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坤 余伟吉 +7 位作者 李全 莫其农 杨金龙 赖锦泉 张吉亮 吴益宏 林展鹏 曹亚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血沉( ESR)、C 反应蛋白( CRP)、骨密度值( bone mineraldensity,BMD),计算NLR水平。并通过ROC 曲线计算NLR的诊断价值,通过Pearson 检测NL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以女性患者居多,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骨密度值、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CRP 水平较正常范围升高。骨质疏松患者NLR水平( 2. 23±1. 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 1. 56±0. 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通过ROC 曲线检测,NLR的AUC 面积为0. 747, cut-off 值为0. 436,灵敏度为0. 629,特异性为0. 807( 95% CI:0. 682~ 0. 813),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LR与CRP、ESR呈正相关性( r = 0. 324、0. 305,P<0. 05),与BMD 呈负相关( r =-0. 250,P<0. 05),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且NLR与CRP 的相关性优于与BMD 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症中,NLR可作为预测诊断指标,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蒋丽珠 郑颖颖 +9 位作者 唐俊楠 郭倩倩 张建朝 程梦蝶 宋风华 王凯 刘志煜 柏岩 尹姗姗 张金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ACS并行PCI治疗的患者2696例。PCI术后随访1~6 a,以全因死亡...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ACS并行PCI治疗的患者2696例。PCI术后随访1~6 a,以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基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基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ACS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98例,存活2598例。与存活组相比,全因死亡组基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5.24±3.03)×10^9个/L vs(4.56±3.03)×10^9个/L,P=0.04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基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是ACS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HR=1.052,95%CI=1.007~1.099)。结论:基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对预测ACS患者PCI术后长期死亡风险有一定价值;抗炎治疗对ACS患者PCI术后的预后可能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在儿童脓毒症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常晨阳 胡绍雯 +2 位作者 邓国平 朱惠芳 罗开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958-296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在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71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24 h...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在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71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24 h内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收集确诊脓毒症24 h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计数;计算N/LP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中性粒细胞与前白蛋白比值(NPRI)。根据患儿预后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n=110)和死亡组(n=61)。比较两组N/LPR、PLR、NLR、NPRI、PCIS评分、PCT、CRP和PLT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PR、PLR和PCI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的准确性;根据三者ROC曲线的截断值对患儿28 d死亡风险进行亚组分析,同时使用Kaplan-Meier法对各亚组脓毒症患儿进行生存分析。根据PCIS评分对脓毒症患儿进行危险分层(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评估N/LPR和PLR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PCT、CRP、N/LPR水平均较存活组高,PLT、PLR和PCIS水平均低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PR、PLR和PCI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9、0.595和0.716。亚组分析表明,N/LPR≥1.5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N/LPR<1.5组(χ^(2)=11.224,P=0.001);PLR<85.58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PLR≥85.58组(χ^(2)=5.708,P=0.017),PCIS<84组患儿死亡风险大于PCIS≥84组(χ^(2)=19.312,P=0.000)。生存分析结果与亚组分析结果一致。此外,N/LPR可能与脓毒症患儿的危险分层相关。结论N/LPR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12种心恤管疾病发病相关:CALIBER队列研究
4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中性粒细胞计数是一种普遍认可的炎症指标,但其与心粗管疾病(CVD)之间相关性研究却非常有限,以往研究人选患者人数少或终点范围太狭窄。本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初始发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 心血管疾病 初始发病 队列研究 炎症指标 患者人数 临床检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心血管疾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初始主诉的关系:CALIBER队列研究
5
作者 郑刚 刘德平 +1 位作者 何青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6期382-382,共1页
采用英国关联的初级诊疗,住院.疾病登记和死亡率数据.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 心血管疾病 队列研究 主诉 疾病登记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帅 赵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1号至2016年9月30号经手术治疗的215例乳腺肿块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1号至2016年9月30号经手术治疗的215例乳腺肿块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每组病例所对应的NLR进行对比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恶性组有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较低的淋巴细胞计数,恶性组NLR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ROC曲线分析得出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NLR最佳临界值为1.749,这时灵敏度为86.46,特异度为62.71%。NLR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和Her-2表达相关。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值可指导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高NLR值预示肿块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 鉴别诊断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型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伴重度牙周炎1例
7
作者 王琪 陈宇江 +2 位作者 刘佳佳 杜样 吴礼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3,共4页
