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T及MRI影像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箔 任彦 +1 位作者 姚振威 陆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T及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中枢神经细胞瘤多见于侧脑室Monro孔附近,邻近或源于透明隔,多以一侧脑室... 目的:总结分析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T及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中枢神经细胞瘤多见于侧脑室Monro孔附近,邻近或源于透明隔,多以一侧脑室为主向双侧脑室生长,以左侧脑室(42/71)多见。肿瘤实性部分在CT上主要表现为稍高或等密度,肿瘤内部常见钙化、囊变。肿瘤的实性部分MRI主要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T2‑FLAIR稍高或高信号,DWI弥散受限。T1WI增强扫描多表现为轻度到中度强化(64/69),瘤周或瘤内见多发血管影。肿瘤的MRI特征性表现包括宽基底征、皂泡征、周围泡泡征、扇贝征、宝石征、液-液平面征;磁共振波谱上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明显下降、胆碱峰明显升高。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总结归纳这些特征有助于术前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文献综述 被引量:35
2
作者 洪楠 王屹 +1 位作者 孙燕萍 杜湘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及非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崔华娟 王卓才 +2 位作者 陈敬文 彭大云 赖日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及非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atypical central neurocytoma,ACN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N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以及电镜特点,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及非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atypical central neurocytoma,ACN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N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以及电镜特点,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 12例患者大部分表现为头晕、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少量伴神经功能障碍。组织学均表现为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圆形,胞质少而略透明,其中散在无细胞区的神经毡样结构,间质血管呈纤细分支状,少数病例出现钙化。8例瘤细胞异型性小,未见坏死,核分裂象<2个/10 HPF,4例瘤细胞有异型,核分裂多见,>5个/10 HPF,其中2例见坏死。免疫表型:12例Syn弥漫阳性,NeuN则阳性强度不等。5例GFAP灶阳性,8例Ki-67增殖指数<2%,4例Ki-67增殖指数>8%。电镜观察瘤细胞胞质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细胞间见突触结构。12例患者随访2个月~7年,其中2例复发,1例死于并发症,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 CNC预后较好,组织学上易误诊为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特别是ACNC易误诊为WHOⅢ级以上的肿瘤。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观察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非典型 预后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7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金行藻 石群立 +1 位作者 孟奎 李南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 (centralneurocytoma ,CNC)的临床病理特征 ,以提高对此瘤的认识 ,避免误诊。 方法 :对 7例CN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并做免疫组化检测以证实其性质。结果 :7例CNC均为年青人 ,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组织由...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 (centralneurocytoma ,CNC)的临床病理特征 ,以提高对此瘤的认识 ,避免误诊。 方法 :对 7例CN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并做免疫组化检测以证实其性质。结果 :7例CNC均为年青人 ,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组织由密集的小圆形细胞组成 ,胞浆透明 ,有核周晕 ,呈蜂窝状结构 ,并有无细胞性神经原纤维岛特征。免疫组化Syn和NSE阳性 ,GFAP和NF阴性。结论 :CNC是分化好的神经元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年青人脑室内。在光镜下 ,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透明细胞室管膜瘤不易区别 ,无细胞性原纤维岛特征性结构和Syn阳性、GFAP阴性免疫反应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突触蛋白类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碧云 陈自谦 肖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5例,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5例,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均可见囊变,边缘清晰。免疫组化突触素(Syn)均为阳性表达,2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1例S-100呈阳性表达,3例Ki-67阳性表达。结论青年人位于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CNC的诊断,CT与MRI有助于诊断此病,确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洲 肖永忠 +3 位作者 张得秀 马林 蔡幼铨 桂秋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行常规MR成像(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MRI显示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4例呈边界较清楚的不规则形团...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行常规MR成像(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MRI显示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4例呈边界较清楚的不规则形团块,1例呈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团块。肿瘤均以实性部分为主,伴有多发囊性变。实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更长T1、更长T2信号,瘤体内(3例)及其边缘(2例)可见条状短T1高信号,3例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或中等增强。5例肿瘤均与透明隔及胼胝体有密切关系且表现为侧脑室扩大及梗阻性脑积水。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突触素(SYN)阳性。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诊断,确诊仍依靠病理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中枢神经细胞瘤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联合DWI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马莉 裴亚亚 孙鹏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影像学差异,并探讨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 目的对比分析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影像学差异,并探讨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与17例侧脑室内室管膜瘤患者的术前MR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W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对其MRI征象进行对比分析,并测量两组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Mann-Whitney检验,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1例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在D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ADC均值为(0.65±0.12)×10^(-3) mm^2/s,17例侧脑室内室管膜瘤在DWI上12例呈高或稍高信号,5例呈低信号,ADC均值为(1.21±0.24)×10^(-3) mm^2/s,高于中枢神经细胞瘤,两组肿瘤实质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ADC值0.87×10^(-3) mm^2/s为阈值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01,95%可信区间为0.95~1.00,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0%。