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段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于永江 范荣 +2 位作者 王丽英 王德本 岳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 探讨亚段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S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93例中、晚期肝癌分为两组 ,4 8例亚段性肝动脉超选者行STACE治疗 ,4 5例未超选到位者在肝总、肝固有或肝左、右动脉内行TACE治疗。... 目的 探讨亚段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S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93例中、晚期肝癌分为两组 ,4 8例亚段性肝动脉超选者行STACE治疗 ,4 5例未超选到位者在肝总、肝固有或肝左、右动脉内行TACE治疗。结果 STACE组肿瘤缩小率、血清AFP下降率优于TACE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0 .5、1、1.5、2年生存率 ,STACE组分别为10 0 %、81.3%、6 4 .6 %、5 6 .4 % ,TACE组为 86 .7% 5 1.1%、2 6 .7%、6 .7%。结论 STACE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亚段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龙消积方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储真真 黄祝晓 +8 位作者 李茜 陈历宏 陈正光 胡振华 蔡志强 唐爱军 王佳 冯永嘉 单贝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846-849,共4页
目的:评价莲龙消积方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效应机制,并探索肝癌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中药组(莲龙消积方组)(40例)、综合治疗组... 目的:评价莲龙消积方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效应机制,并探索肝癌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中药组(莲龙消积方组)(40例)、综合治疗组(莲龙消积方联合榄香烯西药介入组)(40例)及单纯西药介入组(45例)。疗程30 d,为1个观察周期,观察比较3组中医证候、体能状况(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及AFP值变化情况等指标。结果:3组比较,在改善中医症候、KPS及QOL方面,中药组明显优于单纯化疗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降低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值明显优于中药组、化疗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莲龙消积方能够缓解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AST及ALT、提高体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龙消积方 生活质量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痛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袁伟建 陈凤英 张桂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83-584,共2页
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在口服呋喃氟尿嘧啶的基础上加用消炎痛 (吲哚美辛 ) (治疗组 )和不加用消炎痛 (对照组 )外周血自然杀伤 (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 :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较治疗前及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提高 ... 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在口服呋喃氟尿嘧啶的基础上加用消炎痛 (吲哚美辛 ) (治疗组 )和不加用消炎痛 (对照组 )外周血自然杀伤 (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 :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较治疗前及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提高 (P <0 .0 5 ,P <0 .0 1) ,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消瘤合剂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邦才 刘帆 +6 位作者 柯春海 王培劼 许兴国 沈洁如 丁静 何国浓 丁佳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7-629,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门诊与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中西医保肝抑瘤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瘤合... 目的:观察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门诊与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中西医保肝抑瘤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瘤合剂,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瘤体变化,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肝功能ALT、AST、Tbil、AFP,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健脾消瘤合剂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评分(KPS)治疗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AF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免疫功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标志物指标,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健脾消瘤合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袁菊花 崔宁 +5 位作者 郝腾腾 吴娇 邹建华 徐晓华 李刘生 吴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并酌情选用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治疗至少2个月。比较两组生存率、证型分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证型分布频次依次为脾虚痰凝证、肝郁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证;②暴露组1年生存率(45.8%,22/48)和1年半生存率(36.2%,17/47)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34.9%,15/43)和1年半生存率(19.5%,8/41)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暴露组2年生存率(27.9%,12/43)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10.3%,4/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门脉癌栓、肝外转移、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和基线症状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则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和ECOG PS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对中晚期不可切除PLC患者的生存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肝癌 中医辨证论治 队列研究 预后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热疗与TACE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昌南 潘岐作 +3 位作者 黄活勋 舒小清 龚辉 叶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TACE术 结合治疗 体外热疗 中晚期肝癌 临床研究 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远期疗效 药物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埋藏肝动脉泵治疗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15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韩凤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80-1580,共1页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不能切除 疗效观察 皮下埋藏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泵栓塞 2001年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免疫治疗 预后不良 化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