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敖然 于生元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87-390,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较为复杂,常规检查方法易受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缺乏准确性,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可以客观检测眼球后结构改变,进而反映神经元变性情况。本文旨在探讨OCT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并寻找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类似脑炎伴周围神经病变影像学表现1例
2
作者 陈钊 邱永康 +3 位作者 赵靖 杨琦 王荣福 康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8-1230,共3页
1病例简介男,49岁,主诉:右足背屈无力、下肢感觉异常两年半余,加重1个月。既往行神经肌肉活检后诊断为炎症性神经损害,曾间断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激素、他克莫司、环磷酰胺治疗,病情多次反复,无其他特殊既往史。此次入院检查发现... 1病例简介男,49岁,主诉:右足背屈无力、下肢感觉异常两年半余,加重1个月。既往行神经肌肉活检后诊断为炎症性神经损害,曾间断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激素、他克莫司、环磷酰胺治疗,病情多次反复,无其他特殊既往史。此次入院检查发现颅内病变,MRI示双侧脑实质多发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图1B);磁共振波谱示Cho峰升高,NAA峰降低,Lac峰升高,Lip峰不高,结合MRI考虑免疫性脑炎或血管炎可能。腰骶丛MRI未见增厚和异常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附1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亚明 于新 +3 位作者 田增民 王洪伟 刘锐 卢旺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回顾分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瘤病之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14例诊断明确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Ⅰ型者(2例)主要以神经胶质细胞或神经细胞发育不良(巨脑回)、成瘤性(视神经胶质瘤)以及颅骨缺损为特征;Ⅱ型者(12例)病变主要... 目的回顾分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瘤病之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14例诊断明确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Ⅰ型者(2例)主要以神经胶质细胞或神经细胞发育不良(巨脑回)、成瘤性(视神经胶质瘤)以及颅骨缺损为特征;Ⅱ型者(12例)病变主要侵犯脑的被覆组织,如脑膜和神经鞘膜,表现为许旺细胞瘤和脑膜瘤病。针对不同肿瘤类型和主要病征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Ⅰ型蝶骨发育缺损导致进展性突眼者采取眶后壁钛板塑形修补术,脑发育异常引起癫发作者予以药物治疗;Ⅱ型双侧听神经瘤者,根据肿瘤大小、听力损伤程度选择手术切除;有占位效应的并发性肿瘤(多发脑膜瘤、神经鞘瘤)患者也分别采取手术切除;对侧未手术的听神经瘤或多发脑膜瘤、手术后残留听神经瘤复发者施以γ-刀治疗。结果14例患者平均随访27个月,12例Ⅱ型患者中11例经综合治疗后所有肿瘤控制良好,1例死于颅内多发肿瘤侵袭生长。10例13耳行听神经瘤切除术,3例复发,1例死亡;仅3耳保存听力。结论神经纤维瘤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现多样,多部位、多种类型肿瘤和畸形并存,使治疗十分困难,应当根据不同病变类型和主要的临床症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22
4
作者 祁佩红 李四保 +3 位作者 郑红伟 吴珂 薛鹏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PC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PC的14例患者的CT及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关系。结果1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颅内12例...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PC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PC的14例患者的CT及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关系。结果1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颅内12例,椎管内2例。肿块呈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4例,类圆形或椭圆形5例。CT检查,2例颅内病灶呈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MRI T1WI上,11例病灶与白质呈稍短信号;T2WI上,10例与灰质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6例,出现血管影9例,与硬脑膜以窄基底相连9例,脑膜尾征4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4例。5例行DWI扫描,其中4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2例颈椎管内病灶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后较均匀强化,1例周围骨质膨胀性改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HPC呈稍高密度,与白质呈等信号的稍短T1信号,与灰质呈等T2信号,病灶内血管影常见,DWI上多呈等信号,易破坏邻近颅骨,脑膜尾征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敏 赵红光 +2 位作者 关锋 萨日 林承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PCNSL、19例胶质瘤和28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PCNSL、19例胶质瘤和28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3种疾病的半定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比较。结果:PCNSL 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结节状、团块状、束带状异常放射性摄取浓聚,病灶内示踪剂摄取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但水肿少见。胶质瘤18 F-FDG PET/CT显像的放射性摄取程度取决于其病理类型,一般低级别胶质瘤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减低,SUVmax为2.2~4.3;高级别胶质瘤FDG摄取增高,SUVmax为9.3~17.2;病灶内示踪剂摄取欠均匀,且瘤周水肿范围较严重。典型脑转移瘤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病灶放射性摄取增高,灶周伴大片状水肿。PCNSL患者的SUVmax高于脑转移瘤患者(P<0.05),PCNSL与胶质瘤患者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SL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可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晶 徐刚 李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796-3798,共3页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诊断率。方法选取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术前2例行CT横断扫描,5例行MRI扫描,其中1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扫...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诊断率。方法选取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术前2例行CT横断扫描,5例行MRI扫描,其中1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MRI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MRI单纯平扫。总结此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6例患者中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共7个病灶。患者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性:6个病灶位于近中线大脑深部,边界一般较清楚,CT检查呈略高密度,MRI检查显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注射造影剂后显著均匀强化,其中1例呈斑片状强化。结论 CT及MRI检查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影像诊断 被引量:8
