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性眩晕患者的92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席刚明 岳炫烨 +4 位作者 叶飞 胡发云 鲍玉华 庄凤娟 聂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观察中枢性眩晕患者脑血管的形态变化,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拟诊为中枢性眩晕的92例患者,全部进行全脑血管DSA检查,并分析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观察中枢性眩晕患者脑血管的形态变化,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拟诊为中枢性眩晕的92例患者,全部进行全脑血管DSA检查,并分析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比例及分布(好发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结果:中枢性眩晕患者92例,病变137侧,其中前循环(颈动脉系统)病变15侧(10.95%);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122侧(89.05%),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的共31例(33.70%),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39侧(28.47%),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13侧(9.49%),后循环变异59侧(43.06%)。结论:后循环狭窄和变异可能是中老年人中枢性眩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眩晕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血管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性眩晕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为 朱利元 史晋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观察中枢性眩晕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及脑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使用133Xe吸入法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测定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脑组织结构异常改变的86例中枢性眩晕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各主要脑动脉的脑血流速度,分为发... 目的观察中枢性眩晕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及脑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使用133Xe吸入法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测定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脑组织结构异常改变的86例中枢性眩晕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各主要脑动脉的脑血流速度,分为发作期组、间歇期组和健康人对照组。结果中枢性眩晕患者60.5%出现脑血流量减少,伴相应动脉脑血流速度减低。发作期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歇期(P<0.01),疾病组大脑半球血流量、各局部脑叶血流量及相应脑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 P<0.05)。结论中枢性眩晕患者在无脑内结构改变的情况下进行RCBF及TCD检测,有助于观察病变部位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及程度,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眩晕 脑血流量 血流动力学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康复治疗在中枢性眩晕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瑞香 戢小军 高修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治疗对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门诊及住院处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中枢性眩晕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前庭康复训练。采用Ber...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治疗对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门诊及住院处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中枢性眩晕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前庭康复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起立﹣行走"测试评价步行运动功能,于入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起立-行走"测试时间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前庭康复训练能够加快中枢性眩晕患者的恢复。2、药物治疗配合前庭训练可显著改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平衡和步行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 中枢性眩晕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治疗老年中枢性眩晕10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雪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83-1784,共2页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治疗老年中枢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老年中枢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均在治疗14d后统...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治疗老年中枢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老年中枢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均在治疗14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治疗老年中枢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中枢性眩晕 倍他司汀 丹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联合纳洛酮治疗中枢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松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895-3895,共1页
中枢性眩晕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发作时间较持续,可达数周、数月甚至与原发病同始终。我们采用葛根素联合小剂量纳洛酮治疗34例中枢性眩晕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枢性眩晕 纳洛酮治疗 疗效观察 葛根素 联合小剂量 发作时间 原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法在急性中枢性头晕/眩晕筛查中的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冯慧敏 芦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0,共4页
急性中枢性头晕/眩晕通常为危急重症,早期明确诊断并有效治疗在急诊诊疗中至关重要。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法(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 H.I.N.T.S)是一项可有效鉴别中枢性与外周性头晕/眩晕的床旁检查法。为更好地了解H.... 急性中枢性头晕/眩晕通常为危急重症,早期明确诊断并有效治疗在急诊诊疗中至关重要。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法(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 H.I.N.T.S)是一项可有效鉴别中枢性与外周性头晕/眩晕的床旁检查法。为更好地了解H.I.N.T.S检查法,我们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并予以综述,同时对视眼动检查技术未来在我国急诊的临床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法 急性中枢性头晕/眩晕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漏诊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段磊 徐晨阳 +1 位作者 郭玉芬 刘晓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3-536,共4页
眩晕/头晕是耳鼻喉科门诊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病因复杂,牵扯疾病广泛,主要涉及耳鼻喉科、神经科、心内科、心理卫生科等,临床诊治较困难。随着对眩晕患者病史采集的重视,以及听力学、前庭功能、影像学检查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眩晕... 眩晕/头晕是耳鼻喉科门诊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病因复杂,牵扯疾病广泛,主要涉及耳鼻喉科、神经科、心内科、心理卫生科等,临床诊治较困难。随着对眩晕患者病史采集的重视,以及听力学、前庭功能、影像学检查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眩晕相关疾病得以鉴别和确诊。在眩晕/头晕疾病的诊治中,区别中枢性和外周性眩晕是整个疾病诊治过程的关键。本文对一例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Central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CPPV)的临床漏诊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四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反复发作两周 被引量:4
