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白细胞介素-1β对大鼠全脑缺血后学习记忆的影响
1
作者 周萍 邹长江 +2 位作者 安志波 陈蔚 魏明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茁)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脑室注射(icv)IL-1茁及抗体后,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大鼠模型。于全脑缺血10min后再灌注的6—9d,利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对...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茁)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脑室注射(icv)IL-1茁及抗体后,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大鼠模型。于全脑缺血10min后再灌注的6—9d,利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对大鼠海马CA1区正常神经进行计数。结果:①给IL-1β预处理的缺血大鼠记忆功能明显下降,其在Morris水迷宫内的逃逸潜伏期、游泳距离延长,但游泳速度却无改变;②各组比较,学习功能未发现显著性变化;③给IL-1茁预处理的缺血大鼠,海马CA1区损伤神经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L-1茁加重了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记忆障碍,其作用可能与海马CA1区神经元严重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白细胞介素-1β 大鼠 脑缺血 学习记忆 影响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调节犬气管损伤后良性气管狭窄
2
作者 赵纯 邓云凤 +7 位作者 苏伟 代洪妍 梁路生 蔡学光 徐松 王俊 杨信 曾俊仁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犬气管损伤后良性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 支气管镜导引下用电圈套器灼伤健康比格犬气管中段,构建犬气管损伤后狭窄模型。将21只犬分为正常组3只,正常饲养;疾病组12只,造...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犬气管损伤后良性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 支气管镜导引下用电圈套器灼伤健康比格犬气管中段,构建犬气管损伤后狭窄模型。将21只犬分为正常组3只,正常饲养;疾病组12只,造模后每周处死3只,共4周;IL-17A抑制组3只,造模后给予IL-17A中和性抗体;IL-17A+TGF-β1抑制组3只,造模后给予IL-17A中和性抗体和TGF-β1受体Ⅰ抑制剂。每周行支气管镜、CT检查。计算狭窄度。气管组织进行RT-qPCR、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 造模后1~4周,疾病组犬损伤气管狭窄程度逐渐加重,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TGF-β1及IL-17A表达均上调。IL-17A抑制剂治疗后可减轻炎症浸润和肉芽组织增生,缓解早期气管狭窄(P<0.05)。IL-17A抑制剂和TGF-β1抑制剂联合使用具有更好的缓解效果(P<0.05)。结论 IL-17A和TGF-β1可能协同影响了气管狭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白细胞介素-17A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白细胞介素-33、抗唾液腺蛋白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唾液腺损伤的相关性
3
作者 严佳欣 史一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分析唾液白细胞介素-33(IL-33)、抗唾液腺蛋白1(SP-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唾液腺损伤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5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pSS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时间段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 目的分析唾液白细胞介素-33(IL-33)、抗唾液腺蛋白1(SP-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唾液腺损伤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5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pSS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时间段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2例记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唾液IL-3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SP-1抗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水平及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唾液腺超声检查(SGUS)评分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分析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唾液流速、临床指标及SGU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动态唾液流速、静态唾液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CD4+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G高于对照组(P<0.05)。颌下腺SGUS评分≥2分患者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颌下腺SGUS评分<2分患者(P<0.05),腮腺SGUS评分≥2分患者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腮腺SGUS评分<2分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动态唾液流速、静态唾液流速、CD4+细胞计数及SGU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IgG、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唾液IL-33、抗SP-1抗体均为SGUS评分≥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是pSS患者SGUS评分≥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pSS患者唾液流速、CD4+细胞计数及SGUS评分呈正相关,二者有潜力作为评估pSS患者唾液腺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抗唾液腺蛋白1抗体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损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陈晨 李竹蓉 +4 位作者 吕思学 郭地 武嘉文 杨娜 刘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 10000 U IL-2,给药频率为...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 10000 U IL-2,给药频率为1次/d,连续12 d。末次给药2 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造模8 h后,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 8/9/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Th1细胞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AS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reg、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reg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Treg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升高(P<0.01),Th1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reg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IL-2可有效缓解AIH小鼠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Tregs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白细胞介素-2 调节性T细胞 TH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46a-IRAK轴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瘘管型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作用
5
