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随机过程在盐城滨海滩涂湿地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
1
作者
石子菊
王晓瑶
+3 位作者
程雪菲
张晴晴
徐驰
刘茂松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593-7602,共10页
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主要由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确定性过程和基于中性理论的随机过程共同塑造。基于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应用中性群落模型,对随机过程在盐城滨海滩涂湿地4种典型生境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主要由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确定性过程和基于中性理论的随机过程共同塑造。基于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应用中性群落模型,对随机过程在盐城滨海滩涂湿地4种典型生境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应用中性群落模型(NCM)可将土壤细菌分为随机分布型、广分布型和窄分布型三种类型。所研究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的广分布型类群大部分为弯曲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窄分布型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等,而随机分布型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脱硫菌门、绿弯菌门等,不同分布型优势类群存在一定差异。(2)在所研究的典型生境中,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在土壤表层和中层较相似,与深层差异较大;不同植被类型群落间,淤泥质光滩土壤细菌的α多样性指数最低,互花米草群落细菌α多样性最高,两种生境下的广分布类群与随机分布类群均较多;盐地碱蓬群落和芦苇群落细菌α多样性差异较小,窄分布型类群数量均较多。(3)不同生境间,随机分布类群的组成和群落结构基本一致,而广分布型和窄分布型类群的组成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随机过程主导淤泥质光滩和互花米草群落土壤细菌群落的构建,在盐地碱蓬与芦苇群落中,随机过程的作用相对较小;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广分布型类群和窄分布型类群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
滨海湿地
中性群落模型
群落
构建
随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边缘海春季沉积物中古菌的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2
作者
胡立武
刘金梅
+1 位作者
任高杨
刘吉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8,共16页
针对当前对海洋沉积物中古菌分布规律和生态功能认知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古菌的群落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基于古菌16S rRNA基因的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黄海、东海和南海3个海域的古菌群落组成差异,...
针对当前对海洋沉积物中古菌分布规律和生态功能认知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古菌的群落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基于古菌16S rRNA基因的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黄海、东海和南海3个海域的古菌群落组成差异,并通过中性群落模型和网络分析,探究古菌的群落构建机制及菌群共现关系。东海古菌群落α多样性最高,其Shannon指数和丰度覆盖估计度(Abundanced-based coverage estimator,ACE)指数均显著高于南海(P<0.01)和黄海(P<0.01)。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古菌群落在不同海区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在门水平上,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占比59.4%)和纳古菌门(Nanoarchaeota,占比15.0%)是所有样品中最具优势的古菌类群。Nitrosopumilales(即Marine groupⅠ,MG-Ⅰ)在泉古菌门中占比最高。进一步对MG-Ⅰ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学注释发现,研究区域的MG-Ⅰ隶属多个进化分支,其中Nitrosopumilus是近海沉积物中MG-Ⅰ的绝对优势属,且MG-Ⅰ中84.1%的Nitrosopumilus均为Alpha亚类。中性群落模型结果表明,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的构建主要受随机性过程的影响,其中,南海古菌的物种扩散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海域。共现网络结果表明,东海的古菌网络结构最为复杂,黄海的古菌网络结构最简单。中国边缘海不同海域中古菌类群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可能受到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等)、地理距离以及微生物之间的共现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对于加深理解海洋沉积物中古菌分布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菌
群落
结构
群落
构建
中性群落模型
中国边缘海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江上游干支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
6
3
作者
朱庆威
潘保柱
+2 位作者
孙贺
何浩然
赵耿楠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2-210,共9页
为了解汉江上游干支流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以及确定性过程和随机性过程在沉积物细菌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排序探究了季节之间沉积物细菌...
