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组学在中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熊灵玲 华丽 陈绍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213,共6页
宫颈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大多处于中晚期。中晚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模式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相关的两大类,但目前指南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或根治性放化疗前联合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以及术后或根治性放化疗后使用辅... 宫颈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大多处于中晚期。中晚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模式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相关的两大类,但目前指南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或根治性放化疗前联合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以及术后或根治性放化疗后使用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ACT)这两大类常用治疗模式的适宜人群及有无生存获益都存在争议,缺乏明确的共识推荐。影像组学能从不同模态的影像中提取高通量影像特征,定量评估肿瘤病变,有利于对获益人群的筛选及对疗效和生存的评估,有可能可以为中晚期宫颈癌综合模式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决策依据。本文对影像组学在中晚期宫颈癌手术和放疗相关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晚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 同期放化疗 辅助化疗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同步化疗联合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2
作者 漆辉雄 杜珂 +1 位作者 孙秋实 李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28-2929,共2页
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对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及腔内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模式。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调强适形放疗(IMRT)逐渐取代以往的三维适形放疗,使得放射性肠炎、膀胱炎、骨髓抑制等常见的放疗副反应发生... 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对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及腔内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模式。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调强适形放疗(IMRT)逐渐取代以往的三维适形放疗,使得放射性肠炎、膀胱炎、骨髓抑制等常见的放疗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同步顺铂等药物增敏放疗的应用,使得宫颈癌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热疗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热疗不仅能有效杀伤恶性肿瘤细胞、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产生互补作用,增加放化疗的敏感性.同时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我科采用热疗联合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放疗同步化疗 调强适形放疗 热疗 临床观察 治疗 同步放化疗 妇科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符丽华 栾峰 +3 位作者 林霞 罗小婉 孙广范 叶育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认为Ⅱb~Ⅳ期的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3例和单纯放疗组23例。两组放疗方法及放疗剂量均相同,同步放化疗组在此基础上再采... 目的:对比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认为Ⅱb~Ⅳ期的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3例和单纯放疗组23例。两组放疗方法及放疗剂量均相同,同步放化疗组在此基础上再采用静脉点滴的方法给予顺铂化疗,每4周进行一次,共进行3次,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为95.23%(22/23),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9.20%(16/23)(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6%、65.22%,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0.87%、43.48%(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毒副反应和放射性损伤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但经治疗后均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法比单纯放疗对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虽然其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较高,但经治疗后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CY-FRA21-1、SCC-Ag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童武松 王松林 潘金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3期2866-2868,共3页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盆腔四野箱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分割方式,2GY/次,5次/周,DT 50GY/25F,观察组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两组于化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标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计算CD4^+/CD8^+;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可有效降低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紫杉醇 同步放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 免疫 CYFRA21-1 SCC-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48
5
作者 姜丽 郝权 王慧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化疗方案选择。方法: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随机分成顺铂组(30例)、多西紫杉醇组(34例)及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组(32例),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外照射结束时3组的... 目的:探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化疗方案选择。方法: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随机分成顺铂组(30例)、多西紫杉醇组(34例)及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组(32例),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外照射结束时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67%、100%及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的4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紫杉醇组与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及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组有较明显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而且肾功损害明显,与多西紫杉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单药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单药及两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比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同时副反应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顺铂 多西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仙保宫汤联合顺铂、紫杉醇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晓燕 