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的关联
1
作者 李珊 安莉 +2 位作者 付治卿 张帷 司全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2-1147,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的关联。方法纳入1999~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939例,根据NLR四分位数将其分为Q_(1)组246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的关联。方法纳入1999~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939例,根据NLR四分位数将其分为Q_(1)组2461例,Q_(2)组2460例,Q_(3)组2522例,Q_(4)组2496例。生存状态通过与国家死亡指数记录的链接确定。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生存分析和ROC分析。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NLR水平升高与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存在显著的递增关联。与Q_(1)组比较,Q_(4)组调整后全因死亡(HR=1.52,95%CI:1.32~1.74,P=0.000)、心血管死亡(HR=2.04,95%CI:1.63~2.56,P=0.000)、非心血管死亡(HR=1.30,95%CI:1.11~1.53,P=0.000)显著增加。3次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显示,NLR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均呈单调的正相关。在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个体中,NLR与心血管死亡的关联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ROC分析显示,NLR对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2、0.597、0.581,优于高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结论NLR水平升高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增加独立相关。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NLR与心血管死亡的关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高血压 死亡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风险相关性的多中心10年回顾性队列研究
3
作者 刘紫轩 王辉清 +6 位作者 钟晓丹 贺行巍 王文华 于丹 张保全 李醇文 曾和松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7-924,共8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中心医院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年8月-2021年12月来自五家教学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河南省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中心医院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年8月-2021年12月来自五家教学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642例AAD患者。基于NLR分布的四分位点将患者分为Q_(1)(n=660)、Q_(2)(n=661)、Q_(3)(n=661)、Q_(4)(n=660)4组,并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评估NLR与心血管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对NLR值与A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46,63)岁,其中,男2096例,女546例。与Q_(1)-Q_(3)组比较,Q_(4)组患者吸烟史和糖尿病病史占比较低,且更有可能患DeBakeyⅠ型AAD(P<0.05),Q_(4)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及D-二聚体水平较高,而三酰甘油及CRP水平较低(P<0.01)。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LR值与D-二聚体(r=0.43,P<0.01)和肌酐(r=0.16,P<0.01)呈正相关。Cox模型中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揭示了血浆NLR值与AAD患者临床结局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P<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与Q_(1)-Q_(3)组比较,Q_(4)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最高(P<0.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Q_(1)组相比,Q_(4)组NLR的风险比(HR)为1.77(95%CI 1.33~2.37,P<0.001),是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较高的血浆NLR值与AA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即使校正了多中心就诊医院等潜在混杂因素后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患者eGFR的相关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分析
4
作者 贾淳钰 王淦淦 +3 位作者 王佳慧 陈罡 郑可 李雪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合并/未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NLR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NL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5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CKD 190例(22.2%),未合并CKD 667例(77.8%),且与后者比较,前者的NLR显著升高(2.94±1.69比2.36±1.98,P<0.001),eGFR显著降低[(43.54±12.79)mL/(min·1.73 m^(2))比(92.50±18.20)mL/(min·1.73 m^(2)),P<0.001]。按NLR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后发现,随NLR增大,糖尿病患者eGFR逐渐下降[Q1组:(87.05±24.93)mL/(min·1.73 m^(2));Q2组:(83.68±24.98)mL/(min·1.73 m^(2));Q3组:(83.10±26.26)mL/(min·1.73 m^(2));Q4组:(72.55±28.15)mL/(min·1.73 m^(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eGFR呈弱负相关(r=-0.15,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表明,NLR与糖尿病患者eGFR存在独立的负相关性(OR=0.403,95%CI:0.210~0.772,P=0.006)。结论NLR与糖尿病患者的eGFR呈负相关,具有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及CKD风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HANE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TACE序贯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节 李杨鼎薪 +4 位作者 王勇 李艳 李均彪 秦闫威 许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序贯MWA治疗的110例不可切除HC...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序贯MWA治疗的110例不可切除HCC患者临床资料。将中位NLR、PLR作为临界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高、低NLR或PLR组间基线特征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OS、PFS图,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与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NLR、PLR分别为2.08、90。