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亮 王硕立 +5 位作者 赵曦 王以慧 侯冰清 金一骁 王骏 时向东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解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关键品质指标差异,测定了中国、巴西、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亚这4个国家共40份茄衣烟叶样品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及相... 为了解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关键品质指标差异,测定了中国、巴西、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亚这4个国家共40份茄衣烟叶样品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茄衣烟叶总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烟碱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氮碱比显著低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钾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巴西和多米尼加茄衣烟叶;国内茄衣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高于国外茄衣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与巴西、多米尼加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均较为接近,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国内外茄衣烟叶关键性差异指标共有16种,其中β-大马酮含量、愈创木酚含量等11种指标表现为国内茄衣烟叶中数值相对较高,苯甲醛含量、总氮质量分数、氮碱比等5种指标表现为国外茄衣烟叶中数值相对较高;16种指标中总氮质量分数和氮碱比与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2-乙酰基吡咯含量和苯甲醛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巨豆三烯酮2含量、β-大马酮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总糖、还原糖和烟碱质量分数与上述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则均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衣烟叶 常规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 偏最小二法乘判别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雪茄茄芯原料中性致香物质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玉华 王以慧 +4 位作者 郭先锋 曹建敏 邱军 任夏 丁睿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产区雪茄茄芯原料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状况,为烟叶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GC/MS对来自5个不同产区的雪茄茄芯原料进行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地区性差异较大,总量变化范围为288 ~ 4... 为了探究不同产区雪茄茄芯原料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状况,为烟叶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GC/MS对来自5个不同产区的雪茄茄芯原料进行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地区性差异较大,总量变化范围为288 ~ 483 μg/g,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桐乡、菲律宾、印尼、四川乐山、巴西.分类比较表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质量分数较高的地区有浙江桐乡、菲律宾和印尼(109.01,80.27,74.88 μg/g);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质量分数地区间变异明显,变化范围为20.92 ~44.02 μg,/g,质量分数较高的地区有浙江桐乡、印尼、菲律宾和巴西,分别为44.02,29.13,28.09,27.44 μg/g;新植二烯质量分数较高的地区有浙江桐乡和印尼,质量分数在250 μg,/g以上;美拉德反应产物各地区质量分数均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类中性致香物质之间相关性较密切,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与新植二烯质量分数相关性最为密切,相关系数达到了0.98.中性致香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之间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 中性致香物质 常规化学成分 相关分析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国顺 张春华 +4 位作者 代李鹏 宋晓华 石秋环 李永涛 张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4-979,共6页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N、P、K肥配施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较低;N、P、K任意两种肥料配...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N、P、K肥配施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较低;N、P、K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不同种类致香物质的含量;NPK的配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也随着增加,而致香物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抛物线现象。因此,N、P、K的合理配施是提高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致香物质的重要措施。由田间试验结果获取的推荐施肥方案为N:P2O5:K2O=1:2:3,其用量分别为75kg/hm2、150kg/hm2和22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石油醚提取物 中性致香物质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有机肥对陇东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星 邱慧珍 +3 位作者 张文明 李亚娟 滕桂香 贾欢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6,共8页
针对陇东烤烟生产中存在的因长期连作和施肥不合理引起的烟叶致香物质含量较低、香气不足和商品特性下降等问题,本研究于2009年在甘肃省正宁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叶片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针对陇东烤烟生产中存在的因长期连作和施肥不合理引起的烟叶致香物质含量较低、香气不足和商品特性下降等问题,本研究于2009年在甘肃省正宁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叶片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处理(BIO)显著提高了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比对照(CK)增加了26.79%~134.33%;不同叶位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对BIO的反应明显不同,上部叶的增幅最大,上、中、下部叶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4.33%,81.03%和26.79%。BIO处理改变了不同叶位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高低顺序,由CK处理的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改变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有利于提高烤烟生产的产值。正宁烤烟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以新植二烯为主,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79.67%~89.43%;BIO处理各部位烟叶中新植二烯的含量,上、中、下部叶分别比CK增加157.33%,88.15%和31.17%。