王烈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36-1939,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三仙保宫汤与顺铂及紫杉醇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确诊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顺铂、紫杉醇化疗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究分析三仙保宫汤与顺铂及紫杉醇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确诊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顺铂、紫杉醇化疗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三仙保宫汤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中Bcl一2及Bax的蛋白表达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癌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三仙保宫汤与顺铂、紫杉醇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患者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减轻患者癌痛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三仙保宫汤 顺铂 紫杉醇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IL-8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文静 王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6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7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单纯给予放射治疗,实验组给予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接受治疗4个疗程,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免疫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以上各血清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CD3^+、CD4^+及CD8^+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细胞所占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各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值改变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能明显降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力扑素 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 癌胚抗原(CE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 糖类抗原125(CA125) 白细胞介素-8(IL-8)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CD44v6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熊慧华 于世英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48-449,共2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 5例中晚期宫颈癌组织中 CD44 v6的表达 ,探讨粘附分子 CD44 v6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 ,CD44 v6阳性组的癌周间质细胞反应、癌周纤维反应程度显著低于阴性组 ;且阳性组的总生存率(P<0 .0 1)及无瘤...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 5例中晚期宫颈癌组织中 CD44 v6的表达 ,探讨粘附分子 CD44 v6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 ,CD44 v6阳性组的癌周间质细胞反应、癌周纤维反应程度显著低于阴性组 ;且阳性组的总生存率(P<0 .0 1)及无瘤生存率 (P<0 .0 5 )均低于阴性组。认为 CD44 v6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新指标 ;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表达 CD44 v6 ,干扰癌周淋巴细胞识别、减少癌周纤维反应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中晚期宫颈癌 CD44V6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和常规盆腔野放疗的急性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银萍 贾雪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比较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外照射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及常规盆腔野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常州市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FIGO临床分期在ⅡB~ⅣA期的宫颈癌... 目的:比较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外照射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及常规盆腔野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常州市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FIGO临床分期在ⅡB~ⅣA期的宫颈癌初治患者共87例,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放疗方法。其中46例予常规盆腔野放疗:盆腔野外照射剂量达30 Gy,改为盆腔四野照射,予盆腔中央挡铅4.0 cm,外照射总量约50 Gy,分25次完成。41例予IMRT:临床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酌情给予46~50 Gy,大体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 node,GTVnd)同步加量54~60 Gy,分25~28次完成。在患者体外照射剂量达30 Gy后,开始予^(192)Ir放射源行阴道近距离放疗,分次剂量6~7 Gy,共4~6次,总量25~36 Gy。放疗期间予奈达铂化疗,40 mg/m2静脉滴注,1周1次,4~6次。结果:急性放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泌尿系反应,随放疗剂量的累加,IMRT组骨髓抑制程度、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泌尿系不良反应程度均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近期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予IMRT可降低放疗急性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 急性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支架对中晚期宫颈癌输尿管梗阻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玮 程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618-618,共1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伴有输尿管梗阻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收治32 例中晚期宫颈癌伴有输尿管梗阻患者,采用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植入术,术后1 个月复查肾功能.结果:成功置管26 例,26 例中因非输尿管梗...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伴有输尿管梗阻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收治32 例中晚期宫颈癌伴有输尿管梗阻患者,采用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植入术,术后1 个月复查肾功能.结果:成功置管26 例,26 例中因非输尿管梗阻所致的死亡7 例,其余19 例腰痛症状明显好转,与置管前比较,肾积水程度明显减轻,术后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好转.结论:中晚期宫颈癌伴发输尿管梗阻的患者,采用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具有成功率较高及治疗效果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输尿管梗阻 肾积水 输尿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春翠 李素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02-1503,共2页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术前用药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法和新辅助化疗治疗方法。2组患者的化疗方法相同。鳞癌...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术前用药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法和新辅助化疗治疗方法。2组患者的化疗方法相同。鳞癌患者:用顺铂(DDP)+博来霉素;腺癌患者:用DDP+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对照组同时腔内近距离放疗。结果:研究组的1年和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优于新辅助化疗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祛毒方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娟 朱凤婷 +1 位作者 冯冬婵 麦丽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抗癌祛毒方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45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新辅助化疗方案,中药组予以新... 目的观察抗癌祛毒方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45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新辅助化疗方案,中药组予以新辅助化疗联合抗癌祛毒方。