作者 倪健 朱晓文 于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miR-146a和IRAK的关系。将成功制备的CD瘘管病变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Con)、ADSC干预组(ADSC)、ADSC+miR-146a-antagomir干预组(ADSC+antagomir)、ADSC+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干预组(ADSC+antagomir+si),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1 h,ADSC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ADSC+antagomir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ADSC+antagomir+si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Con组大鼠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每组每日定时处理2次,连续处理14 d。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的血管新生;Western blot检测瘘管创面组织中IRAK、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miR-146a表达在CD瘘管病变患者术后的血清中明显降低,IRAK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miR-146a能靶向调控IRAK表达;与Con组相比,ADSC组、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的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与ADSC组相比,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升高,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与ADSC+antagomir组相比,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SC促进CD模型大鼠瘘管病变术后的瘘管愈合,这可能与调控miR-146a/IRAK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克罗恩病 瘘管病变 创面愈合 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精种玉汤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白细胞介素-1β、核因子κB的影响
6
作者 祖之慧 张蕾 +1 位作者 徐丁琳 张建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66-1970,共5页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动情周期规律的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每组8只。中药组与模型组通过向子宫腔内注射95%无水乙醇建立...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动情周期规律的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每组8只。中药组与模型组通过向子宫腔内注射95%无水乙醇建立薄型子宫内膜模型,空白组大鼠不干预。造模后,中药组大鼠予以养精种玉汤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灌胃3个动情周期后取子宫组织及动脉血,进行子宫内膜厚度测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水平,用定量PCR检测子宫组织IL-1βmRNA、NF-κ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湿重、子宫脏器指数、内膜厚度、腺体数明显降低(P<0.01),血清IL-1β及NF-κB水平、子宫组织IL-1βmRNA及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子宫湿重、子宫脏器指数、内膜厚度、腺体数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β及NF-κB水平、子宫组织IL-1βmRNA及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养精种玉汤可增加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L-1β有关,即降低炎症介质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精种玉汤 薄型子宫内膜 炎症介质 白细胞介素-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白细胞介素-1系统及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瑞茂 祝世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9-305,共7页
中枢白细胞介素 1(centralinterleukin 1,IL 1)以及功能和结构相关的分子已构成相对独立的中枢IL 1系统 (IL 1system)。IL 1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 ,新成员及其功能不断被发现 ,极大地扩展了该系统新老成员的生物学作用、信号转导通路 ,... 中枢白细胞介素 1(centralinterleukin 1,IL 1)以及功能和结构相关的分子已构成相对独立的中枢IL 1系统 (IL 1system)。IL 1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 ,新成员及其功能不断被发现 ,极大地扩展了该系统新老成员的生物学作用、信号转导通路 ,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关于中枢IL 1系统的研究进展 ,包括IL 1系统新成员、信号转导通路和新的信号分子 ,以及IL 1系统与某些生理过程或病理生理过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中枢神经系统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白细胞介素-1受体参与应激镇痛
8
作者 邹长江 魏明芬 刘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 :观察中枢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受体在足击镇痛及条件恐惧应激刺激诱发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用脑室注射 (intracerebroventricularinjection ,icv)生理盐水 (normalsaline ,NS)或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nte... 目的 :观察中枢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受体在足击镇痛及条件恐惧应激刺激诱发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用脑室注射 (intracerebroventricularinjection ,icv)生理盐水 (normalsaline ,NS)或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nterleukin 1receptorantagonist,IL 1ra)并用热辐射甩尾测痛法检查IL 1ra对足击镇痛及条件恐惧应激刺激诱发镇痛效应的影响 ;结果 :(1)icvNS的大鼠 ,足击引起痛阈上升 ;而icvIL 1ra 30min后足击不引起明显的痛阈上升 ,但icvIL 1ra 90min后足击仍出现明显的痛阈上升。(2 )icvNS的大鼠 ,条件恐惧应激刺激也引起明显的痛阈上升 ,且该条件恐惧应激刺激诱发的镇痛效应能被icvIL 1ra明显衰减。 (3)icvIL 1ra本身对基础痛阈无明显影响。结论 :中枢IL 1受体参与足击及条件恐惧应激刺激诱发的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药理学 受体 拮抗剂 抑制剂 纳络酮 镇痛 应激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IL-1β诱导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马雪琴 袁小迪 +5 位作者 张凌嘉 杨从敏 王朝杨 李茸源 肖奕君 吴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2-611,共10页
目的:探究三氧(ozone,O_(3))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0 ng/ml的IL-1β诱导人软骨细胞构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随... 目的:探究三氧(ozone,O_(3))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0 ng/ml的IL-1β诱导人软骨细胞构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Control组、IL-1β组、PRP组、O_(3)组、O_(3)+PRP组。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5,ADAMTS5)、二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I)、转录因子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kappa B alpha,IKB-α)、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L-1β组IL-6和TNF-α水平升高,细胞活力降低且凋亡增加,MMP13、ADAMTS5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Collagen II、Nrf2、HO-1、IKB-α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IL-1β组相比,PRP组、O_(3)组、O_(3)+PRP组细胞凋亡均降低(P<0.05),IL-6和TNF-α水平均下降(P<0.05),MMP13、ADAMTS5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Collagen II、Nrf2、HO-1、IKB-α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同时,O_(3)+PRP组与PRP组、O_(3)组相比,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水平均进一步降低(P<0.05),MMP13、ADAMTS5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Nrf2、HO-1、IKB-α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O_(3)联合PRP能有效降低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其可能通过上调Nrf2/HO-1,抑制NF-κB(p65)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三氧 白细胞介素- 软骨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卫平 胥方元 +1 位作者 蹇睿 王江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正常组为对照...