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力反馈-中枢模式发生器模型的六足机器人控制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蕴红 杨德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7-74,共8页
六足机器人的多关节、高耦合、非线性的机械结构使其运动控制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一大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在Matsuoka振荡器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带力反馈神经元的三神经元相互反馈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模型作为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 六足机器人的多关节、高耦合、非线性的机械结构使其运动控制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一大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在Matsuoka振荡器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带力反馈神经元的三神经元相互反馈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模型作为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在对六足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运动学分析等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三神经元CPG模型建模分析;并得到振荡周期波形满足六足机器人节律运动的要求。对力反馈模型进行实物设计;并建立对应反馈模型。根据反馈信息对六足机器人运动节律、关节信息等实时调节。最后通过仿真及实物实验证明,该CPG模型能够满足维持六足机器人稳定运动的要求,在复杂、未知环境中,也能够保持机器人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适应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模型 力反馈 六足机器人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超群 孙天胜 刘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3-1116,共4页
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是一个概念性结构,研究显示以步行训练为代表的康复措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机制主要与损伤部位尾侧的步行CPG可塑性有关。然而,目前对于步行CPG的解剖结构及可塑性机制... 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是一个概念性结构,研究显示以步行训练为代表的康复措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机制主要与损伤部位尾侧的步行CPG可塑性有关。然而,目前对于步行CPG的解剖结构及可塑性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笔者对步行CPG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GENERATOR PATTERN 脊髓损伤患者 解剖结构 cpg 步行功能 步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蛇形机器人的三维步态控制的层次化联结中枢模式生成器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贵志 马书根 +1 位作者 李斌 王明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11-1622,共12页
提高蛇形机器人的三维运动控制能力是提高蛇形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的关键之一.虽然联结中枢模式生成器(Connectionist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CPG)模型具有复杂度小、适合硬件实现等优点,但是目前的CCPG模型难以生成相位协调的多自... 提高蛇形机器人的三维运动控制能力是提高蛇形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的关键之一.虽然联结中枢模式生成器(Connectionist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CPG)模型具有复杂度小、适合硬件实现等优点,但是目前的CCPG模型难以生成相位协调的多自由度运动的控制信号,从而限制了它的三维步态控制能力.本文根据生物CPG机制的分层结构和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提出一个有层次化结构的CCPG(Hierarchical CCPG,HCCPG)模型.HCCPG模型由基本节律信号生成层、模式形成层、运动信号调整层这三个部分组成.运动信号调整层的运动神经元能够独立地对模式形成层的输出信号的幅值、相位等进行调整,从而较好地解决了CCPG模型难以生成相位协调的多自由度运动控制信号的问题.HCCPG模型具有步态控制能力强、复杂度小、有良好的扩展性等优点,从而适合用于控制三维步态.在HCCPG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三维步态控制方法.仿真验证了这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机器人 联结中枢模式生成器模型 运动神经元 循环抑制cpg模型 三维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HIP模型的主动躯干关节四足机器人抗侧向冲击控制策略
4
作者 艾青林 徐坚 +1 位作者 宋国正 童行胜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6-1265,共10页
