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RD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变化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李小龙 王碧薇 +3 位作者 孙辉 刘洪涛 陈曦 王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9-1763,共5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NPAR)的动态变化,探讨NPAR值与MM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4月期间在唐山市工人医院采用VRD方案化疗的80例MM患者...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NPAR)的动态变化,探讨NPAR值与MM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4月期间在唐山市工人医院采用VRD方案化疗的80例M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在VRD化疗前(T0)、第3个化疗周期(T1)、第6个化疗周期(T2)、第8个化疗周期(T3)时检测NPAR水平。所有患者接受1年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VRD治疗结束后1年内发生复发、进展或死亡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统计T0、T1、T2、T3等时点NPAR的变化情况;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NPAR与VRD化疗MM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80例MM患者中,短期预后不良25例(31.25%),包括进展或复发19例(23.75%),全因死亡6例(7.50%)。预后不良组T0、T1、T2、T3时的中性粒细胞、NPAR水平均高于同期的预后良好组,T0、T1、T2时白蛋白水平低于同期的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T3时白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两组内T0、T1、T2、T3时的中性粒细胞、NPAR水平依次降低,白蛋白水平依次升高,各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发现,MM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风险与治疗前NPAR水平间呈近似J型曲线,当治疗前NPAR>0.52时,MM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风险随NPAR值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MM患者经VRD治疗后,其NPAR值逐渐降低,且MM患者VRD治疗前NPAR值与治疗后预后不良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当NPAR>0.52时,NPAR值越高,患者发生短期预后不良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VRD治疗 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方桂忠 文林 +7 位作者 王新宇 冯淑婷 周莹 陈硕华 李广鉴 蒋晓忠 吴寿岭 王珊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2007年开滦总医院及其下属医院共11家医院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其中符合MAFLD诊...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2007年开滦总医院及其下属医院共11家医院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其中符合MAFLD诊断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为研究对象,排除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据缺失及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病史的人群。自2006年起,每年随访一次,新发CVD(首次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住院)诊断数据来自开滦集团旗下11家医院出院登记簿和市级社会保险机构,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根据NHR四分位数将MAFLD患者(n=28952)分为Q_(1)组(NHR<1.97,n=7241)、Q_(2)组(1.97≤NHR<2.57,n=7235)、Q_(3)组(2.57≤NHR<3.36,n=7240)、Q_(4)组(NHR≥3.36,n=7236)。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AFLD患者新发CVD的生存曲线图,计算不同NHR分组的CVD累积发病率,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NHR分组与MAFLD患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平均随访(14.03±3.99)年,新发CVD共4666例,Q_(1)组~Q_(4)组的CVD发病例数分别为1061例、1167例、1186例、1252例,总人群及Q_(1)组~Q_(4)组的CVD发病密度分别为11.5/1000人年、10.4/1000人年、11.4/1000人年、11.7/1000人年、12.5/1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与Q_(1)组相比,Q_(2)组~Q_(4)组的CVD发病风险逐渐增加(Q_(2)组:HR=1.13,95%CI:1.04~1.23;Q_(3)组:HR=1.15,95%CI:1.05~1.25;Q_(4)组:HR=1.22,95%CI:1.12~1.33)。结论:MAFLD患者的CVD风险随NHR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心血管疾病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发病风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预测价值:随访5年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汝满 白亚飞 +6 位作者 王春莉 安娜 徐明芝 贺纪清 祁永慧 王利恒 李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397-4402,4411,共7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及NLR联合CAR能否增强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及NLR联合CAR能否增强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为提高MHD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选取175例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12-3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CAR及NLR联合CAR在MHD患者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的NLR及CAR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95%CI=0.669~0.817,P<0.001);CA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为0.710(95%CI=0.627~0.794,P<0.001);NLR联合CA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为0.799(95%CI=0.732~0.867,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至随访终点,基线NLR>4.93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低于基线NLR≤4.93的患者(χ^(2)=32.753,P<0.001)。基线CAR>0.795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低于基线CAR≤0.795的患者(χ^(2)=38.091,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LR>4.93(HR=2.071,95%CI=1.226~3.499)、CAR>0.795(HR=1.903,95%CI=1.155~3.136)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透析龄增加(HR=0.984,95%CI=0.976~0.992)及铁蛋白升高(HR=0.998,95%CI=0.998~0.999)、25-羟维生素D[25-(OH)D]升高(HR=0.964,95%CI=0.941~0.987)、三酰甘油(TG)升高(HR=0.695,95%CI=0.506~0.955)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NLR、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有预测价值,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同时NLR及CAR升高均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邢亦明 赵亚子 +1 位作者 苏建男 林先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青年(年龄18~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根据Syntax评分分为Syn...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青年(年龄18~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根据Syntax评分分为Syntax低危组(n=85)和Syntax中高危组(n=24),以同时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为阴性对照组(非冠心病组,n=52),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血清学指标,计算出NHR值,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NH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及交互性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NHR在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价值。