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四子王旗中新世含包体玄武岩的深部地质环境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荆旭 吴泰然 贺元凯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23,共9页
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八号地区出露一套含深源包体的中新世玄武岩,寄主岩石具有高钾(1.16%<K2O含量<3.36%),高钛(2.25%<TiO2含量<2.51%)的特征;其母岩浆富集LREE和HFSE,强烈富集Nb,Ta和La,相对亏损K,Rb和Ba。其母岩浆来源于经... 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八号地区出露一套含深源包体的中新世玄武岩,寄主岩石具有高钾(1.16%<K2O含量<3.36%),高钛(2.25%<TiO2含量<2.51%)的特征;其母岩浆富集LREE和HFSE,强烈富集Nb,Ta和La,相对亏损K,Rb和Ba。其母岩浆来源于经历低度部分熔融,残留石榴石和金云母的软流圈地幔,运移过程中在高压环境下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分异相主要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玄武岩中出现橄榄岩和麻粒岩包体:橄榄岩包体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富集LREE,平衡温压范围为:1050~1100益,1.64~2.37GPa,代表富集的或发生过富集事件的上地幔;麻粒岩包体为中基性麻粒岩,平衡温压范围为:960~1000益,0.82~1.13GPa,其原岩包括原生的下地壳物质和与玄武质岩浆有关的产物。说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岩石圈受到地幔柱作用的影响,中新世时处在减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体 中新世玄武岩 岩石圈减薄 温压条件 内蒙古四子王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泊湖地区杏山火山群的火山岩特征及其岩浆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可欣 刘永顺 +5 位作者 聂保锋 郭磊 张辉 黄志聪 侯鹏 李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54,共18页
镜泊湖火山区是我国陆内新生代玄武岩研究的一个重要窗口。东南部的杏山火山群研究不足且前人的研究否定了其岩浆经历过同化混染作用。笔者等对杏山火山群的玄武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研究,认为杏山... 镜泊湖火山区是我国陆内新生代玄武岩研究的一个重要窗口。东南部的杏山火山群研究不足且前人的研究否定了其岩浆经历过同化混染作用。笔者等对杏山火山群的玄武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研究,认为杏山火山群主要为碧玄岩和粗面玄武岩,原生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并在上地壳区域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但同化混染—分离结晶作用较为微弱。将杏山火山群与同期的镜泊湖玄武岩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玄武岩都来源于石榴子石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杏山火山群的部分熔融程度略低于同期的镜泊湖玄武岩。在岩浆源区方面,杏山火山群的岩浆源区为普通地幔与全硅酸盐地球端元的混合源。岩浆源区的不均一性和岩浆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同化混染作用是造成杏山火山群和镜泊湖火山群的岩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山火山群 中新世—更新世玄武岩 岩石化学 同化混染 地幔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