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文威 潘翠环 +2 位作者 陈艳 罗兆良 罗丽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激活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运动训练方法... 目的:探讨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激活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运动训练方法。两组患者总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进行评定,同时选用足印分析法测量并记录步行时的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分析步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激活步态CPG的运动训练方法训练后,其FMA、FAC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步行时间距离各参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激活步态CPG的运动训练方法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实际步行能力,改善步行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桥网状脊髓路 姿势控制 翻正运动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的机器人行走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启军 王国星 刘成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的动物运动控制机理实现四足机器人AIBO的行走控制.利用Kimura振荡神经元构建CPG分布式控制网络,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调整CPG网络中的参数,在AIBO上实现类似动物行走(walk)的行走... 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的动物运动控制机理实现四足机器人AIBO的行走控制.利用Kimura振荡神经元构建CPG分布式控制网络,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调整CPG网络中的参数,在AIBO上实现类似动物行走(walk)的行走模式.通过Webots仿真和实体实验,验证所设计的CPG控制网络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Kimura振荡神经元 行走控制 多目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叶超群 孙天胜 刘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3-1116,共4页
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是一个概念性结构,研究显示以步行训练为代表的康复措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机制主要与损伤部位尾侧的步行CPG可塑性有关。然而,目前对于步行CPG的解剖结构及可塑性机制... 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是一个概念性结构,研究显示以步行训练为代表的康复措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机制主要与损伤部位尾侧的步行CPG可塑性有关。然而,目前对于步行CPG的解剖结构及可塑性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笔者对步行CPG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GENERATOR PATTERN 脊髓损伤患者 解剖结构 CPG 步行功能 步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缨 纪树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017-1020,共4页
一般认为,哺乳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通过脊髓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步行运动,而CPG网络的边界是灵活的,脊髓损伤后脊髓步行CPG可实现网络重组。研究显示,减重步行平板训练(BWSTT)可使脊髓横断猫完全恢复后肢步行能力;临床也发现,... 一般认为,哺乳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通过脊髓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步行运动,而CPG网络的边界是灵活的,脊髓损伤后脊髓步行CPG可实现网络重组。研究显示,减重步行平板训练(BWSTT)可使脊髓横断猫完全恢复后肢步行能力;临床也发现,脊髓损伤患者可通过BWSTT提高步行能力,表明脊髓可能具有运动学习的能力。因此,如何利用脊髓步行CPG的神经可塑性,为脊髓损伤患者制定最佳的步行训练方案,是令人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步行 中枢模式发生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学习中枢模式发生器的仿人机器人适应性行走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成菊 耿烷东 +1 位作者 张长柱 陈启军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70-2181,共12页
为了克服传统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关节空间控制方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本文基于自学习中枢模式发生器模型,提出了一套在线调制和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仿人机器人环境自适应行走控制方法.算法难点在于如何在机器... 为了克服传统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关节空间控制方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本文基于自学习中枢模式发生器模型,提出了一套在线调制和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仿人机器人环境自适应行走控制方法.算法难点在于如何在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将自学习CPG用于工作空间轨迹生成,并使CPG参数直接和步态模式相关联.本文提出了利用自学习CPG来学习和实时生成机器人质心轨迹和脚掌轨迹的方法,在线调节机器人步长、抬腿高度和步行速度等关键参数.参考生物反射行为,利用传感反馈信息激发CPG以产生具有环境适应性的工作空间轨迹,提升行走质量.控制系统的参数通过优化算法来进一步改善行走性能.相比于传统的CPG关节空间法,本文所采用的自学习CPG工作空间法不仅极大简化了CPG网络结构而且提高了仿人机器人行走的适应性.最后,通过仿人机器人坡面适应性行走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机器人 自学习中枢模式发生器 适应性行走 轨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控制的电刺激步行康复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颖 张定国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8-565,共8页
