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圆环状多层发射药的燃烧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伦 王琼林 +3 位作者 刘少武 朱阳春 郭峰 张远波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3,87,共5页
为了模拟和改善多层圆环状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和燃烧性能,建立了一种圆环状多层高能硝胺发射药的燃烧模型,定义了多层环状发射药的缓燃层与速燃层燃速之比K、缓燃层的初始总厚度与药片初始总厚度之比X、以及药片的内外径差与初始总厚度... 为了模拟和改善多层圆环状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和燃烧性能,建立了一种圆环状多层高能硝胺发射药的燃烧模型,定义了多层环状发射药的缓燃层与速燃层燃速之比K、缓燃层的初始总厚度与药片初始总厚度之比X、以及药片的内外径差与初始总厚度之比(宽厚比)W三个参数。得到了不同参数的多层发射药的形状函数Ψ-Z曲线,并通过中止燃烧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X、K和W对多层发射药的燃烧有很大的影响,Ψ-Z曲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中止燃烧实验表明该模型简单、假设合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多层圆环状发射药 燃烧模型 形状函数 中止燃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点火中止后回收发射药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正刚 应三九 +1 位作者 徐复铭 侯保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0-533,共4页
利用中止燃烧装置,对单基药、双基药、太根药及硝胺药等不同种类发射药进行常规方式和等离子体点火的比较研究。燃烧中止后,回收得到残存发射药。对这些回收发射药表面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以检测发射药表面由于等离子体带来的... 利用中止燃烧装置,对单基药、双基药、太根药及硝胺药等不同种类发射药进行常规方式和等离子体点火的比较研究。燃烧中止后,回收得到残存发射药。对这些回收发射药表面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以检测发射药表面由于等离子体带来的金属含量。15/19单基药和硝胺药表面的Cu沉积很少;沉积在太根药样品表面的Cu元素,经估算后其含量约为Pb元素的20%左右;而等离子体点火双芳-3的XRF谱图中,Cu元素所处的峰的强度明显增强,经估算后其含量约为Pb元素的50%左右。Cu元素在不同配方发射药表面沉积的相对含量与金属蒸汽罩模型的观点存在不一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点火方式相比,等离子体点火燃烧中止后回收得到的发射药表面有金属Cu离子或原子沉积。Cu在发射药表面沉积的相对含量与等离子体发射药能量转移方式、发射药的配方及燃烧状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发射药 等离子体点火 中止燃烧实验 X射线荧光光谱(X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结构对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延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奡炜 应三九 +1 位作者 肖正刚 徐复铭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9-312,共4页
通过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试验研究了发射药装药结构对等离子体点火性能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利用等离子体点火燃烧中止装置、压力传感器和瞬态数据采集系统等,测量得到了太根药及单基药等的燃烧中止压力-时间曲线和点火延迟时间,... 通过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试验研究了发射药装药结构对等离子体点火性能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利用等离子体点火燃烧中止装置、压力传感器和瞬态数据采集系统等,测量得到了太根药及单基药等的燃烧中止压力-时间曲线和点火延迟时间,分析了装填密度、等离子体喷孔与发射药的距离以及装药方式等对等离子体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装填密度以及发射药与等离子体喷孔距离,点火延迟时间变长。在等离子体能量流场的相同位置,装药方式的改变对发射药的点火和燃烧影响不大,点火延迟时间也没有太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药 等离子体点火 中止燃烧实验 点火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