重型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SCN)是一种外周循环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小于0.5×10^(9)/L的罕见疾病。因中性粒细胞计数低,细菌感染发生率增高,口腔常表现为重度牙周炎及复发性口腔溃疡。该病例报告1例5岁SCN伴重度牙周炎病例,... 重型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SCN)是一种外周循环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小于0.5×10^(9)/L的罕见疾病。因中性粒细胞计数低,细菌感染发生率增高,口腔常表现为重度牙周炎及复发性口腔溃疡。该病例报告1例5岁SCN伴重度牙周炎病例,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牙周非手术治疗及定期菌斑控制,并使用微信平台进行4年线上随访和口腔卫生指导,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牙周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牙周炎 口腔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74名医务人员空腹血糖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叶琴 陆琳 +3 位作者 周芸 张杰 王宏 蒋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PG)水平与白细胞计数(WBC)以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空腹血糖受损(IFG)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2014年1—2月本院参加健康体检的4 174名在职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测定FPG和血常规,并对检测结...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PG)水平与白细胞计数(WBC)以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空腹血糖受损(IFG)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2014年1—2月本院参加健康体检的4 174名在职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测定FPG和血常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 174名体检者中,IFG检出率为17.49%,其中男27.21%,女12.70%;且IFG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WBC和ANC在IFG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与WBC及ANC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可作为早期关注IFG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细胞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对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晓明 李奎宝 +1 位作者 卢长林 刘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NPR)对冠心病监护室(CCU)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CCU接受CRRT的1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NPR)对冠心病监护室(CCU)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CCU接受CRRT的172例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81例和死亡组9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相关的预测因子。结果通过精简模型得到与接受CRRT的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明显相关的9个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诊断(非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射血分数、收缩压、血滤前的肌酐水平和NPR。其中,NPR与接受CRRT的CCU患者的住院死亡明显相关(OR=3.60,95%CI:1.40~11.34,P=0.009)。结论本组资料显示,NPR对于接受CRRT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 生存预测 危重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基因突变致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佳 王莹 +4 位作者 刘丹如 应文静 孙金峤 惠晓莹 王晓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总结2例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NE)基因突变的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变化,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 目的总结2例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NE)基因突变的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变化,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及其体液、细胞免疫功能,对ELANE基因5个外显子及外显子相邻区域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突变位点,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①例1生后3个月反复肺部感染,例2生后1个月反复规律性口腔黏膜溃疡。②2例外周血ANC持续低于1.5×109·L-1,例1最低为0.01×109·L-1,例2最低为0.09×109·L-1,2例均排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评价:2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均正常,IgG升高,细胞免疫功能正常。③血ELANE基因分析发现:例1存在c.661G>GT(p.G221GX)杂合无义突变,其父母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例2存在c.377C>CT(p.S126SL)杂合错义突变,其胞姐和父母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2个突变位点均为国内首次报道的已知致病突变,例1和2确诊年龄分别为3.25岁和13.5岁。④治疗:例2接受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术后ELANE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免疫重建成功;例1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目前2例均在随访中。结论 ELANE基因是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重要致病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根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 免疫缺陷病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基因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D-1抗体治疗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梦圆 赵玲娣 +1 位作者 张勇 高全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8-91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发生前后血常规中主要指标的变化,为鉴别诊断irAE及感染性炎症提供新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抗PD-1抗体治疗后出现irAE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抗P... 目的:通过对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发生前后血常规中主要指标的变化,为鉴别诊断irAE及感染性炎症提供新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抗PD-1抗体治疗后出现irAE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抗PD-1抗体治疗前、发生irAE前及irAE后血常规的主要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值的统计学差异。采用定性变量的配对χ^(2)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值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值的比例)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从201例患者中观察到了258次irAE,其中27例(13.4%)患者发生了2种及以上类型的irAE,214次(82.94%)irAE未引起发热;irAE发生后与抗PD-1抗体治疗前相比,白细胞计数(t=1.087,P=0.278)、中性粒细胞计数(t=0.959,P=0.338)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0.817,P=0.414)未见明显升高,且三指标高于正常值的病例数分别为28 vs 38(χ^(2)=1.737,P=0.187)、32 vs 44(χ^(2)=2.222,P=0.136)、45 vs 55(χ^(2)=1.240,P=0.2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rAE发生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这对鉴别诊断感染性炎症可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D-1抗体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生理习服训练对运动后血清钾、钠浓度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房晓 张雷 +2 位作者 邓元 肖辉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测定湿热环境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运动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探讨运动后上述指标变化与机体对湿热环境习服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大学59名年龄18~23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0人、对照组29人,清晨空腹抽取上肢静脉... 