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化瘀合滋补肝肾法对肾虚血瘀证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阳 吴健 +2 位作者 娄塞鹤 丁艺婷 王世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0-833,共4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合滋补肝肾法对肾虚血瘀证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合滋补肝肾法,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Har...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合滋补肝肾法对肾虚血瘀证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合滋补肝肾法,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Harris评分、VAS评分、骨密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骨代谢指标(OPN、OPG、OST、CTX-Ⅰ)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rris评分、VA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OPN、OST、CTX-Ⅰ降低(P<0.05),骨密度增加(P<0.05),OPG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活血化瘀合滋补肝肾法可提高肾虚血瘀证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增加骨密度,减轻疼痛,改善血液流变学、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合滋补肝肾法 常规治疗 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肾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仁汤联合温针灸对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岩 张志伟 叶宝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20-2822,共3页
目的探讨桃仁汤联合温针灸对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居髂、环跳、环中、阳陵泉、绝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仁汤,疗程2个月。检测中医证候评分,临... 目的探讨桃仁汤联合温针灸对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居髂、环跳、环中、阳陵泉、绝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仁汤,疗程2个月。检测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CT复查,血清TGF-β、BMP、VEGF,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总修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TGF-β、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MP、VEGF、关节功能评分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仁汤联合温针灸可有效改善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TGF-β、BMP、VEGF水平,降低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汤 温针灸 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与髓芯减压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占有 周学龙 +3 位作者 谢利双 梁东岳 张红安 郑景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刀与髓芯减压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Ficat分期I-II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并采用IBM SPSS 21 Statistics统计软件对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目的:比较针刀与髓芯减压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Ficat分期I-II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并采用IBM SPSS 21 Statistics统计软件对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总体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t=0.79,P=0.46,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t=3.27,P=0.00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结果分别为t=12.53、t=11.35,P=0.00、P=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为Z=2.12,P=0.02,P<0.05。结论:针刀和髓芯减压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治疗作用,但针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所以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髓芯减压 随机对照 临床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病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杨辉 黄易 +2 位作者 鲍星安 陈有泉 刘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3,共8页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Ⅳ期的ONFH并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分为短病程组(病程≤3年)与长病程组(病程>3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臀中肌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骨盆倾斜角度(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短病程组149例,长病程组70例。与短病程组相比,长病程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01)、住院时间久(P=0.036)、总失血量多(P=0.016),术后3 d、5 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高(P=0.034、<0.001、<0.001),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低(P<0.001),术前双下肢不等长明显(P<0.001),臀中肌脂肪浸润程度大(P<0.001),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大(P<0.001),而在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病程长的患者相比,病程短的患者在接受THA治疗后短期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英杰 韩昆 +3 位作者 苏敬彬 彭光远 何晓辰 王金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冲击波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仙灵骨葆胶囊。