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1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宋晨蕊 刘艳群 毕晓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IDDs)进程中,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残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其中IIDDs患者25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脱髓鞘疾病患者20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10... 目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IDDs)进程中,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残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其中IIDDs患者25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脱髓鞘疾病患者20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10例。用ELISA的方法测定患者血清ET-1水平,并进一步分析IIDDs组患者血清ET-1水平与实验室检验指标、情绪认知功能及疾病残疾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在三组中,IIDDs组血清ET-1含量最高(P<0.0001),血清ET-1在血管性脱髓鞘疾病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IIDDs中EDSS评分重度障碍患者血清ET-1水平较EDSS评分轻中度障碍患者升高(Z=-3.250,P=0.001);EDSS评分与血清ET-1水平(r_(s)=0.503,P=0.010)、脑脊液总蛋白(r_(s)=0.475,P=0.016)、脑脊液白蛋白(r_(s)=0.480,P=0.020)、脑脊液IgG(r_(s)=0.544,P=0.007)、脑脊液IgA(r_(s)=0.660,P=0.002)及脑脊液IgM(r_(s)=0.555,P=0.011)水平存在正相关性。(3)IIDDs组患者血清ET-1水平与脑脊液IgM水平(r_(s)=0.455,P=0.044)存在正相关性,与外周免疫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ET-1水平反映了IIDDs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且与外周免疫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脑脊液IgM水平存在正相关性,提示血清ET-1水平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程度,并在IIDDs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脱髓鞘疾病 内皮素-1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脱髓鞘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残疾程度 情绪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家华 岑雨樱 +11 位作者 许晓娇 杨飞 张兴文 董钊 刘若卓 黄德晖 崔荣太 王湘庆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张家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宏基因组学测序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依次为病毒743(59.6%)、结核分枝杆菌249(20.0%)、其他细菌150(12.0%)、真菌68(5.5%)、寄生虫18(1.4%)、梅毒螺旋体18(1.4%)和立克次体1(0.1%);2011-2020年的病例数较2001-2010年增加177例(33.1%,P<0.05);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为1.87︰1,多在60岁以下发病;病毒以学生人群易感,尤以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较多;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以农民偏多,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见于工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多见,脑神经受累以展神经居多;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性;患者中位住院天数为18.00(11.00,27.00)d,中位住院费用2.95(1.60,5.92)万元;疾病病死率1.6%。结论CNS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预后差。早期精准诊断及临床规范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余俊龙 刘水平 +3 位作者 罗敏华 姚孟晖 王莉莉 李闻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传统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gM ,IgG抗体和脑脊髓液中病原体。结果 :82 3例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患者中有 12 6例 (15 .3%)单纯疱疹病毒IgM和 ...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传统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gM ,IgG抗体和脑脊髓液中病原体。结果 :82 3例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患者中有 12 6例 (15 .3%)单纯疱疹病毒IgM和 /或IgG阳性 ,其中 10岁以下年龄为高峰。 10 (1.2 %)例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和 /或IgG阳性 ;8(0 .97%)例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IgM和 /或IgG阳性 ;7(0 .85 %)例为结核性脑膜炎 ;6 (0 .72 %)例为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1(0 .12 %)例为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结论 :病毒 ,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 ,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 ;结核杆菌和新生隐球菌感染也占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病原学 研究 脑炎 脑膜炎 单纯疱疹 结核杆菌 新生隐球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胡瑾 王世平 刘开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62-2063,共2页
中枢神经系统脱鞘疾病在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脱髓鞘、炎症为主,病因上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一组临床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主要以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多处。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肺炎衣原体感染 相关分析 多发硬化 临床疾病 自身免疫 临床症状 多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基因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付爱玲 周如梅 赵宝全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非侵入性地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至脑内,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应用适宜的转运载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使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已成功进行非侵入性基因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 非侵入性地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至脑内,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应用适宜的转运载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使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已成功进行非侵入性基因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实验性运动神经疾病、脑部肿瘤和帕金森病等。随着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的研究和新型载体的开发,应用非侵入性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将会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基因治疗 载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炎的临床病理诊断思路与实践
6
