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1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宋晨蕊 刘艳群 毕晓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IDDs)进程中,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残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其中IIDDs患者25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脱髓鞘疾病患者20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10... 目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IDDs)进程中,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残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其中IIDDs患者25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脱髓鞘疾病患者20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10例。用ELISA的方法测定患者血清ET-1水平,并进一步分析IIDDs组患者血清ET-1水平与实验室检验指标、情绪认知功能及疾病残疾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在三组中,IIDDs组血清ET-1含量最高(P<0.0001),血清ET-1在血管性脱髓鞘疾病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IIDDs中EDSS评分重度障碍患者血清ET-1水平较EDSS评分轻中度障碍患者升高(Z=-3.250,P=0.001);EDSS评分与血清ET-1水平(r_(s)=0.503,P=0.010)、脑脊液总蛋白(r_(s)=0.475,P=0.016)、脑脊液白蛋白(r_(s)=0.480,P=0.020)、脑脊液IgG(r_(s)=0.544,P=0.007)、脑脊液IgA(r_(s)=0.660,P=0.002)及脑脊液IgM(r_(s)=0.555,P=0.011)水平存在正相关性。(3)IIDDs组患者血清ET-1水平与脑脊液IgM水平(r_(s)=0.455,P=0.044)存在正相关性,与外周免疫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ET-1水平反映了IIDDs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且与外周免疫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脑脊液IgM水平存在正相关性,提示血清ET-1水平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程度,并在IIDDs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髓鞘疾病 内皮素-1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髓鞘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残疾程度 情绪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瑾 王世平 刘开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62-2063,共2页
中枢神经系统脱鞘疾病在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脱髓鞘、炎症为主,病因上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一组临床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主要以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多处。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疾病 肺炎衣原体感染 相关分析 多发硬化 临床疾病 自身免疫 临床症状 多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家华 岑雨樱 +11 位作者 许晓娇 杨飞 张兴文 董钊 刘若卓 黄德晖 崔荣太 王湘庆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张家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宏基因组学测序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依次为病毒743(59.6%)、结核分枝杆菌249(20.0%)、其他细菌150(12.0%)、真菌68(5.5%)、寄生虫18(1.4%)、梅毒螺旋体18(1.4%)和立克次体1(0.1%);2011-2020年的病例数较2001-2010年增加177例(33.1%,P<0.05);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为1.87︰1,多在60岁以下发病;病毒以学生人群易感,尤以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较多;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以农民偏多,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见于工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多见,脑神经受累以展神经居多;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性;患者中位住院天数为18.00(11.00,27.00)d,中位住院费用2.95(1.60,5.92)万元;疾病病死率1.6%。结论CNS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预后差。早期精准诊断及临床规范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与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神经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7
4
作者 符青青 刘诗英 吴晓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0,共4页
2004年Lennon等[1]首次发现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能与小鼠血脑屏障及其附近组织结合的抗体——NMO-IgG,随后的研究证实NMO-IgG的靶抗原为水通道蛋白4(AQP4)[2]。由于NMO特异性抗体AQP4-IgG的发现,使NMO也由原来归类... 2004年Lennon等[1]首次发现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能与小鼠血脑屏障及其附近组织结合的抗体——NMO-IgG,随后的研究证实NMO-IgG的靶抗原为水通道蛋白4(AQP4)[2]。由于NMO特异性抗体AQP4-IgG的发现,使NMO也由原来归类为MS的严重变异型重新定义为有别于MS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 水通道蛋白4 特异抗体 神经免疫疾病 神经脊髓炎 血脑屏障 NMO 靶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及DCE-MRI对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脱髓鞘假瘤的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晨 任翠萍 +2 位作者 赵瑞琛 程敬亮 文宝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48-551,共4页