低NLR、PLR组与高NLR、PLR组相比,OS显著改善[1100 d(95%CI=1047.7~1153.7)比683 d(95%CI=552.5~814.8);1076 d(95%CI=996.4~1156.2)比721 d(95%CI=583.0~859.8)](均P<0.01),PFS更长[720 d(95%CI=361.6~1078.4)比298 d(95%CI=47.0~205.8);545 d(95%CI=292.3~797.7)比270 d(95%CI=213.5~326.5)](均P<0.05)。高NLR(HR=2.193,95%CI=1.358~3.541,P=0.001;HR=37.883,95%CI=4.836~296.760,P=0.001),高PLR(HR=2.117,95%CI=1.306~3.434,P=0.002;HR=6.547,95%CI=2.367~18.113,P<0.01)是不良PFS、OS的预测因素。结论术前NLR和PLR对TACE序贯MWA治疗效果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细胞 微波消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Ⅳ期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营养不良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平 潘海 +2 位作者 马晴 宋丽平 钟殿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背景与目的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伴随营养不良,与预后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体内炎症的指标,能够预测多种疾病的营养不良风险,然而其与肺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 背景与目的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伴随营养不良,与预后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体内炎症的指标,能够预测多种疾病的营养不良风险,然而其与肺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NLR与初诊Ⅳ期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关系,并进一步确定NLR的截断值以更好地预测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09例初诊Ⅳ期肺癌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量表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收录患者人口学信息、病理、卡氏体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体重指数、合并疾病及临床生化指标的资料。分析NLR与营养不良风险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确定预测营养不良风险的最佳NLR临界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评估NLR与营养不良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初诊Ⅳ期肺癌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比率为36.36%(76/209)。对NLR与NRS 2002营养不良风险评分进行分析发现,NLR与营养不良风险评分呈正相关(r=0.765,P<0.001)。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初诊Ⅳ期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最佳截断值NLR为3.94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47,95%CI:0.678-0.815,P<0.001],敏感性为55%,特异性为86%,阳性预测值为68%,阴性预测值为77%。相比于NLR≤3.94组的患者,NLR>3.94组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69.49%vs 23.33%,P<0.001),并且NLR为初诊Ⅳ期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在初诊Ⅳ期肺癌患者中与营养不良风险有关,NLR可作为Ⅳ期肺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肺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揆 沈德新 +9 位作者 赵江涛 秦奋 陈晓伟 于凤仪 吕炎 杨宇 秦臻 高佳敏 陶海龙 唐俊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PCI的CAD三支病变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PCI的CAD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LR中位数分为高NLR组(n=209)和低NLR组(n=208),绘制Kaplan-Meier风险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NLR与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在完全调整模型中,NLR对于全因性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HR(95%CI)分别为1.057(1.021~1.092)和1.031(1.004~1.055),而高NLR组的HR(95%CI)分别为2.730(1.244~6.009)和1.883(1.171~3.033)。NLR对于全因性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95%CI)、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3(0.782~0.863)、0.886、0.312和0.750(0.658~0.842)、0.692、0.324,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NLR可作为CAD三支病变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可靠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坤 余伟吉 +7 位作者 李全 莫其农 杨金龙 赖锦泉 张吉亮 吴益宏 林展鹏 曹亚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血沉( ESR)、C 反应蛋白( CRP)、骨密度值( bone mineraldensity,BMD),计算NLR水平。并通过ROC 曲线计算NLR的诊断价值,通过Pearson 检测NL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以女性患者居多,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骨密度值、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CRP 水平较正常范围升高。骨质疏松患者NLR水平( 2. 23±1. 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 1. 56±0. 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通过ROC 曲线检测,NLR的AUC 面积为0. 747, cut-off 值为0. 436,灵敏度为0. 629,特异性为0. 807( 95% CI:0. 682~ 0. 813),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LR与CRP、ESR呈正相关性( r = 0. 324、0. 305,P<0. 05),与BMD 呈负相关( r =-0. 250,P<0. 05),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且NLR与CRP 的相关性优于与BMD 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症中,NLR可作为预测诊断指标,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X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MR心肌首过灌注相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刚 贺俊景 +2 位作者 孙杰梅 周丽格 邢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61,共6页
