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1
作者 刘云 李子孝 张星虎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72-74,8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疑诊PACNS的病例进行常规MR I、MRA扫描,分析常规MR I病变部位、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MRA情况.[结果]2例均有头痛症状,无语言障碍,表...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疑诊PACNS的病例进行常规MR I、MRA扫描,分析常规MR I病变部位、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MRA情况.[结果]2例均有头痛症状,无语言障碍,表现为肢体轻度无力,体检左肢肌力5级减,轻度中枢性面瘫.MR I显示病灶位于单侧,主要位于白质内,可累及灰质,分布以额叶、顶叶为主,小脑、胼胝体、丘脑亦受累,T1呈略低信号,T2呈略高信号,增强后两例均有多发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MRA 2例均正常.1例腰穿CSF-OB(+)、CSF-24 h IgG鞘内合成率增高,1例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增高,未见寡克隆区带,24 h IgG合成率正常.1例免疫全套: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抗体筛检试验阳性,以上提示病变与自身免疫性相关,但不具有特异性.2例ANCA均正常.[结论]PACNS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MR I、MRA、DSA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诊断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顾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164-165,共2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内科治疗方法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扩血管药物。结果本组7例患者MRI检查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4例病灶位于脑叶,边缘... 目的分析并评价内科治疗方法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扩血管药物。结果本组7例患者MRI检查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4例病灶位于脑叶,边缘不清、呈现不规则的楔形,并累及到皮质以及皮质下;MRI结果显示出长T1及T2信号。病灶在左额顶部扣带回区者2例,病变区外缘为指状或尖角,表现为长T1及长T2信号。通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患者中有1/3的血管造影表现出串珠样改变。2例患者进行脑活检,表现为小血管程度不等的肉芽肿及非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脑实质小血管出血。全部11例患者在1年的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者1例,有1例血管炎患者停用激素后无复发。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并辅以扩血管药物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内科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高分辨率MRI表现 被引量:9
3
作者 戴世鹏 张崇海 +1 位作者 贾佳 孙文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HR-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例PACN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HR-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在HR-MRI上24例PACNS患者中,存在43个病变,可见管壁环周增厚36个、管壁偏心性增厚7个。管壁内壁均光滑... 目的探讨HR-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例PACN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HR-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在HR-MRI上24例PACNS患者中,存在43个病变,可见管壁环周增厚36个、管壁偏心性增厚7个。管壁内壁均光滑。外壁模糊38个、外壁清晰5个。33个病变可见管壁向心性增强,7个病变管壁偏心性增强,无强化3个。病变累及血管壁的长度中位长度为5.4 mm(范围3.0~7.8 mm),病变部位血管壁厚度的中位厚度为0.69 mm(范围0.52~0.85 mm)。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受累血管的管壁环周增厚、内壁光滑和外壁模糊、血管壁向心性强化,对PACNS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研究近况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小梅 籍延华 姬春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12期8-9,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在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鸿志 葛晓乾 +5 位作者 毕蕾 胡柏 张龄艺 谢群 蔡世峰 彭洪娟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高分辨血管壁成像(3D-HR-VWI)在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诊治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14例PACNS患儿行3D-HR-VWI检查,观察病变血管位置、病灶数目、病变管壁影像学特点。患儿治疗出院后每3个月随访1次继...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高分辨血管壁成像(3D-HR-VWI)在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诊治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14例PACNS患儿行3D-HR-VWI检查,观察病变血管位置、病灶数目、病变管壁影像学特点。患儿治疗出院后每3个月随访1次继续进行3D-HR-VWI检查,随访终点为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稳定,病变血管壁强化程度相似或低于正常血管壁。管壁强化程度分级:0级为管壁强化程度相似或小于同个体正常的颅内动脉管壁,1级为强化程度大于0级但小于垂体柄,2级为强化程度相似或大于垂体柄。结果14例患儿中颈内动脉系血管炎与椎动脉系血管炎各7例。颈内动脉系血管炎患儿中,1例为多发病灶,6例为单发病灶;椎内动脉系血管炎均为多发病灶。治疗前行3D-HR-VWI检查均显示病变血管管壁均匀增厚,强化程度均表现为2级。椎动脉系血管炎7例出院3个月、6个月随访,原受累管壁强化程度分别表现为2级、1级;其中,2例出院3个月、1例出院12个月复查3D-HR-VWI见新发病灶,均表现为健侧椎动脉多节段管壁向心型增厚并环形强化,相应水平管腔狭窄。颈内动脉系血管炎7例出院3个月复查,管壁强化程度均表现为1级;其中3例出院6个月复查管壁强化程度表现为0级,余4例出院9个月后复查病变强化程度近似表现为0级。结论3D-HR-VWI检查可显示PACNS患儿病变血管位置、病灶数目、病变管壁等,对PACNS诊断及治疗随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原发性 儿童 磁共振 三维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误诊为脑肿瘤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会芳 苏江华 +1 位作者 张静 王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PACNS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因左侧头痛伴视物不清就诊,外院诊断颅内动脉硬化、原发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PACNS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因左侧头痛伴视物不清就诊,外院诊断颅内动脉硬化、原发性脑肿瘤,病情进展,拟行手术治疗入我院。头颅MRI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行左颞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PACNS。确诊后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好转,随访3年未复发。结论 PACNS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医技检查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脑活检有助于本病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误诊 颅内动脉硬化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附9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劲 李振新 +1 位作者 董强 韩翔 《安徽医学》 2003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 (PACNS)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9例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血管造影、病理活检以及治疗转归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 PACNS患者呈急性或...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 (PACNS)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9例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血管造影、病理活检以及治疗转归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 PACNS患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病程可以为进展性或缓解复发交替 ,临床表现以头痛、智能减退、偏瘫及癫痫样发作为主。