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旭 冯祎琳 +7 位作者 禄安琪 孙颖 夏金婵 梅雪 冯龙 蒋敏 王白燕 杨慧彤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12,共12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作为中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的网状复合结构,在恶性肿瘤病理进程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近年研究发现,NETs通...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作为中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的网状复合结构,在恶性肿瘤病理进程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近年研究发现,NETs通过其独特的病理机制参与肿瘤微环境动态调控,在肺癌演进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免疫调节特征,这一发现已逐渐成为肿瘤免疫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系统地梳理了NETs在肺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度剖析了NETs对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和在肺癌诊断中的潜在价值,以及靶向NETs防治肺癌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提高肺癌患者治疗疗效和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诱捕 肺肿瘤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中性粒细胞功能及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2
作者 杨运 刘娅 +1 位作者 王翠 彭春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功能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并纯化NEU;将NEU与CGA共培养,通过CCK-8法筛选共培养适... 目的探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功能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并纯化NEU;将NEU与CGA共培养,通过CCK-8法筛选共培养适合的干预浓度;检测NEU迁移能力、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脱颗粒弹性蛋白酶(N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观察CGA对NEU功能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NETs的主要结构组蛋白H3及DNA骨架,以及检测NEU释放的游离DNA(cf-DNA)含量,观察NETs的形成情况;检测NEU产生的活性氧(ROS)水平,以确定CGA是否影响NEU释放NETs过程中的ROS的生成。结果CGA在浓度为100、200、400μmol·L^(-1)时对NEU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与空白组(Blank)相比,CGA(100、200、400μmol·L^(-1))干预后,细胞迁移能力及MPO、NE、MMP-9分泌量增加(P<0.05),组蛋白H3及DNA骨架、cf-DNA的释放量明显增加(P<0.01),细胞产生的ROS也明显增加(P<0.01),上述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CGA能够增强NEU功能及促进NETs的形成,可能与促进细胞内ROS水平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中性粒细胞 诱捕 免疫 抗菌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烟曲霉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颖 严丹莹 +2 位作者 叶金明 王楚雯 钱国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曲霉属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空气真菌病原体,其中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是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种,约占曲霉感染的90%以上。烟曲霉孢子体积较小(直径约2~3μm),可到达深部肺组织,若机体清除能力下降,孢子会定植在气道黏膜或... 曲霉属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空气真菌病原体,其中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是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种,约占曲霉感染的90%以上。烟曲霉孢子体积较小(直径约2~3μm),可到达深部肺组织,若机体清除能力下降,孢子会定植在气道黏膜或气道上皮表层,并在局部生长。烟曲霉感染主要累及肺部,感染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典型症状,可引起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过敏性哮喘或慢性曲霉病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 中性粒细胞 烟曲霉 真菌感染 宿主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付岚清 郝新宇 +1 位作者 钱文博 孙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影响NETs形成的因素。方法纳入Ⅲ~Ⅳ期牙周炎患者31例,初诊及基础治疗后6~8周,记录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影响NETs形成的因素。方法纳入Ⅲ~Ⅳ期牙周炎患者31例,初诊及基础治疗后6~8周,记录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CF内NET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龈下非附着菌斑中总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伴放线菌团聚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和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a)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C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分析NETs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基础治疗后,GCF内NETs水平,PLI、GI、PD、CAL等牙周临床指标,总菌、P.gingivalis、A.actinomycetemcomitans及P.intermedia数量,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GCF内NETs水平与PLI、GI、PD、CAL、TNF-α、IL-8水平,总菌和P.gingivalis数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P<0.05)。