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研究述要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卫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36,共21页
中国与朝鲜半岛古代关系史的研究萌芽于1949年前,正常发展则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得以蓬勃发展。中国朝鲜史学会日益壮大,学术刊物日益增多,学术会议日益频繁,学术成果日益丰硕,中韩学术交流日益密切,成为改革开放... 中国与朝鲜半岛古代关系史的研究萌芽于1949年前,正常发展则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得以蓬勃发展。中国朝鲜史学会日益壮大,学术刊物日益增多,学术会议日益频繁,学术成果日益丰硕,中韩学术交流日益密切,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随着新一代学人的崛起,这个领域的研究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朝)关系史 朝鲜半岛 韩国研究 中朝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异制”到“国制”:明清时期《大明集礼》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
2
作者 刘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大明集礼》作为明朝第一部官修礼制全书,对朝鲜王朝礼仪实践与礼制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其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朝鲜初年,《大明集礼》的部分内容通过颁赐、朝贡等活动进入半岛,朝鲜一度购求该书而未果。朝鲜前期,由于本国... 《大明集礼》作为明朝第一部官修礼制全书,对朝鲜王朝礼仪实践与礼制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其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朝鲜初年,《大明集礼》的部分内容通过颁赐、朝贡等活动进入半岛,朝鲜一度购求该书而未果。朝鲜前期,由于本国礼制已初具规模,在明、朝双方“华化”与“土俗”的礼仪之争中,朝鲜将《大明集礼》视为异制,对其持抗拒态度。朝鲜中期,万历援朝战争爆发,出于对明朝的感激之情与重建礼制的现实需求,朝鲜重购《大明集礼》,并自觉践行其相关内容。朝鲜后期,面对明清鼎革的世变,在“尊周思明”的思想背景与巩固王权的政治目的之下,朝鲜主动重刊《大明集礼》,积极吸收其礼制内容,并将其纳入本国礼制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大明集礼》与朝鲜本国礼仪结合融通,最终由“异国之制”转化为“本国之制”,生动揭示了明清时期中国礼书在朝鲜的传播与融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集礼》 朝鲜王朝 中朝文化交流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朝《昭明文选》接受考述
3
作者 邸宏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83-189,共7页
《朝鲜王朝实录》真实记录了朝鲜王朝自1392年建国至1910年灭亡绵延五百年的史实,是研究朝鲜与东亚各国历史及关系的基础资料。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传入古代朝鲜半岛后,引起了朝鲜文臣们的高度重视,他们大力推荐《文选》,一度欲... 《朝鲜王朝实录》真实记录了朝鲜王朝自1392年建国至1910年灭亡绵延五百年的史实,是研究朝鲜与东亚各国历史及关系的基础资料。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传入古代朝鲜半岛后,引起了朝鲜文臣们的高度重视,他们大力推荐《文选》,一度欲将《文选》引入李朝的科举考试科目,这些在《实录》中都有体现。《文选》对李朝时期的政治、外交、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朝鲜王朝实录》所见资料可以窥见《文选》在朝鲜李朝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实录》 《文选》 中朝文化交流 朝鲜汉学 海外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蒙古族大臣花沙纳《东使纪程》研究
4
作者 王若明 《湖湘论坛》 CSSCI 201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花沙纳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一位举足轻重的大臣,他出使朝鲜留下的纪行日记《东使纪程》全面反映了鸦片战争之后的中朝关系,虽然世界风云变幻,但中朝历史悠久的宗藩关系仍坚如磐石。另外,对我们了解清代使者出使朝鲜的礼仪,清代后期两国... 花沙纳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一位举足轻重的大臣,他出使朝鲜留下的纪行日记《东使纪程》全面反映了鸦片战争之后的中朝关系,虽然世界风云变幻,但中朝历史悠久的宗藩关系仍坚如磐石。另外,对我们了解清代使者出使朝鲜的礼仪,清代后期两国的社会状况,边疆风貌,朝鲜风土民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朝两国文化交流的结出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沙纳 东使纪程 出使朝鲜 中朝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