1250℃和1350℃下烧结15h均得到了单一相的LSCM,LSCM在850℃时的总电导率为1.5S/cm;LSGM的阻抗图谱由两个半圆组成,显示出良好的离子电导特性;合成LSFC的胶体经过400℃和750℃焙烧后,形成了单一相的LSFC;用丝网印刷方式,制备LSCM/LSGM/LSFC(LSCM)三合一复合膜,电极膜的烧结温度为1150℃,以此复合膜为基础组装单电池并进行性能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池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YBaCo_(2)O_(5+δ)阴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丽红 熊晓松 +2 位作者 吉宁林 张丁 肖建中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了提高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层状钙钛矿氧化物YBaCo_(2)O_(5+δ)(YBC)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通过掺杂和包覆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YBC和YBa_(0.5)Sr_(0.5)Co_(2)O_(5+δ)(YBSC)氧化物粉体;采用溶... 为了提高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层状钙钛矿氧化物YBaCo_(2)O_(5+δ)(YBC)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通过掺杂和包覆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YBC和YBa_(0.5)Sr_(0.5)Co_(2)O_(5+δ)(YBSC)氧化物粉体;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了La_(2)NiO_(4+δ)(LN)包覆YBSC的复合阴极La_(2)NiO_(4+δ)@YBa_(0.5)Sr_(0.5)Co_(2)O_(5+δ)(LN-YBSC);分析了合成粉体的物相、电导率以及半电池上YBSC和LN-YBSC阴极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LN为单相的Ruddlesden-Popper结构。掺Sr后的YBSC仍为四方晶体结构,与YBC结构一致。Sr掺杂引起移动间隙氧浓度增加导致电子空穴增大提高了YBSC的电导率。LN紧密、连续地分布在YBSC骨架表面,形成包覆结构。与YBSC阴极相比,LN-YBSC阴极的极化阻抗更小,LN的包覆提高了YBSC的电化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LN具有较好的氧表面交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 包覆 复合阴极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材料的性能(英文)
16
作者 陈秀华 张徐民 +2 位作者 林航昇 于洁 马文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8-10,共3页
利用甘氨酸法合成复合材料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Ce_(0.8)Ca_(0.2)O_(1.9),该材料作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被研究,XRD、SEM-EDS、O_2-TPD等被用于检测材料的各种性能。得到优化的合成温度是1100℃,在... 利用甘氨酸法合成复合材料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Ce_(0.8)Ca_(0.2)O_(1.9),该材料作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被研究,XRD、SEM-EDS、O_2-TPD等被用于检测材料的各种性能。得到优化的合成温度是1100℃,在该温度条件下晶粒的平均粒径为400nm,而且所合成的样品的元素比与所设计的化学计量比吻合。LSCF70-CDC的电导率在700℃温度下最高。氧的解吸结果表明结构中存在着几种不同类型的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CF-CDC 复合阴极 电导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层状钙钛矿阴极材料PrBaCo_2O_(5+x)的研究
17
作者 张磊磊 付依丹 +3 位作者 黄金华 宋昭远 周洋 刘默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79,共5页
为研究PrBaCo2O5+x(PBCO)层状钙钛矿阴极材料作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可行性,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该材料,并对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导率、热膨胀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PBCO的晶体结构属于斜方晶系。300~85... 为研究PrBaCo2O5+x(PBCO)层状钙钛矿阴极材料作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可行性,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该材料,并对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导率、热膨胀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PBCO的晶体结构属于斜方晶系。300~850℃时,PBCO的电导率可达1310~3315S·cm^-1,远高于SOFC电极的电导率标准(100S·cm^-1)。热膨胀测试表明,PBCO的热膨胀系数较高,30~100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TEC)为21.5×10^-6K-1。以PBCO作电极,Sm0.2Ce0.8O1.9(SDC)作电解质,700~800℃温区内,对称电池PBCO//SDC的极化阻抗为0.089~0.029Ω·cm^-2。最后,以PBCO作阴极,300μm厚SDC作电解质,制备PBCO/SDC/NiO-SDC单电池,800℃时单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680mW·cm^-2。因此,PBCO氧化物有望作中温SOFC阴极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 电导率 热膨胀 极化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质子传导膜中温硫化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英文)
18
作者 钟理 WEI uo-lin +1 位作者 LUO Jing-li Chuang Karl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44-146,共3页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中温硫化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纳米复合质子传导膜。用SEM和EDX对纳米复合膜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并与传统工艺制备的电解膜(微米级)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复合Li2SO4+Al2O3膜的离子传导性随温...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中温硫化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纳米复合质子传导膜。用SEM和EDX对纳米复合膜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并与传统工艺制备的电解膜(微米级)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复合Li2SO4+Al2O3膜的离子传导性随温度变化规律。与传统的工艺采用相同组分制备的微米级电解膜相比,纳米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致密性、机械强度和离子传导性均得到改善,而最显著改善是膜的离子传导性能。纳米复合Li2SO4+Al2O3膜的中温硫化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性能较稳定,察觉不到膜两侧的气体穿过膜扩散到另一侧。在750℃和101.13kPa下,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35mW.cm-2,最大电流密度为480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质子传导膜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BiMn_2O_6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辉 孙丽萍 +5 位作者 赵辉 霍丽华 Jean-Marc Bassat Aline Rougier Sébastien Fourcade Jean-Claude Grenier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9-1144,共6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材料La Bi Mn2O6,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与电解质Ce0.7Bi0.3O1.85(CBO)在1 000℃烧结12 h不发生反应。交流阻抗和直流极化测...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材料La Bi Mn2O6,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与电解质Ce0.7Bi0.3O1.85(CBO)在1 000℃烧结12 h不发生反应。交流阻抗和直流极化测试结果发现,阴极极化电阻随测试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700℃空气中的极化电阻为0.71Ω·cm2;氧分压测试结果显示,在600~700℃范围内,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极上发生的电荷转移反应。电极过电位为85 m V时,700℃的阴极电流密度达到216 m A·cm-2,表明La Bi Mn2O6是一种潜在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 阴极材料 LaBiMn2O6 电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甲醇为燃料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毕忠合 程谟杰 +2 位作者 吴合进 董永来 衣宝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0-1113,共4页
制备了阳极负载型LDC-LSGM双层电解质薄膜电池.考察了单电池在分别使用甲醇和氢气两种燃料时,不同温度下的I~V性能.以甲醇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时,800℃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07W/cm2,而使用氢气为燃料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54W/... 制备了阳极负载型LDC-LSGM双层电解质薄膜电池.考察了单电池在分别使用甲醇和氢气两种燃料时,不同温度下的I~V性能.以甲醇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时,800℃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07W/cm2,而使用氢气为燃料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54W/cm2.通过交流阻抗研究了造成甲醇性能降低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以甲醇作为燃料时,单电池性能较氢气作为燃料时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 阳极负载型 双层电解质薄膜 直接甲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