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正常组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制作KOA模型,电针治疗组电针治疗14d。分别观察各组兔造模结束和治疗后左膝关节冲洗液中IL-1β含量变化,治疗后各组兔左股骨内侧髁软骨MMP-1表达的变化。结果:采用放免法行关节冲洗液IL-1β含量测定,造模结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组间比较,其后两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治疗结束后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组间比较,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治疗结束后软骨免疫组化法MMP-1测定,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的MMP-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MMP-1阳性率高于电针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治疗KOA,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电针使KOA关节中细胞因子IL-1β和软骨中MMP-1的含量减少,从而降低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降解,促进新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合成,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经气运行,从而有利于关节渗出液吸收,促进软骨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和白细胞介素-1β致痫大鼠海马cAMP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莉 李正莉 +3 位作者 朱长庚 刘庆莹 于珊 李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2-584,588,共4页
目的 研究谷氨酸和白细胞介素 1β (interleukin 1β ,IL 1β)致痫大鼠海马组织cAMP含量的变化。 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均行侧脑室注射 ,A组注射致痫剂量的L 谷氨酸钠 ;B组联合注射IL 1β和阈下剂量的L 谷氨酸钠 ;C组注... 目的 研究谷氨酸和白细胞介素 1β (interleukin 1β ,IL 1β)致痫大鼠海马组织cAMP含量的变化。 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均行侧脑室注射 ,A组注射致痫剂量的L 谷氨酸钠 ;B组联合注射IL 1β和阈下剂量的L 谷氨酸钠 ;C组注射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eceptorantagonist ,IL 1ra) 3 0min后 ,再联合注射IL 1β和阈下剂量的L 谷氨酸钠 ;D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均在注射完毕 3 0min后断头取海马组织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 4组大鼠海马的cAMP含量。结果 A、B两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痫性发作 ,且海马cAMP的含量均明显高于D组 (P <0 0 5) ,C组大鼠海马cAMP的含量较B组下降 ,并且与D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谷氨酸和IL 1β的协同致痫活动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白细胞介素- 海马 CAMP 含量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与妊娠关系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晓军 孔经贾 +2 位作者 梁峰冰 陈晖 贺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妊娠间的关系。方法以40例先兆早产孕妇(TPL组)和40例正常孕妇(Non-TPL组)为研究对象,检查全口牙齿的牙周状况,记录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BI),并计算牙... 目的探讨牙周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妊娠间的关系。方法以40例先兆早产孕妇(TPL组)和40例正常孕妇(Non-TPL组)为研究对象,检查全口牙齿的牙周状况,记录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BI),并计算牙周炎位点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β水平。对各项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TPL组40例孕妇中26例足月产(TPL-TB小组),14例早产(TPL-PB小组);Non-TPL组40例孕妇皆足月产。TPL组和Non-TPL组、TPL-TB小组和TPL-PB小组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PLI、牙周炎位点率和血清IL-1β水平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娩孕周和牙周炎位点率、BI、IL-1β水平呈负相关(P<0.05),IL-1β水平与牙周炎位点率和BI呈正相关(P<0.05)。结论牙周感染可能是早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妊娠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洪柏 张鸣生 +1 位作者 区丽明 朱洪翔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8-211,217,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ESW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和模型组采用单侧...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ESW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和模型组采用单侧后肢跟腱切除法建立膝OA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给予ESW治疗1次,能流密度0.1mJ/mm2,冲击次数1000次。各组大鼠分别于治疗后4周处死,取膝OA关节液和关节软骨,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技术法,检测各组膝关节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ELISA法行关节液IL-1β和TNF-α含量测定,治疗组和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免疫组化法关节软骨IL-1β和TNF-α测定,治疗组和模型组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阳性率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中IL-1β和TNF-α水平上升,而ESW能下调膝OA大鼠IL-1β、TNF-α的表达,提示可通过降低关节软骨的炎症因子水平,对膝骨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牙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田玉楼 谢江春 +1 位作者 赵震锦 张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牙受力后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15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位患者的4颗尖牙按左右侧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橡皮链加力拉尖牙向远中... 目的探讨正畸牙受力后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15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位患者的4颗尖牙按左右侧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橡皮链加力拉尖牙向远中,对照组尖牙不加力。分别在戴矫治器前,戴矫治器后1、24、48、72和168h时收集两组尖牙远中颊面龈沟液,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龈沟液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在加力24h后IL-1β和TNF-α水平开始升高,72h达到最高,168h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保持在基线水平。48h和72h实验组IL-1β和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实验组TNF-α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L-1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齿正畸过程中受机械力的作用龈沟液内IL-1β和TNF-α水平发生动态变化,表明这两种生物活性因子早期即参与牙齿移动和牙槽骨重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正畸牙齿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胰岛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南京 孙嘉 +5 位作者 陈宏 徐艳花 高飞 张桦 张振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大鼠胰岛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周龄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μg/kg),8只LETO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12周...