为了提高主动躯干四足机器人抗侧向冲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高度倒立摆(VHIP)模型的捕获点控制策略。将机器人Trot步态下的侧向运动抽象成VHIP捕获点模型,通过零力矩点(ZMP)判定冲击类型。根据受到冲击后机器人的扰动特性来规划理想... 为了提高主动躯干四足机器人抗侧向冲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高度倒立摆(VHIP)模型的捕获点控制策略。将机器人Trot步态下的侧向运动抽象成VHIP捕获点模型,通过零力矩点(ZMP)判定冲击类型。根据受到冲击后机器人的扰动特性来规划理想的侧向落足点,并利用质心轨迹能量模型规划躯干关节运动。在此基础上,利用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生成关节控制信号,并给出冲击后机器人的偏航姿态调节方法和躯干-腿的耦合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控制策略可以减小机身受冲击时的扰动幅度,且与传统捕获点策略相比,本文策略能够缩短机器人侧向瞬时捕获距离并有效抑制机身的偏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可变高度倒立摆(VHIP)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侧向抗干扰 捕获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 被引量:8
5
作者 秦海鹏 秦瑞 +1 位作者 施晓芬 朱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5-1576,共12页
针对具有多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结合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和模型预测控制机理(MPC),提出2种模型融合的神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模型预测原理为基础,通过模拟生物神经控制机制,构建腿足机器人行为运动神经控制架构.该架构能够处理外部环境信... 针对具有多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结合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和模型预测控制机理(MPC),提出2种模型融合的神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模型预测原理为基础,通过模拟生物神经控制机制,构建腿足机器人行为运动神经控制架构.该架构能够处理外部环境信息,自适应调节机身和腿部位置,实现机器人位置跟踪、全向运动和多种非典型步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PC-CPG控制架构的机器人可以快速响应并消除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机身轨迹跟踪的位置误差始终保持在−0.1~0.1 m,姿态角误差保持在−0.05~0.05 rad.在MPC-CPG控制器的作用下,机器人不仅具有较高的轨迹跟踪精度,还表现出行为多样性,验证了所提出的MPC-CPG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神经控制 中枢模式发生器 模型预测控制 行为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昆虫爬行机理的六足机器人步态控制研究
6
作者 李世其 周书香 +1 位作者 付乐群 郑旋烨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针对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和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仿六足昆虫爬行机理的步态模型,并对其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进一步采用基于Hopf振荡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网络,实现了模型的内耦合、外反馈闭环控制策... 针对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和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仿六足昆虫爬行机理的步态模型,并对其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进一步采用基于Hopf振荡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网络,实现了模型的内耦合、外反馈闭环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和样机双重测试,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机器人在平地上的理论质心波动仅为10-4 m级,其在斜坡、台阶、沟壑的越障极限分别为38°、210 mm、300 mm,另在其他非结构化地形中也表现出优秀的适应性和通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机器人 仿生学 Hopf振荡器 中枢模式发生器 步态控制模型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G原理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郑浩峻 张秀丽 +1 位作者 李铁民 段广洪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4-68,共5页
将生物控制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机器人领域是提高机器人运动能力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动物的运动控制机理 ,节律运动控制网络的结构和特性 ,对基于生物中枢模式发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建模。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生物控制论 机器人 运动控制 模型 网络结构 神经振荡器 步态转换 节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机器人的双输出CPG网络调相运动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崔馨丹 朱延河 +2 位作者 王晓露 唐术锋 赵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7-52,共6页