目的测定湿热环境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运动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探讨运动后上述指标变化与机体对湿热环境习服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大学59名年龄18~23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0人、对照组29人,清晨空腹抽取上肢静脉血,测定血中的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训练组进行为期6周的湿热环境体能训练,对照组未进行任何训练,随后对两组人员进行湿热环境下的踏步与负重跑运动测试,并于次晨取上肢静脉血测定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结果训练前两组人员的血中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运动测试后,对照组血钾浓度相比训练组较训练前的基础值升高(F=9.27,P=0.0035);训练组、对照组的血清钠浓度在运动测试后均较训练前基础值升高,而对照组升高则更明显(F=366.46,P<0.0001);较训练前的基础值对照组白细胞总数相比训练组升高(F=10.20,P=0.0023);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运动后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比例升高(F=12.25,P=0.0009;F=9.45,P=0.0032),其他白细胞成分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湿热环境下体能习服训练有利于提高机体运动及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训练 血钾 血钠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指标作为预测性指标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夏经纬 陈羽中 +2 位作者 温少迪 杜晓月 沈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2-645,共1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最主要的病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已经成为晚期NSCLC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回顾性研究...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最主要的病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已经成为晚期NSCLC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回顾性研究了外周血炎症指标对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以寻找指导NSCLC免疫治疗的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均接受抗PD-1(Pembrolizumab、Sintilimab或Toripalimab)单药或者联合方案治疗。随访至2020年12月10日,根据RECIST1.1标准评价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显著变量,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进行生存分析。根据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0 w、6 w、12 w)三个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数据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分析NLR的预测价值,并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最终纳入17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上述治疗方案,中位随访时间19.7个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27.7%(48/17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89.6%(155/173),中位PFS为8.3个月(7.491-9.109),中位OS为15.5个月(14.087-16.913)。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NLR_(6w)与ORR相关,NLR_(12w)与ORR、DCR相关,进一步Cox回归分析显示NLR_(6w)和NLR_(12w)影响PFS,NLR_(0w)、NLR_(6w)和NLR_(12w)与OS相关。结论在晚期NSCLC患者中,不同时间点的NLR数值是免疫治疗反应的有效预测因子,并且NLR<3往往与良好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联合检测对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效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芬 赵辉 郭利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539-3546,共8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8(CK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水平,探讨此5项外周血指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8(CK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水平,探讨此5项外周血指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8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8个周期后实体肿瘤的反应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n=84)和无效组(n=103)。检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水平,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水平和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无效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效能。结果T_(3)~T_(4)期、N_(1)~N_(3)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水平高于T2期、N0期、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P<0.05);无效组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无效组T_(3)~T_(4)期、N_(1)~N_(3)期、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孕激素受体阳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肿瘤增殖抗原高表达占比均高于有效组(P<0.05);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水平升高、T_(3)~T_(4)期、N_(1)~N_(3)期、低分化、ER阳性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6.43%、82.52%、0.956,其中联合预测灵敏度、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外周血CA15-3、CA125、CEA、CK18、NLR水平可能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并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均能帮助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但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8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时的变化和意义
15
作者 王锁英 金胜利 +1 位作者 邓静云 陈荣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4-355,共2页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 PMN MPO 全血白细胞总数 WBC 髓过氧化物酶 新生儿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ADAMTS-13活性和NLR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子旋 何婉媚 曾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1-838,共8页
【目的】探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率(NLR)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探究ADAMTS-13活性、NLR对于PTE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 【目的】探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率(NLR)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探究ADAMTS-13活性、NLR对于PTE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共纳入急性PTE患者64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ADAMTS-13活性、vWF活性,分析比较ADAMTS-13活性、vWF活性的组间差异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AMTS-13活性及NLR对急性PTE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与急性PTE组ADAMTS-13活性水平分别为83.8%(72.2%,98.8%)、63.3%(49.6%,74.8%),vWF活性水平分别为102.7%(89.7%,117.2%)、122.6%(96.8%,156.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TS-13活性与vWF活性、D-二聚体水平呈负线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示NLR的升高为患急性P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6,95%CI(1.10,2.47),P=0.014],ADAMTS-13活性的升高为患急性PTE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2,95%CI(0.88,0.96),P<0.001]。ADAMTS-13活性用于诊断急性PTE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95%CI(0.780,0.942),P<0.001,联合NLR用于诊断急性PTE时,AUC为0.902,95%CI(0.841,0.963),P<0.001。【结论】急性PTE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下降,vWF活性显著上升,AD⁃AMTS-13、vWF或为沟通血栓形成与炎症反应间的桥梁,血浆ADAMTS-13活性联合NLR可提高诊断急性PTE的准确性,为探寻急性PTE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探寻急性PTE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炎症反应 vWF活性 ADAMTS-13活性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及其剂量反应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冬冬 汪圣毅 李永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11-1816,共6页
