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高压和极涡中期过程对2010年疆北持续性降雪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丽云 饶建 +4 位作者 孙晓娟 朱素行 施春华 陈长胜 郭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2-313,共12页
利用NCEP1再分析的逐日、逐月位势高度、海平面气压、风、温度、相对湿度资料与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3.0)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北部2010年1-2月连续5次降雪过程以及蒙古高压和极涡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沛水汽条件下蒙古高压... 利用NCEP1再分析的逐日、逐月位势高度、海平面气压、风、温度、相对湿度资料与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3.0)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北部2010年1-2月连续5次降雪过程以及蒙古高压和极涡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沛水汽条件下蒙古高压强而连续的爆发是导致2010年降雪极端异常的重要原因。该年蒙古高压平均强度为历年最强,在此次持续性过程中,存在5次蒙古高压的南北移动和5次蒙古高压强度与面积的振荡。且每一次降雪、降温过程前基本都存在蒙古高压南进、面积增大、强度增强。蒙古高压中心纬度超前新疆日平均温度1~3天的相关和蒙古高压强度和面积指数超前新疆北部日平均温度1~4天的相关均显著。研究极涡与蒙古高压二者关系发现,前期对流层高层极涡增强、极涡中心北移,有利于后期的蒙古高压增强增大且中心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持续性降雪 蒙古高压 极涡 中期天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纬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事件中期演变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施宁 布和朝鲁 +1 位作者 纪立人 王盘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7-1100,共14页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EAP)事件的影响。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反位相过程,但这一时期的气候平均流波导结构决定了两者在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源自上游东北...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EAP)事件的影响。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反位相过程,但这一时期的气候平均流波导结构决定了两者在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源自上游东北大西洋或东欧平原的Rossby波能量经巴尔喀什湖附近向东北方向频散,它对东北亚异常中心的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由于盛夏东亚急流位置偏北,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成为波导区,Rossby波能量从贝加尔湖附近向该波导区频散,形成了EAP事件的东亚中纬度异常中心。在EAP事件的三个异常中心中,东北亚异常中心最先形成,西太平洋副热带异常中心则最后出现。在对流层上下层波导结构有明显差异,它导致了Rossby波能量在东亚沿岸中高纬地区的反向经向传播特征。在负事件的对流层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异常中心和中纬度两个异常中心间的经向Rossby波链接较为明显。在东亚地区,盛夏月平均尺度上EAP型的Rossby能量频散特征与中期EAP事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P事件 中期过程 ROSSBY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纬度Rossby波活动对华南前汛期EAP事件中期演变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施宁 布和朝鲁 +1 位作者 纪立人 王盘兴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0-1031,共12页
文中从中期过程的角度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在华南前汛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的形成、成熟和衰减过程中的作用,并得出如下结果:(1)正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的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源自东北大西洋或欧洲的Rossby波... 文中从中期过程的角度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在华南前汛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的形成、成熟和衰减过程中的作用,并得出如下结果:(1)正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的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源自东北大西洋或欧洲的Rossby波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弱波导区中不断地向下游频散,最终在东亚地区形成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的3个异常中心。在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的3个异常中心之间,Rossby波能量从高纬度向中纬度和副热带地区频散。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副热带异常中心的形成归因于东亚副热带急流波导的存在以及上游中高纬度地区Rossby波能量的注入。在对流层低层,Rossby波则从亚洲副热带地区向东亚中纬度地区频散。(2)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的3个异常中心在对流层中上层中,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异常中心最后形成。(3)正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也并不是简单的反位相演变过程:在对流层中上层,在正事件成熟阶段,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正异常环流基本维持了其中心强度和位置,它不断地向下游东亚地区频散能量,使正事件的持续时间较长;在负事件中,由于中高纬度盛行纬向型环流,波能量的频散较快,因而负事件成熟阶段的持续时间比正事件短。(4)在这一时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对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形势具有显著的影响。正(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易引起长江以南降水异常偏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SBY波 中期过程 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事件 华南前汛期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洪灾中期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万玉明 梅修宁 周雨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4-30,共7页
