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风 成惠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误诊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PCNSL 患者资料 病理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盛琦 袁晓军 +3 位作者 张勤 赵惠君 姚慧玉 顾龙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66-168,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分析 并发 CNSL 临床诊治 儿童白血病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患者出现非肺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伊洪莉 张萌 吕曙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肺性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肺心病患者 慢性肺心病 护理体会 误治 误诊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熊远青 贾苍松 +2 位作者 王嵋景 张佳玲 刘战军 《中国小儿血液》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报告了 45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 ,分析了CNSL的隐匿性及二次复发 ,提出鞘内注射仍是预防和治疗CNSL的有效手段。主张在仅有脑脊液 (CSF)检查发现 1~ 2个幼稚细胞时 ,可观察 1~ 2周再做CSF检查 。
关键词 小儿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临床分析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航 李海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9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分析 PCNSL 临床表现 病情进展 病理证实 预后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5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宏勤 毛伯镛 +3 位作者 李丹 张尚福 范益民 李宝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 本组男 19例 ,女 16例 ,男女比例为 1.2∶1,年龄 2 6~ 72岁 ,平均年龄5 ...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 本组男 19例 ,女 16例 ,男女比例为 1.2∶1,年龄 2 6~ 72岁 ,平均年龄5 2岁。所有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检查均为阴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无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 ,5 7%的患者病史短于 4周 ,发病急 ,病情进展快。肿瘤多位于额部、颞顶部和基底节区 ,本组共 35例 5 2个肿瘤 ,其中 16例为多发性肿瘤 (45 .7%)。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 ,侵袭性大 ,病史短 ,发病急 ,病情进展快 ,常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 ,易多发 ,术前诊断困难 ,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6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琰 杨卫东 +2 位作者 陈杰甫 郭芳 丁现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6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采取早期诊断及预防,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方法分析36例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21例;年龄5~57岁,平均年龄26.8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采取早期诊断及预防,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方法分析36例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21例;年龄5~57岁,平均年龄26.8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3例(M12例,M23例,M33例,M42例,M54例),慢粒急变2例。结果 36例CNSL中死亡26例,存活8例,失访2例。死亡原因多为原发病复发所致的相关并发症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引起的颅内出血、高颅压脑疝形成等。结论 CNSL仍为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CNSL可发生在急性白血病病程的任何时期,但以缓解期多见,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故对于具有发生CNSL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重视对CNSL的预防性鞘内注射治疗,以求尽量降低CNSL的发生率,延长患者长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白血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特征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洪珍梅 夏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9期1364-1365,共2页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分为原发性(PCNSL)及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1]。PCNS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颅内恶性肿瘤的0.3%-1.5%,在组织学上90%PCNSL属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NS DLBCL)[1-2]。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颅内恶性肿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PCNSL 诊断分析 DLBCL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试剂性能评估关注点
9
作者 包雯 刘容枝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3期343-345,共3页
从性能评估的角度,简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试剂检测的病原体范围、企业参考品的设置、反应体系的研究以及分析性能评估等研究内容的关注点,包括研究方法以及质量控制要求等。该研究意在提高产品研发效率,推动行业发展。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 宏基因组测序试剂 分析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顾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164-165,共2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内科治疗方法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扩血管药物。结果本组7例患者MRI检查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4例病灶位于脑叶,边缘... 目的分析并评价内科治疗方法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扩血管药物。结果本组7例患者MRI检查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4例病灶位于脑叶,边缘不清、呈现不规则的楔形,并累及到皮质以及皮质下;MRI结果显示出长T1及T2信号。病灶在左额顶部扣带回区者2例,病变区外缘为指状或尖角,表现为长T1及长T2信号。通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患者中有1/3的血管造影表现出串珠样改变。2例患者进行脑活检,表现为小血管程度不等的肉芽肿及非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脑实质小血管出血。全部11例患者在1年的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者1例,有1例血管炎患者停用激素后无复发。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并辅以扩血管药物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内科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芳芳 张德发 +2 位作者 黄晓婕 Zaongo SD 马萍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疾病谱、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法收集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48例,均经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症状确诊。48例患者中单纯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12例、单纯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4例...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疾病谱、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法收集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48例,均经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症状确诊。48例患者中单纯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12例、单纯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4例、隐脑合并结脑2例、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5例、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3例、HIV急性期感染2例、HIV相关性脑病2例、颅内占位1例、单纯神经梅毒11例,原因不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统称其他类型)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结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预后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发热25例(52.1%)、头痛25例(52.1%)、恶心25例(41.7%)、呕吐17例(35.4%)、意识不清13例(27.1%)、头晕7例(14.6%)、认知障碍8例(16.7%)、抽搐4例(8.3%)、复视2例(4.2%)、视力下降6例(12.5%)、无症状1例(2.1%)。隐脑患者脑脊液压力水平最高,结脑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最高、糖及氯化物水平较低。除单纯神经梅毒以及HIV急性期感染患者外,其他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均低于200个/μL。隐脑患者病死率为35.7%(5/14),结脑患者病死率为33.3%(2/6),PML病死率为40.0%(2/5),HIV相关脑病患者病死率为50.0%(1/2),其余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死率为0。结论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类型是隐脑及结脑,患者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多样且危重;合并神经梅毒的比例也较高,患者症状多种多样,临床易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AIDS 临床分析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进隆 张旭东 +7 位作者 陈清江 陈国荣 吴少璇 杨万秋 尹美凤 薛伍君 吴晓爽 唐灿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1-1175,共5页