目的:探索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指标均值和变异系数与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53例CSX患者和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均行静息态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分析左心室16个节... 目的:探索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指标均值和变异系数与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53例CSX患者和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均行静息态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分析左心室16个节段心肌灌注参数[包括灌注指数、斜率/基线信号强度(CPI)、峰值时间、20%~80%峰值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基线信号强度(MaxSIBL)],及16个节段的均值和变异系数,比较心肌灌注参数及血液NLR的组间差异,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UAP组比较,CSX组心肌各节段灌注参数和均值没有差异,但16节段的20%~80%峰值时间变异系数和MaxSIBL变异系数较UAP组升高(P<0.05),血液中性粒细胞(N)和NLR也升高(P<0.05),且CSX组的血液NLR值与心肌平均灌注系数负相关。CSX患者16个节段中CPI及MaxSIBL存在显著组间差异。经两两比较,节段1-5、2-4、2-5、2-10、2-11、3-4、3-5、3-10、3-11、5-14、11-14间的CPI及MaxSIBL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由节段4、5、10和11灌注系数较低所致。结论:本研究发现CSX患者心肌首过灌注指标不均匀性较UAP患者增加,CSX患者心肌灌注系数与血液NLR呈负相关,说明炎症反应在CSX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X综合征 心肌灌注 磁共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胰腺坏死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佳庆 刘晓琳 顾慧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0-1695,1707,共7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严重程度和胰腺坏死(pancreatic necrosis,PN)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90例ABP患者并在急性胰腺炎发作24 h...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严重程度和胰腺坏死(pancreatic necrosis,PN)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90例ABP患者并在急性胰腺炎发作24 h内收集血液样本用于血常规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NLR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和PN的最佳临界值。采用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导大鼠ABP模型,并在造模后1、3、5、7、14 d收集血液和胰腺组织,比较各组的NLR。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对SAP具有预测性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4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15~0.973,P <0.001],最佳临界值为13.38(灵敏度80.0%、特异度83.2%)。NLR对PN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为0.910(95%CI:0.861~0.958,P <0.001),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9.265(灵敏度97.1%、特异度72.7%)。在大鼠ABP模型中,NLR在AP发病早期即可升高,并与AP和PN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在ABP发病后的24 h内,NLR可以作为早期预测其严重程度及PN的有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严重程度 胰腺坏死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媛 钟理 +7 位作者 陈兴华 陈哲 李阅历 邬娜 向颖 吴龙 张梦轩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自200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对照组,提取两组外周血中CRP、NLR和WBC检测水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3种炎性因子与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右心室内径和右心房内径五种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房颤发生的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结果房颤组CRP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水平的CRP和NL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OR=2.25,95%CI=1.13-4.47,P=0.02;OR=1.41,95%CI=1.06-1.89,P=0.02]。WBC水平在房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且与房颤发生无显著相关性。房颤组中,NLR水平在高左房内径组和高左室后壁厚度组中均较高(P〈0.05)。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CRP、NLR、WBC与心脏结构指标之间有显著关联。结论外周血中高水平的CRP和NLR水平与房颤发生有显著关联,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RP、NLR、WBC与心脏结构重塑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脏结构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马超 杭莺 +1 位作者 刘云 费甄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9/L将患者分为WBC升高组和WBC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死亡率。多因素回归分析WBC、NLR与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结果 374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94例,女性80例。与WBC正常组(182例)比较,WBC升高组(19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低[(60. 4±12. 3)岁比(64. 8±11. 8)岁,P=0. 001],入院时收缩压较低[(130±24) mm Hg比(136±21) mm Hg,P=0. 014],而住院死亡率显著升高(8. 0%比1. 1%,P <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升高(OR=1. 106,95%CI:1. 015~1. 204,P=0. 021)和WBC升高(OR=1. 289,95%CI:1. 055~1. 576,P=0. 013)是STEMI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时WBC或NLR升高的STEMI患者短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死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玲华 楼晓莉 +4 位作者 姜雅斯 杨丽慧 郭四平 彭浩 郝永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病变部位供血动脉所起源颅内大动脉分为前循环(n=101)、后循环组(n=73),分析前循环、后循环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增长(OR=1.071,95%CI:1.012~1.133)、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764,95%CI:1.868~4.089)、患糖尿病(OR=3.301,95%CI:1.009~10.79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OR=2.601,95%CI:1.150~4.482)是P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NIHSS评分以及NLR升高相较于年龄增高以及患糖尿病病史预测PAD患者不良预后的AUC更大,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提示其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可能更高。