结论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DWI及ADC值在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金安 唐新华 苗宝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 (CNC)的MRI和CT表现。方法 对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4~ 46岁 ,平均3 0岁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的MRI、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肿瘤均位于双侧侧脑室透明隔和 /或第三脑室近Monro孔处 ...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 (CNC)的MRI和CT表现。方法 对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4~ 46岁 ,平均3 0岁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的MRI、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肿瘤均位于双侧侧脑室透明隔和 /或第三脑室近Monro孔处 ;左侧侧脑室 4例 ,右侧侧脑室 2例。肿瘤呈不规则形 (2例呈类圆形 ) ,密度不均、边缘清晰 ;MRT1WI以等信号为主 ,混有少量高信号及点状低信号 ,T2WI信号强度与皮层灰质比较为不均匀等到高混合信号 ,增强后不均匀低到中等强化。瘤体内常见囊变、钙化、出血。CT表现为肿块呈不均匀高密度影 ,4例 (66.7% )可见不规则状钙化 ,边缘清晰。结论 CNC的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昱 叶秀峰 +2 位作者 李伟 毕娟娟 何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认识并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确诊的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分析了全部患者的症状、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预后和鉴别诊断。结果:8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从10~64岁(平均年龄32.93岁)。常见的症状与颅... 目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认识并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确诊的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分析了全部患者的症状、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预后和鉴别诊断。结果:8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从10~64岁(平均年龄32.93岁)。常见的症状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包括头痛(100%)、视乳头水肿(93%)、呕吐(80%)。所有肿瘤均位于脑室系统内。瘤组织由具有圆形核和细染色质并且一致的细胞组成,在一些区域有带核周空晕的小细胞。尤其是在无核区域有细的原纤维丝(神经毡)。两例分别显示核异型和血管增生。1例可见灶性坏死。免疫组化检测该肿瘤表达Syn(15/15)、NSE(12/15)、GFAP(3/15)。MIB-1标记指数在0.8%~12.5%,15例中有3例超过2%。11个患者获得了随访资料。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通常预后较好,但是一些病例可具有侵袭性。GFAP阳性和MIB-1标记指数增高及血管增殖可能提示更具有恶性的临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 增殖 MIB-1标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治疗(附18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柯春龙 齐铁伟 +2 位作者 金华伟 郭少雷 黄正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7年4月经显微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男8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32.3岁。临床表现以颅内压...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7年4月经显微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男8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32.3岁。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影像学检查显示多数肿瘤位于侧脑室室间孔区并伴有梗阻性脑积水,肿瘤增强后强化明显,常见钙化。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全部病例术后常规进行放射治疗。术后随访14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未见肿瘤复发或再生长。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是好发于脑室内的分化较好的神经元性肿瘤,应用显微手术结合术后放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显微手术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辉 李文胜 +3 位作者 石德金 何海勇 梁朝峰 郭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例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1例位于侧脑室后部。C...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例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1例位于侧脑室后部。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其内有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未见钙化;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记均为阳性;突触素(Syn)4例阳性,1例可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4例阴性,1例阳性。全部病例经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对2例残留的肿瘤进行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至4年,效果良好。结论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近室间孔附近,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可有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术后放疗可减少本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病理学 影像学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慧 严静东 +2 位作者 陈涛 雷贞妮 陈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多数位于侧脑室前角、体部或孟氏孔区,均...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多数位于侧脑室前角、体部或孟氏孔区,均伴有一侧或双侧侧脑室扩张积水。其中11例行CT检查,28例行MRI检查,4例行~1H MRS检查。CT平扫呈等或稍高不均匀密度,内含多发囊变、坏死及钙化灶,4例病灶内见出血。磁共振T1WI呈不均匀等、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稍高信号,内多发囊变、坏死,囊变呈"皂泡样"或"丝瓜瓤样"。DWI实性部分呈高或稍高信号,囊变、坏死部分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多呈轻中度强化,内见血管穿行。经1H MRS检查的4例肿瘤均出现Cho峰明显升高,Cr峰及NAA峰降低。免疫组化测定中,大多数肿瘤显示Neu-N,Syn,GFAP和低水平Ki-67的阳性表达。结论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典型的影像表现,综合CT及MR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和鉴别侧脑室其他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灰度直方图鉴别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健 程敬亮 +2 位作者 陈晨 张勇 谢珊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研究ADC灰度直方图鉴别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侧脑室内的10例室管膜瘤和14例中枢神经细胞瘤,选取两组肿瘤ADC横轴面图像最大层面,并用MaZda软件勾画兴趣区(ROI)并进... 目的:研究ADC灰度直方图鉴别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侧脑室内的10例室管膜瘤和14例中枢神经细胞瘤,选取两组肿瘤ADC横轴面图像最大层面,并用MaZda软件勾画兴趣区(ROI)并进行直方图分析,对比两组ADC灰度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Mean)、方差(Variance)、偏度(Skewness)、峰值(Kurtosis)、第1百分位数(Perc.01%)、第10百分位数(Perc.10%)、第50百分位数(Perc.50%)、第90百分位数(Perc.90%)、第99百分位数(Perc.99%),绘制ROC曲线分析以上参数对室管膜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通过ADC灰度直方图分析得到的9个纹理参数中,平均值、方差、Perc.01%、Perc.10%、Perc.50%、Perc.90%、Perc.