作者 王代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5,共8页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肉芽肿性炎疾病在病理诊断中较为困难,其原因可能是:(1)CNS肉芽肿性炎疾病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并不常见;(2)CNS肉芽肿性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似,但涉及病因不同的多种临床疾病,且治疗方案各不相同...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肉芽肿性炎疾病在病理诊断中较为困难,其原因可能是:(1)CNS肉芽肿性炎疾病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并不常见;(2)CNS肉芽肿性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似,但涉及病因不同的多种临床疾病,且治疗方案各不相同;(3)病理诊断时应尽可能提示病因,需要病理、临床、检验和影像的多学科协作,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本文将回顾肉芽肿性炎的认识过程,复习肉芽肿性炎的形成机制与组成成分,归纳总结CNS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肉芽肿性炎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肉芽肿 感染疾病 非感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帅 吴移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8-372,377,共6页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是一类具有独特双相发育周期的专性胞内寄生菌。Cpn感染过程复杂且致病类型广,除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有文献报道,Cpn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是一类具有独特双相发育周期的专性胞内寄生菌。Cpn感染过程复杂且致病类型广,除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有文献报道,Cpn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Cpn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更合理地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硬化 阿尔兹海默病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婴儿的ABR和DPOAE测试 被引量:4
8
作者 罗仁忠 钟建文 +4 位作者 陈倩 温瑞金 王美芬 麦坚凝 杨思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综合评估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感音神经性聋婴儿临床听力学特点及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 ,ABR)异常并排除中耳功能异常者 ,月龄不超过 12个... 目的 综合评估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感音神经性聋婴儿临床听力学特点及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 ,ABR)异常并排除中耳功能异常者 ,月龄不超过 12个月 ,共 12 1例 2 2 3耳。根据神经康复科的专科评估 ,分为核黄疸 -脑瘫、外部性脑积水和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三组。设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每一组组员同时检测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 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 ,对比观察不同组别间ABR波V阈值及DPOAE异常耳的比率、同一组间不同ABR波V阈值耳和DPOAE异常耳比率的变化特征。结果 核黄疸 -脑瘫常导致严重的听力损失 ,其波V阈值≥ 80dBnHL以上耳达 83.91% ;外部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听力损害 ,波V阈值在 4 0~ 80dBnHL区间耳为77.91%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组波V阈值的分布则无明显的极端性。当ABR波V阈值在 4 0~ 80dBnHL区间内时 ,三组受试者主要表现以蜗后听神经系统损害为主 ;当ABR波V阈值≥ 80dBnHL时 ,测试耳DPOAE异常的比率明显增加 ,三组分别达 5 8.90 %、4 2 .11%和 5 2 .38%。结论 伴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感音神经性聋婴儿 ,其听力障碍特征表现出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感音神经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脑干反应 ABR DPOAE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与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神经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7
9
作者 符青青 刘诗英 吴晓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0,共4页
2004年Lennon等[1]首次发现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能与小鼠血脑屏障及其附近组织结合的抗体——NMO-IgG,随后的研究证实NMO-IgG的靶抗原为水通道蛋白4(AQP4)[2]。由于NMO特异性抗体AQP4-IgG的发现,使NMO也由原来归类... 2004年Lennon等[1]首次发现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能与小鼠血脑屏障及其附近组织结合的抗体——NMO-IgG,随后的研究证实NMO-IgG的靶抗原为水通道蛋白4(AQP4)[2]。由于NMO特异性抗体AQP4-IgG的发现,使NMO也由原来归类为MS的严重变异型重新定义为有别于MS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水通道蛋白4 特异抗体 神经免疫疾病 神经脊髓炎 血脑屏障 NMO 靶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脑源性细胞外囊泡作为神经精神疾病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监测标志物的前景与展望
10
作者 谢新晖 徐淑娴 刘忠纯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4-1089,共6页
细胞外囊泡(EV)是一组源自内体系统或从细胞质膜脱落的膜质结构。EV可以携带一组异质性分子,包括蛋白质、脂质、核酸和其来源细胞的膜受体。EV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可以通过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将来自脑的EV(BDEV)从外周血中提取出来。... 细胞外囊泡(EV)是一组源自内体系统或从细胞质膜脱落的膜质结构。EV可以携带一组异质性分子,包括蛋白质、脂质、核酸和其来源细胞的膜受体。EV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可以通过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将来自脑的EV(BDEV)从外周血中提取出来。由于BDEV携带了中枢神经系统信号,如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使得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探索中枢神经系统工具。该文综述BDEV成为神经精神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以及将其作为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测指标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脑源细胞外囊泡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精神疾病 生物标志物 药物疗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静静 沈越 +2 位作者 刘文武 钱皎 刘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生命活动离不开氧,但氧过多(分压过高)也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称为氧中毒。呼吸较高分压的氧,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以惊厥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或急性)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是限制潜水作业、水下特种作战、... 生命活动离不开氧,但氧过多(分压过高)也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称为氧中毒。呼吸较高分压的氧,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以惊厥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或急性)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是限制潜水作业、水下特种作战、疾病治疗等用氧的主要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的发生机制目前不明确,除了间歇性吸氧和严格控制用氧的压力-时程外,尚未有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的有效手段,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的发病机制和防治仍是潜水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对近年国内外研究报道的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氧中毒 氧化应激 神经递质 腺苷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疾病和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尊 王磊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体内含量最高的生长因子之一,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中都有一定表达。人体神经系统和血液BDNF水平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及脑损伤...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体内含量最高的生长因子之一,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中都有一定表达。人体神经系统和血液BDNF水平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及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功能恢复有关,BDNF还可以影响物质代谢和能量消耗,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系统疾病 血液 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 阿尔茨海默病 BDNF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邹林辉 石亚军 马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4-317,共4页