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干预后免疫功能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客观缓解(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54.55%(12/22),中药组ORR为82.16%(19/23),中药组的ORR显著上调(P<0.05)。经治疗,中药组病人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以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CD_(8)^(+)水平明显下调,而CD_(4)^(+)/CD_(8)^(+)、CD_(3)^(+)和CD_(4)^(+)水平上升(P<0.01,P<0.05)。对照组随访半年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分别为6、3例,中药组随访半年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分别为2、1例,中药组的肿瘤转移总发生率(13.04%,3/23)较对照组(40.91%,9/22)明显下调(P<0.05)。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抗癌祛毒方可提高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短期临床疗效,抑制肿瘤转移,其机制与调节病人免疫功能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抗癌祛毒方 新辅助化疗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TK1、HE4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爱华 宋辉 蒋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8-241,共4页
目的 观察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血清指标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放化疗方法,观察... 目的 观察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血清指标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放化疗方法,观察组应用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生活质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并比较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血清CYFRA21-1、SCC-Ag、TK1、HE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YFRA21-1、SCC-Ag、TK1、HE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蜀羊泉散加味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CYFRA21-1、SCC-Ag、TK1、HE4水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羊泉散加味 放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胸苷激酶1 人附睾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艳 谭小勇 余红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7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5例。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7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Mo CA量表评分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能够有效改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保证临床疗效,避免认知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紊乱的加剧,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 疗效 免疫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CIK细胞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宁 田永巍 +3 位作者 高岭 帖晓静 高欣 徐志巧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0-834,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CIK细胞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7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住院的89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以1∶1分为治疗组(44例,CIK细胞联合放化疗)和对照组(45例,单纯放化... 目的:探讨自体CIK细胞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7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住院的89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以1∶1分为治疗组(44例,CIK细胞联合放化疗)和对照组(45例,单纯放化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64%vs 68.89%,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18%、77.27%、47.73%,高于对照组的88.88%、68.89%、42.22%,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8^+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8^+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25 d(T25)和治疗前1 d(B1)比较仅情感一项有显著差异(t=2.0976,P<0.05),而对照组T25与B1比较在躯体、角色、社会、整体健康有显著差异(t=3.3463、3.4080、2.3402、3.3010,P<0.05或P<0.01);两组间T25时躯体、社会、整体健康比较有显著差异(t=2.8262、2.5797、1.9923,P<0.05或P<0.01)。结论:CIK细胞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比单纯放化疗近期疗效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但尚未看到生存时间延长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CIK细胞 中晚期宫颈癌 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增敏对宫颈癌放疗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健莉 于世英 +3 位作者 熊慧华 袁响林 杨金香 张孟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598,共3页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增敏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4 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 (Ⅱb期 ,Ⅲb期 ,Ⅳa期 )分成 2组 :A组 2 2例为放疗 +吉西他滨 (商品名 :健择 )组 ;B组 2 5例 ,行单纯放疗。每个病例在放...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增敏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4 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 (Ⅱb期 ,Ⅲb期 ,Ⅳa期 )分成 2组 :A组 2 2例为放疗 +吉西他滨 (商品名 :健择 )组 ;B组 2 5例 ,行单纯放疗。每个病例在放疗前及放疗 (10Gy)后的 2 4h各取材 1次。免疫组化SP法测定微血管密度 (MVD) ,TUNEL法检测癌组织凋亡标记指数 (A LI) ,计算肿瘤消退 5 0 %所需时间 (T0 5 )。结果 ①A组MVD表达降低的程度 (16 0 0根 /mm2 )明显高于B组 (2 0 0根 /mm2 ) ,P <0 0 1;②A组诱导A LI增加 (0 5 7% )明显高于B组(0 2 4 % ) ,P <0 0 5 ;③A组T0 5 (9 0d)显著短于B组 (15 0d) ,P <0 0 5 ;④A组MVD表达降低程度与T0 5呈负相关 (r =- 0 6 2 8)。结论 吉西他滨增敏使宫颈癌放疗早期血管生成减少 ,细胞凋亡增加 ,局部肿瘤体积缩小的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放疗 微血管密度 细胞凋亡 中晚期宫颈癌 MVD 增敏 负相关 表达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显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初探(附113例分析)
17
作者 吴幼波 任永富 +1 位作者 尚志红 唐丽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2期30-30,共1页
资料及方法本组选自我院住院及放疗后复查的宫颈癌患者113例,检查前皆经宫颈活检病理证实。其中18例为放疗后复查,宫颈局部图像正常,而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者,本组有3例宫颈管癌。发病年龄:31~40岁11人、41~50岁22人、51~60岁45人、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超声显像 盆腔淋巴结 发病年龄 淋巴结转移者 中晚期宫颈癌 宫旁组织 子宫体 淋巴结肿大 腹主动脉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行介入治疗的56例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18
作者 陆燕 徐凤 万维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6期64-65,共2页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巨块型或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主要途径。但由于介入治疗作为一项新的诊疗技术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加之大多数患者缺乏对该疾病治疗、转归过程、
关键词 动脉介入治疗 中晚期宫颈癌 癌患者 护理 新辅助化疗 介入技术 诊疗技术 转归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