8
作者 申卫东 王大勇 +3 位作者 张欣欣 吴子明 王秋菊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5-279,共5页
患者徐女士,63岁,汉族,山东日照人,以“眩晕反复发作两周”急诊入院。患者2周前生气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并伴恶心,持续约半小时,静卧休息后缓解。第二天晨起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伴发呕吐,眩晕呈持续性,不伴耳鸣、耳闷... 患者徐女士,63岁,汉族,山东日照人,以“眩晕反复发作两周”急诊入院。患者2周前生气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并伴恶心,持续约半小时,静卧休息后缓解。第二天晨起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伴发呕吐,眩晕呈持续性,不伴耳鸣、耳闷、听力下降,与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当地医院就诊,头颅MRI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软化灶、左侧放射冠区缺血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 晕厥 阿-斯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心源性晕厥 前庭神经元炎 梅尼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171例孤立性眩晕患者病因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毛晓薇 毕晓莹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分析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的病因,旨在早期识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眩晕患者171例,根据病史特点、神经影像学检查、脑血管评估等辅助检查,焦虑抑郁状态通过自评焦虑或抑郁量表评价。采用卒中风险评分(Stroke R... 目的分析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的病因,旨在早期识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眩晕患者171例,根据病史特点、神经影像学检查、脑血管评估等辅助检查,焦虑抑郁状态通过自评焦虑或抑郁量表评价。采用卒中风险评分(Stroke Risk Score,SRS)确定眩晕患者病因,筛查危险因素。结果 171例患者中,中枢性眩晕19例(11%),前庭周围性眩晕142例(83%),焦虑或抑郁10例(6%)。各组临床表现(体位诱发或加重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听力减退)比较无显著差异。中枢性眩晕组发病年龄、吸烟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史的发病率以及SRS>7分的比例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周围性眩晕组(P值分别为0.001,0.004,0.023,0.015,0.021,0.002,0.006和<0.001)。中枢性眩晕组发病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以及SRS>7分的比例等方面均显著高于焦虑/抑郁组(P值分别为0.001,0.011,0.019,0.027和0.003)。周围性眩晕组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焦虑/抑郁组(P=0.001)。结论孤立性眩晕常见为非中枢性眩晕,而急性脑血管病也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中枢性眩晕患者在年龄、既往血管危险因素病史等方面与非中枢性眩晕有显著差异,临床诊治中应重点识别中枢性损害,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手法复位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分析——评《破解眩晕之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坤娜 徐芳 +1 位作者 侯艳芹 李福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I0004-I0004,共1页
《破解眩晕之谜》由王中卿,王汉男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1903855。眩晕有两种常见的分型,一种是中枢性的,另一种是周围性的。中枢性眩晕是指人体的中枢系统发生了病变,其特点是眩晕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伴有意识障... 《破解眩晕之谜》由王中卿,王汉男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1903855。眩晕有两种常见的分型,一种是中枢性的,另一种是周围性的。中枢性眩晕是指人体的中枢系统发生了病变,其特点是眩晕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伴有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异常,可通过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意识障碍 科学技术出版社 眩晕症状 中枢性眩晕 中枢系统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前庭自旋试验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静 陈军 周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80-2484,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前庭自旋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PPPD的患者47例以及同期确诊... 目的探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前庭自旋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PPPD的患者47例以及同期确诊为外周性眩晕患者51例、中枢性眩晕患者43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构成和VAT检测指标。结果 PPPD组患者平均年龄最小(P<0.01),病程最长(P<0.01);中枢性眩晕组水平增益增高例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外周性眩晕组水平增益降低例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PPPD组非对称性异常例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外周性眩晕组与中枢性眩晕组水平增益异常合并水平相移异常例数显著高于PPPD组(P<0.01);PPPD组单纯水平相移异常例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PPPD组病程与水平相移异常呈正相关关系(r=0.439)。结论 PPPD患者VAT检查以单纯水平相移异常为主要特征,而外周性或中枢性眩晕以水平增益异常合并水平相移异常为主,VAT检测可为PPP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外周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前庭自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前庭功能检查在询问病史和床旁检查之后进行,可对前庭功能损伤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前庭损伤后功能代偿情况的客观依据,辅助鉴别中枢性眩晕,验证患者提供的病史的准确性,以及定向选拔专有技能人员。前庭功能检查时机应结合疾... 前庭功能检查在询问病史和床旁检查之后进行,可对前庭功能损伤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前庭损伤后功能代偿情况的客观依据,辅助鉴别中枢性眩晕,验证患者提供的病史的准确性,以及定向选拔专有技能人员。前庭功能检查时机应结合疾病性质和患者的状态,检查前需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介绍检查流程、配合要求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等。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眼动系统检查、半规管功能检查、耳石器功能检查和平衡功能检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检查 功能代偿 疾病性质 中枢性眩晕 耳石器 眼动系统 检查流程 半规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推荐
13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9期922-922,共1页
本书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眩晕病研究所所长单希征组织业内权威专家编写,该书共收录了35个眩晕病病例,系临床较为少见的、疑难的、有特点的眩晕病病例,这些病例又归纳为外周性眩晕疾病、中枢性眩晕疾病和其他性眩晕疾病三类。以... 本书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眩晕病研究所所长单希征组织业内权威专家编写,该书共收录了35个眩晕病病例,系临床较为少见的、疑难的、有特点的眩晕病病例,这些病例又归纳为外周性眩晕疾病、中枢性眩晕疾病和其他性眩晕疾病三类。以病例的形式呈现,有助于相关医务工作者深入认识眩晕病,提高对眩晕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第三医学 中枢性眩晕 新书推荐 外周性眩晕 医务工作者 单希征 眩晕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