前循环组中LYM下降及NLR上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后循环组中NE上升、LYM下降以及NLR上升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线NLR及NIHSS评分升高,高龄及糖尿病病史可能是PA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预测PAD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ISS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肺炎支原体肺炎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亚洲 刘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3-1389,共7页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住院的2375例MPP患儿。...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住院的2375例MPP患儿。根据病情将患儿分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组(n=125)和非SMPP组(n=2250)以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n=451)和非RMPP组(n=1924)。收集患儿基本资料及临床信息,回顾性分析NLR在SMPP及RMPP预后中评估价值。结果:NLR是独立预测SMPP的指标(OR=1.188,95%CI:1.123~1.299,P=0.033)。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SMPP发生率更高(P<0.001)。NLR也是独立预测RMPP的指标(OR=1.320,95%CI:1.145~1.432,P<0.001)。高NLR组的SMPP发生率、RMPP发生率、ICU住院发生率、总发热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高于低NLR组(P<0.001)。结论:NLR可独立预测MPP患儿预后,为SMPP及RMPP的早期诊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肺炎支原体肺炎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预后营养指数在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宇鲜 许富贵 +4 位作者 乙红艳 梁晓静 杨秀 魏明 佟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9,422,共9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抑郁中的预测价值,构建并验证PD患者伴发抑郁风险的列线图预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抑郁中的预测价值,构建并验证PD患者伴发抑郁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连续收集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182例PD患者为PD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HAMD⁃24)评分将PD患者分为PD不伴抑郁组和PD伴抑郁组,并选取同期17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D患者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和验证个体化预测PD患者伴发抑郁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PD组PNI低于健康对照组,而NLR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D伴抑郁组NLR、左旋多巴胺等效剂量(levodopa equivalant dose,LED)、Hoehn⁃Yahr分期、病程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partⅢof 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Ⅲ)均高于PD不伴抑郁组,而PNI低于PD不伴抑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LED和UPDRS⁃Ⅲ评分的是PD患者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NI是PD患者伴发抑郁的独立保护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个体化预测PD患者伴发抑郁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5(95%CI:0.776~0.893,P<0.01)。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为χ^(2)=11.576(P>0.05)。结论:基于PNI、NLR、LED和UPDRS⁃Ⅲ构建的个体化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PD患者伴发抑郁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抑郁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鑫盼 方懿 邱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23-2928,共6页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3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4例,比较两组放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LR水平变化,统计T淋巴细胞亚群、NLR在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NLR与放射线肺炎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T淋巴细胞亚群、NLR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ROC曲线,并计算其AUC面积。结果放疗后发生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且低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放疗后发生组NLR显著高于放疗前且显著高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NLR,且高于CD4^(+)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NLR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AUC面积为0.924,大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单独检测者。结论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NLR联合检测,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中具有较理想的诊断和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指标,而得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放射性肺炎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佳雯 李淑琴 卫姣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6-1393,共8页
目的探讨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接受NACT治疗的16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 目的探讨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接受NACT治疗的16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同时收集正常乳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ACT前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CD66b的表达情况;在NACT第1个周期前行血常规检查,计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并计算NLR。采用χ^(2)检验分析TANs和NLR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CT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TANs与NLR的相关性。结果CD66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1),且弥漫性分布于肿瘤各处(癌巢和间质均可见浸润)。NACT前癌巢高浸润TANs与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P<0.05);NACT前外周血高NLR与高cT分期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P<0.05)。NACT前外周血NLR(P=0.007)、cT分期(P=0.041)、雌激素受体(ER)状态(P=0.009)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P=0.020)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独立预测因素。NACT前癌巢TANs(P=0.023)、高临床分期(P=0.040)、pCR(P=0.027)是影响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TANs相关性不明显(r=0.14,P=0.071)。结论NACT前癌巢内低浸润TANs预示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好;外周血高NLR与化疗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廖国豪 程斌 +5 位作者 余红雨 熊上 徐丽 吴利东 张桦 杜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49-1454,共6页
