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陈建国 李维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9,共21页
中欧班列作为对接欧亚大陆市场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为沿线城市带来新贸易窗口,并会驱动地方经济迈向多元化发展。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 中欧班列作为对接欧亚大陆市场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为沿线城市带来新贸易窗口,并会驱动地方经济迈向多元化发展。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正向效应具有逐步上升趋势,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处理后仍得以验证。异质性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韧性的促进效应在西部通道、大中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更加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中欧班列途径的国家数量、目的地类型、物流运输能力对中欧班列开通的促进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中欧班列开通的政策效应存在最优距离,其影响范围大致处于200公里以内。机制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来提升城市出口韧性;拓展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出口韧性的独立效应以及二者协同效应均显著促进城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应强化中欧班列战略支撑,推进技术创新与资源配置优化,并充分考虑政策辐射范围的最优距离,进一步释放中欧班列更大的贸易通道潜能,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城市出口韧性 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振军 张思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17,共4页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和支撑载体,对优化商贸流通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跨期DID模型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具有积极促进作...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和支撑载体,对优化商贸流通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跨期DID模型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释放市场潜能、提高市场可达性两种机制实现;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外商投资水平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而薪酬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提升。据此建议:持续巩固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发挥中欧班列在市场潜能激发和市场可达性优势塑造方面的优势力量,打造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利好环境,以期充分释放中欧班列开通政策效应,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布局更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商贸流通产业集聚 影响机制 跨期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评估
3
作者 高贵现 朱月季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本文以中国2010-2021年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对其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 本文以中国2010-2021年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对其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规模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揭示,中欧班列开通对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同时,中欧班列开通对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额也表现出积极的影响,然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产品进口规模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农产品贸易 多期DID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来自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佳 闵悦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9-239,共21页
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05—2018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样本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从区域创新视角验证了中欧班列开通的经济效应。研究结论为: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开通区域以专利授权数度量的创新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 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05—2018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样本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从区域创新视角验证了中欧班列开通的经济效应。研究结论为: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开通区域以专利授权数度量的创新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基于区域创新系统框架下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及政府激励等维度对区域创新产生了促进效应,从而为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异质性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兼顾了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并对创新效率较高、人力资本密集和东部区域具有更显著的边际影响。同时,根据“中心-外围”理论可知,中欧班列中心与外围区域发挥的创新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未来应继续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更加注重探索各城市中欧班列的合作边界,打造“泛中心+多领域+宽范围”的班列合作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中欧班列经济辐射效应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区域创新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政策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邱志萍 蒋鹏程 刘迪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53,共1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使用跨期DID模型来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满足平行趋势条件下,中欧班列开通...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使用跨期DID模型来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满足平行趋势条件下,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这在安慰剂检验、PSM-DID估计和排除选择偏误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中欧班列开通对东部、更大人口规模、商业魅力型、非资源型和交通便利型的城市商贸流通集聚效应明显更强,对批发与零售业集聚的影响最大;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轴辐效应,辐射范围在150公里以内。机制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开通通过激发国内市场潜能、提高市场可达性水平和强化国际市场引力来促进城市商贸流通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商贸流通产业集聚 跨期DID模型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与沿线城市低碳发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景国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9,共9页
文章基于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抑制了沿线城市碳排放,促进了沿线城市低碳发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能够通过... 文章基于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抑制了沿线城市碳排放,促进了沿线城市低碳发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地理位置、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推动中欧班列建设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双重差分 低碳发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金融化动机研究——基于“中欧班列”开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佳 闵悦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32,共13页
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本文采用多期DID模型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金融化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加剧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企业投机性金融化动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开通中欧班列后,企业融... 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本文采用多期DID模型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金融化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加剧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企业投机性金融化动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开通中欧班列后,企业融资约束得到缓解,为金融投机提供了资金条件,且班列运行中遇到的现实困境是产生该动机的重要推手。异质性分析表明,班列开通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非运输廊道、外围区域、非内陆自贸区及东部地区中更为明显,对非国企、大股东治理效应较弱、股权制衡度较低及高管有金融工作经历的企业边际影响更强。本文结论可为深入推进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监管企业投资行为、合理引导企业“脱虚向实”等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融资约束 脱虚向实 企业金融化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