结论基础治疗能降低重度牙周炎患者GCF中的NETs水平,后者的形成可能与P.gingivalis数量和GCF中TNF-α、IL-8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基础治疗 龈沟液 中性粒细胞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炎症性关节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院一蔚 叶子丰 +2 位作者 张乐 欧梁 匡建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炎症性关节疾病是一类普遍存在的慢性关节病变,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通常会导致疼痛甚至关节畸形。其发病机制复杂并与多种因素有关。中性粒细胞作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在病原体侵入的早期阶段起着重要... 炎症性关节疾病是一类普遍存在的慢性关节病变,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通常会导致疼痛甚至关节畸形。其发病机制复杂并与多种因素有关。中性粒细胞作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在病原体侵入的早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从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中释放出来,诱捕和杀死微生物,保护机体免受入侵。然而,近期研究表明,虽然NETs在体内防卫中发挥作用,但过度或异常激活的NETs在多种疾病中起着推动作用,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肿瘤等。但对NETs在炎症性关节疾病中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梳理了NETs的生理特点、形成条件,以及与炎症性关节疾病的联系,以期为有效治疗炎症性关节疾病寻找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 炎症性关节疾病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低氧暴露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释放与高原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变化研究
6
作者 苏红 程骞 +3 位作者 王雅轩 戴重阳 赵富邦 蒲小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2-740,共9页
目的:通过比较高海拔缺氧环境暴露不同时间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和释放,以及与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变化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别在海拔400 m常氧条件下和海拔4200 m高原缺氧... 目的:通过比较高海拔缺氧环境暴露不同时间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和释放,以及与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变化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别在海拔400 m常氧条件下和海拔4200 m高原缺氧环境下饲养。再将4200 m高原缺氧环境下饲养7 d大鼠返回400 m常氧环境饲养观察大鼠生理病理指标的变化。通过血常规测定,大鼠动脉血气分析,ELISA实验,肺含水量测定,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究NETs释放与高海拔低氧暴露后以及返回平原后的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变化。结果:在4200 m高海拔缺氧环境下,大鼠的血氧饱和度(SaO2)和血氧分压(PO2)均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此外,NETs的形成与释放增加,并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加剧。返回400 m低海拔常氧地区后,第7天以上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高海拔地区大鼠肺组织观察到肺泡上皮细胞脱落、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返回低海拔常氧环境病理改变恢复。结论:NETs释放与高海拔低氧暴露后肺水肿以及肺水肿相关微循环障碍的恢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 高原缺氧 肺水肿 微循环障碍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肺癌中的双重角色:机制探讨与治疗前景
7
作者 李承道 彭东阁 孙伟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肺癌是中国居民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所分泌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在肺癌的形成与进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NETs促进肿瘤发展的确切... 肺癌是中国居民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所分泌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在肺癌的形成与进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NETs促进肿瘤发展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它们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以及癌症相关血栓形成中发挥多重作用。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综述NETs在肺癌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 中性粒细胞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探讨暖心康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玄 林祉均 +8 位作者 陈梓欣 董鑫 江佳林 关卓骥 黎欢 李志芳 王陵军 陈洁 冼绍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78,I0027-I0029,共7页
目的探讨暖心康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暖心康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暖心康组,模型组与暖心康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性心衰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暖心康组给予暖心康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持续4周。对每组小鼠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结构及纤维化程度,RT-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MPO在心脏中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室壁运动幅度减弱,LVEF、LVFS显著降低(P<0.01),心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心衰标志物BNP与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心脏组织中MPO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多,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外周血CitH3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暖心康组小鼠室壁运动幅度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升高(P<0.05),心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细胞结构与排列改善,心衰标志物BNP与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MPO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CitH3含量显著减少(P<0.001)。