BIO处理促进了烟株的氮吸收,不仅提高了新植二烯的前体物质叶绿素的含量,而且将叶绿素含量的峰值推迟了约15d,从而延长了烟叶的成熟期;BIO处理在圆顶期叶片蔗糖转化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02%和13.42%,这些指标的提高为烟株的干物质积累、氮素的吸收、以及中性致香物质和叶绿素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微生物有机肥 中性致香物质 新植二烯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烘烤中风机转速变化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闯 陈振国 +3 位作者 赵华武 张红立 李进平 宫长荣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0-643,共4页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研究密集烘烤中不同风机转速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烘烤温度42~54℃,采用1450r/min的风机转速较960r/min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高;42~54℃采用1450r/min,54℃后直到烘烤结束时采用720r/min转速,...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研究密集烘烤中不同风机转速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烘烤温度42~54℃,采用1450r/min的风机转速较960r/min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高;42~54℃采用1450r/min,54℃后直到烘烤结束时采用720r/min转速,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且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美拉德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新植二烯等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烘烤全过程风机转速为1450r/min的烤后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烘烤 中性致香物质 变频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K326 B_2F烟叶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志兵 王威威 +7 位作者 王峰吉 古力 席飞虎 罗维 尤垂淮 汤术开 李志伟 张重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2-17,共6页
为探究河南、贵州、云南、福建4个典型生态区烤烟品种K326烟叶香型风格差异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其B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风格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清香型烟叶总糖、还... 为探究河南、贵州、云南、福建4个典型生态区烤烟品种K326烟叶香型风格差异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其B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风格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清香型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较高,而烟碱、总氮、氯含量较低;浓香型烟叶烟碱、总氮、氯、钾含量较高,总糖、还原糖含量较低;中间香型烟叶总糖低于清香型而高于浓香型,还原糖低于其他香型,烟碱高于其他香型,总氮高于清香型而低于浓香型,钾、氯含量介于浓香型和清香型之间。不同香型风格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浓香型烟叶美拉德反应物、西柏烷类反应物、类胡罗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高,而新植二烯含量相对较低;清香型烟叶新植二烯含量较高;中间香型烟叶美拉德反应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介于清香型和浓香型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K326 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盐源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祖朝龙 解莹莹 +7 位作者 刘碧荣 程昌合 徐经年 沈嘉 郭廷发 蒋旭 任文清 邓小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031-20034,共4页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4个不同海拔烟区(1 600、1 800、2 000、2 400 m)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有明显影响,随海拔的升高...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4个不同海拔烟区(1 600、1 800、2 000、2 400 m)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有明显影响,随海拔的升高,烟叶烟碱、总氮、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等先升高后下降,其中烟碱、总氮、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 000 m烟区,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峰值出现在海拔1 800 m烟区;烟叶还原糖、总糖先下降后升高,最低点出现在海拔2 000 m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海拔 中性致香物质 烟叶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环神农架区域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于建军 刘茜 +2 位作者 王鹏 宋文峰 马飞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1-494,共4页
对湖北环神农架烟区烤烟样品进行中性致香物质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样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房县、保康、兴山地区烟叶的致香物质已基本达到或超过津巴布韦水平,神农架地区与津巴布韦相比差距稍大;在该区域的生态条件下,烤烟种植品种‘K... 对湖北环神农架烟区烤烟样品进行中性致香物质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样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房县、保康、兴山地区烟叶的致香物质已基本达到或超过津巴布韦水平,神农架地区与津巴布韦相比差距稍大;在该区域的生态条件下,烤烟种植品种‘K326’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高于‘云烟87’;烟叶部位间上部叶(B2F)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叶(C3F)次之,下部叶(X2F)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神农架区域 烤烟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晒红烟陈化过程中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于建军 李琳 +2 位作者 任晓红 庞天河 王豹祥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按照新植二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5类对陈化过程中凤凰晒红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陈化过程中三个等级晒红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上中三... 按照新植二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5类对陈化过程中凤凰晒红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陈化过程中三个等级晒红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上中三级和下一级5类中性香气物质均呈增加的趋势.上中二级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有减少的趋势,其他4类香气物质均是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红烟 陈化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类胡萝卜素对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黎明 宣建洪 +1 位作者 安影 吴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21-4023,共3页