为了增强模块化机器人的灵活性,以及对其多模式运动进行更简单有效地控制,结合阵列式和串联式自重构机器人的特点,设计基于万向式关节的双自由度UBot模块,并根据两个关节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结合生物学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运动控制原... 为了增强模块化机器人的灵活性,以及对其多模式运动进行更简单有效地控制,结合阵列式和串联式自重构机器人的特点,设计基于万向式关节的双自由度UBot模块,并根据两个关节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结合生物学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运动控制原理,设计具有双输出的CPG网络调相运动控制器.通过调整CPG间的连接权重以及每个CPG中两组输出的关系,调解运动控制信号间的相位差值,有效地控制UBot模块化机器人的整体协调运动.应用这种控制方法控制了模块化机器人的3种运动模式:四足运动、蠕动和多节虫运动,在ADAMS仿真环境下进行了运动仿真实验,并在UBot模块化自重构平台上分别进行了3种构型的实体运动试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双输出CPG调相网络对模块化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机器人 自重构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运动控制 UB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反射模型的四足机器人坡面运动控制与越障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葛卓 罗庆生 +1 位作者 贾燕 李华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702,共6页
为了提高四足机器人在包含坡面和障碍物等复杂地形中的运动能力与环境自适应能力,在对四足机器人基本步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物节律运动和反射控制机理,对四足机器人的适应性行走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四足机器人坡面运动以... 为了提高四足机器人在包含坡面和障碍物等复杂地形中的运动能力与环境自适应能力,在对四足机器人基本步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物节律运动和反射控制机理,对四足机器人的适应性行走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四足机器人坡面运动以及越障运动的前庭反射和屈肌反射数学模型,根据该数学模型构建的生物反射控制器与机器人膝、髋关节CPG控制网络有机融合,构成了协调性好、整体性高的控制系统.通过Adams/Matlab联合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使前膝后肘式四足机器人流畅、平稳地完成上下坡运动,并具备自适应越障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中枢模式发生器 生物反射模型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lkov神经元模型的四足机器人适应性行走控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成菊 林立民 陈启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7-1215,共9页
为了改善足式机器人的适应性行走能力,提出仿生控制和智能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Rulkov神经元模型对生物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CPG)进行机理建模;设计了基于CPG模型的单关节和多关节耦合的网络拓扑结构,... 为了改善足式机器人的适应性行走能力,提出仿生控制和智能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Rulkov神经元模型对生物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CPG)进行机理建模;设计了基于CPG模型的单关节和多关节耦合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CPG单元间的耦合系数矩阵,使得CPG网络的输出信号可以控制机器人关节按照一定的时序发生动作;设计机器人信息融合反馈系统并提出坡面适应性行走控制策略,并以四足机器人GhostDog作为实验对象,在Webots仿真平台上做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行走控制策略可以控制机器人自主完成模式切换,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Rulkov模型 四足机器人 多目标遗传算法 适应性行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G的仿蟹机器人复杂地形步态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刚 韩金华 +2 位作者 韩世凯 陈曦 叶秀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70-4080,共11页
为了提高仿蟹机器人的复杂环境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生物神经反射机理的自适应复杂地形步态生成方法。首先,采用互抑神经元振荡器构建仿蟹机器人CPG运动控制网络模型;其次,利用具有良好逼近能力的前馈神经网络将CPG输出的节律信号映射为... 为了提高仿蟹机器人的复杂环境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生物神经反射机理的自适应复杂地形步态生成方法。首先,采用互抑神经元振荡器构建仿蟹机器人CPG运动控制网络模型;其次,利用具有良好逼近能力的前馈神经网络将CPG输出的节律信号映射为步行足足端轨迹;然后,在CPG模型中引入基于力传感器触发的反射机制,实现了机器人自适应复杂地形步态生成;最后,通过仿蟹机器人复杂地形运动控制的实验研究,验证所提出的基于生物神经反射机理的自适应复杂地形步态生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蟹机器人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步态生成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G与运动学的六足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尤波 胡金涛 +2 位作者 高海波 刘宇飞 许家忠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41-243,247,共4页
长期以来,多关节协调运动一直是六足机器人控制策略的难点。通过对机器人的单腿进行运动学分析,给出单腿运动过程中三关节的转角方程。根据六足机器人的本体结构设计出环形CPG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性能参数和耦合系数来保证相邻CPG单元... 长期以来,多关节协调运动一直是六足机器人控制策略的难点。通过对机器人的单腿进行运动学分析,给出单腿运动过程中三关节的转角方程。根据六足机器人的本体结构设计出环形CPG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性能参数和耦合系数来保证相邻CPG单元之间的相位互锁关系,实现多关节协调运动控制。仿真实验表明,将传统单腿运动学算法和CPG模型的控制方法结合可以有效生成机器人常规运动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G的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天成 卢振利 +7 位作者 陈勇 单长考 刘燕 赵宇 PENCIC Marko CAVIC Maja ROUMIANA Ilieva MARJAN Mernik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7期762-771,共10页