几乎在所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中,均可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活化的现象,包括脑感染、脊髓损伤、脑卒中、癫痫等,AST活化在以上疾病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在CNS病变中,AST经历增生、... 几乎在所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中,均可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活化的现象,包括脑感染、脊髓损伤、脑卒中、癫痫等,AST活化在以上疾病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在CNS病变中,AST经历增生、活化等过程,最终转变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eactive astrocytes,RAS)^([2,3])。传统观念认为RAS阻碍神经修复,但新近研究表明RAS具有极大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星形胶质细胞 异质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型星形胶质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和神经炎性疾病的新靶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威 彭涛 曾梦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143-3148,共6页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胞,在生理条件下,它具有多种功能,并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神经系统损伤、炎症、缺氧等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在基因表达、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快速变化,这些反应统称...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胞,在生理条件下,它具有多种功能,并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神经系统损伤、炎症、缺氧等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在基因表达、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快速变化,这些反应统称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分为神经毒性表型(A1型)和神经保护表型(A2型)。研究表明,A1型星形胶质细胞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结合多种技术通过靶向调控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有望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综述了近年来有关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其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神经退行性和神经炎性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型星形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退行疾病 神经疾病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SCs在神经炎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葛永彤 张秋敏 +2 位作者 龚思宇 熊化保 张俊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52-1656,共5页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与常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活性。然而,这些细胞的发育和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MDSCs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类型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有效抑制效应淋巴细...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与常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活性。然而,这些细胞的发育和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MDSCs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类型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有效抑制效应淋巴细胞的活性。目前,有较多的研究证明,MDSCs在多种神经炎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因此,本综述总结了MDSCs的起源及活化机制,探讨MDSCs在多种神经炎性疾病中产生及调控免疫反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抑制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疾病 多发硬化 胶质母细胞瘤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细菌性脑膜炎神经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琼 江镜全 +2 位作者 唐晓华 郭旭光 夏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76-2178,共3页
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不仅致死率高,即使抗菌治疗取得成功,存活者中高达50%左右由于神经损伤而出现长期、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记忆、听觉、视觉损伤、癫痫等。而后遗症出现的根本原因... 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不仅致死率高,即使抗菌治疗取得成功,存活者中高达50%左右由于神经损伤而出现长期、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记忆、听觉、视觉损伤、癫痫等。而后遗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在细菌感染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神经组织结构受到了破坏且难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脑膜炎 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损伤 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防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疾病 抗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绍鹏 张牧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病死率可高达60%-100%。近年逐渐得到大家的认识和重视,但因其发病机制和血流动力学的复杂性,...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病死率可高达60%-100%。近年逐渐得到大家的认识和重视,但因其发病机制和血流动力学的复杂性,临床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死亡率仍较高,现就NPE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肺水肿 诊治 PULMONARY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肺水肿 血流动力学 疾病情况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娟 周颖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817-2819,共3页
关键词 心脏损害 神经 颅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占位病变 原发疾病 脑-心综合征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美利 张剑青 赵芝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病情严重,临床危害巨大。早期明确病原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传统病原学检测法耗时长、操作复杂、病原菌检出率低,不能满足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及时、准确诊治的需要。宏基因组测序克服传统病原...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病情严重,临床危害巨大。早期明确病原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传统病原学检测法耗时长、操作复杂、病原菌检出率低,不能满足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及时、准确诊治的需要。宏基因组测序克服传统病原菌检测法的局限性,直接从样本中提取病原体的遗传物质,对病原菌进行准确鉴定,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现就该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 感染疾病 病原体 呼吸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龚志翔 胡海涛 +1 位作者 周有发 何青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6-917,共2页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一种非心源性的急性肺水肿,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为多见,表现为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治疗中常需机械通气改善氧合,其中以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为主...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一种非心源性的急性肺水肿,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为多见,表现为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治疗中常需机械通气改善氧合,其中以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为主要模式。本研究探讨不同PEEP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84例NPE需机械通气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男4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通气 神经肺水肿 心肺功能 水肿患者 pulmonary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