结果 性别、吸烟率、饮酒率、糖尿病史、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HR、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中,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HR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质量指数(BMI)在非冠心病组与Syntax中高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在Syntax低危组与非冠心病组及Syntax中高危组与非冠心病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酐、APOB在Syntax低危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酰甘油、脂蛋白(a)[LP(a)]、VLDL-C在Syntax低危组与Syntax中高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HR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322,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R(OR=1.265,95%CI:1.097~1.458,P<0.05)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NHR在BMI≥24 kg/m^(2)、吸烟、饮酒人群中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均呈显著相关(均P<0.05),交互作用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NHR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截断值为7.0319,敏感度83.3%,特异度63.53%。结论 NHR在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上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与不同 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欣 张媛 +3 位作者 徐晓蓉 史琳影 陈牧雷 郭宗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2-418,共7页
目的评估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不同类型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CHF患者622例,包括射血分... 目的评估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不同类型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CHF患者622例,包括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268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111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243例。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NPAR数值,根据三分位数分为NPAR≤18.0组209例、18.0<NPAR<21.2组207例和NPAR≥21.2组206例。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当日起至90 d、1年和2年的全因死亡。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NPAR水平C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验证NPAR对3种不同类型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622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失访。CHF患者入院NPAR中位数为19.7,波动于7.8~44.9之间。CHF患者90 d、1年和2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7.7%、19.6%和27.8%,并且随着入院NPAR水平升高,患者90 d(P=0.009)、1年(P<0.001)和2年(P<0.001)的全因死亡率均明显增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NPAR与HFpEF患者的90 d(HR=1.15,95%CI:1.05~1.25,P=0.003)、1年(HR=1.08,95%CI:1.04~1.14,P=0.004)和2年全因死亡(HR=1.05,95%CI:1.01~1.10,P=0.016)显著相关;还与HFmrEF患者的2年全因死亡(HR=1.10,95%CI:1.02~1.18,P=0.016)显著相关;但未见与HFrEF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入院NPAR与CHF患者90 d、1年和2年全因死亡独立相关。入院NPAR与HFpEF患者短期、长期以及HFmrEF患者长期预后相关,可能为其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预后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欣 张媛 +3 位作者 刘佳 刘佳梅 陈牧雷 史琳影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究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NPHR)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的重症CHF患者622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NPHR... 目的探究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NPHR)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的重症CHF患者622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NPHR,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后1年的全因死亡。根据患者NPHR中位数分为高NPHR组(≥53.8,312例)和低NPHR组(<53.8,310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水平的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NPHR对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效能。结果622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失访,共计死亡122例,死亡率为19.6%,低NPHR组死亡33例,死亡率为10.6%,高NPHR组死亡89例,死亡率为2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NPHR组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低NPHR组(Log-rankχ^(2)=31.2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NPHR是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03,95%CI:1.01~1.04,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PHR能够预测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曲线下面积为0.697,最佳临界值为56.07,该指数预测的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63.8%(P<0.001)。结论入院NPHR与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是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 1年全因死亡率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媛 钟理 +7 位作者 陈兴华 陈哲 李阅历 邬娜 向颖 吴龙 张梦轩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自200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对照组,提取两组外周血中CRP、NLR和WBC检测水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3种炎性因子与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右心室内径和右心房内径五种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房颤发生的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结果房颤组CRP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水平的CRP和NL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OR=2.25,95%CI=1.13-4.47,P=0.02;OR=1.41,95%CI=1.06-1.89,P=0.02]。WBC水平在房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且与房颤发生无显著相关性。房颤组中,NLR水平在高左房内径组和高左室后壁厚度组中均较高(P〈0.05)。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CRP、NLR、WBC与心脏结构指标之间有显著关联。结论外周血中高水平的CRP和NLR水平与房颤发生有显著关联,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RP、NLR、WBC与心脏结构重塑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脏结构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田伊茗 陆强 +5 位作者 尹福在 李涛 顾洪媛 王蕊 刘俊茹 王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1例。