背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预测胰腺炎严重程度上已被证实有一定意义,但目前探讨NLR、PLR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及并发肝损伤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NLR、PLR与BAP病情程度... 背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预测胰腺炎严重程度上已被证实有一定意义,但目前探讨NLR、PLR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及并发肝损伤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NLR、PLR与BAP病情程度及并发急性肝损伤(AL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42例BAP患者,按照亚特兰大分类将患者分为轻症(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n=98)、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44);根据肝功能是否损伤分为ALI组(n=92)与无ALI组(n=50),其中ALI组再分为肝细胞型肝损伤亚组(n=1)、胆管细胞型肝损伤亚组(n=16)和混合型肝损伤亚组(n=75)。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LR、PLR对BAP严重程度及并发ALI的预测价值。结果MAP/MSAP组NLR、PLR均低于SAP组(P<0.05)。ALI组NLR、PLR均高于无ALI组(P<0.05)。胆管细胞型肝损伤亚组、混合型肝损伤亚组NLR、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及二者联合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667、0.809;NLR、PLR及二者联合预测BAP发生AL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67、0.806;NLR、PLR及二者联合预测BAP发生胆管细胞型肝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742、0.861;NLR、PLR及二者联合预测BAP发生混合型肝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70、0.79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是SAP的危险因素〔OR=1.184,95%CI(1.102,1.271),P<0.001〕;NLR和PLR升高是BAP发生ALI的危险因素〔OR=1.140,95%CI(1.050,1.238),P=0.002;OR=1.007,95%CI(1.001,1.013),P=0.023〕;NLR升高是BAP发生胆管细胞型肝损伤的危险因素〔OR=1.184,95%CI(1.054,1.331),P=0.004〕;NLR和PLR升高是BAP发生混合型肝损伤的危险因素〔OR=1.120,95%CI(1.120,1.221),P=0.011;OR=1.007,95%CI(1.001,1.013),P=0.034〕。结论NLR升高是SAP的危险因素,NLR和PLR升高是BAP发生ALI的危险因素,且NLR的预测价值优于PLR,联合检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在儿童脓毒症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常晨阳 胡绍雯 +2 位作者 邓国平 朱惠芳 罗开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958-296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在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71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24 h...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在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71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24 h内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收集确诊脓毒症24 h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计数;计算N/LP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中性粒细胞与前白蛋白比值(NPRI)。根据患儿预后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n=110)和死亡组(n=61)。比较两组N/LPR、PLR、NLR、NPRI、PCIS评分、PCT、CRP和PLT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PR、PLR和PCI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的准确性;根据三者ROC曲线的截断值对患儿28 d死亡风险进行亚组分析,同时使用Kaplan-Meier法对各亚组脓毒症患儿进行生存分析。根据PCIS评分对脓毒症患儿进行危险分层(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评估N/LPR和PLR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PCT、CRP、N/LPR水平均较存活组高,PLT、PLR和PCIS水平均低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PR、PLR和PCI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9、0.595和0.716。亚组分析表明,N/LPR≥1.5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N/LPR<1.5组(χ^(2)=11.224,P=0.001);PLR<85.58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PLR≥85.58组(χ^(2)=5.708,P=0.017),PCIS<84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PCIS≥84组(χ^(2)=19.312,P=0.000)。生存分析结果与亚组分析结果一致。此外,N/LPR可能与脓毒症患儿的危险分层相关。结论N/LPR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帅 赵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1号至2016年9月30号经手术治疗的215例乳腺肿块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1号至2016年9月30号经手术治疗的215例乳腺肿块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每组病例所对应的NLR进行对比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恶性组有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较低的淋巴细胞计数,恶性组NLR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ROC曲线分析得出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NLR最佳临界值为1.749,这时灵敏度为86.46,特异度为62.71%。NLR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和Her-2表达相关。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值可指导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高NLR值预示肿块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 鉴别诊断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