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本中气”理论探讨升阳益胃汤在治疗“长新冠”综合征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晓宇 林红丽 +1 位作者 魏仕杰 魏陵博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3期30-34,共5页
“长新冠”综合征是指在3个月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史,主要表现为一组病程长、病情反复的以严重疲劳、进行性活动困难、失眠、干咳、心理焦虑为主的亚健康综合征,具有多系统、多病证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该文基于《黄帝... “长新冠”综合征是指在3个月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史,主要表现为一组病程长、病情反复的以严重疲劳、进行性活动困难、失眠、干咳、心理焦虑为主的亚健康综合征,具有多系统、多病证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该文基于《黄帝内经》“标本中气”理论认识“长新冠”综合征,乏力为太阳寒水伤阳所致,治当温补以从本;失眠、焦虑为虚火扰及心神,治当清热以从标;干咳为阳明燥金受邪,阳明燥金宜从中气治疗,中气为太阴湿土,治当培土生金。故针对“长新冠”综合征以补气升阳、培土生金、清热祛湿为治疗原则,应用《内外伤辨惑论》中升阳益胃汤一方治疗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新冠”综合征 寒湿疫 标本中气 升阳益胃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中气”理论探讨重建中气汤在胃癌术后中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富之 高宏 +1 位作者 邢向荣 张宁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黄帝内经》提出了中气的概念,经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形成中气理论。“中气”理论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中气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关系到机体状况。胃癌术后患者常见乏力、食欲不振、疲惫等症状,究其原因在于中... 《黄帝内经》提出了中气的概念,经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形成中气理论。“中气”理论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中气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关系到机体状况。胃癌术后患者常见乏力、食欲不振、疲惫等症状,究其原因在于中气受损,而治疗的关键便是重新恢复中气,借由中气辅助调畅周身气机的作用,使机体逐步恢复正常功能。重建中气汤通过重建中气的方式抑癌抗癌,对胃癌术后患者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该文从中气学说、胃癌术后特点两个角度探讨重建中气汤在胃癌术后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重建中气 胃癌 胃癌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气层中气体渗流克林贝尔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姚约东 李相方 +1 位作者 葛家理 宁正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低渗气田的开发在我国油气田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研究低渗气层中气体的基本渗流规律有着理论和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选取典型的岩心,记录了CO2、N2和He等气体在不同岩心中渗流时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量值。对... 低渗气田的开发在我国油气田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研究低渗气层中气体的基本渗流规律有着理论和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选取典型的岩心,记录了CO2、N2和He等气体在不同岩心中渗流时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量值。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为:气体在低渗透岩心中的渗流不遵循达西渗流规律,表现为视渗透率在渗流过程中随气体性质、外界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岩心、气体的物理性质以及力学角度分析认为,低渗透岩心中的气体非达西渗流是由克林贝尔效应引起。文章还从岩心和气体的特性,以及温度、压力等因素系统地研究了气体渗流克林贝尔效应的影响因素,确定出克林贝尔效应常数的变化规律为:克林贝尔效应常数(b)与岩心综合参数成正比,与绝对温度(T)成正比,与气体的黏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所建立的低渗气层中气体的渗流规律为低渗透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 渗流规律 低渗透 气层 气体渗流 气田开发 非达西渗流 中气 实验方案 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气下陷”探讨直肠脱垂的病机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娇娇 陈琴 +3 位作者 李宇飞 王晓锋 崔国策 李华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本文为加深“中气下陷”对直肠脱垂相关病机的认识,分别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同时也为科研工作中直肠脱垂的造模指明方向。在祖国医学中,“中气下陷”通常指因脾气虚导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脱垂的... 本文为加深“中气下陷”对直肠脱垂相关病机的认识,分别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同时也为科研工作中直肠脱垂的造模指明方向。在祖国医学中,“中气下陷”通常指因脾气虚导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脱垂的一类病证,说明“中气下陷”与直肠脱垂的发病直接相关。在现代医学中,直肠脱垂病机是直肠黏膜松弛或直肠与周围的支持组织发生松弛分离,直肠失去支撑而滑脱下移,与祖国医学的认知基本一致;关于人工直肠脱垂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久泻的造模方法与祖国医学的认识不谋而合;此外,直肠脱垂常见于fibulin-5基因缺陷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转基因小鼠或结肠炎小鼠等虚弱的小鼠,亦符合祖国医学中“气虚不能固,而下脱也”的描述,即间接说明直肠脱垂的病机与“中气下陷”理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下陷 直肠脱垂 病机 直肠脱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讨虚劳证治 被引量:12
5
作者 俞跃 阮诗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14-116,共3页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提出的"中气升降"理论是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主要学术思想,认为"中气升降"对阴阳气血和脏腑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脏腑的虚损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有关。基于"中气升降&...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提出的"中气升降"理论是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主要学术思想,认为"中气升降"对阴阳气血和脏腑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脏腑的虚损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有关。基于"中气升降"理论,本文探讨其对临床虚劳证治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四圣心源 中气升降 虚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元御中气概念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圣华 甘密密 黄家诏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2期45-46,共2页
从学术界对"中气"一词的理解入手,阐述"中气"的意义,认为黄元御对中气的理解才是正统。