以六足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揭示其主要是以振荡器作为控制器进行信号输出。针对如何搭建CPG模型,以Hopf振荡器为例进行模型搭建和改进,搭建六足机器人实验平台验证CPG模型控制六足机器人步态... 以六足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揭示其主要是以振荡器作为控制器进行信号输出。针对如何搭建CPG模型,以Hopf振荡器为例进行模型搭建和改进,搭建六足机器人实验平台验证CPG模型控制六足机器人步态运动是可行的。最后对基于CPG的六足机器人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六足机器人 步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CPG的双足机器人适应性行走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雪 刘成菊 陈启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25-2534,共10页
为提高双足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混合控制策略,称之为Fuzzy–CPG算法.高层控制中枢串联模糊控制系统,将环境反馈信息映射为行走步态信息和CPG幅值参数.低层控制中枢CPG根据高层输出命... 为提高双足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混合控制策略,称之为Fuzzy–CPG算法.高层控制中枢串联模糊控制系统,将环境反馈信息映射为行走步态信息和CPG幅值参数.低层控制中枢CPG根据高层输出命令产生节律性信号,作为机器人的关节控制信号.通过机器人运动,获取环境信息并反馈给高层控制中枢,产生下一步的运动命令.在坡度和凹凸程度可变的仿真环境中进行混合控制策略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Fuzzy–CPG控制方法可以使机器人根据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的行走步态,提高了双足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行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足机器人 模糊控制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适应性行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mura振荡器和虚拟模型的气动肌肉四足机器人步态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云 郭振武 +1 位作者 陈迪剑 王斌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11-1418,共8页
步态控制是四足机器人适应复杂地形的关键,为此对机器人步态进行规划和控制,提出一种步态控制器。针对气动肌肉驱动的四足机器人,根据机器人Denavit-Hartenberg参数建立单腿运动学模型;采用Kimura振荡器设计四足机器人步态的中枢模式发... 步态控制是四足机器人适应复杂地形的关键,为此对机器人步态进行规划和控制,提出一种步态控制器。针对气动肌肉驱动的四足机器人,根据机器人Denavit-Hartenberg参数建立单腿运动学模型;采用Kimura振荡器设计四足机器人步态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网络,并改进振荡器输出与关节角度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摆线函数规划机器人足端轨迹,基于生物神经反射机理和虚拟模型控制(VMC),以肢体摆动相位和足端触地信息为状态切换条件,建立沟壑地形自适应步态控制器;搭建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平台和实物样机测试平台,对步态控制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CPG步态网络可减小步态参数间的耦合,所生成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稳定;基于CPG和VMC的步态控制器能实现机器人对角步态运动,并能跨越宽度为机器人足端宽度的2.50倍沟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中枢模式发生器 气动肌肉 虚拟模型控制 沟壑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辅助的CPG控制及其关键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霞 胡晋嘉 +1 位作者 陈里里 陈仁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39-245,258,共8页
针对运动辅助过程中主/从运动生成的问题,在原有松岗(Matsuoka)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适应系数建立了一个新的CPG模型,获得了理想的主/从关节目标轨迹;利用仿真分析手段调查研究了CPG模型的关键参数对其输出振荡的影响规律;以单关节运动... 针对运动辅助过程中主/从运动生成的问题,在原有松岗(Matsuoka)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适应系数建立了一个新的CPG模型,获得了理想的主/从关节目标轨迹;利用仿真分析手段调查研究了CPG模型的关键参数对其输出振荡的影响规律;以单关节运动辅助为控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人机交互运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基于MATLAB的仿真试验对CPG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根据CPG各个参数与输出的变化规律,适当调节各个参数可以获得理想的输出;CPG生成的运动轨迹有效规避了传统助力机器人控制模型中复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解算;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外部参数C从而有效地生成辅助装置主/从运动模式;控制方法对单关节运动辅助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主/从运动辅助 仿真分析 人机交互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六足机器人机构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重阳 梅涛 +3 位作者 刘彦伟 吴晅 张勇杰 孙少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1-1626,共6页