为了解汉江上游干支流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以及确定性过程和随机性过程在沉积物细菌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排序探究了季节之间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差异,并结合中性群落模型和标准化随机率量化了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对群落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及其支流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门(Cyanophy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组成;细菌群落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地理距离和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小,确定性过程并未在细菌群落组成中起到主导作用;随机过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落在秋季和春季的组成,是沉积物细菌群落构建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细菌
高通量测序
群落
组成
中性群落模型
标准化随机率
随机过程
汉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随机过程在盐城滨海滩涂湿地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
1
作者
石子菊
王晓瑶
程雪菲
张晴晴
徐驰
刘茂松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593-7602,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1000)。
文摘
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主要由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确定性过程和基于中性理论的随机过程共同塑造。基于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应用中性群落模型,对随机过程在盐城滨海滩涂湿地4种典型生境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应用中性群落模型(NCM)可将土壤细菌分为随机分布型、广分布型和窄分布型三种类型。所研究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的广分布型类群大部分为弯曲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窄分布型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等,而随机分布型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脱硫菌门、绿弯菌门等,不同分布型优势类群存在一定差异。(2)在所研究的典型生境中,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在土壤表层和中层较相似,与深层差异较大;不同植被类型群落间,淤泥质光滩土壤细菌的α多样性指数最低,互花米草群落细菌α多样性最高,两种生境下的广分布类群与随机分布类群均较多;盐地碱蓬群落和芦苇群落细菌α多样性差异较小,窄分布型类群数量均较多。(3)不同生境间,随机分布类群的组成和群落结构基本一致,而广分布型和窄分布型类群的组成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随机过程主导淤泥质光滩和互花米草群落土壤细菌群落的构建,在盐地碱蓬与芦苇群落中,随机过程的作用相对较小;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广分布型类群和窄分布型类群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上。
关键词
土壤细菌
滨海湿地
中性群落模型
群落
构建
随机过程
Keywords
soil bacteria
coastal wetlands
neutral community model
community assembly
stochastic process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边缘海春季沉积物中古菌的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2
作者
胡立武
刘金梅
任高杨
刘吉文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8,共16页
基金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课题项目(LSKJ2022032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YQ38)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41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051115)资助。
文摘
针对当前对海洋沉积物中古菌分布规律和生态功能认知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古菌的群落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基于古菌16S rRNA基因的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黄海、东海和南海3个海域的古菌群落组成差异,并通过中性群落模型和网络分析,探究古菌的群落构建机制及菌群共现关系。东海古菌群落α多样性最高,其Shannon指数和丰度覆盖估计度(Abundanced-based coverage estimator,ACE)指数均显著高于南海(P<0.01)和黄海(P<0.01)。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古菌群落在不同海区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在门水平上,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占比59.4%)和纳古菌门(Nanoarchaeota,占比15.0%)是所有样品中最具优势的古菌类群。Nitrosopumilales(即Marine groupⅠ,MG-Ⅰ)在泉古菌门中占比最高。进一步对MG-Ⅰ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学注释发现,研究区域的MG-Ⅰ隶属多个进化分支,其中Nitrosopumilus是近海沉积物中MG-Ⅰ的绝对优势属,且MG-Ⅰ中84.1%的Nitrosopumilus均为Alpha亚类。中性群落模型结果表明,中国边缘海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的构建主要受随机性过程的影响,其中,南海古菌的物种扩散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海域。共现网络结果表明,东海的古菌网络结构最为复杂,黄海的古菌网络结构最简单。中国边缘海不同海域中古菌类群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可能受到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等)、地理距离以及微生物之间的共现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对于加深理解海洋沉积物中古菌分布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菌
群落
结构
群落
构建
中性群落模型
中国边缘海
高通量测序
Keywords
archaea
community structure
community assembly
neutral community model
chinese marginal se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分类号
Q938.2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江上游干支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
6
3
作者
朱庆威
潘保柱
孙贺
何浩然
赵耿楠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2-21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51622901)。
文摘
为了解汉江上游干支流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以及确定性过程和随机性过程在沉积物细菌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排序探究了季节之间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差异,并结合中性群落模型和标准化随机率量化了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对群落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及其支流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门(Cyanophy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组成;细菌群落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地理距离和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小,确定性过程并未在细菌群落组成中起到主导作用;随机过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落在秋季和春季的组成,是沉积物细菌群落构建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沉积物细菌
高通量测序
群落
组成
中性群落模型
标准化随机率
随机过程
汉江上游
Keywords
sediment bacteri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community composition
neutral community model
normalized stochasticity ratio
stochastic process
upper reaches of the Hanjiang River
分类号
Q178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随机过程在盐城滨海滩涂湿地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
石子菊
王晓瑶
程雪菲
张晴晴
徐驰
刘茂松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边缘海春季沉积物中古菌的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胡立武
刘金梅
任高杨
刘吉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江上游干支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影响因素
朱庆威
潘保柱
孙贺
何浩然
赵耿楠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