研发功能性电刺激(FES)康复系统来实现下肢瘫痪病人的行走运动。控制器采用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仿生控制机理。针对基于递归神经振荡器的CPG模型,研究关键参数(激励性输入、时间常数、感觉反馈、输出阈值)对CPG输出幅值、频率、... 研发功能性电刺激(FES)康复系统来实现下肢瘫痪病人的行走运动。控制器采用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仿生控制机理。针对基于递归神经振荡器的CPG模型,研究关键参数(激励性输入、时间常数、感觉反馈、输出阈值)对CPG输出幅值、频率、相位以及占空比的影响。建立包含12个神经元的CPG网络,以控制双腿的4个关节(左/右髋关节和膝关节)和八组肌群(左/右髂腰肌、臀大肌、股直肌和腘绳肌)。所搭建的实验系统和平台,包括悬吊减重系统、助行系统、电刺激系统和运动检测系统。在正常受试者参与的实验中,受试者在CPG控制的电刺激作用下产生非自主行走运动。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双腿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与正常人自主行走时的数据达到定性吻合,验证所设计的CPG控制器在FES康复系统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递归神经振荡器 双足步行 功能性电刺激 下肢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模式发生器网络步态运动 被引量:1
7
作者 邹金慧 石磊 +1 位作者 黄国勇 王晓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9-312,共4页
采用相对简单的Rayleigh振荡器作为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器,建立网络模型,针对该方法对多神经元耦合描述的不足,在单神经元和双神经元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神经元,建立了三神经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 采用相对简单的Rayleigh振荡器作为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器,建立网络模型,针对该方法对多神经元耦合描述的不足,在单神经元和双神经元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神经元,建立了三神经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实现了对步态运动过程中腿部各关节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用Rayleigh振荡器构建的CPG能够很好地模拟多神经元的生理特性,Rayleigh振荡器作为CPG控制器建立多神经元网络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子 中枢模式发生器 神经元 步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pf振荡器的一种中枢模式发生器研究
8
作者 王宗坤 姬昌睿 +2 位作者 杨智 罗振元 冯华山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选用通用的Hopf振荡器为神经元构造了一种新型的生物神经中枢模式发生器单元模型,解决了现有关节式仿生机器人关节驱动振荡信号波形不可调控的问题。该模型具有动态特性并采用非线性方程(组)描述动力学行为,包括总和效应、阈值效应、适... 选用通用的Hopf振荡器为神经元构造了一种新型的生物神经中枢模式发生器单元模型,解决了现有关节式仿生机器人关节驱动振荡信号波形不可调控的问题。该模型具有动态特性并采用非线性方程(组)描述动力学行为,包括总和效应、阈值效应、适应性(疲劳)、兴奋与抑制、延时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机器人 Hopf振荡器 中枢模式发生器 样板曲线 网络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轨迹和中枢模式发生器的工业机器人在线轨迹规划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懿 胡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48-1354,共7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周期性点位重复作业的平滑轨迹和在线变更轨迹要求,提出了新的关节空间的在线运动轨迹规划方法.在传统谐波轨迹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生物体中用于产生节律活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模型,设计了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点位往... 针对工业机器人周期性点位重复作业的平滑轨迹和在线变更轨迹要求,提出了新的关节空间的在线运动轨迹规划方法.在传统谐波轨迹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生物体中用于产生节律活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模型,设计了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点位往复运动的改进CPG网络.拾放任务作为点位作业的一个典型实例,被用于证实新方法的有效性.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只需求解初始点与终止点的逆运动学,无需其他附加约束条件即可在笛卡尔空间产生平滑的轨迹并通过CPG参数的调整实现稳定的在线轨迹变更,有效缩短作业时间,有益于提高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轨迹规划 谐波轨迹 中枢模式发生器 拾放任务 点位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反馈-中枢模式发生器模型的六足机器人控制器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蕴红 杨德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7-74,共8页
六足机器人的多关节、高耦合、非线性的机械结构使其运动控制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一大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在Matsuoka振荡器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带力反馈神经元的三神经元相互反馈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模型作为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 六足机器人的多关节、高耦合、非线性的机械结构使其运动控制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一大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在Matsuoka振荡器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带力反馈神经元的三神经元相互反馈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模型作为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在对六足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运动学分析等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三神经元CPG模型建模分析;并得到振荡周期波形满足六足机器人节律运动的要求。对力反馈模型进行实物设计;并建立对应反馈模型。根据反馈信息对六足机器人运动节律、关节信息等实时调节。最后通过仿真及实物实验证明,该CPG模型能够满足维持六足机器人稳定运动的要求,在复杂、未知环境中,也能够保持机器人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适应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模型 力反馈 六足机器人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尺蠖机器人曲面爬行步态分析与中枢模式发生器规划
11
作者 金英连 任杰 +2 位作者 冯伟博 黎建军 王斌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4-1110,共7页
