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α-二亚胺中性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本体聚合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锦春 顾春辉 单玉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0-42,共3页
2,6-二异丙基苯胺经硝化和Schiff碱缩合反应,生成的α-二亚胺配体与无水氯化镍反应制备了中性镍配合物。用FTIR1、H-NMR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甲基铝氧烷(MAO)的助催化作用下,研究了以镍二亚胺为主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 2,6-二异丙基苯胺经硝化和Schiff碱缩合反应,生成的α-二亚胺配体与无水氯化镍反应制备了中性镍配合物。用FTIR1、H-NMR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甲基铝氧烷(MAO)的助催化作用下,研究了以镍二亚胺为主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考察了聚合温度、n(Al)/n(Ni)值(摩尔比)、聚合时间、n(MMA)/n(Cat)值(摩尔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聚合反应条件是:聚合温度为60℃,聚合时间为15h,n(Al)/n(Ni)为600,n(MMA)/n(Cat)为1000。最佳聚合条件下,MMA单体的转化率为65.5%,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镍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 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中性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永刚 孙俊全 +2 位作者 单玉华 王临才 程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两种水杨醛亚胺配体(7)和(8),并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两种中性镍配合物:(9){[[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和(10){[[O-(3-...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两种水杨醛亚胺配体(7)和(8),并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两种中性镍配合物:(9){[[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和(10){[[O-(3-Cyclohexanyl)(5-Cl)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以GC-MS,1H NMR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Ni(COD)2的助催化作用下,配合物(9)和(10)能有效催化乙烯聚合.在8.0×105Pa的压力下,配合物(9)的最高活性可达5.34×105g/(mol.h),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5.26×104和2.39.配合物(10)的最高活性可达5.74×105g/(mol.h),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8.61×104和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环己基取代水杨醛亚胺 后过渡金属 双核中性镍催化剂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N-萘基中性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降冰片烯聚合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汪伟华 金国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23-1227,共5页
本文合成了两个新的催化剂,苯基-三苯基膦-[N-萘基-3-甲基水杨醛亚胺]合镍(4a)与苯基-三苯基膦-[N-萘基-5-硝基水杨醛亚胺]合镍(4b),并研究了它们催化降冰片烯的聚合。发现两种催化剂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存在下都具有良好的催化... 本文合成了两个新的催化剂,苯基-三苯基膦-[N-萘基-3-甲基水杨醛亚胺]合镍(4a)与苯基-三苯基膦-[N-萘基-5-硝基水杨醛亚胺]合镍(4b),并研究了它们催化降冰片烯的聚合。发现两种催化剂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存在下都具有良好的催化降冰片烯聚合物活性。在50℃时,催化剂4b表现出最高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萘基 中性镍催化剂 合成 降冰片烯 加成聚合 甲基铝氧烷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水杨醛亚胺中性镍催化MMA本体聚合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永刚 孙俊全 +1 位作者 王临才 单玉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4,共5页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水杨醛亚胺配体(3),其Na盐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中性镍配合物(4){[[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以GC-MS,1H NMR对中间...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水杨醛亚胺配体(3),其Na盐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中性镍配合物(4){[[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以GC-MS,1H NMR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Al(i-Bu)3的助催化作用下,配合物(4)能有效催化MMA聚合.考察了温度、时间、Al/Cat(4)和MMA/Cat(4)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在Al/Cat(4)为10,聚合温度为60℃,聚合时间为15 h,MMA/Cat(4)为1 000的条件下,催化MMA聚合的单体转化率为69.9%,所得PMM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环己基取代水杨醛亚胺 后过渡金属 双核中性镍催化剂 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酚膦中性镍催化乙烯均聚与共聚反应(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穆红亮 李彦国 李悦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1-1388,共8页
以酚膦化合物为双齿配体,合成与表征了一系列单组分中性镍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表明,酚膦配体结构显著影响中性镍的催化性能,酚氧邻位无取代基的(2-PPh2-C6H4O)Ni(Me)(Py)(3a)活性较低,向酚氧邻位引入叔丁基或苯基等位阻基团可大幅度提... 以酚膦化合物为双齿配体,合成与表征了一系列单组分中性镍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表明,酚膦配体结构显著影响中性镍的催化性能,酚氧邻位无取代基的(2-PPh2-C6H4O)Ni(Me)(Py)(3a)活性较低,向酚氧邻位引入叔丁基或苯基等位阻基团可大幅度提高(2-PPh2-C6H3(R)O)Ni(Me)(Py)(3b~3d)的催化效率,最高催化活性可达4.46×106g PE/(mol(Ni)·h)。同时,聚乙烯的分子量也可以通过取代基效应进行适度调控,使用酚氧邻位带有苯基或蒽基的催化剂(3c~3d)可获得较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用供电子叔丁基替代二苯膦的一个苯环可提高催化活性中心镍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使辅助配体吡啶更容易离去,从而可在较低温度下引发乙烯聚合反应。此外,这类酚膦中性镍催化剂对极性基团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催化乙烯与极性5-降冰片烯-2-乙酸酯的共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镍催化剂 乙烯聚合 极性基团耐受性 单组分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OO-取代的镍(Ⅱ)配合物单组分高效催化乙烯均聚和共聚反应(英文)
6
作者 李威威 穆红亮 +1 位作者 刘靖宇 李悦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101,共13页
合成并表征了含RCOO-基团的单核(Ni^1~Ni^2)及双核(Ni^3)镍配合物[(2,6-R_2-C_6H_3)-N=C(H)-(3-Ph-5-Ph COO-2-O-C_6H_2)-κ~2-N,O]Ni(CH_3)(pyridine)](R=i Pr;3,5-t Bu_2C_6H_3)并用于催化乙烯均聚和共聚反应。作为单组分催化剂,这些... 合成并表征了含RCOO-基团的单核(Ni^1~Ni^2)及双核(Ni^3)镍配合物[(2,6-R_2-C_6H_3)-N=C(H)-(3-Ph-5-Ph COO-2-O-C_6H_2)-κ~2-N,O]Ni(CH_3)(pyridine)](R=i Pr;3,5-t Bu_2C_6H_3)并用于催化乙烯均聚和共聚反应。作为单组分催化剂,这些配合物可以有效地催化乙烯聚合得到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支化聚乙烯(PE)。供电性的Ph COO—基团促进了催化剂Ni^1的引发,从而在低温下比Ni^0活性更高。引入大位阻的2,6-(3,5-二叔丁基苯基)苯胺基团,催化剂Ni^2在5×10~5Pa下的活性高达1.8×10~6g PE mol^(-1)·Ni^(-1)·h^(-1),是活性最高的水杨醛亚胺中性镍催化剂之一。与相应的单核催化剂相比,双核催化剂Ni^3对三苯基膦具有更好的耐受性。这些催化剂可催化乙烯与1,5-己二烯、1,7-辛二烯、6-溴-1-己烯或10-十一烯酸甲酯的共聚合,制备功能化聚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镍催化剂 电子效应 烯烃聚合 功能化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