目的 :探究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动态增强(DCE)MRI对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与脱髓鞘假瘤(Demyelinating pseudotumor,DPT)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PCNSL及1... 目的 :探究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动态增强(DCE)MRI对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与脱髓鞘假瘤(Demyelinating pseudotumor,DPT)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PCNSL及11例DPT患者的MRI资料,通过分析其年龄、性别、A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峰值(SImax)、达峰时间(Tmax)和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比较两种肿瘤的差异。评价ADC及DCE-MRI鉴别诊断PCNSL与DPT的效能。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校正t检验、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PCNSL与DPT的ADC、MCER((0.75±0.22)×10^(-3) mm^2/s vs(1.25±0.05)×10×10^(-3)mm^2/s,(115.74±7.71)%vs(32.57±3.8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后,鉴别PCNSL与DPT的ADC、MCER阈值分别是0.915×10^(-3) mm2/s、53.35%。PCNSL 3例Ⅰ型、10例Ⅱ型、22例Ⅲ型,DPT 2例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而两种肿瘤的年龄、性别、SImax、Tmax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SL的ADC值小于DPT的ADC值,PCNSL的MCER值大于DPT的MCER值,MCER较ADC更具价值,这些参数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髓鞘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萌 徐竹 +5 位作者 贺电 邵冰 吴钦华 牟茂 蒙延筱 楚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患者载脂蛋白基因E(apolipoprotein E,APOE)多态性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CNS脱髓鞘病患者56例,其中包括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8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l spectrum...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患者载脂蛋白基因E(apolipoprotein E,APOE)多态性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CNS脱髓鞘病患者56例,其中包括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8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l spectrum disorders,NMOSD)46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APOE基因分型检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将MOCA评分<26分纳为CI组,MOCA评分≥26分纳为CP组。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率为53.57%,CI组与CP组间年龄、性别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年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组与CP组间APOE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ε4基因阳性组和APOEε4基因阴性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E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认知域间视空间和注意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年限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APOEε4基因阳性的患者较APOEε4基因阴性的患者在视空间和注意力方面受损更严重。受教育年限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认知障碍与病程长短及残疾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疾病 多发硬化 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APOE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脉管炎伴脱髓鞘病变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伟 余英豪 +1 位作者 郑智勇 姚丽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脉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报道1例PACN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病呈急性病程,左枕叶及双侧顶叶见多发...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脉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报道1例PACN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病呈急性病程,左枕叶及双侧顶叶见多发片状异常信号影,边界不清,增强后扫描呈环形强化,周围见大片状无强化水肿带。病理示散在性小动脉炎,病变动脉壁及其周围多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部分动脉壁炎性纤维素性坏死伴周围脑组织梗死、软化、水肿、出血及血肿等继发性病变。免疫组化:病变血管壁Fi-bronectin(+),其周围脑组织中组织细胞CD163(+),淋巴细胞CD3(+)。特殊染色:固绿髓鞘染色显示在炎性动脉壁及其周围出现明显的脱髓鞘现象。结论 PACNS是一种罕见的不明原因的仅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可出现脱髓鞘等继发改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缺乏特异性,主要以病理学诊断;病灶中体液免疫反应不明显,可能为T细胞介导的脉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原发脉管炎 纤维素坏死 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药致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2例
8
作者 梁军利 朱晓慧 +1 位作者 钱琪 吕海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91-2492,共2页
病例1男,37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1月余,语速减慢半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感觉右手无力,写字不灵活。持物可,步行20min后感觉右下肢无力。休息后稍有缓解,未诊治。半个月前感语速减慢。为求治疗来我院。入院查体:吐字清晰,语... 病例1男,37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1月余,语速减慢半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感觉右手无力,写字不灵活。持物可,步行20min后感觉右下肢无力。休息后稍有缓解,未诊治。半个月前感语速减慢。为求治疗来我院。入院查体:吐字清晰,语速稍慢,右侧肢体轻瘫试验阳性,病理征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髓鞘 驱虫药 右侧肢体无力 入院查体 下肢无力 语速 病理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冠宇 孙平新 李文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4,共8页
脱髓鞘疾病是一类以髓鞘脱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脱髓鞘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目前鲜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 脱髓鞘疾病是一类以髓鞘脱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脱髓鞘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目前鲜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具有迁移、增殖及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能力的前体细胞。OLs是CNS中的成髓鞘细胞,因此OPCs与CNS中髓鞘的发生和损伤后再生都密切相关。近些年对OPCs发育和分化分子基础研究的深入直接推动了利用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以及体细胞谱系重编程等手段获得OPCs的进步,使OPCs移植成为可能治疗CNS脱髓鞘疾病的新方法。本文对近些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髓鞘疾病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PET示踪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一宁 张敏 +2 位作者 周勤明 刘军 陈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904,共6页