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D... 目的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1例。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DKD)分为2组:DKD组(n=49,合并DKD者)、非DKD组(n=72,未合并DKD者)。另根据UACR水平将121例患者分为尿检正常者(n=72,男性UACR<2.5 mg/mmol,女性UACR<3.5 mg/mmol)、微量白蛋白尿者(n=33,男性2.5 mg/mmol≤UACR<30 mg/mmol,女性3.5 mg/mmol≤UACR<30 mg/mmol)、大量白蛋白尿者(n=16,UACR≥30mg/mmol)。收集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1c、25(OH)维生素D,以及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胰岛素、C肽等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并对DKD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DKD组患者NLR高于非DKD组[(2.14±1.06)vs(1.76±0.76),P=0.025]。NLR与UACR相关(r=0.273,P=0.003)。正常白蛋白尿者、微量白蛋白尿者、大量白蛋白尿者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1.829,95%CI:1.051~3.183)、糖尿病病程(OR=1.142,95%CI:1.062~1.229)、脂蛋白a(OR=1.026,95%CI:1.001~1.051)均为DKD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以UACR作为DKD的诊断标准,与NLR存在相关性,但不具有平行关系。同时2型糖尿病合并DKD患者应重视NLR这一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学林 王震 +1 位作者 吕淑慧 荆海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险组和高风险组,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险组和高风险组,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死亡组1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免疫荧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激光散射计数法测定NLR、白细胞(WBC)计数,比较不同风险组NLR、WBC、PCT、hs-CRP的差异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评价NLR、PCT、hsCRP、WBC之间的相关性;观察好转与死亡病例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高风险组NLR、PCT、hsCRP水平高于低风险组(P<0.05),而WBC无明显差异(P>0.05),NLR与WBC之间相关性不强,与hs-CRP、PCT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好转组WBC、PCT、NLR、hs-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NLR联合hs-CRP、WBC、PCT对CAR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高水平NLR、hsCRP、WBC、PCT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超敏 C 反应蛋白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评分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建忠 刘秀玲 +2 位作者 刘迁 李文晶 陆文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 ratio,NLR)(F-N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且行手术切除的70例胃癌患...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 ratio,NLR)(F-N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且行手术切除的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回顾性分析Fbg、NLR和F-NLR评分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胃癌患者NL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的病理特征因素如年龄、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胃癌患者NLR和Fbg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T分期和TNM分期的胃癌患者F-NL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及是否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F-NL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Fbg、NLR、F-NLR评分和TNM分期对胃癌术后患者复发及生存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仅F-NLR评分和TNM分期是胃癌术后患者复发及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联合检测Fbg和NLR的F-NLR评分有助于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F-NLR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明 侯建伟 +1 位作者 梁蒙 邱军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本...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单纯T2DM患者(T2DM组,58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62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合并冠心病组,65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的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以及T2DM合并冠心病组不同预后[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分析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明显高于T2DM组、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_均<0.05),T2DM组、冠心病组、对照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_均<0.05),冠心病组、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P_均<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半年内出现MACE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显著高于本组未出现MACE患者(P_均<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本组未出现MACE患者(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NLR是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NLR与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Lp-PLA2水平和NLR越高预示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洁 张小雪 +8 位作者 常青清 薄雅坤 喜林强 杨娜 李耀东 张疆华 邢强 汤宝鹏 周贤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4-860,共7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VAF患者6243例,根据NPAR四分位数将其分为四...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VAF患者6243例,根据NPAR四分位数将其分为四组:Q1组(n=1565)、Q2组(n=1558)、Q3组(n=1562)、Q4组(n=1558);高NPAR被定义为最高四分位数(≥1.94)。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PAR与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联,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评估NPAR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研究期间共357例(5.7%)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校正CHA2DS2-VASc评分和其他潜在混杂因素后,NPAR的对数值每增加1个单位,NVAF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2.33倍(OR=3.33,95%CI:1.28~8.65,P=0.014)。与Q1组相比,Q4组NVAF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67%(OR=1.67,95%CI:1.17~2.37,P=0.004)。RCS显示,NPAR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P_(nonlinear)=0.196)。亚组分析提示,性别与NPAR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上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_(interaction)=0.014)。