用不同剂量类胡萝卜素溶液喷施采后烟叶,研究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类胡萝卜素可增加烟叶致香物质的种类(醇类、酯类、呋喃等)和小分子致香前体物质(醇类、酯类、酮类)的含量,降低大分子致香前体物质... 用不同剂量类胡萝卜素溶液喷施采后烟叶,研究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类胡萝卜素可增加烟叶致香物质的种类(醇类、酯类、呋喃等)和小分子致香前体物质(醇类、酯类、酮类)的含量,降低大分子致香前体物质(吡啶等)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类胡萝卜素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铭钦 李晓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8-103,共6页
对南阳烟区10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上部和中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中烟98、云烟87、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NC89、中烟101、9717、39511;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 对南阳烟区10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上部和中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中烟98、云烟87、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NC89、中烟101、9717、39511;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云烟87、中烟98、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39511、NC89、中烟101、9717.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明显,综合表现较好的是中烟98、云烟87、云烟85,综合表现较差的是9717、中烟101、39511,说明中烟98是南阳烟区最适宜的品种,其次是云烟87和云烟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配施比例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柳 黄建 +7 位作者 张文静 焦桂珍 肖佳冰 李佳 李莉 占俊文 吕鹏辉 于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300-302,共3页
为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2014年于四川省会理县,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糖碱比仍较高,烟碱、总氮含量较适宜,氯含量差异较大,... 为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2014年于四川省会理县,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糖碱比仍较高,烟碱、总氮含量较适宜,氯含量差异较大,氮磷钾比例为1∶1.6∶2.0(T2)处理钾含量最高,氮碱比均在1以内,T2处理上部和下部叶钾氯比最高,氮磷钾比例1∶0.5∶2.5(T3)处理中部叶钾氯比最高。不同氮磷钾配施可有效提高烤烟各类致香物质的含量,上部和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均以氮磷钾比例1∶1.6∶2.0的处理最高,因此,该处理是提高烟叶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施 烤烟 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用量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凤侠 马永建 +2 位作者 白海群 宋鹏飞 韩富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研究了大田常规措施下牛粪用量对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对烤烟上部叶影响最大,其次是下部叶,对中部叶影响最小;各处理烤烟上部叶、中部叶中总致香物质含量增加,下部叶含量降低;各处理不同部位烟叶中类胡萝卜素... 研究了大田常规措施下牛粪用量对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对烤烟上部叶影响最大,其次是下部叶,对中部叶影响最小;各处理烤烟上部叶、中部叶中总致香物质含量增加,下部叶含量降低;各处理不同部位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新植二烯等致香物质含量均较对照有很大提高.大田牛粪用量为3000 kg/hm2时增香效果最好,显著缩小了部位间差异,致香物质含量比较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烤烟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州烟区不同乡镇烤烟中性致香物质指纹图谱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亚杰 首安发 +1 位作者 张纪利 王闯 《作物研究》 2017年第3期298-301,共4页
为充分挖掘贺州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特征,引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烤烟样品进行指纹图谱比较和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贺州3个乡镇所产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种类和总含量上差别不明显,但是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等个别成分含量存在... 为充分挖掘贺州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特征,引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烤烟样品进行指纹图谱比较和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贺州3个乡镇所产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种类和总含量上差别不明显,但是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等个别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个体中性致香物质成分含量的差异能否作为贺州烤烟质量特色的关键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性致香物质 指纹图谱 贺州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钾对土壤氮磷钾及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文静 黄建 +5 位作者 王迅 李莉 卢迪 朱波 闫凯龙 于建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60-62,共3页
针对河南烟区烟叶浓香型特色下降、土壤板结等问题,于2014年在河南省郾城,以中烟100为材料,进行了腐植酸钾田间试验,研究腐植酸钾对烟田土壤主要营养成分以及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能增加烟田土壤氮磷钾的含量... 针对河南烟区烟叶浓香型特色下降、土壤板结等问题,于2014年在河南省郾城,以中烟100为材料,进行了腐植酸钾田间试验,研究腐植酸钾对烟田土壤主要营养成分以及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能增加烟田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同时有利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生成,其中以常规施肥+150 kg/hm2腐植酸钾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钾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不同烤烟产地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敏 顾勇 +7 位作者 张永辉 赵锦超 彭勇 徐传涛 谢强 夏建华 张军杰 鲁黎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4-6,8,共4页
