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黑龙江已知毒蘑菇的种类及中毒类型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潘学仁
邹莉
李德斌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1期72-74,共3页
-
文摘
黑龙江省毒蘑菇种类有67种,分别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6科、30属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2科2属。其中鹅膏属(Amanita)和乳菇属(Lactarius)各7种,占20.9%;其次为红菇属(Russula)和丝盖伞属(Inocybe)各5种,占14.9%,分属于6种中毒类型。欧氏鹅膏(A.oberwinklera-ta)、毒杯伞(Clitocybe cerussata)、细鳞丝膜菌(Cortinarius speciosissinus)、褐鳞环柄菇(Lepiota helveo-la)、鹿花菌(Gyromitra esculenta)等10种为极毒蘑菇。
-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毒蘑菇
中毒类型
-
Key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Poisonous mushrooms
Types of poisoning
-
分类号
S858.316.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甘肃陇南尖山自然保护区常见毒蘑菇及其中毒类型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冶晓燕
景雪梅
彭沛穰
刘金喜
张丽
朱学泰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南州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4,共4页
-
基金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15B-025)。
-
文摘
近年来甘肃陇南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对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代表性区域--尖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毒蘑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从形态特征上进行了描述,对其中毒类型做了归纳。结果显示尖山常见的毒蘑菇有淡红鹅膏、灰鹅膏、毒红菇、马鞍菌等12种。其中毒类型主要为肝脏损害型、肠胃炎型以及精神神经型。本研究将对甘肃陇南地区的毒蘑菇中毒防治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
关键词
陇南
尖山自然保护区
毒蘑菇
中毒类型
-
Keywords
Longnan
Jianshan nature reserve
poisonous fungi
poisoning type
-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甘肃常见毒蘑菇及其中毒类型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汉武
宋文霞
-
机构
酒泉市二中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食用菌》
2017年第4期17-19,26,共4页
-
文摘
对甘肃省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及其中毒类型进行了综述和梳理。甘肃分布的毒蘑菇主要有褐鳞环柄菇、白霜杯伞、裂丝盖伞等14种,其中毒类型多为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多脏器损伤型、溶血型。
-
关键词
甘肃省
毒蘑菇
中毒类型
-
分类号
Q949.32
[生物学—植物学]
R595.7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毒蘑菇的鉴别、中毒类型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邢路军
-
机构
河北省旅游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0-80,M0003,共2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几种剧毒蘑菇的形态特征、毒蘑菇的一般鉴别方法、毒蘑菇中毒类型和毒蘑菇中毒的一般处理方法。
-
关键词
毒蘑菇
形态特征
鉴别方法
中毒类型
-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犬中毒及应急处置方法
- 5
-
-
作者
张宏志
吕艳美
张超
杨濡莲
-
机构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军犬基地
-
出处
《中国工作犬业》
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
-
文摘
犬常出现被投毒或误食毒物的情况,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犬中毒后需要及时采集检测样本,快速、准确地确定中毒原因,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本文旨在综述犬常见的五种中毒类型、采样要点和应急处置方法。
-
关键词
救治措施
中毒类型
误食毒物
检测样本
中毒原因
中毒事件
投毒
犬
-
分类号
R59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野外实习中的饮食安全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周艳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出处
《地质勘探安全》
1997年第3期46-48,共3页
-
-
关键词
野外实习
饮食安全
食物中毒
中毒类型
-
分类号
R595.7
[医药卫生—内科学]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题名浙江庆元常见毒蘑菇的识别与预防
- 7
-
-
作者
张清洋
王秀花
吴天明
胡建平
-
机构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庆元县实验林场
百山祖管理处
-
出处
《食药用菌》
2016年第2期90-93,共4页
-
文摘
介绍浙江庆元地区分布的几种毒菇及其相应的中毒类型和鉴定方法。中毒类型主要分为肠胃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和呼吸循环衰竭型。常见的毒菇为:假褐云斑鹅膏、残托鹅膏、锥鳞白鹅膏菌等11种。中毒后的主要处理方法为:催吐,导泻,洗胃和灌肠。
-
关键词
毒蘑菇
中毒类型
中毒后处理
鉴定方法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