结论暖心康可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进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 炎症因子 缺血性心力衰竭 暖心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浸润促进尿道创伤后尿道成纤维细胞活化和增生性瘢痕形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烨辉 许以城 +3 位作者 阮中天 林婷婷 薛学义 许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创伤后尿道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1)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样本,比较尿道创伤患者(n=20)与健康志愿者(n=20)血液和尿液NETs水平的差异,并分析...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创伤后尿道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1)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样本,比较尿道创伤患者(n=20)与健康志愿者(n=20)血液和尿液NETs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尿道瘢痕形成的关系。(2)从尿道瘢痕组织中提取原代尿道成纤维细胞,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以获得NETs,分别以生理盐水、0.5 mg/L NETs和1.5 mg/L NETs处理尿道成纤维细胞,探索NETs对尿道成纤维细胞活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3)构建尿道创伤新西兰兔模型,将动物分为非手术组、手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注射(阳性对照)组、手术+生理盐水注射组和手术+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溶液注射组,探索NETs降解剂DNase I对尿道瘢痕形成的治疗作用。结果:尿道创伤后,患者尿液NETs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血液NETs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尿道创伤新西兰兔模型中,创伤后尿液NETs水平越高,形成的尿道瘢痕纤维化程度越高(P<0.05);在细胞层面上,NETs促进尿道成纤维细胞活力、迁移与胶原合成(P<0.05)。在新西兰兔尿道创伤模型中,创伤后尿道注射DNase I可降低局部NETs水平,抑制尿道瘢痕形成(P<0.05)。结论:NETs浸润促进尿道创伤后尿道成纤维细胞活化和增生性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 创伤后尿道狭窄 瘢痕形成 尿道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效应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的机制
10
作者 魏东升 刘雨婷 +3 位作者 李涵 齐佳杰 刘孝生 张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0-876,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挖掘银杏叶提取物治疗MI大鼠的关键靶点。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方法构建MI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倍他乐克组(2.5 mg/kg)以及银杏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挖掘银杏叶提取物治疗MI大鼠的关键靶点。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方法构建MI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倍他乐克组(2.5 mg/kg)以及银杏叶提取物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灌胃6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麦胚凝集素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MCODE核心靶点HIF1α、MAPK14、MMP9、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不规则,出现明显炎症浸润,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多(P<0.05),MCODE核心靶点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间排列较紧密,炎症浸润减少,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明显减少(P<0.05),p-MAPK14、MMP9、CXCR4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发挥MI后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 中性粒细胞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途径探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机制及中药预测研究
11
作者 张伟健 吴钰淇 +6 位作者 李海文 宋书雅 周荻书 洪欣欣 许艺飞 郭绍举 潘华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452,共9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IM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IM及NETs相关数据集,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差异分析及基因相关性分析获...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IM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IM及NETs相关数据集,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差异分析及基因相关性分析获得IM与NETs共表达的关键基因集;采用功能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子对接技术及实验验证等方法进一步阐述IM及NETs的相关性;最后将获得的关键基因与Coremine Medical平台相互映射,预测中医治疗IM的有效中药和治法。结果共筛选出6个IM与NETs形成相关的共表达的差异基因,分别为THBD、HDAC9、FGA、AQP9、DECR1和PIK3CD,这些基因与NETs的3个标记性蛋白(NE、PADI4、MPO)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功能主要富集在呼吸爆发与防御反应、纤维蛋白溶解等生物学过程上;中药预测共映射出中医治疗IM的中药112味,按照功效可归为34类,其中清热解毒类中药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活血化瘀药、温里药、补气药等。