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在中美欧互动中的多重角色与中欧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怀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9,158,159,共21页
作为当今世界上一支战略性力量,欧盟近年来提出并坚持“战略自主”,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与大国关系博弈的意识不断增强。欧盟参与中美战略博弈,使得中美欧三边互动成为当前新一轮大国关系分化重组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中美欧关系是... 作为当今世界上一支战略性力量,欧盟近年来提出并坚持“战略自主”,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与大国关系博弈的意识不断增强。欧盟参与中美战略博弈,使得中美欧三边互动成为当前新一轮大国关系分化重组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中美欧关系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动态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非对称性等特点。当前中美欧互动正处于一个激烈的碰撞期,美国是主要推手,中美博弈是主要矛盾,欧盟扮演多重角色并发挥着独特且微妙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美博弈进程及三边关系的走向。欧盟的角色具有三重性,即利益攸关方与权力平衡者、非正式盟友和矛盾的伙伴。这些不同角色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欧盟在中美欧关系中的独特身份与利益取向。中美欧互动本质上是一种不对称三角博弈模式,由于欧美间相互关系要比对华关系紧密得多,这就使得欧美共同应对中国成为三边关系的趋势性特征之一。但与此同时,欧盟寻求战略自主以及中欧关系具有的强大韧性,为中国运筹中美欧关系提供了外交空间。面对动荡调整的中美欧关系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应加大对欧外交力度,综合施策以确保中欧关系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推动中美欧关系朝着相对平衡方向发展,同时重视并探索建立中美欧三边互动机制的可能性,以最大限度降低美欧联手应对中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盟外交 战略自主 关系 关系 关系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对华政策三大新变化及中欧关系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2
作者 冯怡然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98,158,159,共20页
自2016年以来欧盟内部就调整对华政策的必要性逐渐达成共识,2019年欧盟出台题为《欧盟—中国:战略展望》的政策文件,标志着欧盟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欧盟对华新政策强调中欧在经济和制度等方面的竞争性。具体表现在:欧盟对中国的定位由... 自2016年以来欧盟内部就调整对华政策的必要性逐渐达成共识,2019年欧盟出台题为《欧盟—中国:战略展望》的政策文件,标志着欧盟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欧盟对华新政策强调中欧在经济和制度等方面的竞争性。具体表现在:欧盟对中国的定位由单一性转变为多面性,即中国既是欧盟的合作伙伴,又是经济技术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设立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制度以及酝酿出台针对外国政府补贴的反补贴法等;努力使欧盟成员国与中国打交道时采取步调一致的“全欧盟”方式。近年来随着中欧实力对比变化,欧盟认为中国崛起给欧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平衡已被打破,而这正是推动欧盟调整其对华政策的重要考虑。同时,欧盟对华政策酝酿变化正好与中美关系全面紧张同步发生,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无疑受到了美国因素的影响。随着欧盟调整对华政策,未来中欧关系的竞争面将增大,拜登上台后欧美协调增大也将对中欧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但中欧之间仍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欧盟不会完全追随美国对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盟对华政策 关系 “全盟” 国外交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应对中美博弈的策略选择与美欧对华政策协调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怀普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46,154,共23页
中美欧是特殊的三边关系。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欧洲是影响中美博弈和中美欧三边关系走向的关键变量。欧盟将中美竞争视为难以回避的重大挑战,并基于战略自主采取“不选边”的策略,同时谋求在中、美间发挥调节作用,以期降低风险... 中美欧是特殊的三边关系。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欧洲是影响中美博弈和中美欧三边关系走向的关键变量。欧盟将中美竞争视为难以回避的重大挑战,并基于战略自主采取“不选边”的策略,同时谋求在中、美间发挥调节作用,以期降低风险并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但欧盟对待中、美并非不偏不倚,其调节作用更多体现在与美国共同加强对华政策协调,这正是三边关系的特殊性。经过数年的磨合,美欧对华政策协调与合作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大致可概括为经贸与科技竞争、对投资与出口管制及设限、军事威慑与防范、人权施压与对抗、围绕“一带一路”进行地缘战略协调。拜登执政后美欧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加上双方共同的短期利益等因素,使得美欧对华协调联动的可能性上升。今后美欧联手应对中国的战略会更加清晰,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对华协调联动将会进一步增强。然而,美欧结构性矛盾以及涉华利益不对称将使双方的合作具有局限性。归根结底,欧盟在中美博弈中采取平衡策略的根本目的是避免使自己“选边站队”。此外,对欧盟而言,美欧协调主要是手段而非目的,并不意味着双方要建立“反华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博弈 盟战略自主 对华政策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视域下的欧盟对华“去风险”战略:表征、影响及应对
4
