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降钙素原联合中性粒细胞比例对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娟 孙伟 +5 位作者 张维 向小梅 谭文婷 胡秀林 吴力克 邓国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中性粒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Neu%)对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医院感染科住院...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中性粒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Neu%)对肝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医院感染科住院且入院后同时检测PCT、血常规、腹水常规和腹水培养的130例肝病腹水患者临床资料,SBP确诊组89例,其中培养阳性且多形核细胞(polyremorphonuclear,PMN)≥250×10~6/L患者10例(SBP1组),培养阳性但PMN<250×10~6/L患者11例(SBP2组),培养阴性但PMN≥250×10~6/L患者68例(SBP3组);非感染性腹水组41例。比较4组患者入院时的血PCT、Neu%、腹水PMN等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PCT、Neu%对SBP的诊断价值及效能。结果 PMN≥250×10~6/L的SBP患者培养阳性率为12.8%。PCT在培养阳性的腹水患者中显著高于培养阴性的患者[中位数(四分位距)]:[4.51(1.54,8.46)vs 0.77(0.21,1.69),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PCT诊断SBP1、SBP2、SBP3的最佳界值分别为:0.795、0.265、0.405 ng/m L;AUC值依次为:0.963、0.767、0.714;敏感度依次为:100.00%、90.00%、62.30%;特异度依次为:92.70%、63.40%、80.50%;血常规Neu%诊断的最佳界值分别为:68.45%、62.65%、65.00%;AUC值依次为:0.878、0.756、0.669。依据上述界值,降钙素原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两者串联诊断SBP1、SBP2、SBP3的AUC值依次为:0.976、0.865、0.706。结论血降钙素原和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在SBP中均具有一定的预警效果和诊断价值,不同类型SBP其CUT-OFF值不同,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比例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P、PCT、NLR联合检测预警输尿管结石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占一 李传贵 +4 位作者 张敬红 李鼎 苑海波 宋宁宁 王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9-594,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早期预警输尿管结石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早期预警输尿管结石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一科收治的215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4例未发生脓毒血症患者作为普通感染组,51例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作为脓毒血症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RP、PCT、NLR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系,计算3种炎症指标的联合检测因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CRP、PCT、NLR及联合检测对输尿管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预警价值。结果脓毒血症组炎症因子水平CRP[142.00(75.90,207.00)mg/L]、PCT[10.58(0.64,64.85)ng/mL]、NLR[19.29(9.65,28.46)]均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CRP:22.25(6.11,79.20)mg/L、PCT:0.07(0.01,0.29)ng/mL、NLR:3.99(2.61,7.24)]。CRP+PCT+NLR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subject curve,AUC)为0.902,敏感性为0.902,阳性预测值为74.60%,阴性预测值为97.37%,准确度为90.70%,均高于CRP(AUC=0.834,敏感性为0.902,阳性预测值为45.10%,阴性预测值为95.58%,准确度为71.63%)、PCT(AUC=0.866,敏感性为0.745,阳性预测值为67.86%,阴性预测值为91.82%,准确度为85.58%)、NLR(AUC=0.895,敏感性为0.882,阳性预测值为54.22%,阴性预测值为95.45%,准确度为79.53%)3种指标单独检测。CRP+PCT+NLR联合检测漏诊率为7.84%、误诊率为9.76%,低于3种指标单独检测[CRP:漏诊率为9.80%、误诊率为34.15%,PCT:漏诊率为25.49%、误诊率为10.98%,NLR:漏诊率为11.76%、误诊率为23.17%]。结论CRP、PCT、NLR及3种指标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输尿管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预警指标,CRP、PCT、NLR联合检测的预警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脓毒血症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