结论在IM的病理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存在NETs,靶标基因NE和THBD可能存在相互关联作用,共同通过NETs通路参与IM进展;健脾化瘀解毒法是中医治疗IM的核心治法,其可能通过抑制NETs的形成,从而减缓IM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中性粒细胞诱捕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中药预测 健脾化瘀解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焦亡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探讨刺梨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晏一平 陈云志 +5 位作者 李倩 陈波洋 范志梁 陈帅 柴艺汇 秦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0-788,共9页
目的 基于细胞焦亡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探讨刺梨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灌肠建立UC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 目的 基于细胞焦亡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探讨刺梨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灌肠建立UC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 g/kg)和刺梨根低、中、高剂量组(2、4、8 g/kg),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给药21 d后,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1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NE、MPO、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升高(P<0.01),血清IL-1β、IL-18、MPO水平升高(P<0.01),结肠组织NE、MPO、caspase-1、NLRP3、GSDMD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刺梨根中、高剂量组DAI评分降低(P<0.05,P<0.01),血清IL-1β、IL-18、MPO水平降低(P<0.01),结肠组织NE、MPO、caspase-1、NLRP3、GSDMD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刺梨根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焦亡及NETs缓解UC大鼠炎症反应,改善结肠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根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焦亡 中性粒细胞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维生素D系统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书曼 朱星 +5 位作者 陈帅 李文 董右青 何昌禄 周艳 陈云志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56,共9页
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病比例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四妙汤中药物的有效成分确有改善RA的作用,但分析方剂的作用及机制缺乏相关研究。目的 观察四妙汤对胶原诱导法建立的类风湿关节... 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病比例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四妙汤中药物的有效成分确有改善RA的作用,但分析方剂的作用及机制缺乏相关研究。目的 观察四妙汤对胶原诱导法建立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其对维生素D系统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影响。方法 2021年11月—2023年1月选取SD雌性大鼠7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甲氨蝶呤组(MTX组)、维生素D组(VD组)、四妙汤低剂量组(SMT-L组)、四妙汤中剂量组(SMT-M组)、四妙汤高剂量组(SMT-H组),每组10只。通过胶原诱导法建立滑膜型关节炎大鼠模型,于造模7 d后开始灌胃治疗。观察药物干预前后大鼠踝部肿胀程度,测量关节炎指数(AI)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NETs水平,检测关节滑膜组织24-羟基化酶(CYP24A1)、1-α羟化酶(CYP27B1)、MPO、维生素D受体(VDR)、弹性蛋白酶(NE)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干预第第7天Control组、MTX组、VD组、SMT-L组、SMT-M组、SMT-H组踝部肿胀程度低于Model组,第14天Model组踝部肿胀程度高于Control组,SMT-M组踝部肿胀程度高于Model组,第21天Model组踝部肿胀程度高于Control组、MTX组,低于VD组、SMT-L组、SMT-M组、SMT-H组,第28天Control组、MTX组、VD组、SMT-L组、SMT-M组、SMT-H组踝部肿胀程度低于Model组(P<0.05)。第14天SMT-H组大鼠AI评分低于Model组,第21天MTX组、VD组、SMT-L组、SMT-H组AI评分低于Model组,第28天MTX组、VD组、SMT-L组、SMT-M组、SMT-H组AI评分低于Model组(P<0.05)。7组大鼠滑膜组织MPO、TNF-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odel组MPO、TNF-α高于Control组,MTX组、VD组、SMT-H组MPO、TNF-α低于Model组,SMT-M组TNF-α低于Model组(P<0.05)。Model组IL-6、NETs高于Control组,25(OH)D3低于Control组;MTX组、VD组、SMT-H组IL-6、NETs低于Model组,25(OH)D3高于Model组;SMT-M组NETs低于Model组(P<0.05)。Model组CYP24A1高于Control组、MTX组、VD组、SMT-M组、SMT-H组,CYP27B1、VDR低于Control组、MTX组、VD组、SMT-M组、SMT-H组,MPO高于Control组、MTX组、VD组、SMT-L组、SMT-M组、SMT-H组,NE高于Control组、VD组、SMT-M组、SMT-H组(P<0.05)。结论 四妙汤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D系统抑制NETs的形成,进而治疗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四妙汤 维生素D 维生素D系统 中性粒细胞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14