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骨密度、影像学指标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96.00%(48/50)vs 70.00(35/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活动度、Harris评分、髋关节股骨粗隆、股骨颈、Ward′s三角骨密度、骨坏死区灰度、股骨头灰度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水平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坏死区体积及血清N-端骨钙素(N-terminal osteocalcin,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otal type I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1NP)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治疗可有效调节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相关血清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骨密度,进一步可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改善影像学指标,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度,进而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冲击波 仙灵骨葆胶囊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核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鲁婵 唐兹诞 +1 位作者 康晓鹏 周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化核对6~24月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治疗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化核对6~24月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治疗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接受石膏固定术治疗的6~24月龄DDH患儿的髋关节临床资料。依据末次随访时患髋股骨头是否坏死分为:AVN(+)组(Kalamchi-MacEwen分型Ⅰ~Ⅳ型)、AVN(-)组(Kalamchi-MacEwen分型未见坏死);根据股骨头是否出现临床坏死分为临床AVN(+)组(Kalamchi-MacEwen分型Ⅱ~Ⅳ型)、临床AVN(-)组(Kalamchi-MacEwen分型Ⅰ型或未见坏死);根据手术年龄分为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和18~24月龄组。比较AVN(+)组与AVN(-)组患儿性别、患髋骨化核状态、侧别、手术年龄、手术方式、术前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型、术前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值、外展角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DDH术后发生AVN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对DDH术后发生AVN的诊断效能。对比临床AVN(+)组与临床AVN(-)组患髋的骨化核状态,分析骨化核状态对临床AVN的影响。对比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18~24月龄组患髋AVN发生率、临床AVN发生率、再脱位发生率、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1髋。AVN(+)组54髋,AVN(-)组167髋。患髋中有骨化核者AVN发生率为18.1%(27/149),无骨化核者ANV发生率为37.5%(27/72),有骨化核者AVN发生率显著低于无骨化核者(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化核状态(OR=3.064,95%CI:1.486~6.319)、外展角度(OR=1.184,95%CI:1.110~1.264)、术前IHDI分型(OR=3.821,95%CI:1.465~9.968)是DDH术后发生AV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展角度预测DDH术后发生AVN的最佳截断值为63.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2,灵敏度为0.500,特异度为0.934。有骨化核者临床AVN发生率为14.1%,无骨化核者临床ANV发生率为26.4%,有骨化核者临床AVN发生率显著低于无骨化核者(P=0.026)。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18~24月龄组AVN发生率分别为20.0%、31.7%、46.1%,临床AVN发生率分别为11.3%、25.0%、26.1%,再脱位发生率分别为1.7%、8.3%、13.0%,RAD发生率分别为27.0%、45.0%、54.3%;3个手术年龄组间比较,AVN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4),但临床AVN发生率、再脱位发生率和RA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核状态、外展角度、术前IHDI分型是DDH患髋术后发生AVN的独立影响因素。骨化核出现对股骨头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AVN及临床AVN的发生率,但随着年龄增大,临床AVN发生率、再脱位发生率和RAD发生率增高,会导致相对不良的预后,因此建议在有复位指征时尽早进行DDH治疗,无需等待骨化核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鸿宇 赵明东 +1 位作者 黄飞 高文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侧成人尸体上观察了股深动脉的类型,测量了各分支的长度和外径。结果:股深动脉主要从股动脉后方(60%)和后外侧(26%)发出,分为深全干型(60%)、深外干型... 目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侧成人尸体上观察了股深动脉的类型,测量了各分支的长度和外径。结果:股深动脉主要从股动脉后方(60%)和后外侧(26%)发出,分为深全干型(60%)、深外干型(20%)、深内干型(14%)和深孤独干型(6%)。各主要血管外径为:股深动脉5.7±1.6mm;旋股内侧动脉3.6±1.0mm,其升支2.0±0.9mm;旋股外侧动脉3.7±1.1mm,其升支2.5±0.8mm。结论:该项研究为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提供了详尽的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坏死 介入疗法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殿波 杨海山 +1 位作者 赵永生 程提龙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 :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 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5 .0 F Cobra导管首先超选至旋股动脉灌注药物 ,然后再超选至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或闭孔动脉分支附近 ,留置导管连续 3d经微量泵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 ... 目的 :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 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5 .0 F Cobra导管首先超选至旋股动脉灌注药物 ,然后再超选至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或闭孔动脉分支附近 ,留置导管连续 3d经微量泵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 ,治疗 30例患者 (共计 5 1个股骨头 )。结果 :介入治疗后 ,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率为 92 .2 % ,关节功能改善率为 87.5 % ,股骨头区血管数目增多 ,空白区消失 ,实质期染色扩大增浓 ,髋关节周围侧支循环建立 ,定期复查骨质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髓水肿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储玉山 曹建民 +2 位作者 孔伟东 高大志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导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髓水肿(BME)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和发生机制。方法:35例(55侧髋关节)经确诊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非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前常规行MR I检查,根据有无出现骨髓水... 目的:探导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髓水肿(BME)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和发生机制。方法:35例(55侧髋关节)经确诊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非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前常规行MR I检查,根据有无出现骨髓水肿分为两组,与治疗前DSA表现作对照研究。结果:55例患者中髋关节MR I示骨髓水肿阳性为37个髋关节、阴性为18个髋关节;阳性的37个髋关节中36个于DSA静脉期见水肿相应部位呈淤血改变,1个髋关节未见淤血。阴性的18个髋关节中有3个呈淤血表现,15个未见淤血。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MR I所示的骨髓水肿和DSA所见的淤血表现密切相关,其分级与坏死分期呈正相关,骨髓水肿的形成可能与静脉回流受阻和髓内高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髓水肿 淤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4
