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往开来,共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1
作者 唐家璇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中日关系发展历程,展望探讨两国关系未来,恰逢其时,很有意义。
关键词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邦交正常化 关系 两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清大势 顺应潮流 共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2
作者 唐家璇 《国际展望》 201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中日毗邻而居,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周恩来总理对两国交往历史有过精辟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结束了战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使中日关系重回和平、友好、合作的轨道,也深刻... 中日毗邻而居,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周恩来总理对两国交往历史有过精辟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结束了战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使中日关系重回和平、友好、合作的轨道,也深刻改变了国际和地区政治格局,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树立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顺应 睦邻友好关系 邦交正常化 两国关系 关系 政治格局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本应对“一带一路”倡议看中日关系的新课题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海涛 杨美晨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69,共6页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于推进东亚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立、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中日关系改善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悖论,导致日本对中国积极推进的东亚和国际区域经济合...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于推进东亚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立、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中日关系改善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悖论,导致日本对中国积极推进的东亚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依然抱有疑惧心理,在应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问题上显示出其对外战略选择的矛盾与误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潮流的发展,日本无法摆脱与中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赞同和支持,日本的观望与不合作态度势必要做出调整。因此,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依然是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东亚区域合作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浅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常思纯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7-53,共7页
近年来日本对华环境外交力度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其对华经济外交的重要支柱。日本自1989年在世界各国中首倡环境外交以来,一直将环境保护视为拓展日本大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提升环境外交的战略意义。日本对华环境外交的特点主要是... 近年来日本对华环境外交力度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其对华经济外交的重要支柱。日本自1989年在世界各国中首倡环境外交以来,一直将环境保护视为拓展日本大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提升环境外交的战略意义。日本对华环境外交的特点主要是签订双边协定夯实法律基础、完善合作机制加速合作进程和建立多种渠道推动全面环境合作。虽然日本强化对华环境外交的背后有着试图在中日政治博弈中获取更多话语权、为日本的环保产业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目的,但同时也为促进中日经济合作、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外交 环境合作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衡时代的到来——单极体系的崩溃
5
作者 赵葆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6-21,共6页
均势理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冷战后制衡美国的传统均势行动,如军备竞赛与大国同盟并没有明显出现,这是因为均势的生成机制与表现方式发生变化。核均势的存在与单极体系的压倒性优势使制衡行动以经济力量的消长表现出来。伊战后美国力量... 均势理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冷战后制衡美国的传统均势行动,如军备竞赛与大国同盟并没有明显出现,这是因为均势的生成机制与表现方式发生变化。核均势的存在与单极体系的压倒性优势使制衡行动以经济力量的消长表现出来。伊战后美国力量衰落,次强大国以经济振兴制衡霸权力量的均势行动显示效力。中日政治和解与日本顺应均势是制衡时代来临的真正标志。如何帮助美国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全球均势将是今后国际政治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制衡行动 均势回归 经济力量 中日战略互惠 单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