作者 陈伟豪 任小军 +2 位作者 常欣悦 李关蕊 王艳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62-2269,共8页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引起的肾脏组织损伤和肠道菌群紊乱的促进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C),DNase I对照组(DNase I),...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引起的肾脏组织损伤和肠道菌群紊乱的促进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C),DNase I对照组(DNase I),糖尿病肾病组(DKD),DNase I处理组(DKD+DNase I),通过PAS、MASSON和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组织中NETs的相关蛋白及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NETs的相关指标、焦亡相关指标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DKD组中的NETs的相关指标表达升高,在DNase I对NETs降解后其表达下降(P <0.01),病理染色结果显示,DKD小鼠肾脏结构异常,在DNase I对NETs降解后结构有所好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DKD组小鼠肾脏组织的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相较于对照组表达上升(P<0.01),在DNase I对NETs进行降解后其表达下降。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表达上升,在DNase I对NETs进行降解后其表达下降(P<0.01)。结论NETs在糖尿病肾病中生成,并促进肾脏焦亡的发生,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从而加剧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 糖尿病肾病 焦亡 NF-ΚB NLRP3炎症小体 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OTUB2通过诱导DDX54活性增加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的形成以及促进结直肠癌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良君 李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3-472,共10页
目的探讨含OTU结构域的泛素醛结合蛋白2(OTUB2)影响RNA解螺旋酶54(DDX54)的活性及其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形成和结直肠癌(CRC)细胞活力、侵袭的影响。方法分离CR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并使用佛波酯(PMA)或脱... 目的探讨含OTU结构域的泛素醛结合蛋白2(OTUB2)影响RNA解螺旋酶54(DDX54)的活性及其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形成和结直肠癌(CRC)细胞活力、侵袭的影响。方法分离CR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并使用佛波酯(PMA)或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刺激中性粒细胞4 h;Western blot检测NETs标记物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瓜氨酸组蛋白H3(Cit-H3)的表达;干预SW480细胞中OTUB2或DDX54的表达并将其和中性粒细胞共培养,细胞分为如下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NETs组、vector组、OTUB2组、NETs+si-OTUB2组(SW480细胞、转染了vector、OTUB2过表达质粒和si-OTUB2的SW480细胞分别与PMA处理的中性粒细胞共培养),OTUB2+DNaseⅠ组(转染了OTUB2过表达质粒的SW480细胞与DNaseⅠ处理的中性粒细胞共培养),si-OTUB2组、OTUB2+si-NC组和OTUB2+si-DDX54组(转染了si-OTUB2、OTUB2过表达质粒和si-NC、OTUB2过表达质粒和si-DDX54的SW480细胞分别与中性粒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SW480细胞上清液中MPO-DNA复合物相对表达量和Cit-H3的浓度;MTT和Transwell检测SW480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RNA测序筛选OTUB2调控的下游基因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免疫共沉淀(co-I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亲和纯化(GST-pull-down)、His-tag pull-down实验验证DDX54和OTUB2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CRC患者外周血中NETs的形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NETs组CRC细胞活力和侵袭增加(P<0.05)。与vector组比较,OTUB2组MPO-DNA复合物相对表达量和Cit-H3的浓度增加,细胞活力和侵袭增加(P<0.05);而与OTUB2组比较,OTUB2+DNaseⅠ组MPO-DNA复合物相对表达量和Cit-H3的浓度减少,细胞活力和侵袭减少(P<0.05)。Co-IP实验、GST pull down实验和His-tag pull down实验表明OTUB2和DDX5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OTUB2+si-NC组比较,OTUB2+si-DDX54组MPO-DNA复合物相对表达量和Cit-H3的浓度减少,细胞活力和侵袭减少(P<0.05)。结论去泛素化酶OTUB2可以通过上调DDX54的增加NETs的形成并促进CRC细胞活力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 OTUB2 DDX54 中性粒细胞诱捕 结直肠癌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硬度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
16
作者 吴芝伟 方金花 +2 位作者 杨俊贤 彭智童 林蒋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7-407,共1页
目的基质硬度参与调控中性粒细胞黏附、迁移和极化状态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项目旨在研究基质硬度影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具体机制。方法构建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硬度(5~128 k Pa)的聚丙烯酰胺(PAA)凝胶。在PAA凝胶和玻璃... 目的基质硬度参与调控中性粒细胞黏附、迁移和极化状态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项目旨在研究基质硬度影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具体机制。方法构建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硬度(5~128 k Pa)的聚丙烯酰胺(PAA)凝胶。在PAA凝胶和玻璃底板上铺纤维蛋白原,黏附并培养人中性粒细胞4 h,对照组用GSK484抑制肽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的酶活性,观察并量化形成的NETs。结果纤维蛋白原结合的人中性粒细胞产生的NETs含量与基底硬度有关。随着PAA凝胶硬度的增加,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胞外DNA先增加后减少。其中,34 k Pa硬度的PAA凝胶上,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胞外DNA显著高于其他组。同样地,在不同硬度的PAA凝胶上,瓜氨酸化组蛋白的含量也呈现相同趋势。而抑制PAD4能有效消除硬度依赖的NETs形成。重要的是,这一硬度依赖的NETs形成与水凝胶的种类和边缘效应无关。此外,不同水凝胶上纤维蛋白原的密度无显著差异。结论纤维蛋白原介导的NETs形成是硬度依赖的。随着PAA凝胶硬度的增加,中性粒细胞产生的NETs先增加后减少,且PAD4参与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 纤维蛋白原 精氨酸脱亚胺酶 极化状态 中性粒细胞 抑制肽 生理病理 边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X-1/NOX2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机制
