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唐茜茜 崔元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0-694,共5页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神经细胞属于一种永久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因此,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造成大量神经元缺失时,因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致损伤后的功能难于恢复。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历...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神经细胞属于一种永久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因此,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造成大量神经元缺失时,因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致损伤后的功能难于恢复。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历来是临床治疗面临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干细胞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干细胞移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神经元缺失 应用 临床治疗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嗅球纤维层组织移植促进受损视网膜节细胞存活和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君朋 雷季良 +1 位作者 杨磊 王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7,共7页
许多研究表明 ,改善局部微环境可促进受损中枢神经的再生。本研究对 SD大鼠进行眶内视神经切断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模型 ,将新生鼠嗅球纤维层组织植入视神经断端 ,动物术后分别存活 1、2、3、4周取眼球作水平冰冻切片 ,用 Nissl染色和生... 许多研究表明 ,改善局部微环境可促进受损中枢神经的再生。本研究对 SD大鼠进行眶内视神经切断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模型 ,将新生鼠嗅球纤维层组织植入视神经断端 ,动物术后分别存活 1、2、3、4周取眼球作水平冰冻切片 ,用 Nissl染色和生长相关蛋白 (GAP-4 3 )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数量和蛋白的变化 ;并观察移植物中嗅成鞘细胞的存活状况。结果显示 :植入嗅组织后可见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数量和存活率明显增加 (P<0 .0 5 ) ;视网膜节细胞层 GAP-4 3持续表达 ;嗅成鞘细胞可以在视神经断端存活。本研究结果提示 ,移植嗅球纤维层有促进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和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嗅球纤维层组织 移植 视网膜节细胞 受损中枢神经 再生 GAP-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训练矫正仪用于治疗偏瘫足下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伟 牟志伟 +2 位作者 陈卓铭 宋秀豹 胡荣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足下垂可见于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受损、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等症,是大脑皮质支配的高级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低位运动中枢失去联络或控制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受损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踝背屈肌力不足及伸屈张... 足下垂可见于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受损、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等症,是大脑皮质支配的高级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低位运动中枢失去联络或控制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受损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踝背屈肌力不足及伸屈张力失调,呈现典型的迈步相足内翻、下垂、髋关节外展外旋之划圈步态,轻者踝背屈外翻不能,重者关节僵硬、挛缩、畸形,该症状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足下垂 疗效分析 步行训练 症状发生率 治疗 矫正 中枢神经受损 坐骨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带辅助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宁 单守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3-795,共3页
近年来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患者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中枢神经受损引发的各种原始反射、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导致步态异常,步行功能下降。虽然脑卒中的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其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 近年来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患者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中枢神经受损引发的各种原始反射、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导致步态异常,步行功能下降。虽然脑卒中的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其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却长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患者 步行功能 脑卒中 运动疗法 偏瘫后 止血带 中枢神经受损 异常运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解痉药配合物理疗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5
作者 左惠榕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6-468,共3页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紧张度,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的必要条件。肌张力异常增高是脑卒中后偏瘫的特征性表现,是牵张反射效应增高的结果,多由中枢神经系...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紧张度,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的必要条件。肌张力异常增高是脑卒中后偏瘫的特征性表现,是牵张反射效应增高的结果,多由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引发。临床上表现为反射亢进、肌力降低、运动控制和协调功能障碍、出现典型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痉挛模式、易疲劳,重者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目前肌痉挛的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介入。药物治疗的方式包括了口服和注射,国内常用的口服抗痉挛药物有替扎尼定、巴氯芬等。我们观察这两种药物结合康复物理治疗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比较这两种药物疗效的差异,以合理地指导康复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物理疗法 肌张力 解痉药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日常生活能力 药物治疗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式站立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毛利 牟翔 +1 位作者 袁华 胡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2,共2页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及由此引起其他系统的机能改变,均易导致平衡失调[1],同时脑卒中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步态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2]。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步行能力 平衡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站立 脑卒中患者 机能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区蜱咬人群人粒细胞埃里希体病DNA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芝 秦文浩 +2 位作者 宋彩华 朱建华 宋宝岭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5-635,共1页
关键词 人粒细胞 DNA检测 林区 内蒙古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人群 1994年 肾功能衰竭 2001年 传播媒介 临床表现 感冒症状 意识模糊 黑龙江省 病原体 硬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