对影响长江流域强降水的夏季风、中高纬阻塞形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以下称副高)及南半球越赤道气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8 年长江流域夏季风环流建立是东亚夏季风环流在弱 I T C Z位相时向北扩张的结果,它与... 对影响长江流域强降水的夏季风、中高纬阻塞形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以下称副高)及南半球越赤道气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8 年长江流域夏季风环流建立是东亚夏季风环流在弱 I T C Z位相时向北扩张的结果,它与中高纬偶极子双阻形势,构成长江流域暴雨洪灾发生、持续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它们分别向长江流域暴雨区提供南方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并在长江流域交绥;暴雨的落区是由副高脊线、西脊点的位置确定的;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对长江流域洪灾有重大影响,它一方面加强低空西南急流,另一方面它具有4~7 天低频振荡特点,可为中期暴雨预报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 中期过程 夏季风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期天气过程看近几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少的原因 被引量:8
5
作者 鲍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8-718,共11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2000年到2007年连续八年梅雨期降水偏少。本文从中期天气过程的角度分析了这八年不利于长江中下游梅雨的主要因子,有东亚高空急流中准定常波动、西太平洋暖池强对流活动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2000年到2007年连续八年梅雨期降水偏少。本文从中期天气过程的角度分析了这八年不利于长江中下游梅雨的主要因子,有东亚高空急流中准定常波动、西太平洋暖池强对流活动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受这些因子的直接影响,在中期时间尺度上副高环流形势发生变异,从而造成长江中下游梅雨期的降水异常减少。在这八年的梅雨期中,这些因子的特别异常,更主要的由于它们的组合作用是导致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少的直接原因。并且,同样是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少,不同因子的组合方式也影响着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少的降水异常分布背景。本文还初浅地讨论了在季节内预测长江中下游梅雨时对中期天气过程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梅雨 中期天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801南方雪灾”与同期蒙古高压中期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22
6
作者 麻巨慧 王盘兴 +2 位作者 李丽平 刘晴晴 姚锦烽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2-660,共9页
用1951—2008年58 a 1月10日—2月2日1 000 hPa高度场逐日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求得逐日蒙古高压的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c指数,用其对"0801南方雪灾"期间蒙古高压的中期演变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10日—... 用1951—2008年58 a 1月10日—2月2日1 000 hPa高度场逐日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求得逐日蒙古高压的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c指数,用其对"0801南方雪灾"期间蒙古高压的中期演变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10日—2月2日蒙古高压强度P和中心所在纬度φc出现了连续4次振荡,它们与我国南方降温、降水振荡过程准同步。由P、(λc,c)给出的综合动态图上蒙古高压4次活动过程也很明显地与降温、降水中期过程一一对应。分析表明2008年1月10日—2月2日蒙古高压的这一中期演变特征,是1951年以来仅有的一次。因此,可以认为,在充沛水汽供应条件下蒙古高压强而连续的爆发是导致"0801南方雪灾"产生的直接环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801南方雪灾” 蒙古高压 环流指数 中期过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淮安区ECMWF数值预报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乔前东 陈佳义 +4 位作者 于波 管晓惠 卢波 王腾飞 郑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88-190,共3页
ECMWF数值预报资料在县(区)气象台预报服务中应用广泛,具有形势场预报较为稳定、要素场预报较为精细的特点。随着服务需求的提高,对中期天气过程的预测日益重视,因而对ECMWF数值预报的中期预测进行系统的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ECMWF... ECMWF数值预报资料在县(区)气象台预报服务中应用广泛,具有形势场预报较为稳定、要素场预报较为精细的特点。随着服务需求的提高,对中期天气过程的预测日益重视,因而对ECMWF数值预报的中期预测进行系统的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ECMWF数值预报的晴雨、降水季节、月预报特征,讨论了各季节的中期过程预报的难点,以期为ECMWF数值预报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数值预报 晴雨预报 降水预报 中期天气过程 江苏淮安 淮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在中期雪灾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6,共8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将计算机图形识别技术与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 ,预报中期天气过程的图形模式识别方法和模式基元识别过程。利用ECMWF的产品 ,建立川西北高原雪灾中期预报模型。在计算机中模仿预报员的思维步骤 ,自动分类推理判别 ,滚动预... 文章介绍了一种将计算机图形识别技术与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 ,预报中期天气过程的图形模式识别方法和模式基元识别过程。利用ECMWF的产品 ,建立川西北高原雪灾中期预报模型。在计算机中模仿预报员的思维步骤 ,自动分类推理判别 ,滚动预报未来 3~ 5日内雪灾天气发生日期。 1 998~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模式识别 模式基元 雪灾中期预报 中期天气过程预报 计算机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