作者 岳圣淞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3,I0002,共20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通过双多边渠道不断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和对地区事务的参与度,并将其视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实现对外战略转型的关键机遇,对华关系在欧盟亚太政策中占据核心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通过双多边渠道不断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和对地区事务的参与度,并将其视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实现对外战略转型的关键机遇,对华关系在欧盟亚太政策中占据核心地位。近年来,在内外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下,欧盟对华政策出现结构性转变,尤以其2023年提出的对华“去风险”战略为代表。文章基于风险理论与安全化理论融合形成的分析框架展开分析,为“去风险”战略的形成与演化提供解释逻辑,更加深入地审视其对亚太秩序的影响。这一尝试不仅有望为相关研究奠定更为充分的学理基础,亦可为未来中国预判欧盟对华政策走向、完善对欧政策框架、规避因欧方过度“去风险化”的政策行动对双边关系和亚太秩序制造“人为风险”带来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盟对华政策 去风险化 亚太国际关系 政策安全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之间的东亚对话与对华政策协调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怀普 王振玲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73,共16页
美欧之间的东亚对话主要针对中国崛起相关话题。21世纪初该对话的启动标志着以应对中国崛起为核心的美欧东亚战略与对华政策协调被正式纳入跨大西洋议程之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东亚对话趋于深化,议题范围扩大且讨论日益深入,... 美欧之间的东亚对话主要针对中国崛起相关话题。21世纪初该对话的启动标志着以应对中国崛起为核心的美欧东亚战略与对华政策协调被正式纳入跨大西洋议程之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东亚对话趋于深化,议题范围扩大且讨论日益深入,就安全、经贸等领域的协调机制和协调内容提出了更具针对性、更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欧东亚战略与对华政策协调。然而,美欧对话也存在矛盾和分歧,对华战略的差异和在东亚的利益分歧限制了双方互动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东亚对话 国崛起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强化对华经贸防御工具的动因、举措、影响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子南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63,共11页
欧盟正在强化对华经贸防御机制,表明其对中国越来越防范并且在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对华施压。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欧盟意图维护欧洲主权并确保在对华关系上拥有独立决策权;德法将提防制衡中国的理念附加在欧盟对华战略上;以及欧... 欧盟正在强化对华经贸防御机制,表明其对中国越来越防范并且在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对华施压。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欧盟意图维护欧洲主权并确保在对华关系上拥有独立决策权;德法将提防制衡中国的理念附加在欧盟对华战略上;以及欧盟在产业政策上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当前欧盟正在构建的是一个涵盖投资监管、出口管制、公司治理、外国补贴审查以及反制裁胁迫的全方位对华经贸防御工具箱,这将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强化欧洲对中国“竞争对手”的定位而更加防范中资企业;还可能导致欧美对华政策趋同进而采用统一监管机制。但欧盟也面临多重制约,盲目使用对华经贸防御工具反而可能会损害自身利益。中国应提前准备,通过切实可行的反制措施给欧盟以警告。同时,应深化中欧双边合作来阻止欧美对华经贸政策一致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科技主权 盟产业政策 中欧美关系 对华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全球治理观的实用主义转型 被引量:4
7
作者 任琳 程然然 《国际展望》 CSSCI 2015年第6期136-150,共15页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受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和自身内外交困等现实因素影响,欧盟全球治理观呈明显的实用主义转型态势,具体表现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IMF份额改革做出让步、在TTIP和区域安全等领域...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受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和自身内外交困等现实因素影响,欧盟全球治理观呈明显的实用主义转型态势,具体表现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IMF份额改革做出让步、在TTIP和区域安全等领域与美国保持协调等。欧盟全球治理观的实用主义转型并不意味着对其传统规范导向的全然摒弃。很大程度上,在实用主义与规范导向之间的实用主义选择,成为欧盟全球治理观转型的另一重要特征:在其有利于欧盟利益时,规范导向可能再度成为主导性理念;反之,实用主义全球治理观可能占据主导。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实力中心,在防范全球经济风险、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中美欧三方需要逐步摒弃分歧、增加对话、加强合作,共同塑造未来世界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治理理念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地缘政治驱动的欧盟“开放性战略自主”科技政策 被引量:19
8
作者 卓华 王明进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61,154,155,共25页
目前,欧盟的科技政策从“开放世界”转向“开放性战略自主”。这种政策基于技术地缘政治的权力和竞争逻辑,在认知上,以战略化、安全化和意识形态的视角看待国际科技环境,将欧盟定位为国际科技竞争的参与者;在政策设计上,将“开放”作为... 目前,欧盟的科技政策从“开放世界”转向“开放性战略自主”。这种政策基于技术地缘政治的权力和竞争逻辑,在认知上,以战略化、安全化和意识形态的视角看待国际科技环境,将欧盟定位为国际科技竞争的参与者;在政策设计上,将“开放”作为欧洲反向塑造国际技术生态的基础条件,将对美和对华科技“自主”作为直接目标;在具体实践中,遵循地缘政治内外权力平衡策略,对内发展关键战略性技术,对外强化科技治理和科技规约体系,相互配合为欧洲技术生态体系确立技术地缘空间和优势。这种技术地缘逻辑驱动的科技政策规定了欧盟的国际科技竞争指向,在底层逻辑上与中国直接关联,在政策实践上具有特别的对华竞争指向,并在中美欧同步竞争下形成欧美对华科技政策协调。中欧应在既有合作基础上,创造更加合理有序的国际科技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地缘政治 开放性战略自主 盟科技政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