为了了解四川烤烟各主要产地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成分及含量,对来自四川6个产烟地的中部烤后烟叶样品,采用GC-MS分析方法,进行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四川各烤烟产地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成分的种类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相差... 为了了解四川烤烟各主要产地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成分及含量,对来自四川6个产烟地的中部烤后烟叶样品,采用GC-MS分析方法,进行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四川各烤烟产地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成分的种类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相差较大。仁和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茄酮含量、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古蔺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及新植二烯含量较高;会理烟叶的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性致香物质 含量 产地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昌新 杜海娜 +7 位作者 尹兴盛 孙胜 林跃平 曹娜 刘洪华 辉树光 刘浩 孟令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5期8-12,共5页
为明确红云红河保山基地不同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对比分析了3个田间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红花大金元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的提升,大部分香气前体... 为明确红云红河保山基地不同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对比分析了3个田间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红花大金元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的提升,大部分香气前体物降解产物及特征致香物质成分含量增加,各致香物质成分含量变化的幅度不一致。结合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叶大田采收成熟度标准为:下部叶,打顶后14 d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50%~60%,主脉变白1/3以上;中部叶,打顶后34 d左右,烟叶叶面浅黄色面积>70%~80%,主脉变白2/3以上;上部叶,打顶后48~51 d,烟叶叶面浅黄色面积80%以上,主脉变白3/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红花大金元 成熟度 中性致香物质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醇化上部烟叶重要中性致香物质与感官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鹏 褚建忠 +5 位作者 信培林 王玉华 曹守涛 邱军 杨晓东 杜传印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43-46,共4页
为了探究人工醇化条件下烟叶重要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间关系,利用诸城地区烟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重要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发生极显著变化,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和其他类中性致香... 为了探究人工醇化条件下烟叶重要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间关系,利用诸城地区烟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重要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发生极显著变化,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和其他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升了82.67%、63.16%、276.74%和73.77%,叶绿素降解产物含量下降了32.33%,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无显著变化。美拉德反应产物与感官质量关系最为密切,且均为有利的影响;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对香气质和余味的作用是显著有利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对杂气、刺激性和总分的间接作用是显著有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0.576和0.344;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叶绿素降解产物对感官质量有着不利影响;其他类中性致香物质对烟叶感官质量作用较小。逐步回归表明:感官质量与致香物质间回归关系显著,决定系数均在0.80以上,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醇化 上部烟叶 中性致香物质 感官质量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烟区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区域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伏叶 赵铭钦 +3 位作者 任伟 王唯唯 马慧婷 孙翠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9-373,共5页
以2011—2013年河南7个烟区26个样点的烤烟C3F烟样为材料,研究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区域分布。结果表明:洛阳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芳樟醇和巨豆三烯酮3除外),棕色化产物含量也较低(2–乙酰基吡咯、5–甲基糠醛除外);许... 以2011—2013年河南7个烟区26个样点的烤烟C3F烟样为材料,研究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区域分布。结果表明:洛阳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芳樟醇和巨豆三烯酮3除外),棕色化产物含量也较低(2–乙酰基吡咯、5–甲基糠醛除外);许昌烟区烤烟的其他苯丙氨酸类物质含量较高(苯甲醇除外);南阳和三门峡烟区烤烟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驻马店烟区的,显著高于漯河烟区;各烟区烤烟新植二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致香物质总得分呈现南高北低、西低东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性致香物质 分布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对不同烤烟品种化学品质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保顺 王念磊 +4 位作者 符云鹏 李鹏 张扬 郑飞 毕庆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83-88,共6页
2014年在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以烤烟品种豫烟7号、豫烟10号、K326、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素对不同烤烟品种化学品质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用量的增加,烤烟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增加,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糖碱比... 2014年在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以烤烟品种豫烟7号、豫烟10号、K326、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素对不同烤烟品种化学品质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用量的增加,烤烟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增加,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糖碱比和氮碱比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氮用量的增加,各品种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除豫烟7号外,其它3个品种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及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氮素对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在4个品种间表现不明显。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豫烟7号施氮量为22.5 kg/hm^2、其他品种施氮量为37.5 kg/hm^2时较为适宜。在烤烟的栽培管理中,要根据品种特点进行合理的氮肥运筹,以达到提高南阳烟区烤烟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素 化学品质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