7
作者 明小春 杨万群 +1 位作者 黄飚 梁长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7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7例均是男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例。5例患者CT平扫后行MRI检查;其余2...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7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7例均是男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例。5例患者CT平扫后行MRI检查;其余2例患者未作CT扫描,直接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①白血病浸润软脑膜3例,其中2例同时浸润视神经鞘膜;②脑实质受浸润3例,其中病变呈片状浸润脑实质2例,1例合并出血;脑实质内形成肿块1例;③硬脑膜受累1例,左颞硬脑膜形成肿块,累及左颞骨及左颞软组织;④脊髓受浸润1例,病变广泛浸润胸段脊髓。结论:结合病史,MRI检查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对其进展及疗效观察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白血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路莉 荣玉涛 徐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1-693,共3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甚至与其它颅内肿瘤及脱髓鞘病变影像学表现相似,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很难区别。本文综述影像学新技术在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CT、MRI特征(附26例报告)
9
作者 高艳 王宝库 +3 位作者 李坤成 杨小平 卢德宏 朴月善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1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共发现病灶39个,病灶除分布于额叶、颞叶、基底节等常见部位外...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共发现病灶39个,病灶除分布于额叶、颞叶、基底节等常见部位外,还可见于胼胝体、视交叉和松果体区。CT平扫:95%的病灶呈等或高密度,82%呈均匀密度。MRI: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病灶占90%,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占100%。多数瘤灶呈轻至中度周围水肿(82%)和占位效应(82%)。CT和MRI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结论:脑内原发淋巴瘤少见,影像学表现与颅内其它肿瘤互相重叠,CT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应用有助于脑内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美华 窦娅芳 +1 位作者 梁宗辉 李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28例,分析其CT和MRI表现,并结合手术病理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常见,临床上...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28例,分析其CT和MRI表现,并结合手术病理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常见,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症状最多见,其次是视力障碍和意识丧失。肿瘤体积较大,多见于脑外或髓外、脑内或髓内邻近表面。肿瘤为实质性肿块,大小不一,瘤内成分复杂,常见出血、坏死、囊变等。CT和MRI表现根据肿瘤的成分不同而异,典型者为CT高密度类似出血,MRI呈现T_1WI高信号、T_2WI低信号,FLAIR和DWI亦呈低信号。实质部分常有均匀或不均匀的增强。囊变/坏死或出血无强化。有轻度至中度瘤周水肿,有时伴有脑组织浸润。MRS呈现肿瘤波谱,但并不典型。结论:颅内黑色素瘤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结合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黑色素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诊断(附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1
作者 涂建华 梁宗辉 朱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 7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位于幕上 ,以额叶多见 ,其中 1例为双侧多发 ,幕下 1例位于小脑半球。影像学上 ,多数病灶...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 7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位于幕上 ,以额叶多见 ,其中 1例为双侧多发 ,幕下 1例位于小脑半球。影像学上 ,多数病灶边界模糊 ,累及灰质和白质 ,以白质为主 ,可有水肿 ,有不同程度斑片样或脑回样强化 ,部分类似肿瘤。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钱森 廖伟华 +1 位作者 陈杰云 孟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98-1504,共7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弥漫性PCNSL患者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53.5±8.7)... 目的:探讨弥漫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弥漫性PCNSL患者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53.5±8.7)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程2周~6个月。6例行血清及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查,3例行自身免疫抗体、中枢脱髓鞘四项检测,均为阴性结果。11例的主要影像表现为非对称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以深部脑白质或皮质脊髓束分布为主。10例行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影5例,低~稍高密度影5例。11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病灶在T_(1)WI上呈等~稍低信号,在T_(2)WI上呈稍高信号,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散在斑点状或斑片状强化。5例短期复查,其中4例显示病变大小及强化范围均较前进展,其中2例出现结节或团块状明显强化。9例行DWI检查,7例表现为部分病灶扩散轻度受限,2例表现为病灶扩散明显受限。5例行1H-MRS检查,示病灶区的Cho峰增高、NAA峰减低,3例出现Lac峰、2例可见高耸的Lip峰。5例行SWI检查,病变内磁敏感信号(ILSS)分级均为0级。2例行DTI检查,显示病变区域白质纤维束破坏、中断,FA值明显减低。4例行PET-CT检查,病灶呈稍高代谢3例,高代谢1例。结论:非对称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以深部脑白质或皮质脊髓束分布为主、增强后主要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强化、短期复查显示病变进展较快时应考虑弥漫性PCNSL的可能,临床资料结合多模态成像可提高对弥漫性PCNSL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国建林 胡迪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究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影像学表现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1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85例EB病毒相关HLH的临床及CT、MRI资料,根据CNS是否受累分为CN... 目的探究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影像学表现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1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85例EB病毒相关HLH的临床及CT、MRI资料,根据CNS是否受累分为CNS受累组30例和CNS未受累组55例,分析CNS受累患儿的影像特征,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原、铁蛋白、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EB病毒-DNA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NS受累组5例患儿颅脑影像无异常表现,8例仅表现为脑萎缩,17例表现为脑内异常信号,其中点状病变9例,片状病变5例,弥漫性病变2例,出血性病变1例。