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大鼠胰岛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周龄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μg/kg),8只LETO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12周结束时,所有大鼠均检测糖耐量试验空腹及服糖后30 min胰岛素,并检测胰岛IL-1β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利拉鲁肽干预的糖耐量异常大鼠和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胰岛IL-1β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改善。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胰岛IL-1β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胰岛功能及糖代谢,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利拉鲁肽 白细胞介素- CASPASE3 OLETF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小玉 朱庆三 +3 位作者 赵立君 孙庆 秦彦国 段德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的表达对血脊髓屏障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77只同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和缺血再灌组。手术方法采用Zivin法复制模型。应用逆转录...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的表达对血脊髓屏障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77只同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和缺血再灌组。手术方法采用Zivin法复制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技术、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脊髓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ICAM-1mRNA和IL-1βmRNA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和单纯缺血组未引起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表达量的增加。而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多形核白细胞(PMN)的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再灌注2h,IL-1βmRNA的表达首先升高,约为对照组的2倍。再灌注6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12h。ICAM-1mRNA表达量于再灌注4h明显升高,再灌注12h其在单位微血管面积上的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1/2。结论:再灌注损伤后脊髓微血管内皮ICAM-1及其调节因子IL-1β的表达量增加是导致血脊髓屏障损害的重要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大鼠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占海 张国英 +3 位作者 张小恒 杜建东 杨倩 何福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基础上,实验动物在分别灌服盐酸小檗碱后第1、2、3、4周处死,取牙周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基础上,实验动物在分别灌服盐酸小檗碱后第1、2、3、4周处死,取牙周组织标本作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状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L-1β、TNF-α水平变化。结果牙周炎组牙周组织中IL-1β、TNF-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时间段牙周炎治疗组牙周组织中IL-1β、TNF-α表达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但牙周炎治疗组各时间段之间IL-1β、TNF-α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应用盐酸小檗碱能抑制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牙周炎模型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三针与补阳还五汤合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淑兰 杨路 +2 位作者 古继红 李月梅 赖新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观察颞三针与补阳还五汤合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加针刺、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治疗组,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β、IL-... 目的:观察颞三针与补阳还五汤合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加针刺、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治疗组,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β、IL-6水平。结果:治疗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IL-1β、IL-6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均增高(P<0.01),治疗后外周血中IL-1β、IL-6均降低(P<0.01),但针灸中药结合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强于其它两种治疗对细胞因子IL-1β、IL-6水平的调节作用,它们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因子,对抗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了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损害,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神经元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偏瘫 针刺疗法 补阳还五汤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宝军 唐星明 +2 位作者 李志宇 乔安意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以及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观察不同多态性基因型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该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81例患者,分为脓毒症...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以及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观察不同多态性基因型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该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81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100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组(81例),以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取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IL-1基因上+3 953T、IL-10基因上-592A和-1082A,共3个SNP。在诊断为SIRS或脓毒症24 h内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法检测IL-1和IL-10 mRNA的表达;同时取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蛋白表达。结果:SIRS组和脓毒症组中,+3 953T、-592A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脓毒症早期,I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3 953C/T组明显高于C/C组;而IL-10两个SNP对脓毒症早期的IL-10表达水平,无明显的影响作用。结论:该研究显示,IL-1及IL-10基因上SNP差异可能是脓毒症患者易感的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发生机制中,有促炎介质和抑炎因子的共同参与,其表达水平与SIRS及脓毒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疾病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刚 刘利民 +2 位作者 孙学科 孙琳琳 赵金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IL-1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