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MRI以大脑半球长T1长T2 信号的类圆形病变为主 ,多无占位效应 ,可见强化。病理检查以淋巴细胞性血管炎为主。 80 %患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 6个月 ,病情控制预后良好。结论 PACNS临床表现多样 ,通过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活检等联合应用可进行生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 临床 诊断 MRI 血管造影 病理活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白润涛 葛朝莉 +1 位作者 冯宏业 韩漫夫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5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首发CNS损害的SLE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0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神经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头痛6例(60.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首发CNS损害的SLE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0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神经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头痛6例(60.0%)、癫痫5例(50.0%)、发热4例(40.0%)、脑梗死2例(20.0%)、静脉窦血栓2例(20.0%)、颅内多发病灶3例(30.0%)、脑干及脊髓病变2例(20.0%)、周围神经病变1例(10.0%)。神经精神性SLE的临床表现以头痛和癫痫发作出现概率最高。神经精神性SLE的脑部损害在MRI表现为弥漫型和局灶型病变,白质和灰质均可受累,分布无规律性。给予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NPSLE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NPSLE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红斑狼疮 系统 神经病学表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狼疮性肾炎合并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9
作者 韩铠阳 冯铜铜 包瑛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9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LN患... 目的探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LN患儿119例,根据是否合并NPSLE分为NPSLE组(n=26)和非NPSLE组(n=9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①本研究中,LN患儿合并NPSLE的发病率为21.8%,男女比例为1∶5.5,平均年龄为10岁6月;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精神异常,一般表现为盘形红斑,影像学表现为头颅MRI异常。②两组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三系减少、仅贫血、血沉高(>15 mm/h)、低蛋白血症、Coombs试验阳性、血尿、大量蛋白尿指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大量蛋白尿、抗SM抗体阳性是LN患儿合并NPSL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合并NPSLE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血尿、大量蛋白尿、抗SM抗体阳性的LN患儿易并发神经精神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 狼疮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妍 肖莉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7期628-629,F0003,共3页
关键词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 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与磁共振成像异常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龙武彬 蒲红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狼疮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二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熊立新 康立清 马国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7期74-74,F0003,共2页
关键词 纽斑狼疮 系统 狼疮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彭 巩路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1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和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临床及脑脊液生化检查特异性不高,误诊率高。结论反复行脑脊液检查... 目的分析1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和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临床及脑脊液生化检查特异性不高,误诊率高。结论反复行脑脊液检查以查找病原菌是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隐球菌性 红斑狼疮 系统 狼疮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结核 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
14
作者 刘雪平 侯训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10-113,共4页
脑血管病所致头痛因为发病急骤,具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经治疗后头痛迅速缓解,诊断不难。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头痛,往往被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和(或)意识障碍所掩盖;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头痛常为首要的表现;其他血... 脑血管病所致头痛因为发病急骤,具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经治疗后头痛迅速缓解,诊断不难。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头痛,往往被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和(或)意识障碍所掩盖;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头痛常为首要的表现;其他血管性疾病(如动脉夹层、脑静脉血栓、巨细胞动脉炎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头痛常为首发症状,具有预警作用,并伴有卒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头痛 颅内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出血性脑卒中 神经系统损害 蛛网膜下腔出血 巨细胞动脉 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进 罗晓红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4期430-431,共2页
回顾分析11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情好转9例,无效2例自动出院。9例好转患者随访1~3年病情稳定无复发。及早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能有效控制狼疮性脑病进展。
关键词 狼疮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霍成举 夏章勇 +6 位作者 赵鑫 班茹 王晓婷 张柳英 郭存举 王继跃 曲怀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227-1229,共3页
目前,常用的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有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磁共振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可直接或间接显示血管管腔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尚无法准确检测动脉管壁结构和斑块特征。相关研究表明,病变血管的管... 目前,常用的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有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磁共振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可直接或间接显示血管管腔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尚无法准确检测动脉管壁结构和斑块特征。相关研究表明,病变血管的管壁特点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1-2]。高分辨率MRI技术是目前评估管壁结构和斑块成分最理想的工具,具有体内、无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