目前临床缺乏监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髓鞘脱失和再生的影像学手段。现有的各种MRI技术均以间接方式检测髓鞘脱失情况,易受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PET作为一种可在分子水平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成像的技术,可以实现功能、代谢、生化的实... 目前临床缺乏监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髓鞘脱失和再生的影像学手段。现有的各种MRI技术均以间接方式检测髓鞘脱失情况,易受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PET作为一种可在分子水平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成像的技术,可以实现功能、代谢、生化的实时成像,弥补MRI的局限性。近年来,髓鞘PET显像示踪剂发展迅速,目前以髓鞘为靶点的示踪剂主要包括刚果红衍生物、二苯乙烯衍生物、硫磺素衍生物。新型多模态医学影像学技术PET/MRI结合PET分子水平成像和MRI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势,实现解剖结构、功能、代谢、生化影像的实时融合,未来可能成为监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自身免疫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放射示踪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的分子机制和脱髓鞘疾病的潜在治疗药物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鑫 金宇晨 +3 位作者 邢琨 禹洁 邓斯颖 张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5,共15页
脱髓鞘疾病是以神经髓鞘脱失为主、神经元胞体及轴突相对损伤较轻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正常生理条件下,髓鞘脱失后机体会自发地进行髓鞘再生,但在病理条件下,该过程会因多种因素被抑制,导致髓鞘再生不完全或失败,使脱髓鞘发展,病情持续加... 脱髓鞘疾病是以神经髓鞘脱失为主、神经元胞体及轴突相对损伤较轻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正常生理条件下,髓鞘脱失后机体会自发地进行髓鞘再生,但在病理条件下,该过程会因多种因素被抑制,导致髓鞘再生不完全或失败,使脱髓鞘发展,病情持续加重。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过程涉及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OPC)、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等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Wnt/β-catenin、Notch、RTK受体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本文在介绍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过程与脱髓鞘疾病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上述髓鞘再生的细胞基础和分子机制,并总结了脱髓鞘疾病在潜在治疗药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而为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机制以及脱髓鞘疾病的治疗现状和治疗药物提供更加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 分子机制 髓鞘疾病 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硬化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守华 邓菊凤 +1 位作者 张祥海 龙春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0-63,共4页
多发性硬化是以白质脱髓鞘改变为特点,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的脱髓鞘疾病之一。时间和空间多发性是明确诊断的主要依据,症状典型患者诊断依据较为充分,而仅以单个巨大脱髓鞘... 多发性硬化是以白质脱髓鞘改变为特点,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的脱髓鞘疾病之一。时间和空间多发性是明确诊断的主要依据,症状典型患者诊断依据较为充分,而仅以单个巨大脱髓鞘性假瘤为首发表现的患者临床少见,极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多发硬化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貌似肿瘤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德晖 钟定荣 吴卫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0-182,I001,共4页
目的 总结貌似肿瘤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归纳临床误诊原因并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4例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体征、手术中肉眼所见,影... 目的 总结貌似肿瘤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归纳临床误诊原因并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4例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体征、手术中肉眼所见,影像学包括CT/MRI表现,病理包括HE染色,Luxol fast blue(Lfb)髓鞘染色,Bodian神经纤维染色,还进行了CD68,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丝蛋白(NF)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临床上可出现头痛、癫癎等症状,急性期CT/MRI可以出现水肿等占位效应、增强后可以有环形强化,冰冻切片可以观察到胶质细胞增生等。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可以有肿瘤样的非典型性表现,临床容易造成误诊:应在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等多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俊龙 刘水平 +3 位作者 罗敏华 姚孟晖 王莉莉 李闻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传统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gM ,IgG抗体和脑脊髓液中病原体。结果 :82 3例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患者中有 12 6例 (15 .3%)单纯疱疹病毒IgM和 ...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传统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gM ,IgG抗体和脑脊髓液中病原体。结果 :82 3例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患者中有 12 6例 (15 .3%)单纯疱疹病毒IgM和 /或IgG阳性 ,其中 10岁以下年龄为高峰。 