风电叶片爬壁机器人的曲面爬行步态是研究难点。为此建立了含3个T型和2个I型关节的5自由度仿尺蠖机器人机构模型;通过几何关系分析机构对球曲面的适应性,基于吸附稳定状态建立关节角度幅值与曲率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余弦函数设计翻... 风电叶片爬壁机器人的曲面爬行步态是研究难点。为此建立了含3个T型和2个I型关节的5自由度仿尺蠖机器人机构模型;通过几何关系分析机构对球曲面的适应性,基于吸附稳定状态建立关节角度幅值与曲率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余弦函数设计翻转步态轨迹;基于反馈学习方法、自适应频率Hopf振荡器和Kuramoto耦合,设计关节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单元及其网络;通过学习平面翻转步态得到CPG网络参数初值,再通过在线调节关节角度幅值规划球曲面翻转步态。通过Matlab和Adams联合仿真分析了CPG网络的稳定性;进行了实物样机测试,测试了在叶片曲面上的翻转步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吸附稳定所需角度幅值可将平面步态调节为曲面步态,CPG在线调节步态规划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爬壁 叶片曲面 Hopf振荡器 步态规划 中枢模式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昆虫爬行机理的六足机器人步态控制研究
12
作者 李世其 周书香 +1 位作者 付乐群 郑旋烨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针对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和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仿六足昆虫爬行机理的步态模型,并对其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进一步采用基于Hopf振荡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网络,实现了模型的内耦合、外反馈闭环控制策... 针对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和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仿六足昆虫爬行机理的步态模型,并对其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进一步采用基于Hopf振荡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网络,实现了模型的内耦合、外反馈闭环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和样机双重测试,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机器人在平地上的理论质心波动仅为10-4 m级,其在斜坡、台阶、沟壑的越障极限分别为38°、210 mm、300 mm,另在其他非结构化地形中也表现出优秀的适应性和通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机器人 仿生学 Hopf振荡器 中枢模式发生器 步态控制模型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HIP模型的主动躯干关节四足机器人抗侧向冲击控制策略
13
作者 艾青林 徐坚 +1 位作者 宋国正 童行胜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6-1265,共10页
为了提高主动躯干四足机器人抗侧向冲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高度倒立摆(VHIP)模型的捕获点控制策略。将机器人Trot步态下的侧向运动抽象成VHIP捕获点模型,通过零力矩点(ZMP)判定冲击类型。根据受到冲击后机器人的扰动特性来规划理想... 为了提高主动躯干四足机器人抗侧向冲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高度倒立摆(VHIP)模型的捕获点控制策略。将机器人Trot步态下的侧向运动抽象成VHIP捕获点模型,通过零力矩点(ZMP)判定冲击类型。根据受到冲击后机器人的扰动特性来规划理想的侧向落足点,并利用质心轨迹能量模型规划躯干关节运动。在此基础上,利用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生成关节控制信号,并给出冲击后机器人的偏航姿态调节方法和躯干-腿的耦合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控制策略可以减小机身受冲击时的扰动幅度,且与传统捕获点策略相比,本文策略能够缩短机器人侧向瞬时捕获距离并有效抑制机身的偏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可变高度倒立摆(VHIP)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侧向抗干扰 捕获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海鹏 秦瑞 +1 位作者 施晓芬 朱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5-1576,共12页
针对具有多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结合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和模型预测控制机理(MPC),提出2种模型融合的神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模型预测原理为基础,通过模拟生物神经控制机制,构建腿足机器人行为运动神经控制架构.该架构能够处理外部环境信... 针对具有多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结合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和模型预测控制机理(MPC),提出2种模型融合的神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模型预测原理为基础,通过模拟生物神经控制机制,构建腿足机器人行为运动神经控制架构.该架构能够处理外部环境信息,自适应调节机身和腿部位置,实现机器人位置跟踪、全向运动和多种非典型步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PC-CPG控制架构的机器人可以快速响应并消除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机身轨迹跟踪的位置误差始终保持在−0.1~0.1 m,姿态角误差保持在−0.05~0.05 rad.在MPC-CPG控制器的作用下,机器人不仅具有较高的轨迹跟踪精度,还表现出行为多样性,验证了所提出的MPC-CPG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神经控制 中枢模式发生器 模型预测控制 行为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水下步态生成研究
15
作者 张凯 张尚盈 +1 位作者 陈皓晖 于传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1536,共6页
设计一种拥有弧形腿与桨鳍结合的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提出一种水陆两栖机器人的水下步态映射函数,以期望机器人获得与海龟类似的推进方式。依据海龟的形态结构和运动形态,以Hopf振荡器为基本神经元建立六条腿全耦合式拓扑结构的中枢模... 设计一种拥有弧形腿与桨鳍结合的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提出一种水陆两栖机器人的水下步态映射函数,以期望机器人获得与海龟类似的推进方式。依据海龟的形态结构和运动形态,以Hopf振荡器为基本神经元建立六条腿全耦合式拓扑结构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神经网络。对CPG输出信号以及机器人水下步态映射函数进行分析、优化实现参数的可调性及各步态间转换的平稳性。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并生成水下步态生成的转换图,证明了优化后的步态CPG输出信号以及机器人水下步态映射函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 仿生机器人 中枢模式发生器 步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在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文威 王路 +5 位作者 李凌晋 石新棉 林冠梁 杜志伟 曾祥城 潘翠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80例具有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Bobath组(n=40),对照组(n=40)。