关键词 黄元御 中气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探讨气血瘀滞证治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博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15-117,共3页
黄元御对脏腑气血的理解基于"中气升降"理论,认为"中气升降"对脏腑和气血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气血的瘀滞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受损有关,由此采取燮理中气升降、环顾四维的方... 黄元御对脏腑气血的理解基于"中气升降"理论,认为"中气升降"对脏腑和气血的功能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气血的瘀滞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受损有关,由此采取燮理中气升降、环顾四维的方法,可为临床气血瘀滞证候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四圣心源 中气升降 气滞证 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气包涵肝胆之气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家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8-8,共1页
中气即中焦之气,素有两指:一指脾气,一指脾胃之气。其实,中气还包涵肝胆之气。1从中焦的部位而论中气既是中焦之气,那么弄清中焦的部位及其所含脏腑,对理解中气的内涵至关重要。从《内经》和《难经》有关三焦的论述看,中焦是指... 中气即中焦之气,素有两指:一指脾气,一指脾胃之气。其实,中气还包涵肝胆之气。1从中焦的部位而论中气既是中焦之气,那么弄清中焦的部位及其所含脏腑,对理解中气的内涵至关重要。从《内经》和《难经》有关三焦的论述看,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之部位。肝胆居于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肝胆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气概念——兼与刘家义同志商榷 被引量:4
9
作者 郝明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5-6,共2页
中图法分类号R223.14中气这一术语散见于中医文献。根据《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的解释,中气大约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二指脾气;... 中图法分类号R223.14中气这一术语散见于中医文献。根据《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的解释,中气大约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二指脾气;三为运气学术语,即中见之气;四为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肝胆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陷汤加减治疗中气下陷型前列腺增生60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华 徐向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12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中气下陷 加减治疗 升陷汤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腹症治主少阳 中气虚实须参详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志超 乔淑茹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7期35-36,共2页
患者,女,21岁,学生.因腹痛28小时伴恶心、呕吐、发热于2005年11月16日入我院外科.入院时症见:上腹持续疼痛伴腰背部放散痛,恶心,呕吐,纳差,寒战,T38.2℃;血压90/6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双肺无异常;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脐周及上... 患者,女,21岁,学生.因腹痛28小时伴恶心、呕吐、发热于2005年11月16日入我院外科.入院时症见:上腹持续疼痛伴腰背部放散痛,恶心,呕吐,纳差,寒战,T38.2℃;血压90/6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双肺无异常;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脐周及上腹正中处压痛阳性,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音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虚实 中气 少阳 症治 放散痛 腰背部 入院时 蠕动波 胃肠型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气理论谈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缪奇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2期7-9,共3页
多年来,运用中气理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试从中气理论的概念、中气理论的中医发展脉络、中气理论的成熟、黄元御中气理论的主要内容、中气理论认识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中气理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取穴、操作、方... 多年来,运用中气理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试从中气理论的概念、中气理论的中医发展脉络、中气理论的成熟、黄元御中气理论的主要内容、中气理论认识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中气理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取穴、操作、方义和运用体会等多方面阐述。中气理论指导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特色、原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中气理论 黄元御 重症肌无力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家欢 殷东风 +1 位作者 高宏 周跃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及辅助化学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将其分为中药暴露、无中药暴露两个队列。中药暴露组以... 目的观察"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及辅助化学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将其分为中药暴露、无中药暴露两个队列。中药暴露组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辨证加减。观察性别、年龄、首次就诊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卡氏功能状态(Karnor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复发或转移、中药暴露等因素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对62例患者随访2年,与无中药暴露组比较,中药暴露组患者体质量和BMI显著升高(P<0.05),复发或转移率显著降低(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暴露、基线KPS评分、复发或转移、基线BMI是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KPS评分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为口服中药的优势人群,"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可增加或稳定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体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生存期 体质量 重建中气 中药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阖阳明、补中气之法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丽雯 许山山 +3 位作者 宫凤英 李爱武 吕英 成云水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36-1838,共3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治疗方法集中在运动症状方面,对于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仍有所欠缺。