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狼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沈思钰 傅晓东 王文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3-977,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神经精神狼疮最常见的损害。文中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狼疮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随着神经免疫学、神经影像学及临床治疗学的进展,早期诊断、积极评估及目标治疗可以明显控制发作、...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神经精神狼疮最常见的损害。文中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狼疮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随着神经免疫学、神经影像学及临床治疗学的进展,早期诊断、积极评估及目标治疗可以明显控制发作、改善生存质量及提高预期寿命。未来的方向将可能更关注于患者的临床注册、疾病活动性评价及难治性病例干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狼疮 神经精神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神经免疫学 神经影像学 目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精神狼疮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真 肖岚 +2 位作者 曾秋明 李蜀渝 杨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高,诊断与鉴别诊断存在困难。本文探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3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多项...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高,诊断与鉴别诊断存在困难。本文探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3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多项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影像学和脑电图等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弥漫型神经精神症状者9例、局灶型者14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22、7/22、1/14、2/14、9/14和3/14例,血清补体C3、C4降低者分别为14/20和5/20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者为5/12和7/12例,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降低者为5/12和6/12例。影像学和部分患者(6例)脑电图检查表现异常。结论血清学、脑脊液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均可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虽然病程中脑脊液各项指标可或多或少呈现异常,但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不明显,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尚在正常值范围。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改变不明显,有助于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血清学 脑脊髓液 磁共振成像 脑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IL-1β、IL-6、IL-8、IFN-γ在中枢神经精神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莉莉 王吉波 +2 位作者 梁宏达 赵磊 董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γ干扰素(IFN-γ)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CNS-NP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CNS-NPSLE、无CNS表现SLE(non-CNS SLE)、颅内感染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和脑脊液(CSF),应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γ干扰素(IFN-γ)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CNS-NP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CNS-NPSLE、无CNS表现SLE(non-CNS SLE)、颅内感染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和脑脊液(CS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及CSF中IL-1β、IL-6、IL-8、IFN-γ水平,对各组血清、CSF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对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均行颅脑MRI影像学检查。以CNS-NPSLE组各种细胞因子血清及CSF水平的2.5%下限为阳性界值,比较CNS-NPSLE不同颅脑MRI影像学病变的细胞因子阳性率差异,分析细胞因子与颅脑MRI表现的关系。结果:①CNS-NPSLE组、non-CNS SLE组、颅内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F=1.34,P>0.05;χ2=2.05,P>0.05)。②CNS-NPSLE组血清、CSF中IL-1β、IL-6、IL-8、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Z14=6.22、6.04、6.22、5.70;CSF,Z14=6.38、7.10、6.97、6.34,P均<0.008 3);③CNS-NPSLE组CSF IL-1β、IL-6、IL-8水平均高于non-CNS SLE组(Z12=2.73、Z12=3.18、Z12=3.86,P均<0.008 3);④CNS-NPSLE组CSF IL-1β、IL-6、IL-8、IFN-γ水平均高于血清水平(Z=3.19、6.30、5.44、3.19,P均<0.05)。⑤CSF IL-6>20.067 9 pg/ml、IL-8>87.181 1 pg/ml,发生CNS-NPSLE的风险增加(χ2=11.98,P<0.05;χ2=4.65,P<0.05)。⑥CNS-NPSLE患者中,脱髓鞘病变CSF IL-1β、IL-6阳性率显著高于MRI正常者(χ2=10.89,P<0.005;χ2=18.47,P<0.005);多发性缺血灶CSF IL-6、IFN-γ阳性率显著高于MRI正常者(χ2=5.56,P<0.005;χ2=14.59,P<0.005)。结论:CNS-NPSLE患者的IL-1β、IL-6、IL-8、IFN-γ血清及CSF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与CNS-NPSLE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性狼疮 细胞因子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穹窿柱导致低钠血症1例
4
作者 柴静 王钥 +1 位作者 穆荣 赵金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5-1118,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全身多系统受累、多种自身抗体产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受累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其中,低钠血症是SLE的罕见并发症,若...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全身多系统受累、多种自身抗体产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受累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其中,低钠血症是SLE的罕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而其临床特点、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重度低钠血症合并颅内穹窿柱病变的SLE患者,提示颅内血管炎可能是SLE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低钠血症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ADH分泌不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被引量:9
5
作者 赵燕环 邵宇权 +3 位作者 任海涛 钱敏 关鸿志 陈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们尝试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临床提...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们尝试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对76例临床诊断明确且符合入组条件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 25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异常,16例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其中8例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9例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混合性炎症反应。24例淋巴细胞激活并伴单核细胞激活,其中17例可见单核细胞异常吞噬现象,表现为单核细胞吞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或)红细胞等;17例脑脊液中发现浆细胞。结论神经精神狼疮的诊断基于临床、神经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等方法。其脑脊液细胞学呈现炎症反应和异常吞噬细胞,具有一定特点和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障碍 脑脊髓液 细胞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患者影像学表现与自身抗体水平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广宇 韩雪梅 金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头部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自身抗体水平的关联性,阐明MRI表现对判断NPSLE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36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7)和死亡组(n=9)。采用间接免疫荧...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头部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自身抗体水平的关联性,阐明MRI表现对判断NPSLE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36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7)和死亡组(n=9)。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dsDNA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m、抗SSA、抗SSB、抗U1-RNP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ELISA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L)。分析MRI表现及其与自身抗体和预后的关联性。结果:32例NPSLE患者头部MRI表现异常,阳性率为88.9%。头部MRI示弥漫性病变21例,局灶性病变10例,单纯性脑萎缩1例。弥漫性病变表现为多发点状或片状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局灶性病变为单一部位的点状或片状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部位包括基底节区、皮层下白质、侧脑室前后角和半卵圆中心、大脑皮质、脑干及小脑灰白质。死亡组9例患者中6例表现为局灶性病变,其局灶性病变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组脑干和基底节区病变数比例分别为11.5%和26.9%,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或P<0.01);局灶性病变者ACL阳性率显著高于弥漫性病变者(P<0.05)。结论:MRI呈局灶性病变、病变累及脑干和基底节区的NPSLE患者预后较差;且ACL与局灶性病变有关。NPSLE患者MRI表现与自身抗体具有一定关联性,MRI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NPSLE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自身抗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自身免疫发病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长好 廖翔 +1 位作者 孙凌云 邓国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和多系统损害,累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时称神经精神狼疮。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机制参与其发病,一是...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和多系统损害,累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时称神经精神狼疮。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机制参与其发病,一是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脑血管损害;二是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炎性因子引起的脑组织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自身抗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峰 颜吉平 +3 位作者 刘一江 熊虹全 杜明 邓雄先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CNS-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诊断符合红斑狼疮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2例均行脑部CT扫描,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弥漫性的低密度灶,脑萎缩6例... 目的:探讨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CNS-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诊断符合红斑狼疮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2例均行脑部CT扫描,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弥漫性的低密度灶,脑萎缩6例,双侧尾状核钙化4例。结论:CT可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红斑狼疮 系统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流灌注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在狼疮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贾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神经系统的表现非常多见,症状轻重不一,有时容易被忽视,从而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因此不能轻视,出现SLE神经系统损害表现的病人中8%-16%的病人有血管病变。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