10 (1.2 %)例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和 /或IgG阳性 ;8(0 .97%)例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IgM和 /或IgG阳性 ;7(0 .85 %)例为结核性脑膜炎 ;6 (0 .72 %)例为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1(0 .12 %)例为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结论 :病毒 ,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 ,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 ;结核杆菌和新生隐球菌感染也占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病原学 研究 脑炎 脑膜炎 单纯疱疹 结核杆菌 新生隐球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基因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爱玲 周如梅 赵宝全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非侵入性地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至脑内,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应用适宜的转运载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使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已成功进行非侵入性基因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 非侵入性地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至脑内,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应用适宜的转运载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使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已成功进行非侵入性基因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实验性运动神经疾病、脑部肿瘤和帕金森病等。随着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的研究和新型载体的开发,应用非侵入性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将会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基因治疗 载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炎的临床病理诊断思路与实践
16
作者 王代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5,共8页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肉芽肿性炎疾病在病理诊断中较为困难,其原因可能是:(1)CNS肉芽肿性炎疾病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并不常见;(2)CNS肉芽肿性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似,但涉及病因不同的多种临床疾病,且治疗方案各不相同...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肉芽肿性炎疾病在病理诊断中较为困难,其原因可能是:(1)CNS肉芽肿性炎疾病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并不常见;(2)CNS肉芽肿性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似,但涉及病因不同的多种临床疾病,且治疗方案各不相同;(3)病理诊断时应尽可能提示病因,需要病理、临床、检验和影像的多学科协作,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本文将回顾肉芽肿性炎的认识过程,复习肉芽肿性炎的形成机制与组成成分,归纳总结CNS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肉芽肿性炎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肉芽肿 感染疾病 非感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乐 陈兴书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后髓鞘再生困难,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选择恰当的脱髓鞘动物模型对于探索脱髓鞘和髄鞘再生的机制十分重要。目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动物模型主要包括实验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毒素模型、病毒模型、转基因以及...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后髓鞘再生困难,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选择恰当的脱髓鞘动物模型对于探索脱髓鞘和髄鞘再生的机制十分重要。目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动物模型主要包括实验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毒素模型、病毒模型、转基因以及基因敲除模型。本文简要综述各种脱髓鞘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应用和优缺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选择脱髄鞘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髓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帅 吴移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8-372,377,共6页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是一类具有独特双相发育周期的专性胞内寄生菌。Cpn感染过程复杂且致病类型广,除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有文献报道,Cpn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是一类具有独特双相发育周期的专性胞内寄生菌。Cpn感染过程复杂且致病类型广,除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有文献报道,Cpn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Cpn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更合理地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硬化 阿尔兹海默病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ler-Fisher综合征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1例
19
作者 罗涟 许勇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48-2148,2153,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驾校老师,凶“头晕伴左眼睑下垂5d余”入院。发病1周前有感冒症状。5d前突发头晕、视物模糊,伴左眼睑下垂、复视,渐感双手麻木,四肢乏力。
关键词 MILLER-FISHER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病变 神经节苷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对体外培养中枢神经髓鞘形成的影响──一种新的体外培养中枢神经脱髓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文跃 沈馨亚 +3 位作者 苏清芬 彭裕文 汪洋 郑思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应用组织培养和电镜等方法研究了KCI对体外培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B6C3小鼠小脑组织髓鞘形成的关键期是10~14d,在10~12d时体外培养的小脑组织对KCI最为敏感;当培养液内KCI... 本文应用组织培养和电镜等方法研究了KCI对体外培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B6C3小鼠小脑组织髓鞘形成的关键期是10~14d,在10~12d时体外培养的小脑组织对KCI最为敏感;当培养液内KCI浓度达到30mmol/L时,即可完全抑制髓鞘形成。本文对钾离子引起体外培养中枢神经组织脱髓鞘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 体外培养 钾离子 中枢神经系统 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