既往的中医研究多认为此病以肝风内动、筋脉失养为基本病机,采用养血柔肝、熄风止痉等治法,但对于火热燥症...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治疗方法集中在运动症状方面,对于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仍有所欠缺。既往的中医研究多认为此病以肝风内动、筋脉失养为基本病机,采用养血柔肝、熄风止痉等治法,但对于火热燥症明显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首先立足气一元论阐释阳明的涵义,论证阳明降机的重要性: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其次,指出恢复阳明降机的关键点有两方面:第一,要重视液津血的化生,第二,要注重顾护太阴。再次,结合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火热燥的症状进行分析,提出阳明失阖、阳明降机不利是火热燥症的根本原因,故采用李可老中医阖降阳明、补中气之法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最后以一临床病案以作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阖阳明 中气 阳明降机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李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圣心源》“中气”概念探讨 被引量:32
15
作者 庄嘉欣 张保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64-365,共2页
清代名医黄元御对"中气"的认识,见解新颖,独树一帜。明了黄元御所述中气的内涵,有助于理解"中气升降"理论,把握人体气机。黄元御的理解较合经典之义,所述中气是气机升降的枢机,其要在位,其位在中,即阴阳水火沉浮动... 清代名医黄元御对"中气"的认识,见解新颖,独树一帜。明了黄元御所述中气的内涵,有助于理解"中气升降"理论,把握人体气机。黄元御的理解较合经典之义,所述中气是气机升降的枢机,其要在位,其位在中,即阴阳水火沉浮动静之间,因阴阳交感和合而生,进而引发气机的升降出入,具造化生生不息之功。应于人身,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为太阴胃为阳明,且脾主升胃主降,升降相贯成圆运动,成为人身中气的中心,故脾胃之气从属于中气,中气的概念高于脾胃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黄元御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气下陷之血崩升阳举陷宜先于益气
16
作者 戴东曦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4,共2页
血崩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中气下陷是其中病因之一,这种血崩病情急重、变化快,治疗上宜“急则治其标”以塞流,先升阳举陷,使下陷之阳气改变为升举之势,再调气血。1脾胃与中气下陷没有必然和正比的关系中气下陷是脾气虚弱的结果,... 血崩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中气下陷是其中病因之一,这种血崩病情急重、变化快,治疗上宜“急则治其标”以塞流,先升阳举陷,使下陷之阳气改变为升举之势,再调气血。1脾胃与中气下陷没有必然和正比的关系中气下陷是脾气虚弱的结果,但它不是脾气虚弱的必然结果,也与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下陷 血崩 升阳举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气如轴,四维如轮”从木土升降失调论治虚劳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志丹 王雅琦 +3 位作者 黄怡然 邹媛 李莹秋 李文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171-2174,共4页
虚劳涵盖疾病范围广,但其机理相通,一般认为虚劳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病位以脾肾为主。现阶段,随着生活压力、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问题的日益加重,使当代患者更易发生虚劳。本文结合“中气如轴,四维如轮”的圆运动理论... 虚劳涵盖疾病范围广,但其机理相通,一般认为虚劳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病位以脾肾为主。现阶段,随着生活压力、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问题的日益加重,使当代患者更易发生虚劳。本文结合“中气如轴,四维如轮”的圆运动理论,认为当代患者虚劳的关键病机为木土升降失调,日久火金水三气失司,其中又以木气失调为主、中土运化失常为次;临床治疗以“轴轮并运”为基本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主调木土二气,辅调火金水三气;虚劳总以虚为主,但因临床患者病情复杂而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且体虚之人易外感邪气,故治疗时不可盲目补虚,以防“虚不受补”“滋生邪实”及“外邪内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如轴 四维如轮 木土升降失调 虚劳 病机 轴轮并运 辨证论治 本虚标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可从中气论治消化道肿瘤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克久 吕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8期46-49,共4页
李可老中医将消化道肿瘤的病机归纳为"整体虚寒、局部实证",提出"人身无处不中气,立足人身中气即脾胃。凡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创立了抗癌名方攻癌夺命汤,临床用于治疗多种消化道... 李可老中医将消化道肿瘤的病机归纳为"整体虚寒、局部实证",提出"人身无处不中气,立足人身中气即脾胃。凡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创立了抗癌名方攻癌夺命汤,临床用于治疗多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效果显著。吕英教授跟随李可老中医学习多年,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高度总结。该文介绍李可老中医从中气论治消化道肿瘤的思想与经验,并介绍吕英教授运用其学术思想临床辨治结肠癌、胃癌、肝内胆管癌验案,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中气 攻癌夺命汤 李可 吕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子益医学圆运动学说中气思想内涵探讨 被引量:22
19
作者 汪剑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2期67-69,共3页
从中医学中气的生成与意义、调摄中气的治法方药、学术源流等方面探讨彭子益医学圆运动学说中脾胃中气学说的内涵与临证意义。
关键词 彭子益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中气学说 脾胃 黄元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气汤之“中气升降”理论阐述治疗心系疾病的相关理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罕 吴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6期111-113,共3页
下气汤出自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以其“一气周流”理论为著,阐述脏腑气机运动之圆运动,重其脏腑气机之调畅,助其升降枢纽之运转,在心系疾病中痰浊、血瘀、寒凝等普遍被认为是以冠心病为主的心系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而“气机”理论尚... 下气汤出自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以其“一气周流”理论为著,阐述脏腑气机运动之圆运动,重其脏腑气机之调畅,助其升降枢纽之运转,在心系疾病中痰浊、血瘀、寒凝等普遍被认为是以冠心病为主的心系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而“气机”理论尚未被重视,从中医学天人关系、生命规律、疾病机理、防治理念等方面来说,中医学离不开气的发展,基于此,现将以“下气汤”为主方的“中气升降”理论在气虚型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心衰等心系疾病的应用进行讨论,并从方剂溯源、中气升降理论以及对心系相关疾病的关联方面著此浅论,以期对后来学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气汤 中气升降 心系疾病 脏腑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