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高NPAR仍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有关(OR=1.71,95%CI:1.16~2.53,P=0.007)。结论:在NVAF患者中,NPAR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提示NPAR可能是识别缺血性脑卒中高风险房颤患者的新兴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立艳 段建钢 +3 位作者 吴隆飞 边婷婷 张阵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青年(18~45岁)患者11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青年(18~45岁)患者11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组90例,预后不良(mRS>2分)组20例。患者入院24 h内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和Hs-CRP等,并根据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值。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烟酒史、NIHSS评分等,以患者出院后90 d不良预后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独立危险因素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计算Youden指数并确定诊断最佳截断值。结果 (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NLR及Hs-CRP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4.5,13.0)分比2.5(2.0,4.0)分,2.97(2.31,4.20)比2.13(1.76,2.70),4.65(2.70,9.52)mg/L比2.06(0.87,4.54)mg/L;均P<0.05];其余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高水平Hs-CRP(OR=1.086,95%CI:1.009~1.169)和NIHSS评分较高(OR=1.487,95%CI:1.229~1.797)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NLR与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3)入院Hs-CRP水平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22(95%CI:0.591~0.853,P=0.002),当入院Hs-CRP的水平预测值为3.365 mg/L时,对应的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66.7%。结论入院时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高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独立预测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出院90 d预后不良,不宜单独使用Hs-CRP≥3.365 mg/L进行预后不良的筛选,但入院时NLR水平可能与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青年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预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倪会芳 李隽 +2 位作者 丁源 付群 吴文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07-2214,共8页
背景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风险较大,尤其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炎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 背景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风险较大,尤其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炎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科住院的216例绝经后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常规、血脂等生化指标,计算得到NLR和MHR;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患者腰椎L_(1-4)、左股骨颈及左髋骨密度(BMD)。根据BMD结果,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51例、骨量减少组78例、OP组87例,另外根据NLR四分位数(A1~A4组)和MHR四分位数(B1~B4组)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4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NLR和MHR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价值。结果骨量减少组NLR、MHR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OP组NLR、MHR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A3组L_(1-4)、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A1组(P<0.05);A4组左股骨颈BMD低于A1组,L_(1-4)、左髋BMD低于A1组和A2组(P<0.05)。B2、B3组L_(1-4)、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B1组(P<0.05);B4组L_(1-4)BMD低于B1组、B2组和B3组,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B1组和B2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MHR均分别与L_(1-4)、左股骨颈、左髋BMD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长〔OR=1.092,95%CI(1.005,1.186)〕、NLR水平升高〔OR=2.341,95%CI(1.453,3.770)〕和MHR水平升高〔OR=329.250,95%CI(21.421,5060.810)〕是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质指数(BMI)升高〔OR=0.806,95%CI(0.718,0.903)〕是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709、0.787,灵敏度分别为65.5%、52.9%、81.6%,特异度分别为72.1%、79.8%、67.4%;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高于NLR、MHR(Z=2.418,P<0.05;Z=2.893,P<0.05)。结论NLR和MHR均可单独作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时预测效能及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玉亭 左庆娟 郭艺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患者中性粒细胞与HDL-C比值(neutrophil-to-HDL-Cratio,NHR)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HF患者121例,根据不同H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患者中性粒细胞与HDL-C比值(neutrophil-to-HDL-Cratio,NHR)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HF患者121例,根据不同H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51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70例;选取同期因其他疾病入院的老年住院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生化全项中的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TG、TC、HDL-C、空腹血糖以及心脏超声中LVEF等相关指标。结果3组男性、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高血压、他汀类药物、白蛋白、TC、TG、HDL-C、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HR和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FpEF组和HFrEF组NH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HR与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与白蛋白、TC、HDL-C、LVEF呈负相关(P<0.05,P<0.01);LVEF与白蛋白、TC、HDL-C呈正相关(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OR=0.356,95%CI:0.149~0.850,P<0.05)、红细胞计数(OR=0.373,95%CI:0.150~0.927,P<0.05)、NHR(OR=1.499,95%CI:1.081~2.078,P<0.05)、LVEF(OR=0.865,95%CI:0.815~0.919,P<0.01)是HF的独立影响因素。NHR预测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635~0.778),敏感性为62.0%,特异性为73.2%。结论NHR在诊断HF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胆固醇 HDL 数据相关性 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白蛋白及低钙在重症颅脑损伤并早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黄琪惠 张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3-908,共6页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及血清钙离子(Ca~(2+))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sTBI)并早发型呼吸机性肺炎(EOVAP)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符合标准...