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沉淀-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血浆中61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吟 陈崇宏 +1 位作者 林玲 陈一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7-793,共7页
建立了利用蛋白沉淀提取血浆中61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的方法。1mL血浆样品中加入1.5mL乙腈,旋涡混合后,离心,上清液过滤后直接采用HPLC测定。选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mm×... 建立了利用蛋白沉淀提取血浆中61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的方法。1mL血浆样品中加入1.5mL乙腈,旋涡混合后,离心,上清液过滤后直接采用HPLC测定。选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5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nm。61种药物的回收率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为0.94%~11.23%。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高且稳定,能够作为系统毒物分析的通用前处理方法。该蛋白沉淀方法与HPLC-DAD技术结合,可应用于61种药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沉淀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系统毒物分析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药物筛查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药物对两种品系小鼠行为学作用的比较
2
作者 叶夷露 张建亭 +4 位作者 钟雅文 张纬萍 沈香娣 魏尔清 张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390,共7页
目的:比较中枢神经药物对KM小鼠和ICR小鼠开场自发活动和被动回避试验的影响。方法:KM小鼠和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中枢兴奋药咖啡因(3、10、30 mg/kg)和麻黄碱(3、10、30、100 mg/kg),以及中枢抑制药地西泮(1、3、10 mg/kg)和... 目的:比较中枢神经药物对KM小鼠和ICR小鼠开场自发活动和被动回避试验的影响。方法:KM小鼠和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中枢兴奋药咖啡因(3、10、30 mg/kg)和麻黄碱(3、10、30、100 mg/kg),以及中枢抑制药地西泮(1、3、10 mg/kg)和水合氯醛(10、30、100 mg/kg)。给药10 min或30 min后,分别记录小鼠在开场内的自发活动2 h或被动回避试验的潜伏时间。分析小鼠的活动轨迹,以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路程占总路程的比值(中央路程比值)、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和穿梭的潜伏时间等指标,来评价药物对两种品系小鼠行为学活动特点的影响。结果:咖啡因和地西泮使潜伏期延长,麻黄碱和水合氯醛使潜伏期缩短,两种品系小鼠之间无明显差异。在两种品系小鼠的总活动路程上,麻黄碱10 mg/kg、地西泮3 mg/kg和水合氯醛100 mg/kg有差异。麻黄碱10、30、100 mg/kg对ICR小鼠的中央路程比值较KM小鼠增加、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延长;地西泮3、10 mg/kg对ICR小鼠的中央路程比值较KM小鼠降低、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缩短。结论:两种品系小鼠对开场自发活动的总路程、中央路程比值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有差异,对被动回避试验的潜伏时间无差异,为今后中枢神经药物的研究中动物品系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学 运动活动/药物作用 药物评价 品系差异 被动回避 自发活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蛋白及其转导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榕 伍思霖 +2 位作者 王霞 王凯 苟兴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6-468,共3页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一种结构,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紧密连接组成的细胞层组成。其功能是将血液与脑组织相对分开,是存在于脑和脊髓内的一个动态的调节界面,从而...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一种结构,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紧密连接组成的细胞层组成。其功能是将血液与脑组织相对分开,是存在于脑和脊髓内的一个动态的调节界面,从而维持大脑、脊髓稳定的内环境。在机体正常情况下,BBB严格地控制血液进入脑细胞外液的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屏障作用。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疾病时,在临床治疗中,很多药物,尤其是蛋白质药物不能通过BBB,因此BBB成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的一个瓶颈,它的存在限制了蛋白质药物在中枢神经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蛋白质药物 TAT barrier 应用 技术 转导 白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多神经元钙成像技术及其在神经药理学中的应用前景
4
作者 高建伟 蒲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功能性多神经元钙成像(functional multineuron calcium imaging,fMCI)是一种通过记录神经元内Ca2+信号变化,从空间时间模式上监测大量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光学记录技术。该文综述了fMCI技术及其在神经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fMCI为解析... 功能性多神经元钙成像(functional multineuron calcium imaging,fMCI)是一种通过记录神经元内Ca2+信号变化,从空间时间模式上监测大量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光学记录技术。该文综述了fMCI技术及其在神经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fMCI为解析脑的各种功能活动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某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成像 动作电位 神经网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科学计算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鼻腔给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晟蕾 李凤珍 +2 位作者 李腾飞 刘环海 廖建春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9,共7页
胰岛素近年来被认为与阿尔茨海默病(AD)等中枢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治疗和改善AD患者记忆、认知能力的靶点。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胰岛素皮下注射无法在大脑中达到期望浓度,而鼻腔途径是最简便有效的避开肝脏首过效应,直接递送药物进... 胰岛素近年来被认为与阿尔茨海默病(AD)等中枢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治疗和改善AD患者记忆、认知能力的靶点。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胰岛素皮下注射无法在大脑中达到期望浓度,而鼻腔途径是最简便有效的避开肝脏首过效应,直接递送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靶向给药方式。已有相关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经鼻腔给药可以改善AD患者的认知能力。本文就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的优劣、胰岛素与AD之间的关系及使用鼻腔胰岛素治疗AD的疗效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鼻腔给药 阿尔茨海默病 中枢神经系统靶向药物递送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吸嗅在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中的近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冬 高晓平 李光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1-783,共3页
脑梗死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及认知等功能障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表现为定向、记忆、计算、言语等能力减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针对认知障碍的治疗主要有促智药及认知功能训练。促智药效果明确,但价格昂贵,并且副作用... 脑梗死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及认知等功能障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表现为定向、记忆、计算、言语等能力减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针对认知障碍的治疗主要有促智药及认知功能训练。促智药效果明确,但价格昂贵,并且副作用较多。认知功能训练则需要专人开展。以上两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嗅觉系统的脑通路是近期研究的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直接进入脑的一条新的途径。Fell等认为,嗅觉在学习记忆中占有一定的作用。芳香提取物可通过嗅觉通路将信号传递至下丘脑、杏仁核及海马。Pengelly研究发现,迷迭香具有增强注意力、促进血液循环、抗抑郁等功能。本课题组已在前期研究中证实,迷迭香作用于脑梗死的SD大鼠,具有改善学习记忆,提高海马内5-羟色胺含量的作用,但临床上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选用迷迭香提取物吸嗅方式干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并观察其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提取物 认知障碍 脑梗死 近期效果观察 死后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认知功能训练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