10
作者 张富强 曹建民 陈君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X光摄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崔旭 赵德伟 古长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部位囊性变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影响,为预测股骨头的塌陷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基础。方法:取新鲜股骨上段标本,行螺旋CT断层扫描,所得图像用Efilm软件系统处理,利用Ansys-5.7大型计算机软件建立股骨上段... 目的:探索不同部位囊性变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影响,为预测股骨头的塌陷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基础。方法:取新鲜股骨上段标本,行螺旋CT断层扫描,所得图像用Efilm软件系统处理,利用Ansys-5.7大型计算机软件建立股骨上段三维有限元异物同构模型,模拟股骨头内囊性变。施加3种不同载荷,分析股骨头内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股骨头受压后,中央区域表现为压应力,而前方和后方区域则表现为张力,符合球体受压后的膨胀趋势。股骨头负重区下方及其内侧和外侧的囊性变应力集中最明显,易引起股骨头塌陷。当囊性变位于股骨头的前方、后方、中心和下方时,其上下缘的应力集中不是很明显,股骨头塌陷断裂风险不大。结论:股骨头内不同部位的囊性变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影响是不同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可以预测坏死股骨头的塌陷,并指导临床选用适当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生物力学 治疗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多介入治疗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志刚 吴伟 +4 位作者 刘永生 彭芳 罗福英 王永松 向福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54-555,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介入放疗 疗法 临床 发病机制 常见病 疗效 病因 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瞿群威 朱少铭 +4 位作者 丁爱萍 吴云毅 王诗才 郑剑波 陈四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2-574,共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临床上的常见疑难病,研究显示各种因素造成的股骨头缺血是ANFH发病的决定因素。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保守以及手术疗法,目的是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临床上的常见疑难病,研究显示各种因素造成的股骨头缺血是ANFH发病的决定因素。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保守以及手术疗法,目的是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股骨头塌陷,减轻或消除髋关节疼痛,改善和恢复髋关节的功能,但疗效均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神经毁损术 髋关节疼痛 交感 股骨头塌陷 ANF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和玉 朱兵 +2 位作者 孙天胜 常红星 吴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通过建造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使用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进行干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能否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比较两种药物的作用强弱。方法健康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体重(3.8±0.3)kg,雌雄不限。随... 目的通过建造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使用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进行干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能否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比较两种药物的作用强弱。方法健康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体重(3.8±0.3)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A组)、阿仑膦酸钠组(B组)、唑来膦酸组(C组),每组各30只。各组动物均经耳缘静脉注射10μg/kg大肠杆菌内毒素1次,24 h后于臀肌注射20 mg/kg甲基强的松龙,共3次,每次间隔24 h;B组同时给予阿仑膦酸钠150μg/(kg.d),共45次,颈部皮下注射;C组同时给予唑来膦酸100μg/kg,1次/4 w,共2次,耳缘静脉注射。6 w后取双侧兔股骨头骨组织,沿正中矢状面剖为两半,一半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另一半股骨头骨组织再剖为两半,一半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OPG mRNA和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OPG/RANKL mRNA比值;一半提取骨蛋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出OPG和RANKL蛋白表达量,并计算OPG/RANKL比值。结果 A、B、C 3组动物死亡率分别为16.67%(5/30)、13.33%(4/30)、10%(3/30);空骨陷窝率(%)分别为26.33±1.17、20.85±1.47、18.55±2.43;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76.0%(19/25)、30.77%(8/26)、7.41%(2/27);RTQ-PCR检测股骨头骨组织OPG mRNA分别为0.85±0.086、1.22±0.085、1.62±0.097,RANKL mRNA分别为3.23±0.78、2.84±0.95、1.43±0.93;Western Blot检测股骨头骨组织OPG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8±0.09、0.54±0.09、0.74±0.08;RANKL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1±0.10、1.23±0.08、0.63±0.08。