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及血清钙离子(Ca~(2+))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sTBI)并早发型呼吸机性肺炎(EOVAP)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符合标准的sTBI患者112例,根据是否并发肺炎分为EOVAP组(40例)和非EOVAP组(72例),比较两组间NLR、CRP/Alb及Ca~(2+)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以28天时间截点后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NLR、CRP/Alb的显著升高,Alb及Ca~(2+)水平不同程度的降低均为sTBI患者发生EO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NLR、CRP/Alb诊断sTBI合并EOVAP的AUC为0.814和0.798,明显优于Alb与Ca~(2+)。同时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分析表明:NLR(OR=1.126,95%CI:1.072~1.181,P <0.01)和CRP/Alb(OR=2.652,95%CI:1.203~15.846,P <0.01)是患者28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NLR、CRP/Alb以及低钙血症对预测sTBI患者并发EOVAP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NLR和CRP/Alb与患者28 d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蛋白 钙离子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智龙 杜晓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的18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的18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口瘘发生与否分为吻合口瘘组(27例)和非吻合口瘘组(160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NLR、CAR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NLR、CAR及两者联合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吻合口瘘组直肠癌患者的NLR在术后第3、5天均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P<0.001),CAR在术后第5天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第5天的NLR联合CAR预测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AUC值为0.814,术后第3、5天NLR和术后第5天CAR单独预测吻合口瘘的AUC值分别为0.652、0.746和0.789,其中术后第5天NLR联合CAR的AUC值与术后第3天NLR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术后第3天NLR≥5.610、术后第5天NLR≥11.259和术后第5天CAR≥2.447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术后第5天NLR联合CAR、术后第3天NLR、术后第5天NLR和术后第5天CAR均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有预测价值,其中术后第5天NLR联合CAR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直肠肿瘤 直肠切除术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纤维蛋白原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覃罗 姚晖 徐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形成指标FIB-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NLR和FIB与结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形成指标FIB-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NLR和FIB与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的关系,将NLR与FIB进行联合形成一个指标(FIB-NLR)。将250名结直肠癌患者分为3组,患者NLR≥2.95及FIB≥348 mg/dl定为FIB-NLR 2分组,NLR≥2.95及FIB<348 mg/dl或者NLR<2.95及FIB≥348 mg/dl定为1分组,NLR<2.95及FIB<348 mg/dl为0分组,并分析3组患者在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远处转移、组织学分级中是否具有差异性。并将3组患者按生存时间做生存分析,并对3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中晚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NLR值明显高于分期较早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N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浸润深度较深、有神经浸润、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其NLR值明显高于浸润深度较浅、无神经浸润、无远处转移患者的NL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2、P=0.007)。中晚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其FIB值明显高于早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FIB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浸润深度越深及有神经浸润的结直肠癌患者FIB值明显高于浸润深度浅及无神经浸润患者的FIB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12)。NLR与FIB均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年龄大小、性别肿瘤部位无明显关联(P>0.05)。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越晚、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有神经浸润的患者其FIB-NLR评分较早期、浸润深度浅、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远处转移、无神经浸润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分析发现,评分越高组其5年生存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FIB-NLR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判断结直肠癌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对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文慧 徐冬祥 +1 位作者 安仲武 冯万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骨髓炎(COM)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以及诊断价值,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4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骨髓炎(COM)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以及诊断价值,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4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三种炎性指标NLR、TNF-α和CRP的水平,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方法评估三种炎性指标在COM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COM患者病灶检出病原菌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64.0%),革兰阴性菌18株(36.0%),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24株(48.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林可霉素有较强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研究组NLR、TNF-α和CRP水平分别为5.4±4.1、(40.6±14.8)ng/L、(39.7±17.7)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组NLR、TNF-α和CRP水平分别为4.3±3.0、(36.6±14.7)ng/L、(35.7±20.1)mg/L,均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7.4±4.9、(47.7±12.1)ng/L、(46.6±8.7)mg/L(P<0.05)。NLR、TNF-α和CRP诊断COM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5、0.929和0.887,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0.962)和特异度(86%)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指标(P<0.05)。结论联合NLR、TNF-α和CRP三项指标对COM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