Bobath组接受一套基于Bobath理念理论框架下的步态训练法。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观察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80例具有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Bobath组(n=40),对照组(n=40)。Bobath组接受一套基于Bobath理念理论框架下的步态训练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步行训练时间均为30min/d,5d/周,持续4周,其余康复治疗如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出院后3周予以FMA下肢(FMA-LE)运动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同时选用足印步态分析法测量患者的步行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LE和BBS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步行参数(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Bobath组患者在各量表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周再次评定时,组内比较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后有所提高,但Bobath组内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内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采用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法可以更好的改善其步行功能,并且疗效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理念 脑卒中 核心稳定性 中枢模式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海豚多模态游动CPG控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汪明 喻俊志 +2 位作者 谭民 王会东 李成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33-1941,共9页
受自然界海豚超凡的水中游动技能启发,机器海豚在军事和民用上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然而,要实现机器海豚在水中自如地机动游动,必须为机器海豚设计一个具有丰富游动技能的多模态控制器.为此,通过振荡器... 受自然界海豚超凡的水中游动技能启发,机器海豚在军事和民用上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然而,要实现机器海豚在水中自如地机动游动,必须为机器海豚设计一个具有丰富游动技能的多模态控制器.为此,通过振荡器建模与分析、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ion,CPG)与机器海豚关节配对、CPG单元间耦合等环节建立了机器海豚的链式弱耦合CPG运动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CPG激发产生多模态振荡波形控制机器海豚运动的方法.详细阐述了机器海豚样机研制、控制器设计、运动控制实现与实验测试等内容.向前直游、转弯、浮潜等游动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机器海豚CPG运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人 机器海豚 运动控制 中枢模式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G原理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郑浩峻 张秀丽 +1 位作者 李铁民 段广洪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4-68,共5页
将生物控制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机器人领域是提高机器人运动能力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动物的运动控制机理 ,节律运动控制网络的结构和特性 ,对基于生物中枢模式发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建模。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生物控制论 机器人 运动控制 模型 网络结构 神经振荡器 步态转换 节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型四足机器人粗糙可变地形对角小跑运动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韦中 宋光明 +2 位作者 乔贵方 何淼 宋爱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5-394,共10页
为了实现脊柱型四足机器人在粗糙可变地形上的对角小跑运动,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态规划、地面倾角估计、姿态控制、碰撞反射、踏空反射和侧向步反射6个模块.步态规划生成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腿... 为了实现脊柱型四足机器人在粗糙可变地形上的对角小跑运动,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态规划、地面倾角估计、姿态控制、碰撞反射、踏空反射和侧向步反射6个模块.步态规划生成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腿部和脊柱关节信号;地面倾角估计估计地形倾角,并根据倾角调节规划的足端轨迹;姿态控制控制机体和地面保持平行并控制机器人的航向角;碰撞反射控制摆动腿在碰到障碍物时可以快速越过并恢复到规划的运动轨迹;踏空反射控制支撑腿在遇到下凹地形时可以快速撑地并恢复到规划的运动轨迹;侧向步反射抵消外力的影响,防止机器人侧向倾覆.通过控制机器人在不同地形运动可以分步调节并确定各模块的控制参数.仿真结果显示,利用提出的控制方法脊柱型四足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包含外力干扰、台阶、斜坡和楼梯的结构化地形,以及由不同角度随机排列直角三角体模拟的粗糙地形、由不同角度随机排列直角三角体和球形颗粒模拟的粗糙可变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主动脊柱 对角小跑 中枢模式发生器 粗糙地形 可变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耀威 纪志坚 翟海川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6-284,共9页
运动控制是仿生机器鱼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此,依据解决运动控制问题的不同思路,总结了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常见的几种研究方法:基于杆系结构的鱼体波曲线拟合法、正弦控制器方法和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模型的方法,分别对3种运动控制方法的基... 运动控制是仿生机器鱼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此,依据解决运动控制问题的不同思路,总结了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常见的几种研究方法:基于杆系结构的鱼体波曲线拟合法、正弦控制器方法和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模型的方法,分别对3种运动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了3种方法在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鱼 运动控制 正弦控制器 鱼体波曲线拟合 中枢模式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