目的在常规临床病理资料中探讨直肠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收集并随访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经典cox回归、逐步变量筛选的cox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cox回归分析直肠癌生存与相关因素的关联关系。结果经典... 目的在常规临床病理资料中探讨直肠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收集并随访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经典cox回归、逐步变量筛选的cox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cox回归分析直肠癌生存与相关因素的关联关系。结果经典cox回归单因素分析在20个变量中发现8个变量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逐步变量筛选的cox回归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肿瘤分期是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连续自变量进行限制性立方样条cox回归单变量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均与预后有关(P<0.05),NLR与应变量存在非线性关系(P<0.01),部分变量与应变量存在非线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LR是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变量筛选cox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cox回归等方法可以克服经典cox回归方法的不足,在常规临床病理资料中发现直肠癌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更加全面地描述其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COX回归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 限制性立方样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性标志物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文清 夏立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学炎性标志物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学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NIP的9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70例NIP相关鳞状细胞癌(IP-SCC)患者作为恶性组,选取...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学炎性标志物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学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NIP的9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70例NIP相关鳞状细胞癌(IP-SCC)患者作为恶性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液学炎性标志物计数,回顾性分析外周血液学炎性标志物与NIP的发生及NIP恶性转化为IP-SCC的相关性。结果良性组PLT、MPV、PLR低于对照组,PDW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组MON、RDW、NLR高于良照组,PLR低于良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W[OR=1.539,95%CI(1.305,1.943),P<0.001]、MPV[OR=0.592,95%CI(0.432,0.812),P=0.001]是NIP发生的影响因素,NLR[OR=0.886,95%CI(0.768,1.479),P<0.001]、PLR[OR=0.867,95%CI(0.821,0.915),P<0.001]是NIP恶化的影响因素。结论外周血PDW的增加和MPV的减少与NIP的发生相关,是NIP发生的危险因素。NLR的增加和PLR的减少与NIP的恶化相关,是NIP恶性转变为IP-SCC的危险因素。PLR在IP-SCC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血小板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郁文恺 陈健琳 +4 位作者 王建芳 倪小蓉 刘登 潘菊美 施永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91-2695,共5页
背景准确评估晚期癌症患者的预期生存情况对提高其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预测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工具尚有待改善。目的探索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11-01至2019-06-31入住上海市静安区临汾... 背景准确评估晚期癌症患者的预期生存情况对提高其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预测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工具尚有待改善。目的探索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11-01至2019-06-31入住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的晚期癌症患者175例,收集其入院时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和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随访截至2019-09-30,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各实验室指标是否为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75例患者中在院死亡150例,出院失访25例。在院死亡患者生存期为1~29 d,中位生存期为8 d;出院失访患者住院时间为30~167 d,中位住院时间为67.5 d。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偏高、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血小板计数偏低、C反应蛋白偏高、血清白蛋白偏低是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计数〔偏低:HR=1.498,95%CI(1.035,2.170),P=0.032;偏高:HR=8.490,95%CI(1.894,38.057),P=0.005)〕、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HR=2.227,95%CI(1.478,3.357),P<0.001〕、血小板计数〔偏低:HR=2.185,95%CI(1.418,3.366),P<0.001〕、C反应蛋白〔偏高:HR=1.478,95%CI(1.005,2.201),P=0.047〕是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C反应蛋白是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评估患者生存情况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存期 安宁疗护 淋巴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C反应蛋白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病例121例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亚雄 谢君 +5 位作者 臧婧蕾 谢元林 郑芳 唐伟 钟正 蔡春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出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收集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从2020年1月30日至2月20日治愈出院的12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患者存在高血压,心脏、肾脏基础病...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出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收集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从2020年1月30日至2月20日治愈出院的12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患者存在高血压,心脏、肾脏基础病更容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在重型/危重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超敏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轻型/普通型,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前者中明显低于后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重型/危重型患者在治疗后,CRP及NLR明显低于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轻型/普通型患者使用两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效果优于单药治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NLR及CRP上升,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时需要警惕转重型/危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