B、C两组股骨头坏死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其OPG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低,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高,OPG/RANKL比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能够有效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其作用与对股骨头骨组织中RANKL/RANK/OPG系统的调控有关,与阿仑膦酸钠相比唑来膦酸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OPG RAN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子和 李国权 +3 位作者 朱世培 牟方胜 刘国庆 杨染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评价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0例186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以及MRI诊断结果。结果:早期(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确诊率分别为26.34%、72.04%、100.0%,CT阳性... 目的:评价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0例186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以及MRI诊断结果。结果:早期(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确诊率分别为26.34%、72.04%、100.0%,CT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片(P<0.001),MRI阳性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RI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显著优于X线和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体层摄影技术(CT)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中药对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密度和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丕琪 沈霖 +1 位作者 杨艳萍 谢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9-1139,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补肾活血中药 生物力学 骨密度 对比治疗 股骨头坏死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庆铭 孙争鸣 +2 位作者 张欢 江浩 丁晓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387-389,共3页
通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snecrosisoffemoralhead,AVN)的动物实验将磁共振成像(MRI)与病理对照,探讨AVN的早期病理改变并进行分期。12条成年杂种狗单侧股骨头经冷冻制作AVN模... 通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snecrosisoffemoralhead,AVN)的动物实验将磁共振成像(MRI)与病理对照,探讨AVN的早期病理改变并进行分期。12条成年杂种狗单侧股骨头经冷冻制作AVN模型,于术前、术后当天、1、3、5、7、12、19、33d进行MRI,取下股骨头作病理检查。根据MRI股骨头内信号表现,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代表水肿、出血、液化和肉芽组织形成,以上改变与病理结果一致。MRI为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首选影像学方法,MRI可准确地描述坏死的程度和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坏死 缺血性坏死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穴位注射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X线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海峰 张舒雁 刘晋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733-1734,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注射用丹参(冻干)用5mL生理盐水溶解,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侧的环跳穴、居髎穴注射,每穴注射2.5mL,每周3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与髓芯减压手术治疗相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 目的:观察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注射用丹参(冻干)用5mL生理盐水溶解,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侧的环跳穴、居髎穴注射,每穴注射2.5mL,每周3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与髓芯减压手术治疗相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症状,P<0.05,但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5。在髋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上,髓芯减压组疗前疗后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丹参穴注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5。X线表现丹参穴注优于髓芯减压,P<0.05。结论:丹参穴位注射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度,在6个月时可以维持X线表现无恶化,部分病例有好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丹参 穴位注射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骨密度检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普英 邓富 +1 位作者 李小平 陈水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用法国MEDL公司生产的OSTEOCORE 3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我院就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8例。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6.815%,骨量减少35.22%,正常仅占7.95...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用法国MEDL公司生产的OSTEOCORE 3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我院就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8例。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6.815%,骨量减少35.22%,正常仅占7.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有着骨质疏松高发病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应加强骨密度的检测、加强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同时应积极治疗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魏立友 孟和 徐文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55-255,共1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骨科疑难病,治疗方法很多,但各有优缺点。我们运用体外冲击波疗治疗ARCO(股骨头坏死国际分期)I期、II期患者,获得了显著效果。现就2009年8月~2009年12月运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病例,总结并报道如下。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体外冲击波治疗 关节功能 2009年 疼痛 治疗方法 股骨头坏死 国际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