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erc.99%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79),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92.9%,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结论:ADC灰度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鉴别室管膜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中枢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 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书卿 赵继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报道1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结合文献讨论并总结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17例神经细胞瘤,并复习文献。结果:17例肿瘤14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死亡1例。术后均行放射治疗。结论:中枢神... 目的:报道1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结合文献讨论并总结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17例神经细胞瘤,并复习文献。结果:17例肿瘤14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死亡1例。术后均行放射治疗。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手术结合放疗为最佳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波 姜少军 +1 位作者 李南云 金行藻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应用光镜检查及免疫标记,对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电镜下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瘤细胞间可查见桥粒样结构;胞质内有神经分泌颗粒和哑铃状致密核心颗粒;胞突内有丰富的微管和囊泡状结构。在外科病理诊... 应用光镜检查及免疫标记,对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电镜下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瘤细胞间可查见桥粒样结构;胞质内有神经分泌颗粒和哑铃状致密核心颗粒;胞突内有丰富的微管和囊泡状结构。在外科病理诊断中,中枢神经细胞瘤难以与少突胶质细胞瘤、透明细胞室管膜瘤等肿瘤鉴别。电镜检查对鉴别诊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肿瘤细胞胞突内的微管和囊泡、胞质内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等超微结构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一致,同时也提示肿瘤起源于神经元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电镜诊断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特点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静 孙聚葆 +2 位作者 詹浩辉 刘一靖 李新瑜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不同部位CNC的MRI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特点。结果:11例CNC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侧脑室显示不同程度脑积...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不同部位CNC的MRI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特点。结果:11例CNC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侧脑室显示不同程度脑积水,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瘤体内均见多发大小不等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沿侧脑室壁生长,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条状低信号影,DWI呈低信号,增强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脑室外CNC,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丘脑,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夹杂片状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多发低信号,轻度瘤周水肿,增强呈不均匀片状强化。结论:位于侧脑室体部CNC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其好发部位、发病年龄,术前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其它部位CNC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伟庆 任同 +5 位作者 王夏 裴傲 张鹏飞 马振宇 张亚卓 王忠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应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DDRT-PCR)技术,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和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edendrogliomas,OG)基因表达差异。方法用DDRT-PCR技术比较2例CN、... 目的应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DDRT-PCR)技术,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和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edendrogliomas,OG)基因表达差异。方法用DDRT-PCR技术比较2例CN、4例OG和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基因表达的差异,鉴别、分离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进行再扩增、克隆、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检索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CN、OG和正常脑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在选取的8条差异表达条带(W1~8)中,1个(W8)在CN中高表达,3个(W3,4,7)在OG中高表达,4个(W1、2、5、6)主要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BLAST查询证实,其中有2个(W3、8)差异片段所代表的基因编码为已知蛋白,为FAC1基因和AGA基因;有2个(W1、2)与人类染色体序列具有同源性,但无相关基因及功能的报道。另4个(W4、5、6、7)与鼠具有同源性,功能不详。结论差异显示片段W1所代表的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含有锌指结构的转录调节因子,位于人类第16号染色体上;基因FAC1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在OG中高表达,可能是OG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 FACl MRNA 差异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枕叶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穆云 肖秋香 李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0-850,共1页
患者男,42岁。因“头痛10余天,加重伴呕吐及视物模糊3d”入院。患者自诉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无昏迷,无肢体抽搐,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右枕叶占位”,并住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3d前突然出现头部疼痛加... 患者男,42岁。因“头痛10余天,加重伴呕吐及视物模糊3d”入院。患者自诉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无昏迷,无肢体抽搐,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右枕叶占位”,并住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3d前突然出现头部疼痛加剧,并伴呕吐胃内容物及视物模糊,遂入我院就诊。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右枕叶 视物模糊 肢体抽搐 头颅CT 住院治疗 胃内容物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满 崔世民 +1 位作者 靳松 张蕾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病例报告 鉴别诊断 X线检查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宏儒 韩本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分析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 5例 ,其中男 3例 ,女 2例。年龄 2 0~ 44岁 ,平均 30 4岁。CT检查 3例 ,MRI检查 4例。结果 :肿瘤位于脑室内前2 /3 ,边界清楚... 目的 :分析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 5例 ,其中男 3例 ,女 2例。年龄 2 0~ 44岁 ,平均 30 4岁。CT检查 3例 ,MRI检查 4例。结果 :肿瘤位于脑室内前2 /3 ,边界清楚。CT平扫呈略高密度 ,增强扫描肿瘤增强不明显。MRI表现为略短T1,略长T2信号。本组 5例有 3例误诊为室管膜瘤 ,2例误诊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 ,CT和MRI是该病有效的检查手段。侧脑室前 2 /3处发生的肿瘤 ,鉴别诊断应考虑到中枢神经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 MRI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