目的目前关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对93例PCNSL患者进行分析,探讨PCNS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3例PCNSL患者临... 目的目前关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对93例PCNSL患者进行分析,探讨PCNS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3例PCNS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手术10例,术后化疗37例,术后放化疗12例,术后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34例。统计分析单纯化疗者、放化疗联合者、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者的中位生存期。随访开始时间2013年9月,截至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通过Kaplan-Meier法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病例资料分析不良预后因素,并统计比较不良预后因素的中位生存期。结果93例PCNSL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54(14~88)岁。临床表现复杂,以颅脑内压增高症状为主。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93例PCNSL患者中位生存期13(95%CI:12~17)个月,2年生存率38.7%。术后单纯化疗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小于放化疗联合者(15个月vs 31个月,P=0.00)。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大于单纯化疗者(22个月vs 15个月,P=0.002)。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升高(RR=1.550,95%CI:0.707~3.397)和未使用利妥昔单抗(RR=6.308,95%CI:1.904~20.898)是PCNSL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正常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大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升高者(28个月vs 17个月,P<0.05)。使用利妥昔单抗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大于未使用利妥昔单抗(22个月vs 14个月,P<0.05)。结论选择术后放化疗或术后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的PCNSL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未使用利妥昔单抗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升高的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淋巴瘤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超声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产前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利顺 王启臣 +4 位作者 张国梁 聂红艳 李刚 白力伟 华天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6-19,24,共5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联合超声(US)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y analysis,CMA)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226例怀疑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的孕妇为此次观察的对象,所有孕妇胎...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联合超声(US)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y analysis,CMA)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226例怀疑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的孕妇为此次观察的对象,所有孕妇胎儿均接受MRI联合US与CMA进行相关的检查。比较在不同检查方法下对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检出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比较异常胎儿在每种检查下的影像学图像表现。结果MRI检查在视野、分辨率、组织特异性以及脑沟、裂、回的图像都要比US检查的质量要高(P<0.05),而血流显示以及脉络丛室管膜的显示要比US检查的质量要低(P<0.05);总体来看MRI检查(91.50%)对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的总检出率要比US检查(87.17%)的高,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04%、21.43%;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的226例胎儿中,经CMA检测其中有13例检测出染色体核型异常(6.77%),41例检查出CNVs(21.35%),包括24例致命性CNVs(12.50%),13例胎儿检查出VOUS(6.77%);其中11例选择了继续妊娠分娩,2例选择了引产,可见有选择继续妊娠的比例为84.62%。结论MRI联合US与CMA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产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特别是对于在超声结构检查异常的胎儿,结合MRI能够更加有效的于产前对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胎儿进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金堂 闫国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 临床分析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2002年12月 2004年1月 临床特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学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5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05年4月至2008年10月诊治的M3并发CNSL患者1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诊治未发生CNSL的M3患者126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05年4月至2008年10月诊治的M3并发CNSL患者1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诊治未发生CNSL的M3患者126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化疗用药时间、死亡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化疗时间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3并发CNSL患者复发率高,白血病细胞和人体对化疗药物耐受性的反比例关系是制约用药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浸润临床分析
16
作者 徐彧 童书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临床分析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勇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2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51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原发病类型、感染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原发病类型出现最多的为脑外伤,有19例...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51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原发病类型、感染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原发病类型出现最多的为脑外伤,有19例,出现率为37.3%;患者的感染源类型中有17例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出现率为33.4%,有22例患者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出现率为43.1%。结论脑外伤患者在外科手术后最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的细菌通常为革兰阳性球菌或者革兰阴性杆菌,可据此在外科手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感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乐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RV)肠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确诊的3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2月15例...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RV)肠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确诊的3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2月15例,12~18月11例,〉18月4例。所有病例均有腹泻和惊厥史,其中合并良性惊厥24例,占80%,合并病毒性脑炎6例,占20%。全部病例均在1~2周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精神运动及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但症状较轻,预后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肠炎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沉淀-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血浆中61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吟 陈崇宏 +1 位作者 林玲 陈一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7-793,共7页
建立了利用蛋白沉淀提取血浆中61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的方法。1mL血浆样品中加入1.5mL乙腈,旋涡混合后,离心,上清液过滤后直接采用HPLC测定。选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mm×... 建立了利用蛋白沉淀提取血浆中61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的方法。1mL血浆样品中加入1.5mL乙腈,旋涡混合后,离心,上清液过滤后直接采用HPLC测定。选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5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nm。61种药物的回收率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为0.94%~11.23%。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高且稳定,能够作为系统毒物分析的通用前处理方法。该蛋白沉淀方法与HPLC-DAD技术结合,可应用于61种药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沉淀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系统毒物分析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药物筛查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与高血压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伟彬 刘光耀 杨成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高血压 压力感受器 神经递质 脑内核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