机器人足部与壁面间的粘附能力及其运动控制策略是爬壁机器人能够在处于不同倾斜度的壁面上爬行的关键技术。模仿甲虫足部钩刺对抓的特征及尺蠖蠕动爬行运动特性设计了一种可灵活转向的仿生六足爬行机器人机构。该机器人采用CPG(central... 机器人足部与壁面间的粘附能力及其运动控制策略是爬壁机器人能够在处于不同倾斜度的壁面上爬行的关键技术。模仿甲虫足部钩刺对抓的特征及尺蠖蠕动爬行运动特性设计了一种可灵活转向的仿生六足爬行机器人机构。该机器人采用CPG(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仿生控制方法实现其在粗糙壁面上的任意方向的运动,并且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能够实现避障功能。机器人足部采用对抓设计提高了爬行稳定性,同时CPG控制方法简单、新颖。基于Matlab软件建立了CPG控制网络,并结合反馈信号实时调节网络输出。在Webots移动机器人仿真环境下完成了机器人建模,CPG控制器程序编写,通过动态仿真验证了六足机器人机构和控制方法的合理性,机器人爬行速度约2.7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六足机器人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MATLAB仿真 Webots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鳍摆动推进机器鱼滚转机动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宫昭 蔡月日 +1 位作者 毕树生 马宏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84-2190,共7页
针对胸鳍摆动推进机器鱼滚转机动控制研究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模仿生物原型的胸鳍摆动规律,得到一种可以驱动机器鱼滚转运动的胸鳍摆动方式,并通过定义相关参数将其量化表达.基于胸鳍摆动... 针对胸鳍摆动推进机器鱼滚转机动控制研究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模仿生物原型的胸鳍摆动规律,得到一种可以驱动机器鱼滚转运动的胸鳍摆动方式,并通过定义相关参数将其量化表达.基于胸鳍摆动CPG模型,建立模糊控制器,用于机器鱼的滚转机动控制.进行了机器鱼的滚转运动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机器鱼能以最快10(°)/s的角速度达到目标滚转角度,而且稳态误差不超过±5°.通过滚转机动控制,并配合航向控制,实现了胸鳍摆动推进的机器鱼以90°滚转角穿越宽度为翼展1/2的狭窄空间的高机动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鱼 摆动推进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 模糊控制 滚转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pf振荡器的仿生机器魟鱼胸鳍波形控制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扬威 范增 +1 位作者 赵东标 刘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54-1362,共9页
为了获得与生物魟鱼胸鳍相近的推进波形和游动性能,提出基于Hopf振荡器的仿生中枢模式发生器(CPG)胸鳍波形控制策略.针对仿生机器魟鱼的结构与游动特征,利用20个Hopf振荡器耦合构建中心式CPG拓扑网络模型;通过输入参数幅值、频率和波数... 为了获得与生物魟鱼胸鳍相近的推进波形和游动性能,提出基于Hopf振荡器的仿生中枢模式发生器(CPG)胸鳍波形控制策略.针对仿生机器魟鱼的结构与游动特征,利用20个Hopf振荡器耦合构建中心式CPG拓扑网络模型;通过输入参数幅值、频率和波数,控制该拓扑网络模型输出仿生机器魟鱼定常巡游、加速游动和机动转弯3种游动模式下胸鳍波形的动态位置信号.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拓扑网络模型能够快速响应输入参数的变化,稳定输出平滑、连续的动态位置信号.通过试验研究该拓扑网络模型控制仿生机器魟鱼胸鳍波动的可行性以及网络的输入参数对仿生机器魟鱼游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稳定地输出耦合的波形信号,控制仿生机器魟鱼鳍面形成与生物鱼相似的推进波形,实现各游动模式以及各游动模式间灵活平滑地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鱼 胸鳍 Hopf振荡器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足机器人抗重心偏移步态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黎晴亮 张志安 +1 位作者 马豪男 周何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03-310,共8页
为解决四足机器人在其质心偏离躯干几何中心时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方法。使用基于Hopf模型的振荡器搭建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对足端进行轨迹规划进而确定CPG模... 为解决四足机器人在其质心偏离躯干几何中心时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方法。使用基于Hopf模型的振荡器搭建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对足端进行轨迹规划进而确定CPG模型相关参数,并对CPG单元间的耦合系数矩阵进行优化,使其能够输出正确的步态信号;之后采用自适应调整权重粒子群算法,通过不断迭代快速寻找输出模型的最优参数组合,解决由于重心偏移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利用Webots和MATLAB对所提出的优化方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四足机器人在重心偏移情况下的运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Hopf模型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粒子群算法(PSO) 自适应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