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初始手术治疗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郭煦 谢洪哲 +2 位作者 王增艳 吴艳欣 柯尊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4-899,共6页
【目的】探讨经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患者生存、复发情况以及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初治的并且经过手术治疗的143例宫颈鳞... 【目的】探讨经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患者生存、复发情况以及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初治的并且经过手术治疗的143例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统计学方法选取NLR截断值,将患者根据截断值分组,分析NLR与患者生存、复发情况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选取NLR=2.8作为截断值,高NLR组患者(3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33.33%、30.30%,低NLR组患者(110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18%、85.45%、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NLR组患者复发率为69.7%,低NLR组患者复发率为24.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LR与FIGO分期、病灶大小具有相关性。单因素分析FIGO分期、病灶越大、NLR值是宫颈鳞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且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以上因素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治疗前NLR升高是影响宫颈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 宫颈鳞癌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LR、LMR及PNI对晚期肝细胞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临床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全义 杨逸鑫 +2 位作者 徐磊 古云 沈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使用IC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85例晚期HC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患者的NLR、PLR、LMR、PNI、临床疗效及预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LR、PLR、LMR、PNI的最佳截断值,以此将患者分成高、低2组。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各指标对患者OS的影响。结果:低NLR组、低PLR组、高LMR组、高PNI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分别高于高NLR组、高PLR组、低LMR组和低PNI组(均P<0.05)。低NLR组、低PLR组患者OS率均分别显著高于高NLR组、高PLR组(均P<0.05);高LMR组、高PNI组患者OS率均分别显著高于低LMR组和低PNI组(均P<0.05)。NLR≥1.94、男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晚期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LR≥1.94、男性、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是影响患者疗效、预后的危险因素,NLR≥1.94评估晚期HCC患者免疫联合靶向的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 预后营养指数(PNI)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靶向治疗 疗效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3
作者 张燕 季玲 顾伟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484-2489,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allo-HSC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建模组(73例)和验证组(42例)。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allo-HSC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建模组(73例)和验证组(42例)。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进行检验,计算CRP/ALB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转化为风险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对预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组CRP/ALB和NLR高于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次数≥3次、有原发性血液病史、有输血史、有过敏史、病人基础体温≥38℃、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输注红细胞滴速每分钟≥50滴、输注血小板滴速每分钟≥90滴以及CRP/ALB≥0.90和NLR≥1.37是allo-HSCT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均P<0.05)。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H-L检验结果显示P=0.856,模型的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775,Youden指数为0.684。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H-L检验结果显示P=0.813,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75,Youden指数为0.593。结论:构建的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可为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输血 不良反应 预警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NLR或PLR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彭维忠 杨浩洁 +1 位作者 张克兰 秧茂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02-1906,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次于肺癌、乳腺癌之后;其死亡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次于肺癌、肝癌、胃癌之后[1,2]. 国内的CRC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5 位[3,4]. 目前,临...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次于肺癌、乳腺癌之后;其死亡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次于肺癌、肝癌、胃癌之后[1,2]. 国内的CRC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5 位[3,4]. 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肿瘤的TNM分期对CRC预后进行预测;但是,影响 CRC 预后的因素有很多[ 5 ] ,单纯使用TNM分期进行预测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即使处于相同TNM分期的CRC 患者预后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另外一些早期的CRC患者仍会出现远处转移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简易的、可靠的CRC预后指标. 肿瘤相关炎症细胞具有促进肿瘤发生、肿瘤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重塑和肿瘤转移[6-9]等作用,可能在肿瘤的预后上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10-12] ,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与CRC相关的炎症细胞比值.为此,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有关"NLR、PLR与CRC预后"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期望可为阐明"NLR或PLR与CRC预后"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为改进对CRC预后的评判和提高CRC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预后指标 结直肠癌 PLR 相关性 LYMPHOCYTE nlr 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围手术期外周血NLR和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镇伽 马睿锐 +1 位作者 王从俊 谌雁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围手术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围手术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ICCA患者97例作为ICCA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做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术前1 d、术后3 d和7 d外周血的NLR、PLR,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ICCA患者术后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术后3 d的NLR和PLR对ICCA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术后3 d的NLR和PLR水平对患者术后随访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ICCA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和7 d外周血的NLR、PL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术前1 d和7 d外周血NLR、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外周血NLR、PLR水平最高(P<0.05)。多发肿瘤、合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CA199水平增高、术后3 d的NLR和PLR较高分别是ICCA患者随访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3 d的NLR和PLR高低对ICCA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具有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NLR[(50.32±3.69)vs(30.12±2.36)个月]和低PLR[(53.6±3.75)vs(37.6±2.96)个月]患者生存时间均长于高NLR和PLR的ICCA患者(均P<0.05)。结论:ICCA术后3 d的NLR和PLR异常增高是患者肝切除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患者生存时间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率(PLR) 生存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生物标志物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牛义善 曾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4,共6页
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受者远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术前精确评估和合理选择移植受者是影响肝癌移植受者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等是提示机体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指... 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受者远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术前精确评估和合理选择移植受者是影响肝癌移植受者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等是提示机体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指标,多项研究发现此类生物学指标不仅可以代表炎症反应,也可将其整合以用于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受者长期生存率,这其中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FIB、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等。本文就炎症生物标志物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预测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肝移植 炎症生物标志物 肿瘤复发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 预后营养指数(P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黄巧 任毅 +2 位作者 侯涛 廖行伟 尹时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之比(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单侧突发性聋确诊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59例和无效组41例,采用...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之比(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单侧突发性聋确诊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59例和无效组4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的NLR、PLR、SII;采用ROC曲线法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和SII对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其最佳截断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突发性聋预后与听阈曲线分型、听力损失程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SII有关(P<0.05),而与初诊时间、住院天数、性别、年龄、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无关(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SII为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SII预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不良的AUC面积分别为0.850、0.875、0.792、0.800。结论NLR、SII对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之比(PLR)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洁 贾淑媛 +3 位作者 王鹏宇 吕婷婷 胡银秀 张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63例NPSLE患者和61例非NPSLE的SLE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总结NPSLE的疾病特点,通过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NPSL... 目的分析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63例NPSLE患者和61例非NPSLE的SLE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总结NPSLE的疾病特点,通过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NPSLE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39.7%)、情感障碍(33.3%)和认知功能障碍(30.2%);头颅核磁异常(63.5%)和脑脊液蛋白阳性率(52.4%)较高。与非NPSLE组患者相比,NPSLE患者在雷诺现象、肾脏受累、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低补体血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显著升高。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肾脏受累、雷诺现象、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LMR、NLR升高是NPS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SEL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头颅核磁和脑脊液检查异常较为多见。SLE患者出现肾脏受累、雷诺现象、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LMR、NLR升高更容易出现NP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