结论儿童EB病毒相关HLH的CNS受累影像表现多样,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掌握其影像学表现对于患儿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影像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T诊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纪祥 罗军 +2 位作者 夏养萱 徐翠芳 张柏林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6期601-602,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总结经临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白血病细胞共计17例CT表现,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CT平扫17例,增强扫描13例。结果:CT表现为脑池、沟消失,脑...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总结经临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白血病细胞共计17例CT表现,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CT平扫17例,增强扫描13例。结果:CT表现为脑池、沟消失,脑皮层区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斑片状及脑回样强化3例。脑实质内呈结节状及肿块状高密度影,周围伴水肿14例,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结合临床,CT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白血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程华 戴建平 +2 位作者 李少武 艾林 王双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1-543,共3页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7-55岁,平均33.8岁,分析其MRI及CT表现。结果:肿瘤均位于透明隔及侧脑室,邻近Monro孔处,5例进入第三脑室,T1WI及T2WI均表现为...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7-55岁,平均33.8岁,分析其MRI及CT表现。结果:肿瘤均位于透明隔及侧脑室,邻近Monro孔处,5例进入第三脑室,T1WI及T2WI均表现为与皮层灰质相等或略高信号,边缘清楚,体积较大,边缘及内部可见多发囊泡,常见钙化。结论:年轻人透明隔及侧脑室多囊有钙化肿瘤,应高度怀疑中枢神经细胞瘤,MRI是术前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CT对肿瘤钙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碧云 陈自谦 肖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5例,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5例,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均可见囊变,边缘清晰。免疫组化突触素(Syn)均为阳性表达,2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1例S-100呈阳性表达,3例Ki-67阳性表达。结论青年人位于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CNC的诊断,CT与MRI有助于诊断此病,确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莉 郭应林 刘白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4-26,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原理,图像后处理技术以及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适用于泌尿系疾病的患者,它具有超高速、大范围和薄层扫描的优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泌尿系统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金安 唐新华 苗宝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 (CNC)的MRI和CT表现。方法 对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4~ 46岁 ,平均3 0岁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的MRI、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肿瘤均位于双侧侧脑室透明隔和 /或第三脑室近Monro孔处 ...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 (CNC)的MRI和CT表现。方法 对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4~ 46岁 ,平均3 0岁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的MRI、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肿瘤均位于双侧侧脑室透明隔和 /或第三脑室近Monro孔处 ;左侧侧脑室 4例 ,右侧侧脑室 2例。肿瘤呈不规则形 (2例呈类圆形 ) ,密度不均、边缘清晰 ;MRT1WI以等信号为主 ,混有少量高信号及点状低信号 ,T2WI信号强度与皮层灰质比较为不均匀等到高混合信号 ,增强后不均匀低到中等强化。瘤体内常见囊变、钙化、出血。CT表现为肿块呈不均匀高密度影 ,4例 (66.7% )可见不规则状钙化 ,边缘清晰。结论 CNC的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慧 严静东 +2 位作者 陈涛 雷贞妮 陈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多数位于侧脑室前角、体部或孟氏孔区,均...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多数位于侧脑室前角、体部或孟氏孔区,均伴有一侧或双侧侧脑室扩张积水。其中11例行CT检查,28例行MRI检查,4例行~1H MRS检查。CT平扫呈等或稍高不均匀密度,内含多发囊变、坏死及钙化灶,4例病灶内见出血。磁共振T1WI呈不均匀等、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稍高信号,内多发囊变、坏死,囊变呈"皂泡样"或"丝瓜瓤样"。DWI实性部分呈高或稍高信号,囊变、坏死部分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多呈轻中度强化,内见血管穿行。经1H MRS检查的4例肿瘤均出现Cho峰明显升高,Cr峰及NAA峰降低。免疫组化测定中,大多数肿瘤显示Neu-N,Syn,GFAP和低水平Ki-67的阳性表达。结论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典型的影像表现,综合CT及MR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和鉴别侧脑室其他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尿路成像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与IVP检查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舒红格 漆剑频 +1 位作者 黄文华 肖明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技术对泌尿系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此技术相对IVU检查的优越性。方法:40例泌尿系病变患者分别行3期CT增强扫描、CT尿路成像及IVP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MSCTU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技术对泌尿系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此技术相对IVU检查的优越性。方法:40例泌尿系病变患者分别行3期CT增强扫描、CT尿路成像及IVP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MSCTU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结果:40例CT检查(包括常规轴位扫描和重组图像)可清晰直观地显示病变的部位、性质、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以及继发改变,明显优于IVP。结论:MSCTU具有图像质量好、对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IVP检查的特点,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基本可以取代IVP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泌尿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