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夏 郑通晓 +3 位作者 李春林 宁小荣 林毅 冯翠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 时期最常见的颅内病变,常导致新生儿死亡及其后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为进一步研究HIE 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加强防治措施,我院儿科对住院的HIE存活儿进行3年的跟踪随 访,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 时期最常见的颅内病变,常导致新生儿死亡及其后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为进一步研究HIE 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加强防治措施,我院儿科对住院的HIE存活儿进行3年的跟踪随 访,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资 料 及 方 法   一、 临床资料 1996年1月~1996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头颅 CT证实为HIE的患儿41例,其中早产儿8例;男31例,女10例;在本院产科出生19例,外院或 农村分娩22例;Apgar评分≤3分7例,4分~7分18例(部分转入者评分不详);平均出生体重2 775g(1500g~4100g);平均入院时日龄3.1d(1h~18d)。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 儿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1],本组患儿诊断为轻度19例,中度~重度22例 。 合并颅内出血24例,以其它新生儿疾病就诊13例。   二、 方法 头颅CT选用日 本产岛津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机,一般在患儿自然睡眠状态下进行,不能入睡者予以10%水合 氯醛0.5ml~1ml口服后使其入睡。初次检查时间为日龄≥3d,临床分度轻型、CT检查低密 度影≤2叶不予以复查,其余均在28天、6个月、1岁、2岁和3岁时定期随访。   1岁时全部患 儿进行DDST筛查,异常、可疑者跟踪随访至3岁,满3岁时全部患儿再次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多软骨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伊龙 张星虎 赵性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复发性多软骨炎 合并症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体征 鉴别诊断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爱琳 李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观察2006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3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情况,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进一步检测其血清和脑脊液中狼疮抗凝物(LAC)、...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观察2006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3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情况,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进一步检测其血清和脑脊液中狼疮抗凝物(LAC)、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水平。结果 3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共有36例(10.75%)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精神行为改变、头痛、头晕、易激惹等非特异性改变,脑脊液、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变化;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脑脊液中LAC、ACA、抗β2糖蛋白-I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约有10%左右过敏性紫癜患儿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脊液中抗磷脂抗体阳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抗磷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及随访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学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6-237,共2页
过敏性紫癜(AP)是儿童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为了更好地了解AP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指导治疗,现将我院8年来住院的35例AP合并CNS损害患儿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脑脊液改变与β_2-m检测的意义
5
作者 庄茂源 纪淑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21-721,共1页
关键词 恙虫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脑脊液 Β2-M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杏海 滕宪慧 +1 位作者 叶巍岭 雍其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儿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因素及功能维护
7
作者 王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6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体外循环术 术后 术中 并发症 因素 器质性 心理状态 条件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分析(附93例报告)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以诚 崔丽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进行总结。方法 对93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SLE的CNS损害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弥漫性症状(40.9%)、局...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进行总结。方法 对93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SLE的CNS损害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弥漫性症状(40.9%)、局灶性症状(23.7%)。抽搐(24.7%)、头痛(10.8%)。②局灶性症状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弥漫性症状者,抽搐和头痛患者的预后与弥漫性症状患者类似。③脑脊液蛋白增高及CNS损害发生早的患者预后差。结论本组SLE患者CNS受累的症状分布与国外报道类似,不同症状患者的预后情况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症状 预后 病例报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中枢神经损害的二期梅毒2例报告
9
作者 谢惠芳 方志荣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梅毒 临床表现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静 石小华 +2 位作者 田野 谢国锦 叶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90-3391,共2页
目的:回顾3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观察其与临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20例根据血清NSE水平分为4组,A组35例血清NSE含量正常(<... 目的:回顾3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观察其与临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20例根据血清NSE水平分为4组,A组35例血清NSE含量正常(<16μg/L),B组74例血清NSE含量轻度升高(16~32μg/L),C组146例血清NSE含量中度升高(32~64μg/L),D组65例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64μg/L);分别观察每组患儿的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恢复期脑脊液细胞数阴转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4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4.29%、31.08%、63.01%、87.69%,脑脊髓磁共振异常率分别为2.86%、27.03%、57.53%、84.62%,恢复期(病程14d)脑脊液细胞数阴转率分别为100.00%、82.43%、76.03%、56.36%,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1.53)d,(13.32±1.49)d,(15.64±1.71)d,(18.91±1.62)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脑脊液NSE只有D组5例异常。结论:血清NSE浓度反映了重症手足口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尤其血清NSE含量显著升高(>64μg/L)提示脑电图及脑脊髓磁共振异常可能性大,常规时间复查脑脊液阴转率低,并且住院时间长。而脑脊液NSE阳性率低,但异常者提示神经系统受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链测定负荷对健康成人下肢位置觉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放 张蕙 胡永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0-930,共1页
准确的关节运动由神经系统协调控制,而神经系统的控制离不开准确的外周传入的感觉信息,关节本体感觉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运动系统损伤,还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都可以造成本体感觉传递链中某个环节的损害,从而影响正常的关节活动。因... 准确的关节运动由神经系统协调控制,而神经系统的控制离不开准确的外周传入的感觉信息,关节本体感觉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运动系统损伤,还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都可以造成本体感觉传递链中某个环节的损害,从而影响正常的关节活动。因此,测定关节本体感觉,并尝试恢复正常的本体感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健康成人 测定 位置觉 本体感觉 下肢 负荷 闭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的改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萍 刘莉 +1 位作者 白勤 乔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87-189,共3页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BR)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用肌电图仪测定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两侧的R1、R2、R2’波的潜伏期、波幅,将其均值分别与正常值做对比;并将病人分为BR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两侧R1、R2...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BR)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用肌电图仪测定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两侧的R1、R2、R2’波的潜伏期、波幅,将其均值分别与正常值做对比;并将病人分为BR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两侧R1、R2、R2’各反应波潜伏期均值与正常值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有显著差异(P<0.001)。BR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年龄和病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P<0.01)。且病程越长,BR各值的变化越明显,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可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影响脑干功能。2型糖尿病的病程与BR的潜伏期变化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病程的病人其BR异常率不同,随病人病程的延长BR异常率也逐渐增高。结果提示:BR可为2型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提供客观而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瞬目反射 影响因素 肌电图仪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危象的诱因及其预防
13
作者 谢素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63-3064,共2页
狼疮危象是指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包括急进性狼疮性肾炎、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严重的心脏损害、严重狼疮性肺炎、严... 狼疮危象是指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包括急进性狼疮性肾炎、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严重的心脏损害、严重狼疮性肺炎、严重狼疮性肝炎、严重的血管炎等。狼疮危象的发生严重影响SLE患者的预后。本文分析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狼疮危象患者的诱因,并结合文献讨论狼疮危象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危象 ERYTHEMATOSUS 预防 诱因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粒细胞缺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并发抗生素性脑病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正华 张继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86-2587,共2页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明显提高,同时血液透析技术的日臻完善,患者透析质量、生存期也显著改善和延长,而尿毒症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易致各种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机会和频度明显增多。因而尿毒症患者出现抗...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明显提高,同时血液透析技术的日臻完善,患者透析质量、生存期也显著改善和延长,而尿毒症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易致各种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机会和频度明显增多。因而尿毒症患者出现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即抗生素性脑病非常多见,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患者 抗生素 临床分析 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并发 医疗保障水平 血液透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