17
作者 刘思 罗纲 +3 位作者 王君畅 应琳瑶 王严 肖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7-2054,共8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分子机制及槲皮素的干预作用。方法使用LPC诱导大鼠原代中性粒细胞,构建NETs形成的体外模型并进行槲皮素干...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分子机制及槲皮素的干预作用。方法使用LPC诱导大鼠原代中性粒细胞,构建NETs形成的体外模型并进行槲皮素干预,检测NETs形成情况及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0 mg·L^(-1) LPC可在体外诱导NETs形成,其与LOX-1/NOX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有关,槲皮素干预可有效降低LOX-1和NOX2蛋白表达水平并减少NETs形成。结论槲皮素通过调控LOX-1/NOX2信号通路抑制NETs形成,发挥对相关炎症性疾病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溶血磷脂酰胆碱 中性粒细胞诱捕 槲皮素 LOX-1 N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观察
18
作者 屈小燕 陈盼 +1 位作者 倪文琼 肖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03,609,共6页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银屑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3例银屑病患者及2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各2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Ts形成情况,计算NETs数量及荧光强度,并与...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银屑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3例银屑病患者及2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各2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Ts形成情况,计算NETs数量及荧光强度,并与临床分型、疾病严重程度及炎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收集其中5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免疫荧光法观察NETs。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自发NETs的比例及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且与银屑病PASI评分呈正相关。合并代谢异常或TNF-α异常的银屑病患者中NETs生成高于不合并代谢异常或TNF-α正常的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皮损中的NETs表达增多。结论:NETs水平与银屑病、银屑病合并代谢异常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或可反映银屑病及银屑病代谢共病的炎症状态用于疾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性粒细胞诱捕 疾病严重性 代谢相关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沈世敏 杨志强 +6 位作者 徐雯 侯赟 王金鹏 陈康兵 刘小涵 和靖雅 陈小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及相关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中耳渗液中随病程的变化,探讨NETs在OME中的病理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兰州大学... 目的通过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及相关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中耳渗液中随病程的变化,探讨NETs在OME中的病理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或鼓室切开置管OME患者30例(40耳),伴腺样体肥大27例,伴鼻窦炎11例。根据病程分为短病程组(<3月)14耳、中病程组(3~6月)8耳,长病程组(>6月)18耳。通过免疫荧光、Pico Green DNA试剂盒测定DNA含量、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各组中耳积液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游离DNA、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黏蛋白5B(mucin 5B,MUC5B)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OME患者中耳积液中NE、MPO与游离DNA共定位,形成网状结构。中耳积液中游离DNA、NE、MPO、IL-8和MUC5B的含量随病程延长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与NE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NE与IL-8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Ts参与慢性OME的病理过程,含量水平受IL-8调控,其水平随病程延长而增加。OME患者中耳积液中MUC5B水平随病程延长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中性粒细胞诱捕 细胞介素-8 黏蛋白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庭瑞 王隐 +1 位作者 邹瑶 王婷婷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45,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于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多种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性粒细胞及颗粒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颗粒蛋白和中...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于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多种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性粒细胞及颗粒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颗粒蛋白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及其释放的活性分子可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性粒细胞 趋化因子 颗粒蛋白 中性粒细胞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